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森林的生态功能与补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森林的生态功能与补偿
武守军 林春芳
(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摘 要 通过对森林生态功能基本特征的论述,揭示了森林生态功能的经济价值。
只有对森林生态功能进行补偿,才能实现森林生态功能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 生态功能 补偿
1 森林生态功能的基本特征
森林生态功能是指由于森林的存在,森林群体效应对环境因素和结构产生有益作用,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气候等。
森林生态功能一般具有如下功能:
1 1 森林生态功能是森林最早而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产品
森林从一形成开始便产生了生态功能,而且森林直接产品只有森林成熟时才完成;森林生态功能随林分年龄和结构的不同而变化。
1 2 森林生态功能作用一般无边界
森林生态功能完全不受行政界限的影响,但其影响力度受地貌的制约,其边界具有不可测性;同样功能力度和功能性质因其传播距离和质量不同而各异。
如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只要形成河流,全流域受益。
据粗测,河流源头每1万hm2森林可以孕育一条常年流量保持200~500m3的河流,1万hm2森林产生的地形雨可波及周围5~10倍面积的地域上空降雨。
森林面积越大,生态功能范围越大,生态功能受地形阻隔力越小。
1 3 森林生态功能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享用者无选择余地和排除能力
森林生态功能的性质虽依人的意图和选择的地点结构有所不同,但森林一旦形成,就逐渐成为综合、全面的功能释放体,享用者无选择、排除、转换能力。
如水源涵养林,人类意图是涵养水源,但它同时具备保护水土、改善环境的功能。
县各类竹材企业除劲竹公司加工竹材、恒安公司生产竹笋具有一定规模外,其余大都是小厂小作坊式生产,加工业还没在形成气候,为尽快形成毛竹产业化的加工龙头,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变产品优势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县林业局多方筹集500万元资金引进设备和工艺,于97年4月份建成了皖县层压板厂,为铁道部定点车辆厂生产车厢板。
目前,该厂已在重点竹产区办了6个分厂,分片设立了120个竹蔑粗加工生产点,陆续开发了汽车用板、建筑模板等系列产品,年加工竹材100万根,初步形成了原料基地在山上,第一加工车间在农村的格局。
目前,该厂正陆续开发 大森牌系列竹壁、竹板产品,整个项目建成后,可年加工材200万根,转化率将达到70%以上。
一批 竹字号龙头企业依托资源,内引外联,发展势头强劲,企业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正在形成。
霍山县竹业生产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总体水平比较低,产量和产值还有较大的发挥潜力;二是科技含量偏低,综合开发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辐射带动功能较弱;四是投入资金不足,新造成本较高,省厅补助很少,垦复资金没有着落,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竹业致富工程的实施。
今后10年,霍山竹业奋斗目标是:建成毛竹基地30万亩,蓄积量达到60000万株,年产竹材800万根,竹业年产值3亿元。
要达到预期目标,任重道远,必须继续落实竹业致富各项措施,立足实际,勇于探索,在工作的深度上、广度上狠下功夫,为全面推进林业工作而努力奋斗。
收稿日期:2003-06-07
!
32
!
2003年第3期(总127期)林业勘查设计
1 4 森林功能是无形的,只能通过其原始产品(如水源涵养林的含水量测定)体现其价值,但又不能完全体现其商品价值
森林的形式是营林生产的结果,森林的直接产品和森林生态功能都是营林劳动的物质第二表现(第一表现为森林本身),既是营林效果又是营林成本组成。
按等量劳动交换经济原则,一切形式的劳动都应从其产品中得到应有报酬。
因此,生态功能的价值既是营林成果也是经营收入。
在林业发达的国家,不仅承认森林生态功能,而且还承认生态功能的价值,把生态功能价值引入营林成本,列入经营者正常收入。
根据有关森林贮水量研究,计算出每公顷林地平均年贮水占水库库容的37%,计算出森林贮水价值为年达0 5亿元。
从两个方面计算森林生态效益:如每亩水田需水800m3,年产1000kg,则每亩水田年产量中有370kg 是森林涵养水功能的效益;水库电站发电用水的37%是森林涵养的水量,以每度0 2元计,则有0 074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效益。
这样概算虽粗放,基本上体现了森林生态功能的地位和价值。
2 森林生态功能补偿
当前生态危害严重,社会呼声强烈。
采用生态功能治理投入少、效益持久,社会开始重视森林的作用,承认森林生态功能,认同应予补偿。
但是生态补偿是个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涉及部门广、效果难推测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就以下几个问题统一认识。
2 1 我国林业行业当前还是以生产经营森林直接产品为主要目的经营部门,∀21世纪议程#林业部分虽也提出森林要对环境的改善起主导作用,但从机构、工作重点和手段上还没有把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列入议事日程;加之外部环境的人们文化素质低、生态意识薄弱、生态法制还不健全,森林作为公益事业还未被普遍接受,因此能够理解生态补偿的还只是少数人。
作为公益事业的森林,国家应给予足够的投入。
世界各国凡是确认的公益性森林都保持一定投入。
我国在理论上也执行这个政策,如对于五大防护林工程的投资。
但是,由于国家财力不足、公益和防护性森林没有明显划出来、防护林缺少科学合理的经营规划,造成公益性森林面积少、质量差、效益低的现状,据广东统计,生态公益性森林效益好的只占9%。
但作为基础工作,国家林业局着手对受益者明显、易于接受的项目(如涵养水源)测定有关生态功能数据,在有条件地区试行征收补偿,应当说是必要和可行的,若在所有森林公园门票中加收若干元,并写明为新鲜空气吸吮费,不仅宣传了森林生态功能,增强了游人保护森林和环境意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生态功能有价,是经营森林生态产品的回报。
2 2 森林生态功能是无形产品,它主要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服务于环境,本质上属于服务性功能,其补偿也属于服务性收费,故只能从服务对象中收取;而生态功能服务对象又常有边界不清、对象不明、程度不定的困难,这也决定了补偿数量的模糊性。
一般服务费用的收取是依服务对象满意程度、服务质量、服务时间和数量而定,故其收费标准有较大随意性,如农田防护林只能从防护效果范围内农田增产部分中体现,不同范围增产幅度又要有测定数据才能被接受。
又如森林涵养多少水量、占库容多少、用库水发电用水多少、每度电中应提取多少做补偿也都需要科学的测定数据,因此,生态功能数据测定已成为补偿的前期工作。
2 3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存在于所有森林中,而实践中却体现在生态公益性森林∃防护林中。
在一个区域中由于生态林不能皆伐,因此经营这些森林的费用只能靠其它林产品收入来支撑,这样防护林面积越大的区域,采伐用材受制面积越大,经济效益越低,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一个区域防护性森林占多少才能取得经济和生态的平衡?原苏联水文专家经多年研究得出经验数据:对一个流域而言,专用防护性森林面积(包括水源林、水土保持林、护岸林等)以占流域面积的20%~30%为宜;然而防护性森林功能并非随面积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比例其功能就会稳定下来。
河南博爱县测定,每百亩农田中,林网面积占20%~25%效果最好,广东区划全省公益性森林面积占全省林地面积31%。
可见,公益性森林在一个区域占25%~30%,就可以达到经济和生态效益平衡。
在我国实践中,由于防护性森林目前还没有补偿,迫使一些经营者利用防护性森林开展森林旅游,开办第三产业,间接套种等立体种植进行自我补偿,以保护生态性森林生态功能,也有的在不妨害生态功能原则下进行间伐、择伐的,少数对生态功能享用者收补偿费,增加收入;当然也有少数迫于经济支撑困难而主伐防护性森林的。
可见,只有解决补偿问题,才能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03-09-23
!
33
!
林业勘查设计(总127期)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