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清宫皇权象征的龙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看清宫皇权象征的龙椅
不久前,在南京的一个拍卖会上,一张紫檀百宝嵌花卉坐椅,以3500万的高价被神秘买家买走。
之所以卖出如此高价,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是乾隆皇帝的龙椅。
此前的2009年,在香港的一个拍卖会上,另一款乾隆紫檀宝座,更是以8578万港元的高价成交,也因此被誉为“最贵皇帝御座”。
高居于殿堂台座之上的宝座为皇权的象征,是中国家具中等级至高的器具,从造型上可分为简练型和浓华型两种。
简练型宝座有简约雕饰,一般摆在书房等处;浓华型宝座的装饰比较华丽,通常摆在皇帝处理政务,接见重要宾客的所在。
宝座大多采用名贵木材和特殊质料制成,工艺水平极高,留存至今极为珍贵。
今天,我们就来鉴赏一些雍容富丽、气宇轩昂的浓华型宝座。
清乾隆御制紫檀雕八宝云蝠纹“水波云龙”宝座
成交价:在2009年以8578万港元成交
尺寸:长140.5厘米
这件宝座选用上乘珍贵紫檀木精心雕琢而成,纹理细致紧密,光泽深邃古朴,“水波云龙”图纹庄严伟岸,游龙栩栩如生,工艺精湛,气势磅礡。
龙椅的正背面共雕有五条“水波云龙”图纹,由于木材厚实,采用了难度很高的高浮雕技法,使纹饰玲珑浮凸,立体感十足。
难度极大的高浮雕技法刻画,当出自清宫造办处的能工巧匠之手。
此宝座重厚硕大,据了解,这件宝座与北京故宫所藏的紫檀木雕龙纹罗汉床可谓同出一辙。
清乾隆御制紫檀雕云龙纹宝座
成交价:在2010年以7168万元成交
尺寸:宝座长137厘米、宽2375px厘米、高127厘米;脚踏长93厘米、宽38厘米、高15厘米
这件紫檀雕云龙纹宝座(连脚踏),通体以紫檀木制成。
面下有束腰,拱肩,鼓腿彭牙,内翻马蹄,带托泥。
七屏风式座围,背板、扶手的板心及面下四腿、牙条均以浮雕手法雕刻云龙纹,作工精细。
宝座背板后面髹饰漆心,以描金彩绘手法绘云龙纹。
配长方脚踏,须弥座式,踏面光素,侧面束腰浮雕覆莲莲瓣纹外,满雕双龙戏珠纹,与宝座珠联璧合。
宝座和脚踏采用清代中期苏式风格家具典型的髹漆工艺,皆底髹黑素漆里,历经岁月沧桑,包浆厚润,现蛇腹断纹,蜿蜒开裂,意趣盎然,亦进一步表明宝座与脚踏确为原配。
散佚民间的宝座大多与脚踏失群而不成套,是件能完璧保存至今,殊为难得。
此座刀法精密,圆润浑厚,不露刀锋,龙纹栩栩如生,云纹舒卷生动,堪称精巧华丽的清代家具典范,是为凝聚帝王神思、巧匠妙艺之重宝。
清乾隆紫檀嵌玉龙纹宝座
尺寸:长114厘米、宽89厘米、通高105厘米
这是一件精美无比、富丽堂皇的宝座重器,通体采用名贵的紫檀木制成,为清乾隆年制。
宝座为三屏式,靠背及两侧扶手边框,雕刻着清代中期颇为流行的拐子纹饰。
靠背及扶手中心,则浮雕海水纹地,其上嵌白玉正龙、火珠、夔龙拐子,座面下有束腰,腰下嵌白玉团花,双蝠及彩石花叶,腿足甚为厚拙,足端为云纹外翻足,足下踩托泥。
座前附有一只精美的脚踏。
在清宫遗存下来的宝座中,这是一件保存相当完好的宝座,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清乾隆紫檀雕漆云龙纹宝座
成交价:在2011年以1800万元成交
尺寸:长119厘米、宽93厘米、高110厘米
此宝座从工艺特征和雕刻纹样上充分体现了乾隆时期皇家造办处广木作的风格。
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无论是型制上还是雕刻上均较清早期更加雍容富丽,较清晚期更加挺拔敦厚。
此宝座的剔红雕刻图案既是海水江崖云龙赶珠的中式图案,同时代的乾隆官窑瓷器中也常见这类图案。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吞吐宇宙之志,和海纳百川之容。
清康熙御制五屏式黄地填漆云龙纹宝座
成交价:在2007年以1376万港元成交
尺寸:高104.9厘米、宽125.9厘米、进深81.3厘米
这件五屏式填彩漆龙纹宝座四角抹圆呈弧形,方中带圆,面下有束腰,四面壶门式牙条,与四腿呈鼓腿澎牙式结合。
四足为内翻马蹄。
带托泥。
面上五屏式座围,正中稍高,两侧递减,在座面转角处,随座面弧圆作出软弯。
与两侧扶手连接。
下前方有坐角牙相抵。
座围五魄,与座面活榫接合。
宝座通体米黄色漆地,以雕填手法装饰各式花纹。
座围雕填海水江崖纹及云纹、龙纹;座面雕填开光,点缀拐子纹、云纹及各式折枝花卉。
牙条、腿、托泥等部位亦满饰各种折枝花卉。
从整体造型、纹饰风格色彩及质感上看,应为清代康熙晚期制品。
清中期紫檀高束腰七屏风嵌珐琅大宝座
现藏于:北京颐和园
尺寸:座面长295厘米、宽140厘米、通高185厘米
此宝座体态硕大,相信是迄今已知的宝座中最大的一件,气势恢弘,尽显皇家气派。
宝座为高束腰,托腮硕大,雕莲瓣纹。
用料厚重,牙子、腿足是由整木挖出,用料方式奢费,例如七件屏采用的都是假扇活做法,看似由内框和外框两个独立的扇活套在一起,实为一木连作。
座面为硬板面,因面积太大,由四个打槽装板的板面组合而成,每块板上安有铜提环,可以取下。
此宝座两扇矮背围子上分别开有较深的方洞,推测原来配有吊杆,杆头可承吊宫灯等物。
座屏镶嵌色泽艳丽的珐琅以及镀金的铜条,底座原罩有金漆,图案为江崖海水云龙,整体装饰十分绚丽。
清雍正紫檀列屏式有束腰宝座
成交价:在2011年以1900万元成交
尺寸:座宽109厘米、座深86.5厘米、背高102厘米
此宝座通体紫檀木制,五屏风式座围雕夔龙纹,以边框和面板的榫接法组成。
搭脑后卷。
面下束腰,上下各起阳线。
鼓腿彭牙,牙条下垂洼堂肚,雕云纹。
卷云马蹄,下承拖泥。
简约中透出静谧与华美,装饰风格与其早清的之作年代相符。
综观整个宝座,设计巧妙,在有限的空间内严格遵循礼制,借束腰承托接转,腿足膨出,从而在同样大小的面沿下,构造出更大的空间框架,使得底座部分的视觉感受更
为稳定且富有张力,从而使宝座上部围屏式靠板的夔龙纹主题位于金字塔式格局的中心,更为引人瞩目。
清中期紫檀有束腰夔凤纹六足宝座
现藏于:藏家陆羽平收藏
尺寸:长112厘米、宽69厘米、座面高55厘米
此宝座五屏风式,座面呈腰圆形,靠背和扶手随座面形状向内环抱,攒框装芯板双面铲地高浮雕夔凤衔团寿纹,刀法生动流畅。
宝座下承六条双劈料变成马蹄腿,俗称花马蹄,鼓腿膨牙。
下承腰圆形拖泥,与座面形状相应,宝座腿和牙板为大料整挖,不拼不接,紫檀素有“十檀九空”之说,其选材难度可想而知。
清中期紫檀嵌染牙菊花图宝座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尺寸:高101.5厘米、长113.5厘米、宽78.5厘米
此宝座紫檀木制,五屏式座围,后背正面及两侧扶手内外板心均为木胎髹漆,呈天青色,并采用周制镶嵌法以象牙为材料雕饰菊花。
座面席心软屉,打洼束腰,直牙条内翻马蹄。
在牙条与腿的里侧另镶一道回纹垛边,錾花镀金铜套足。
其余背框肩角、座面四角均镶铜质錾花镀金包角。
此宝座图案色彩艳丽,形象逼真,整体造型大气凛然,神韵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