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三字经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三字经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三字经》不仅仅是一本书,它还是文化的宝藏,是智慧的结晶,是永不褪色的经典,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必将源远流长。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五年级三字经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三字经读后感优秀范文一
读了《三字经》有感陆江昕
今天,我们听了复旦大学钱文忠的“讲解《三字经》”第一、二集。
虽然只有原文六句,但是这六句却在钱文忠教授独树一帜的讲法中变得趣味盎然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字经》是宋朝时的儿童启蒙课本,内容通俗易懂。
钱文忠教授之所以能让这有点枯燥乏味的简单文字,让人理解起来如此传神,还是因为他那独特的教学方法。
他在每一段话的背后加上一个轻松、诙谐的小故事。
通过第1 、2 课(集)的学习,我们已初步领悟到了学习对于人的重要性,知道了“五子登科”、“才高八斗”等成语的由来。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曹操四子的故事。
传说曹操有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曹植、曹丕、曹彰、曹冲。
这四个人虽然是亲兄弟,但性格各异,又不像亲兄弟。
曹植才高八斗、憨厚老实,喜欢吟诗作画,才华横溢。
曹丕奸诈、贪婪,占有欲很强。
攻城时,曹丕总第一个冲进城去。
可是他既不是来带将士冲杀,又不是剿获战利品,而是去强占别人的东西和亲人,还很嫉妒。
曹彰武艺高强,能够钝住一只老虎。
而曹冲则是家喻户晓的神童……,这几个人性格的差异,凸显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三字经》之所以被奉为“经”,是因为它朗朗上口、蕴藏着无尽哲理,真希望明天可以再看!
五年级三字经读后感优秀范文二
春假,我在家闲得无聊时,又把以前看过的三字经拿出来细细品味。
我特别喜欢看“孟母择邻”的故事,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
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
孟母就把家迁到闹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
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
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但是如果不自己努力,不管有多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徒劳,这又让我想到了“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如一块玉,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成大器。
“勤有功,戏无益,节旨在,宜勉力。
”意思是:勤奋好学的人一定会事业有成;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人肯定是没有作为的。
一读这句话我就想起一个故事:李白从小聪明,但不爱学习。
一天,他逃学去玩,见到一个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棒。
李白问:“老奶奶,你磨铁棒干嘛用啊?”老奶奶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
”李白问:“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说:“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铁杵一定会磨成针。
”李白听了,后悔自己贪玩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
从此,李白立志努力读书,后来成为了大诗人。
一天里,我读完了整本三字经,他深深的吸引着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
五年级三字经读后感优秀范文三
有一本书,它深深影响了我,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孩转变成一名有知识、有思想的小学生。
那本书就是——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别看这就短短的几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它的意思是:人刚生下来都很善良,天赋也相近,只是后来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才会使习性的差距变大,如果对孩子不严加管教,孩子就会不再善良了。
妈妈就曾经给我讲过与这个有关的故事。
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有一个孩子,长得很可爱,妈妈总喜欢把他抱到邻居家去玩。
有一次,他无意中把邻居家的一根绣花针带回了自家。
妈妈看了,说:“孩子,你真聪明,还知道把这个拿回来”孩子听了,很高兴。
于是,他就养成了拿别人东西的习惯。
长大后他成了一个小偷,还犯了大案,要被处死。
在执行的前一天,小偷要求再见母亲一面,母亲泪流满面地跑过来,小偷说要亲一下母亲,母亲
同意了。
小偷凑上去,一口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她不孝,他却说:“妈妈,当我第一次拿别人家里绣花针的时候,你能告诉我那样做是不对的,今天,我就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妈妈,我恨你!”
我们小孩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接受家长和老师好的引导,就有可能走上歪路,变成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
这就是三字经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同学们要谨记啊!
五年级三字经读后感优秀范文四
教室里传来了“人之初,性本善。
习相近……”一阵阵朗读声。
没错,这就是《三字经》。
而《三字经》的前几句则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
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循循善诱,《三字经》也成了我们喜爱、理解的一部“经书”。
开始只是觉得尽是些大道理,直到学完了之后,才更深层地了解了其中的含义。
“彼既老,忧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这句话是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
苏洵小时候不读书,浪费了许多时光,在长大后才后悔小时候的不努力,只能花更多的时间来弥补。
荒废时间也不是苏洵个人的悔迟,我也是如此,什么事总是想着明天做,明天学。
虽然心里明白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道理,但身上的懒虫似乎是_了这个真理,在脑子里始终根深蒂固的盘踞着。
可是我也知道在这个社会里不努力读书,长大后一定会比现在苦无数倍。
要想将来不苦,不如在现在把该学的学完、学好。
我想出人头地,不好好刻苦学习是肯定行不通的。
“尔小生,宜早思”,不错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撒播种子是永远都得不到果实的。
而这里的果实,就是成功。
想成功必须读书懂更多知识和道理,而读书必须早读。
好不容易挖掉了那棵“懒树”,接着要干的无非是播撒种子、浇水、施肥,让它能更快更健康的在脑中成长。
等待它长成苍天大树后,就能在最终摘得沉甸甸的果实,希望这一天可以快点到来。
五年级三字经读后感优秀范文五
在不知不觉中,暑假已经过了一大半,我心猿意马,心一直闲不下来。
今天有点强迫自己做宅男,不是丝竹充耳,而是书香相伴。
西安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三字经》,不仅有三字经的原文,还有大量的注释、翻译与典故,编排也很有新意,值得一看。
全文包括良好的教育方法、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君臣父子夫妻关系和谐相处、诵读古典书籍及其次序、朝代更替盛衰存亡及其规律、自幼勤勉读书等六个方面。
以前我也读过此书,但不齐全不专心,这次却读得轻松,读得细致,其中最感兴趣的是书中的一些典故,尤其是以前没有接触过,感觉收获挺大的。
例如桅杆喻正比喻一个正直的人必须时刻留心,提防各种坏思想的侵蚀;温公警枕告诫读书人要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学业方可不断长进;师文拜师说明求学要谦虚要有足够的诚意与决心,方可得到高人与名师的指点和帮助;朱晖守义指明了只有举人为贤,做到守信忠义,方为各方所服;赵孝爱弟比喻兄弟情深,感天动地;周公吐哺说明不管官至几何都要明白创业的艰难,要小心谨慎对待他人,绝不骄傲凌人;削简为册意为不被艰难条件所难,奋力读书,终有成功之时。
我喜欢品读此书,不仅因为它是语文新课标必读之书,而且里面饱含大量典故,蕴涵无数道德伦理,读来一箭双雕。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