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H HC COH
HH
H
催化剂
O
2 CH3 CH O H + O2 △ 2 CH3 C H + 2H2O
知识支持
α、β的含义
在含有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
子为α-C,其上的氢原子为α-H;与α-C相连的碳原子为β-C,其上的 氢原子为 β-H 。
H
催化剂
O
2 CβH3
CH α
一、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HH
CH4
HC CH
HCCH
CH3 CH3 CH CH3
O
HH
H CH
H C C Cl
HH
依据成键两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可以将共价键分为 单键、双键和三键。
一、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1.单键、双键和三键
HH
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四个原子分别
CH4
共用一对电子形成四个单键。
H C C Cl HH
碳原子也可以与其他三个原子分别 H H
形成一个双键和两个单键。
HC CH
O H CH
碳原子还可以与其他两个原子分别
形成一个三键和一个单键。
HCCH
CH4 正四面体形
109°28ˊ
空间填充模型
球棍模型
其他烷烃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都与甲烷分子中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相似,分子中的碳链呈折线形。
丁烷和异戊烷的键线式
HH HC COH
HH
H CβH2 CαH2 OH
浓硫酸 170H2O
拓展•应用
HO
乙醛分子的结构式为 H C C H ,请利用碳原子成键方式的
H 有关知识,分析和预测乙醛分子在反应中可能的断键部位。
分析角度
在反应中可能的断键部位
判断分子中是否有不饱和键
寻找分子中有极性的化学键
O
H + O2

2 CH3 C H + 2H2O
分析角度 判断分子中是否有不饱和键
寻找分子中有极性的化学键
在反应中可能的断键部位
HH HC COH
HH
H
催化剂
O
2 CβH3
CH α
O
H + O2

2 CH3 C H + 2H2O
分析角度 判断分子中是否有不饱和键
寻找分子中有极性的化学键
在反应中可能的断键部位
δ- δ+
δ+ δ-
δ+ δ-
H3C H
H3C Cl
H3C OH
极性键中,共用电子偏向的成键原子带部分负电荷,共用电子
偏离的成键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方法•导引
共价键极性的判断和比较
我们还可以利用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判断和比较键的极性。电负性是 表示元素原子在成键时吸引电子能力强弱的一种标度。电负性数值越
与碳原子成键的分别是何种元素的原子?
碳原子的成键情况有何特点?
CH3 CH3 CH CH3
2-甲基丙烷
HH H C C Cl 氯乙烷
HH
一、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HH
CH4
HC CH
HCCH
CH3 CH3 CH CH3
O H CH
HH H C C Cl
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6 2 4
HH
每个碳原子可形成4个共价键。碳原子 可以彼此间成键,也可以与氢、氧、氯、氮 等元素的原子成键。
乙烯 C2H4 平面形
乙炔 C2H2 直线形
乙烯(C2H4)和乙炔(C2H2)分子分别含有碳碳双键和 碳碳三键,和乙烷(C2H6)相比它们的含氢数目都减少了, 因此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称为不饱和键。
CH2 CH2 + Br2 加成反应
CH CH + 2Br2
CH2 CH2 1,2-二溴乙烷 Br Br
大,元素原子在成键时吸引电子的能力就越强;成键两元素电负性数值
相差越大,键的极性就越强。
元素
H
C
N
O
F
S
Cl
电负性数值 2.1 2.5 3.0 3.5 4.0 2.5 3.0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非极性键
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成键时,它们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相同, 所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在反应中可能的断键部位
HH HC COH
HH
分析角度 判断分子中是否有不饱和键
寻找分子中有极性的化学键
在反应中可能的断键部位
HH HC COH
HH
2 CH3 CH2 O H + 2Na
2 CH3 CH2 O Na + H2
分析角度 判断分子中是否有不饱和键
寻找分子中有极性的化学键
在反应中可能的断键部位
Br Br CH CH Br Br
1,1,2,2-四溴乙烷
通常,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不饱和键,在加成反应中 反应活性较强,双键或三键中有部分键容易断裂,双键或三 键两端的碳原子还可以再结合其他原子或原子团。
O
CH3 C H + H2 催化剂 CH3 CH2 OH
加成反应
苯(C6H6)及其同系物,虽然其分子结构中有不饱和键, 却与烯烃、炔烃的性质不大相同,这是由苯环结构的特殊性决 定的。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1)
高二年级 化学
甲烷
取代反应
乙烯
加成反应 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取代反应
乙醇
与金属钠反应 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乙酸
与NaOH溶液反应
酯化反应
乙酸乙酯
水解反应












一、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CH4
甲烷
HH HC CH
乙烯
HCCH
乙炔
O
H CH

环己烷
甲醛
碳原子的成键数目分别是多少?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 殊共价键。
一、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1.单键、双键和三键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除了取决于分子是否含有不饱和键外, 还与键的极性密切相关。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极性键
不同元素的两个原子成键时,由于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即核电荷数不同,核对外层电子吸引作用的强弱程度就不同,它们 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将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一 方,所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H3C CH3
非极性键中,共用电子不偏向成键原子的任何一方,参与成键 的两个原子都不显电性。
键型 单键 双键 三键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常见共价键的类型
极性键
非极性键
H3C H H3C OH H3C Cl H3C Br
O
CH3 C CH3
CH3 C N
H3C CH3 H2C CH2
HC CH
在研究有机化合物时,可以根据成键两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差 异判断键的极性,进而分析和预测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反应活性部位 (在反应中的断键部位)。
拓展•应用
加成反应 HO H CCH
α
H
拓展•应用
分析乙醛分子在该反应中的断键部位。
δO
δ+H
O
CH3
C δ+
H + δ-CαH2
C
H

OH
O
CH3 CH CH2 C H
乙醛分子a
乙醛分子b
饱和性 极性
共价键 官能团
基团间的 相互影响
发生反应的活性部位 反应类型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H3C H + Cl2 光照 H3C Cl + HCl
H
Cl
H3C CH2 + Cl2 光照 H3C CH2 + HCl
交流•研讨
HH
乙醇分子的结构式为 H C C O H ,请利用碳原子成键方式
HH 的有关知识,分析和预测乙醇分子在反应中可能的断键部位。
分析角度 判断分子中是否有不饱和键
寻找分子中有极性的化学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