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伫.立(chù) 喑.哑(yīn) 襁.褓(qiǎng) 惟妙惟肖.(xiào)
B.田圃.(pǔ) 禁锢.(gù) 殷.勤(yīn) 燕然未勒.(lèi)
C.栖.息(qī) 猖獗.(jué) 体恤.(xù) 鲜.为人知(xiǎn)
D.舴.艋(zé) 驽.钝(lú) 颤.动(chàn) 妄自菲.薄(fě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睥睨振悚扶遥直上截然不同
B.丘壑消弭平心而论通宵达旦
C.取缔笨拙大庭广众寸积珠累
D.悬虚渊搏语无伦次张皇失措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轻描淡写地说着,似乎没注意到我踌躇
..的脚步。
B.他的诊所完全免费,病人每天络绎不绝,药物两个月就告罄
..了。
C.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科,我们都应有格物致知
....的精神。
D.李可染非常喜欢画牛,他一生不停地观察牛、画牛,妙手回春
....,把牛画活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30%左右。
B.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C.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国庆黄金周期间,小罗建议去云南丽江,小韦建议去海南三亚,我同意她的建议。
5、从表情达意上看,下面既生动又恰当的一项是()
A.几棵野菊,柔弱的茎上撑着小小的黄花,雄赳赳地立在路旁。
B.面对着这幽林秀水,佳木野花,我仿佛喝了香甜的美酒,心都醉了。
C.如果说人民群众是汪洋大海的话,那么个人只不过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
D.时间好像一架梯子,它能鞭策着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
6、将下面5 个句子重新排序填入横线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下雪吧,下雪吧。
大雪是老天爷手里的抹布,它一会儿就能把天空擦得瓦蓝锃亮。
①空中烟尘弥漫,人们咳声不绝;仰望天空,立刻有一粒微尘落入眼内。
②在这个干燥的、裸露着泥土的冬天里,人们不由得去追寻根底。
③只有雪才可以擦掉这么多的尘埃,而我们拿出家中千万片抹布也做不到。
④不错,现代科学已经告诉了大家,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毁掉了正常的自然循环。
⑤因此我们要忍耐一个又一个无雪的冬天。
A.②④⑤①③ B.②④①③⑤ C.④①②③⑤ D.①③⑤④②
7、默写。
①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②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④荡胸生(曾)层云,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⑤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
⑥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⑧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写战争前犒劳出征士卒,演奏乐曲来激励军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天气寒冷,将士们却毫无怨言,拉弓练兵准备战斗的军营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小石潭记》写作者坐在潭上,被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无人,感到
“_______,______”,因为这里环境太过凄清,就离开了。
⑫《醉翁亭记》中介绍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样貌的语句是: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百废具兴____
(2)连月不开____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
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善于“折叠”自己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
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
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
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
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
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
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
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
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
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
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
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
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④“折叠”是耐心的坚持。
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
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
..能达到63%。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
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
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
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
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
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
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
想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
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
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与自己较劲才能有长进。
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
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在事上磨练自己,用时间灌溉自己,多挑战“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
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选自《解放军报》2018年)1.具体说说文章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折叠”的内涵?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第④段中加点词“仅”“竟然”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4.第⑥段中提到:“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我们应当如何“增加人生的厚度”。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别在流行中失去自我
范思翔
①从“高手在民间”的“炫技”拍摄,到跳、唱、抖不能停的“鬼畜”剪辑,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APP迅速征服了大量95后、00后。
最新数据显示,快手拥有近7亿累计用户,1.2亿日活跃用户,抖音正向此靠近。
②当深度用户捧着手机“刷一天根本停不下来”“坐地铁看走路也看”时,他们是在迷恋什么?
③“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某短视频APP如是宣称。
只是放眼望去,那些十来秒的短视频中,真正的普通生活、优质记录倒在少数,多半还是自虐式吃异物、无意义搞笑以及刷底线猎奇。
如果说此前网络上为人诟病的“三俗”内容还是打打擦边球、尚显“含蓄”的话,那么那些短视频无疑是在赤裸裸地进行感官刺激。
回顾这些年网络流行的一些风向,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一种趋势:载体从文字、图
片到视频,浏览时间从以分计到以秒算,提供的信息日渐低俗,用户的时间被越切越碎,品位似乎也一降再降。
互联网大潮起起落落,低俗短视频的风潮终会过去。
只是,若按这趋势发展,下一次的流行物是否会更让人大跌眼镜?
④潮流代代不同、年年变化,不变的是年轻人始终能够敏感地追上潮流、乐在其中。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轻人正处于三观塑造期,他们所追逐的流行风潮,必将“润物细无声”般内化于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之中。
相较于过往,如今的潮流风向标主要发源于网络,更新更快、花样更多,却也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如若不加选择地终日追逐,部分年轻人空虚迷茫的状态只怕更甚。
⑤“人活着总要有个主题,使你魂梦系之。
”当下,价值多元、选择爆棚,如果每次都随流行而去,任凭人生的主题被一次次冲散,那很可能就真的失去了自我。
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本应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般给人以希望。
生命的这一阶段,正是学本领、长才干、拓视野的黄金年龄,正是大展拳脚、实现抱负的关键时期。
青年的生活,除了眼前的搞怪视频、偶尔的轻松娱乐,还应该有科学、文化、艺术等饱满且值得追寻的日常。
与其在屏幕中“坐井观天”、被流行文化消费,倒不如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
⑥有媒体研究者曾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所热爱的东西”,直接影响着人生的主题能否深化。
警惕“娱乐至死”、拒绝浮躁,静下来寻找值得交付的热爱,无论是一首好诗、一篇好文、一曲好歌,恐怕都比十来秒的视觉冲击有意义得多。
(摘自《人民日报》 2018年03月27日)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第①、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最后一段划线句子“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的意思。
四、写作题(40分)
按要求作文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
冬日的暖阳,怒放
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除诗歌外);(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3)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参考答案:
一
C
B
D
A
B
A
①溯游从之②一曲新词酒一杯③衡阳雁去无留意④决眦入归鸟
⑤停杯投箸不能食⑥酒酣胸胆尚开张⑦江春入旧年⑧塞上燕脂凝夜紫,⑨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⑩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⑪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⑫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二
1.(1)具:通“俱”,全,皆(2)开:这里指天气放晴(3)以:因为(4)之:助词“的”
2.(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2)在朝廷上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或: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君主担忧。
3.议论,点明主旨,表达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三
1.“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折叠”是生动的重复;“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折叠”是“折磨”的叠加。
2.首先提出“‘折叠’是生动的重复”这一观点,接着以老驴拉磨为例和引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话,论述了“简单的重复不能产生质的飞跃”,再列举《兰亭序》的事例,强调重复中要有变化、创新,最后再次点明观点:“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
3.不能删去。
“仅”在这里强调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低,“竟然”表示结果出乎
意料。
如果删去,就不能有力论证“‘折叠’是耐心的坚持”这一观点,加点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示例:我们应当从现在做起,善于“折叠”自己,明确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增长见闻,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养;要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创新;面对困难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敢于挑战的勇气,坚持磨炼自己,不断超越自我,这样才能增加人生的厚度,获得成功的硕果。
1.青年人要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
2.①通过举“快手”、“抖音”的例子引出话题:流行文化。
②作为论据证明了文章的论点:青年人要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
③写出了大量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流行短视频的现象④以社会真实现象开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首先提出人每次都追随流行,就会失去自我的观点。
然后通过道理论证,论述了青年人除了偶尔的轻松娱乐,还应该有饱满且值得追寻的日常最后再次强调论点:青年人要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
4.“热爱的东西”在文中是指当前大量年轻人沉迷于网络短视频的低级趣味。
“毁掉”是指不加选择地终日沉溺于即时快感中,就会导致“娱乐至死”。
作者借这句话倡导年轻人要寻找值得交付的热爱,进一步论证“青年人要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这个观点。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