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择核苷(酸)类似物降低抗乙肝病毒治疗失败风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初治患者选择核苷类似物的建议
▪快速强效抑制病毒 ▪病毒耐药发生率低 ▪安全性好 ▪患者依从性好 ▪价格合适
快速强效的结局
使用ETV和ADV后病毒动力学的模 型
10
HBV DNA (log10 copies/mL)
9
Difference at Day 10 (*95% CI)
8
-0.655 (-1.30, -0.01)
重视和观察核苷类似物的不良反应
核苷类似物几个潜在的或已经发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致畸、致癌:永远回避不了的问题 •关于乳酸酸中毒 •关于肾毒性
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依从性不良的表现:
• 不规则服药 • 自动停药 • 自动换药
依从性不良的原因:
• 患者自身的原因:忽视、轻视、经济条件受限 • 药物的原因:不良反应 • 制药企业的原因:不正当竞争、价格过于昂贵 • 医生的原因:没有充分告知 • 宣传的误导
60
72 63
51 40
20
Entecavir* Telbivudine* Lamivudine* Adefovir# Peg IFN#
0
0
* Undetectable <300 copies/mL # Undetectable <400 copies/mL
Lai CL, et al. Hepatology 2005; 42(Suppl 1):748A (Abstract LB01); Lau G, et al. N Engl J Med 2005; 352:2882–2695; Chang T-T, et al. N Engl J Med 2006; 354:1000–1010; Lai CL, et al. N Engl J Med 2006; 354:1011–1020; Marcellin P, et al. N Engl J Med 2003; 348:808–816; Marcellin P, et al. N Engl J Med 2004; 348:1206–1217; Hadziyannis SJ, et al. N Engl J Med 2003; 348:800–807.
20
1%
0
6
Yr 1
(n=187)
11%
8 10
Yr 2 (n=146)
27%
19 16
Yr 3 (n=80)
39%
15 9
Yr 4 (n=53)
ETVr = LVDr (M204V & L180M) + T184, S202 和/或 M250 置换 ETVr + 病毒学突破 (从最低点上升≥1 log)
耐药分析在ITT人群中进行,没 有第1年和第2年在治疗中具体 NA 患者数.另外第二年没有公布基 因耐药的比例,
*是因耐药导致的病毒学反弹%
ETV四年统计病例数从663到120的释疑
1.获得持久应答而停药; 2.原发治疗失败; 3.耐药病例; 4.“脱落”病例; 5.日本Omata的研究结果。
病毒对核苷类似物耐药后处理上的困难
Add on?On what and how? Switch to?To what?
初始使用ETV后基因型耐药率和 病毒学突破
100
核苷初治患者
80
Percent
60
40
20
<1%
<1%
<1%
<1%
0
Yr 1
Yr 2
Yr 3
Yr 4
(n=663)
(n=278)
(n=149)
(n=120)
ETVr = LVDr (M204V & L180M) + T184, S202 和/或 M250 置换
80 78 74 71 72
60
40 38
20
HBeAg(-)
70 67 61 64
*
48
Entecavir 48 wk Telbivudine 52 wk Lamivudine 48 wk Adefovir 48 wk Peg IFN 48 wk
0
ALT<1 x ULN
Histologic improvement
LVD 恩替卡韦
180
204
then ETV 184 or 202 or 250
?
至今未发现耐药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for Epivir-HBV® (2004), Hepsera® (Aug 2006), Baraclude® (July 2006) Colonno R, et al. Hepatology 2006;44(Suppl. 1):Abstract 110
• 选择阿德福韦起始治疗核苷初治患者
• 治疗6个月最高达50%的患者原发性无应答
• 选择最有效、耐药发生率最低的恩替卡韦治疗核苷初治3年
• < 1%的患者因耐药发生病毒学反弹 • >90%达到HBV DNA <300拷贝/mL
7 6
5
4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TV and ADV as early as Day 10.
3
0
20
40
60
用药天数
Leung N, et al. Hepatology 2006; 44(Suppl 1):554A (Abstract 982).
10
ADV
9
ETV
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为基因型耐药发生率, 替比夫定为因耐药发生的病毒学反弹发生率
核苷类药物累计基因耐药分析比较
研究
拉 TT
例数
米 Chang 夫
耐药
定 Anna 例数
Lok回顾 性研究
耐药
阿 Stephan
德 福
os J. Hadziya nnis
韦
例数 耐药
恩 Colonn 例数
ETVr + 病毒学突破 (从最低点上升≥1 log)
由于ETVr发生病毒学突破的累计发生率*
Miller RG Jr, Survival Analysi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81
耐LVD者换用ETV的结果
100
拉米夫定失效患者
80
百分比
60
40
合理选择核苷(酸)类似物 降低抗乙肝病毒治疗失败风险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缪晓辉 2007.6
美国消化协会最新乙肝治疗规范:
首要治疗目标和最终治疗目标
首要治疗目标
长期治疗
最终的治疗目标
持续的
组织学改善
HBV DNA抑制 和ALT正常化
防止肝病进展 为肝硬化、肝衰竭
或肝癌
减少死亡 或进行肝移植
治疗目标
72 65 62 53
*
38
21 22 18
24
12
Histologic improvement
HBeAg seroconversion
Entecavir 48 wk Telbivudine 52 wk Lamivudine 48 wk Adefovir 48 wk Peg IFN 48 wk
* Biopsy taken at 72 weeks.
乙肝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 患者的因素 • 性别、年龄、病程、病情 • 感染途径:垂直传播 • 合并其他肝病 • 合并其他疾病 • 不良生活习惯 • 依从性不良
乙肝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 病毒的因素 • 不同病毒基因型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 病毒高载量 • “天然”耐药株:天然变异?变异 株 感染 • 病毒基因组或基因片断整合至宿主 染色体
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耐药对比
核苷类药物初治患者耐药发生率比较
基因型耐药或耐药导致的病毒学反弹
80 71
70
65
60
55
50
46
40 30 23 20 10
0 拉米夫定
29
18 11 03
<1 <1<1< 1
阿德福韦(eAg-)
恩替卡韦
21.6 4.4
8.6 2.7
替* 比夫定(eAg+) 替比夫定(eAg-)
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药物的耐受性和给药方便是提高患者依从 性的关键,特别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 •教育患者充分认识依从性不良的危害 •医生和患者充分交流和沟通,还病人的知 情权
总结
药物选择不同,临床结局可能不同
• 选择拉米夫定起始治疗核苷初治患者
• 70%的患者5年内发生基因型耐药,且拉米夫定耐药后对其他抗病毒 药物应答率下降
8
7
6
5
4
3
80
抗病毒药物在初治患者抑制病毒复制
* Collation of currently available data – not from head-to-head studies
HBeAg(+)
80
HBeAg(-)
100
% Patients
67
60
60
40
36
20
25 21
80 90 88
替o 卡
耐药
韦
替
例数
比 夫
耐药
定
Year 1
58 17% 998 16% 183 0
Year 2
? 40% 796 36% 134 3%
Year 3
51 57% 688 56% 118 11%
Year 4 45 67%
592 75%
60-70 18%
其它
该研究被2007AASLD指南引用, 耐药计算是ITT人群,第二年的样 本数原文未提供
核苷类似物治疗失败的原因中需要重 视的有以下三点: 1.原发(初始)治疗失败; 2.发生耐药突变; 3.初始治疗方案(用药选择)欠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 半,”治病如此,抗乙肝病毒 治疗亦如此。
普遍认为,如何处理核苷 类似物治疗后出现的病毒耐药 是一种艺术,那么最初的合理 选药是艺术的序曲。
Lok ASF & McMahon B. Hepatology 2007; 45(2):507–539.
抗病毒药物在初治患者的其他疗效
Proportion of patients (%)
* Collation of currently available data – not from head-to-head studies
抗病毒药物在初治患者的其他疗效
Proportion of patients (%)
* Collation of currently available data – not from head-to-head studies
80
77
60 68
60
48 40
39
20
0 ALT<1 x ULN
HBeAg(+)
d)
提高生存 率
改善生活 质量
为什么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 为什么会治疗失败?
乙肝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 药物的选择不当 • 核苷类似物
• 抗病毒作用弱 • 降低病毒载量速度慢 • 易选择出耐药变异株
• 干扰素
• 不同亚型 • 不同剂型 • 不同制剂
乙肝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 药物治疗方案不合理 • 剂量不足 • 疗程不足 • 给药途径 • 随意更改
该研究为对多个研究的回顾性 分析,耐药的发生率为K-M分析 预计耐药的发生率
仅对HBeAg-患者的分析,也是 用累计发生率公式计算的。
663 <1%
680 5.311.3
278 <1%
149 <1%
680?
8.6- NA 21.6*
120 1.2%
第一/二年达到完全应答的患者 停止治疗,进入到下一年的耐药 分析的是仅病毒学应答和无应 答的患者
预防肝硬化
a) 预防肝衰 竭
b) 预防肝癌
c)
Keeffe EB , el at., A Treatment Algorithm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Update, 16 July 2006;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06; 4:936–962
由于ETVr发生病毒学突破的累计发生率*
*Miller RG Jr, Survival Analysi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81
选择高耐药基因屏障的药物
LVD
204 ,or204+180
ADV
236 +/or 181
野生型
LVD-耐药株 ADV-耐药株 ETV-耐药株
* Biopsy taken at 72 weeks.
Lok ASF & McMahon B. Hepatology 2007; 45(2):507–539.
快速强效抑制病毒可以减少耐药发生
1年耐药(%)
GLOBE研究
50
HBeAg(+)
45
HBeAg(–)
40
39%
替比夫定
拉米夫定
35
30
25
25% 20%
20
15
13%
13%
10%
10
7%
7%
5%
6%
7%
5 1% 2% 0%
0% 1%
0
<LOQ LOQ–3 log 3–4 log >4 log
<LOQ LOQ–3 log 3–4 log
>4 log
24周HBV DNA
பைடு நூலகம்
Lai CL, et al. Hepatology 2005; 42(suppl 1):232A–233A (Abstract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