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在中国的文化移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年龄) 介绍, 篇幅呈递增趋势。“ 湖畔派” 诗人与“ 积极浪漫
主义” 人相 比较 , 势 明显 。刘炳 善所 著《 围文学 简 史》 诗 优 英
收 稿 日期 :0 0 0 2 】 7—0 7
作 者 简 介 : 玉 峰 ( 9 9一) 男 , 北 赤城 人 , 王 16 , 河 军械 工 程 学 院 外语 教 研 室 副教 授 , 士 。 硕
1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是英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 9 高尔基指出, 英国浪漫主义有 两种倾 向, 消极 的” te 即“ ( h Psi ) 积极的” te cv) as e和“ v ( te 。前者通过诡谲的想象发 h A i 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如柯勒律治在《 古舟子咏》 中描绘的怪 诞世界)后者则通过塑造各类反叛形象( , 如拜伦式英雄) 来
对浪漫诗人 的看法 。
表 2 中 国学 者 对 英 国 浪 漫 主 义 诗 人 的 定 位
对他们的作品( 唐璜》《 如《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有详尽的 )
介绍, 而且对他们 的个人生活, 社会活动都有全面的介绍。 对“ 消极浪漫主义” 诗人, 编者显然给予较少关注。他们虽然
在西方拥有较多的读者, 但在中国学者编著的文学史中只是
m new i y vr ” , 浪漫主义” anr h hs e i )但“ c im a sn o 从根本上来说是
步明确提出,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翻译要受到两方面的限 制: 意识形态( el y 和诗学形态(ot s。意识形态主 i o g) d o pei ) c 要从政治、 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来限制和引导翻译活动, 而
一部分包括文学手段1iterarydevices体裁genres主题moituations以及象征symbols等表现手法另一部分主要涉及对文学功能roleliterature的认识o13i6五四运动前后桐城派古文同光体诗歌鸳鸯蝴蝶派小说色情小说以及黑幕小说等以文言为载体充斥中国文坛
为 他 们 符 合 中 国人 民 的 抗 敌 精 神 需 求 。从 诗 学特 征 来 考 量 , 兹 华 斯 和 济 慈 自然 恬 淡 的 风 格 更 接 近 中 国 知 识 分 子 华
的 审 美情 趣 。
关 键 词 :9世 纪英 国浪 漫 主 义 ; 1 意识 形 态 ; 学 特征 诗
中图分类号 : 05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9 5 ( 0 0 0 —0 10 1 7 ~9 1 2 1 ) 50 2 3
诗学形态则是译者进行创作时所处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 ” [ 。现就这两方面的影响对翻译对象的选择来探讨 1 J
1 世纪英 国浪漫主义在 中国的文化移植 。 9
个笼统的概念。例如, 国学者 B ra 英 a r n d所著 A S ot i h r Hs —
tr o E g s Lt a r (n d i ) oy f n lh i r ue 2dE io 中就并未 作消极 积 i e t tn 极之 分。
第2 6卷 第 5期 21 0 0年 1 0月
阿t 方净 学杯(会 学 ) 社 科 版
J u n lo b i rh Unv riy S ca ce c iin o r a fHe e No t ie st ( o il in eEdt ) S o
V o . O. 1 26 N 5 O c .2 1 t 00

21 ・
21 O 0年 1 0月
河北 北方 学院 学报( 会科 学版 ) 社
第 5期
给了“ 积极浪漫主义” 诗人相当大的权重。不仅评价积极, 而 且为“ 积极浪漫主义” 诗人的作品辟出小节 , 专题论述 , 不仅
而成的对浪漫派诗人的评价与定位, 整体上反映了中国学界
反抗社会 的黑暗 。中国学 者编撰 的英 国文学史 遵循 这种 划
中西方学者编撰的英 国文学史对浪漫主义诗人重要程 度的看法也是截然不同的。现将在中国学者中广为流行的 两本英国文学史对浪漫主义诗人介绍的篇幅做一对比, 来说 明他们对两类浪漫诗人的态度和重视程度。
表 1 两 部 文 学 史 对 浪 漫 主 义介 绍篇 幅 的 对 比
1 纪 英 国 浪 漫 主 义 中 国 的 文 化 移 植 9世 在
王 玉 峰 ,吴 静 静
( 械 工程 学院 外语 教研 室 , 北 石 家庄 0 0 0 ) 军 河 5 0 3
摘 要 : “ 识 形 态 ” ie lg ) 诗 学特 征 ” p ei ) 个 方 面 对 1 从 意 ( oo y 和“ d (ots两 c 9世 纪 英 国浪 漫 主 义 文 学 在 中 国 的 译 介 进 行 了探 讨 。在 意识 形 态 方 面 , 过 对 q 外 学者 编撰 的 文 学 史 比 对 , 现 中 国 学 者 对积 极 浪 漫 主 义 诗 人 偏 爱 有 加 , 通 - 发 因
W .W or s orh dw t S. Colrd e ige G. r By on P.Sh ly el
6. 5

11 l 3 l1
J Ke t . as
篇幅 的长短 反 映出诗 人们 在文 学 史上 的地位 与作 用 。 从上表不难看 出 , oet a a R br B r r 简史按 自然顺 序 ( 家 n d的 作
多元系统理论的倡导者埃文 ・ 佐哈尔( vnZ hr认 E e o a)
为, 目标语如何选择翻译对象会受其他并存系统的影响。勒
佛维 尔( e vr) 翻译 、 L f ee在《 e 重写 和文学 名声 的操控 》 中进一
分, 即华兹华斯 、 柯勒律治和骚塞是消极浪漫主义诗人, 也称 “ 湖畔派” 诗人, 拜伦、 雪莱和济慈属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陈 嘉编《 英国文学史》 和刘炳善编《 国文学简史 》 英 都突出了积 极与消极的界限。而在许多西方学者看来, 虽然浪漫主义诗 人性情旨趣各异( 如拜伦在谈及华兹华斯的晚作 E cro 时 xusn i 曾毫无顾忌地说, 该诗是“ r s f w ype wii a ad w y r z om, r o o t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