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新课程体现了学生主体、深化思维、促进交际、注重方法、关注情感等原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衔接和问题表征两个方面探讨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
数学教材和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一直是数学教育中的难点。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数学教学的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

这主要是因为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
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基本概念和计算技能
的传授,并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更加注重衔接问题。

衔接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衔接。

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是打好基础、学会运算和简单问题的解决,而初中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深化探
究能力,与小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更好地
衔接两个阶段,教授的内容应当有一定的延续性和连接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数学知识。

另外,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的衔接也是一个热点问题。

高中数学的复杂性和抽象性比
初中数学更高,因此需要更多的图像化教学、例证教学和应用性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知识。

然而,在当前的数学教育中,我们发现初中和高中教学之间的衔接仍然很不充分,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导致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刻。

二、问题表征的问题
问题表征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问题表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
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由于教育环境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
学生的问题表征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

首先,许多学生只是对数学问题的表象进行分析,而不是深入了解其本质和内在机制。

例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能利用模板式思路进行计算,而缺少真正的探究和思考。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式来做题。

其次,很多学生对数学符号和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

因此,他们解决问题时常常带有
盲目性和机械性,导致思维僵化。

因此,教师应该开展概念教学和例证教学,增强学生对
数学知识的理解。

最后,学生的解题方法单一、审题不细致、逻辑推理能力差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教师
可以适时引导学生重视细节、注重思考过程、多角度思考问题等,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有效
的问题表征策略。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在新课程下重新思考数学教学的衔接和问题表征,加强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使数学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