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试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祁道林(),女,安徽颍上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卢喜朋(),男,广西贵港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

2011年2月第1期(总第84期)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J ournal of J i nan Vocati onal C olleg e
Feb .2011No .1(Serial No .84)
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试析
祁道林
卢喜朋
覃秋燕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河池547000)
摘要: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贯彻针对性是提高其教学实效的主要因素。

具体通过以下环节来进行,首
先是要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抓住高职学生特点,其次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最后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教学;针对性中图分类号:G 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270(2011)01-0052-02
目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职
思政课教学则是担负着这一重任的主渠道。

然而,由于诸种原因,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效果差,教学实效性不强的情况。

根据本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及实践,本文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贯彻针对性是提高其教学实效的主要因素。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地制宜,讲的就是针对性,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针对性指的则是针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不同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选择合适的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把高职思政教育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其教学实效性。

以下内容,略谈拙见,以供同行商榷。

一、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抓住高职学生特点
这是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贯彻针对性的客观依据。

首先,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199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等应用性人才的专业教育。

2004年,教育部就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进行了科学的定位。

文件中说,
高等职业院校要
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
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由此可见,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是更具有职业针对性的教育类型,其目标是以培养实用技术型和操作技能型人才为主,这就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即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展开,以增强职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在这种标准下,高职院校要联系学生专业实际、未来从事职业实际,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奉献社会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人才是德才兼备,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学好职业技术、岗位成才的价值取向,坚定正确科学的政治方向,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次,抓住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对象是高职学生,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目的是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与素质能力的提高问题。

个体不同,思想素质、认识与能力亦不同。

教师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活动时,必须了解、弄清学生的各种特点,做到目中有人,然后再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一刀切。

具体来看,从心理特点、思想认识和专业类别上划分,高职学生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高职学生心理状况的特点。

从年龄上来看,目前的高职学生大多是1989年-1992年
5:2011-01-12:1979
1971
2
出生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90后学生,其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属于心理和个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时期,心理特征总体上来说是个性突出、鲜明、蓬勃向上的。

具体说来,从认识能力上看,高职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其理解记忆、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但在认识问题时易带主观片面性。

从个性心理来看,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比较大,好奇心强,个性张扬。

但是和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在心理状况上表现出了较普遍的自卑感,这些自卑感一般源于学生较低的高考成绩和高职院校较低的社会评价。

第二,高职学生思想认识的特点。

总体上看,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他们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自立自强。

但在不少学生那里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共产主义信念动摇;其二,爱国主义思想淡化;其三,集体主义意识缺乏;其四,知行偏离。

[1]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那就是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高职学生在思想政治、社会公德意识、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可以说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第三,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

目前高职院校所设专业不一,大多分属文科、理工科两大类。

文科专业与理工科专业不一样,就算同样是理工科专业,机械专业和电子专业也不一样。

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基础也不同,有些内容文科专业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理工科专业学生可能觉得满头雾水,反之亦如此。

这样一来,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其教学方式方法就要因专业而异。

如讲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时,面向对象是文科类学生,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法,因为文科类学生在高中阶段已接受过这方面的历史教育,教师可直接把侧重点放在讲理上。

而理科类学生缺乏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直接讲解理论,不辅助史实论述的话,学生会觉得是无源之水,不理解、不信服,所以,教师最好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增强该课程的说服力。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这是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实施针对性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转变人才观念,把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对待。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上还流传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落后观念,这不仅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给高职学生带来了压力和疑虑。

作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加强思想引导,理清学生心中的疑惑,增强他们的职业信心。

其次,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而外化为行为和习惯。

因此,在思政教学活动中,光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是不够的,还要调动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和实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和关键因素。

再次,转变传统观念,围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开展教学。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坚持的是社会本位,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强调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一味地灌输现成的、既定的社会规范,力图把受教育者塑造成标件化的人,无视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受教育者在这种教育机制中,很难产生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而对这种粗暴的灌输产生了抵制和讨厌的心理,使得教育效果十分低下。

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发展人、完善人服务的,不仅从社会本位出发,还从个人本位出发,把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主体性也作为教育目标。

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地适应形势,处理新问题,不至于在面对新情况时手足无措,是为了不教。

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的不应是简单的命令执行者,而是自由的、有创造性的人才。

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会从根本上达成。

[2]如果一直坚持教育对象只是教育的客体、被动改造的对象以及知识的容器的话,那么,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本位目标还是个人本位目标都将无法实现。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是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落实针对性的具体途径。

首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基本上教育部统一规划安排的,但各院校、各系、各专业的学生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学生的实际需要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教师应根据高职院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和高职大学生的特点与需要,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内容的选择和偏重上有所区别,坚持精而管用的原则,避免思想政治理(下转第6页)
53
:
二学生带薪实习的比例达到31%,少数学生已经开始了创业并小有成就。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并于200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教学改革是一个学校永恒的主题,只有使人才培养工作更贴近生产经营实际,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企业输送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道路才能愈走愈宽广。

参考文献
[1]周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04,(6):8-9.
[2]余祖光.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实验[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0-23.
[3]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关于建立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论证报告[Z].2010.
(责任编辑:孔令柱)
(上接第53页)论课之间以及与中学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适当精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压缩那些超越高职院校学生接受能力的部分抽象理论阐述的内容,增加那些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思想实际的内容,以及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所普遍关注的社会难点、热点和思想上的困惑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面向社会现实和政治。

比如面向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形势,面向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面向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面向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第二,面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

比如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学生专业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学生特点,捕捉其学习上的难点,了解其关注的热点及思想认识上的疑点,并以此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第三,切实抓好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思想教育,并强化其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这是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四,加强创新意识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品德,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更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其次,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必须针对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使教学方式和方法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

根据本校教师思政课教学改革及实践,本文认为,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重点难点讲授法、组织教学法和研究式教学法效果最为明显。

其中,重点难点讲授法,就是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全面、透彻的把握,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对重点难点问题分专题进行讲授。

组织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主持人,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上采取师生互动的体验式、互讲式、问题式、案例式、专题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来进行。

研究式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即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培养目标,给学生安排一定的研究任务,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通过研究活动,既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又接触理论和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拓展视野,从而激发学生的强烈愿望,在实践中提高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总之,在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贯彻针对性是一个系统问题,而不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实践,以期提高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立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突出针对性[J].乌
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叶雷,陈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安康师专学报,,()
(责任编辑孔令柱)
62.J.
20040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