综合物探在煤矿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物探在煤矿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摘要:一直以来,矿井水害都是煤矿生产的重大隐患。
不管在哪个生产过程中,都严重影响生产安全。
由于地质构造和水文条件的复杂性,如何有效地做好水害防治工作,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9]。
之前多采用钻探方法,钻探准确率高,但是工作效率低,影响工期;然后物探开始被广泛运用,物探方法工作效率高,工作效果可靠[10],但是仅靠单一的物探方法,数据的可靠性不高。
如果运用综合物探方法,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探方法,彼此相互印证,相互借鉴,利用不同物探方法不同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互补,希望可以有效解决煤矿水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6]。
关键词:综合物探;煤矿
1 引言
在长期的研究中,牛之琏[4]等在水文地质、煤田勘探、采空区含水性领域利用瞬变电磁法做了大量工作,并针对勘探原理、数值计算、正演反演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占文锋[5]等针对采空区、煤层顶板含水性利用瞬变电磁法进行了大量工作,并提出了防治水建议;杨海燕[3]等针对瞬变电磁响应、正反演做了深入研究;许洋铖[2]为瞬变电磁全波形全期视电阻率的计算和解释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付天光[7]充分利用了二维地震和瞬变电磁法的各自优势,二者相互补充和验证,达到了很好的勘探效果。
笔者在山东裕隆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单家村煤矿832工作面,利用瞬变电磁法和无线电波透视法两种物探方法进行了综合物探,以瞬变电磁法为主,以无线电波透视法为辅,希望可以更好地解决该工作面的水害问题,为矿井水害防治的综合物探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2 工作原理
2.1 瞬变电磁法原理
瞬变电磁法的工作原理:首先,向地层发射一次脉冲,在发射的瞬间切断电源,在脉冲暂停时间,使用接收线圈接收二次感应场,通过解释、处理等分析带有地层物理性质的信号,解决有关地质问题,进而达到预测预报的目的[1]。
工作方法:在地面或空中设置发射线圈,在发射线圈中通电,产生一次电磁场,并在地下导电岩矿体中产生感应电流;断电后,感应电流衰减,通过测量各个时间段的二次场的变化,可以得到不同深度的地点特征[1]。
在实际探测中,使用者往往仅以一套仪器的探测成果来片面衡量目标体,常会导致解释结果和实际结果有出入,所以我们需要结合多种物探方法,彼此印证来提高成果的可信程度[2]。
2.2 无线电波透视探测原理
电磁波在地下岩层中传播时,由于各种岩石、矿物电性不同,导致了它们对电磁波能量的吸收不同,低阻岩层对电磁波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而高阻岩层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比较弱。
当波前进方向遇到断裂构造所出现的界面时,电磁波将在界面上产生反射和折射作用,也造成能量的损耗[8]。
3 工作量安排
3.1 瞬变电磁法工作量
根据832工作面探测任务及要求,本次由832皮带顺槽进入,经过切眼,由832轨道顺槽离开,共计73个测点,其中,832皮带顺槽26个测点,切眼15个测点,832轨道顺槽32个测点,每个测点探测5个方向,均指向工作面内部,设计角度分别为:斜上45°、斜上30°、水平0°、斜下30°、斜下45°,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3.2 无线电波透视法工作量
图1 832工作面轨道及切眼布置示意图
根据探测任务要求及832工作面地质情况,本次采用定点法观测,并选用158k Hz的频率进行发射接收,发射点距50m,接收点距10m。
根据832工作面实际情况,现场进行探测工作时,每个发射点发射时间为4分钟,接收时间为4分钟;搬站时间为2分钟,每个发射点工作循环为6分钟。
832轨道顺槽和皮带顺槽的发射点数据均为8个,接收点数分别是35个和28个,观测系统见图2。
4 物探成果分析
4.1 无线电波透视资料解释
本次无线电波透视仪采集的数据用无线电波透视CT软件进行反演,反演结果以实测场强曲线图和实测场强分布图表示。
实测场强分布图中数值大小用不同色标值表示,其中暖(黄)色调为高场强值,冷(蓝)色调为相对低场强。
如图3所示。
结合场强衰减的分布情况及现场地质资料,共圈定4个异常区域。
4.2 瞬变电磁法成果解释
图2 832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观测系统布置示意图
通过将现场采集到的原始瞬变电磁信号上传到电脑,通过软件形成初始工程文件,接下来完成预处理工作,包括:坏数据剔除——数据拆分——坐标设置——干扰点矫正等。
预处理后将二次场信号通过专用的瞬变电磁解析软件进行反演处理,并通过结合现场地质资料进行成果解释。
详细成果解释分析图件,见图4—图6。
图中,暖色调表达高电阻区域,冷色调表达低电阻区域。
4.3 瞬变电磁法成果分析
832皮带顺槽内,40-200m区域内,全测定范围内电阻值很低,怀疑是强富水区域,划定异常区域D。
832轨道顺槽内,30-50m全测量范围,130-180m全测量范围,300-320m深度0-40m范围内,分别出现电阻异常,划定A、B、C异常区域。
其中,C、F两区域重复,可以合并为同一区域C,进行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1)经瞬变电磁法工作,划定5个电阻异常区域(A、B、C、D、E五个,其中C、F区域合并为一个区域C)。
2)经无线电波透视法工作,划定4个异常区域:CT-1、CT-2、CT-3、CT-4。
3)结合瞬变电磁法和无线电波透视法,CT-1区和D区重合,CT-2区、CT-3区和A区重合,CT-4区与E区重合,这三个区域富水危险性比较大,在后期工作中,应该加强关注;而B、C区域,虽然电阻出现异常,但是电阻值并没有很低,与无线电波透视法成果对比来看,即使含水,含水量也不会太大。
4)在本次工作中,瞬变电磁法和无线电波透视法同属于电法,工作原理都基于介质的导电率。
把震法和电法结合在一起做,可能会有更好的成果。
5)本次工作完成后,接收到由矿方提供的相关后续地质资料,根据资料表明,本次综合物探效果良好,对于水害区域的划定基本准确,验证了综合物探的优势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康健.基于瞬变电磁法的矿井含水体探测及水害防治研究[J].中国煤炭,2018,44(05):32-35.
[2] 许洋铖.地面瞬变电磁勘查煤矿水害的能力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41(05):43-46.
[3] 杨海燕,李锋平,Chen S hen-En,岳建华,郭福生,陈晓,张华.圆锥型场源瞬变电磁法测量数据反演[J].A pplied Geophysics,2018,15(Z1):5+54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