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VII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VIII)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 )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
结合
进入红细胞 D.肌肉注射青霉素
C.O
2
2.右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
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
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
3.若某幼儿垂体因故受到损伤,一般不会引起()
A. 抗寒能力减弱
B. 血糖升高
C. 生长发育迟缓
D. 尿量增多
4. 右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应在e处给予刺激并观察
B. 图中c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C. 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e有效应且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
D. 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5.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唾液的杀菌作用
C.注射狂犬疫苗D.白细胞吞噬消灭病菌
6. 如图在暗室中将几个燕麦芽水平放置,并在不同的位置插上云母片,其生长的情况是( )
A.①水平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直立生长
B.①向上弯曲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水平生长
C.①不能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水平生长
D.①不能生长,②水平生长,③向上弯曲生长
7.要认识一个群落,需要从各个层面研究群落的生态学特征。
下列属于群落特征的是( )
A. 出生率
B. 年龄组成
C. 性别比例
D. 物种丰富度
8.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 kJ,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
A. 7.1×108kJ
B. 4.8×107kJ
C. 5.95×107kJ
D. 2.3×107kJ
9.根据生态环境知识分析雾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形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缓解雾霾程度
B. 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给自足的,雾霾天气没有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程
C. 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植树造林可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
D. 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污染物浓度过高而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0.右图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示意图。
在该动物的初级卵母细
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
A. 3条
B. 6条
C. 12条
D. 18条
11.血友病属于X隐性遗传病。
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 )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12.图示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判断出错误的是()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S”型增长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
13.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 样方法只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不适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B.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C. 标志重捕法可以在上次捕获、标记并释放后随即进行重捕
D. 标记物的脱落会使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14.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比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大
B. 一般来说,不同的群落,物种组成不同
C.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D. 洞庭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15.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250 J/(cm2·a)
B. 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
和被丁利用
D. 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
16. 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灾后的森林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
17.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B.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较低
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D.“桑基鱼塘”体现了生态农业的原理
1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动力
B.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础
C. 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D. 信息传递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19.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成负相关
B.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数目的越多,该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
C. 外界轻度干扰刚产生时,主要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作用
D.增加物种丰富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对于濒危物种,应当禁止采伐或捕杀
D.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1.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受精作用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和融合
B.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相同的
C.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
D.受精卵核内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22.“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关于这只公鸡说法错误的是()
A.性别和其他性状类似,也是受遗传物质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B.性反转现象可能是由于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
C.性反转只是表现型变化,而不涉及染色体的变化,所以性染色体还是ZW
D.和正常母鸡交配,后代的雌雄性别比例是1∶1
23.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假说中涉及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语句是()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中
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4.下列关于生命科学发展与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摩尔根做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胰岛素
C. 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过程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推理
D. 萨顿应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观点
25.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都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都是等位基因
C.有性生殖过程中非等位基因均能自由组合 D.有性生殖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26.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让F1中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9 : 3 : 3 :1 B.1:
1:1:1
C.1:1或1:1:1:1 D.2:
2 :1:1
27.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B.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一定会表现出性别差异
28.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孩子,若又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BXb Y的孩子。
其形成原因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可能是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分离,最终产生了异常的含XBY精子B.父方或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分离,最终产生了异常的配子所导致
C.可能是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分离,最终产生了异常的含Xb Y精子
D.可能是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分离,最终产生了异常的含XBXb卵细胞
29. 右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
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
片段II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性杂交,不考
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②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可推
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I ; I B. II -1; I C.II -1或I ; I D.I ;II-1 或 I
30. 下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Ⅲ10为携带者的概率是2/3
C. Ⅱ5和Ⅲ9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Aa 和aa
D. 若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生一个女孩
患病的概率为1/6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总分30分)
31. (每空1分,共5分)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
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
密度变化如题图所示。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
是_________________。
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
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出生率___________
(“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b→c,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________ ;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__________(“草本”、“灌木”或“乔木”)。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__的固定,又
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32.(7分)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
图 1 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图2 是种群乙 10 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
的倍数。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乙占第______营养级,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___(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1 中_________(数字)=2×107,C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
(4)图2 中___________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化学信息,说明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33. (每空1分,共6分)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题中“某器官”是指_______________。
(2)图C细胞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对应于图A中的过程____________。
(3)图B所示细胞中含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C所示细胞中DNA分子和染色体数数之比为____
__________。
(4)如果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该动物可产生的配子类型最多有__________种。
34.(除注明的外,每空1分,共12分)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
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 :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
①实验1中F1的基因型为;
②实验2中亲本扁盘形的基因型为:,亲本长形的基因型为:;
③F2中圆形的基因型有种(2分),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2分)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表现型为形的品种植株与F1进行测交,测交后代表现型为,基因型的比例
为。
答题卡
xx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参考答案
31. (每空1分,共5分)
(1)样方法; 大于; 弱光; 乔木
(2)碳元素(CO 2)
32.(每空1分,共7分)
(2)三 不会
(3)②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4)c 、d
(5)种群繁衍
33. (每空1分,共6分)
(1)精巢或睾丸
(2)次级精母细胞 Ⅱ
(3)4 2 : 1
(4)8
34. (除注明的外,每空1分,共12分)
(1)2 自由组合
(2)①AaBb ②AABB aabb ③ 4(2分) 1/3(2分)
(3)长 扁盘形,圆形,长形 1 :1 :1:1+w22990 59CE 姎36300 8DCC 跌's28348 6EBC 溼27370 6AEA 櫪38171 951B 锛37724 935C 鍜233790 83FE 菾35854 8C0E 谎36469 8E75 蹵"
曾都一中 枣阳一中 襄州一中 宜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