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2-06-22T03:04:45.71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期作者:方甲团
[导读]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道损伤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甲团
卫辉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河南卫辉 453100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道损伤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胆道损伤发生状况,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发生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经统计,62例行LC术式的患者中发生胆道损伤的共有12例,发生率为19.3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胆囊结石合并积液、胆囊三角解剖关系异常、胆囊壁厚、术中粘连紧密是LC术中胆道损伤的影响因素(OR>1,P<0.05)。
结论部分患者在LC术中出现胆道损伤风险,胆囊结石合并积液、胆囊三角解剖关系异常、胆囊壁厚、术中粘连紧密可能会增加LC术中胆道损伤发生风险,临床可据此采取措施干预,以降低胆道损伤发生风险。
[关键词] 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粘连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需及时接受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为胆囊结石治疗常用方法,具有创伤小、易恢复等特点,可清除结石,达到治疗目的,但LC术中仍会出现胆道损伤,诱发并发症,如术后感染、胆源性腹膜炎、胆漏等,影响术后恢复[1-2]。
本研究统计LC中胆道损伤发生状况,旨在分析LC术中胆道损伤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在LC术防治胆道损伤、患者预后改善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行LC治疗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7例,女35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6.74±5.93)岁.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3]中胆囊结石的诊断标准且经腹部超声证实为胆囊结石;②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③临床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胆囊炎、梗阻性黄疸等;②存在恶性肿瘤、胆囊隆起性疾病疑为癌变、腹膜炎;③存在明显出血倾向、肝肾功能障碍。
1.3 方法胆道损伤判定手术视野内可见白色纱布黄染,切除的胆囊管存在异常开口,行胆管造影显示胆管连续性中断、局部狭窄或造影剂外溢。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LC术中胆道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LC术中胆道损伤发生状况经统计,62例行LC术式的患者中发生胆道损伤的共有12例,发生率为19.35%。
2.2 发生与未发生胆道损伤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LC术中发生胆道损伤的患者与未发生患者的合并症、BMI、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合并积液胆囊结石、胆囊三角解剖关系异常、术中粘连紧密情况高于未发生组,胆囊壁厚度厚于未发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LC术中胆道损伤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将LC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状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将胆囊结石合并积液、胆囊三角解剖关系、胆囊壁厚度、术中粘连情况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见表2-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胆囊结石合并积液、胆囊三角解剖关
系异常、胆囊壁厚、术中粘连紧密是LC术中胆道损伤的影响因素(OR>1,P<0.05)。
见表2。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胆囊疾病的常见术式之一,其可以有效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术后恢复。
但LC术式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胆道损伤是LC术式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多以撕裂伤、狭窄、电凝损伤为主,影响患者术后恢复[4]。
因此,探究LC术中胆道损伤的影响因素并加以控制,对患者预后改善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统计,62例行LC术式的患者中发生胆道损伤的共有12例,发生率为19.3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胆囊结石合并积液、胆囊三角解剖关系异常、胆囊壁厚、术中粘连紧密是LC术中胆道损伤的影响因素。
临床上针对该类型患者,应综合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后,对于术中粘连严重的患者应立即转开腹术式治疗,并尽量选择钝性分离,以降低胆道损伤风险。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合并积液、胆囊三角解剖关系异常、胆囊壁厚、术中粘连紧密可能会增加LC术中胆道损伤发生风险,临床可据此制定干预措施,以控制LC术中胆道损伤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凤利锋,田阳涛,刘爱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原因及防治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3):377-378.
[2]张喜财,陈志敏,张乐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2):137-140.
[3]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12):795-799.
[4]薛智明.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7),1065-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