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_1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2:
“2021年新XXXX教学应用研讨会
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XX观摩活动"


活动组委会编
2018年10月
目录
一、参加人员范围
二、课例设置及要求
(一)课例类型
(二)教学文案要求
(三)录制XX课例要求
(四)作品资格审定
三、参加办法
(一)报送作品的组织及作品数量
(二)报送时间、方式
四、评选及交流展示
五、评选指标
六、联系方式
附表:
1.2021年观摩活动教师信息表模板
2。

2021年观摩活动教学设计表模板
3。

2021年观摩活动教学反思表模板
4。

2021年观摩活动创客/STEAM课程教学设计表模板5.2021年观摩活动教师信息统计表
活动体现基层教师“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享新XXXX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特点和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

一、参加人员范围
基础教育领域所有学段(学前至高中所有学段)学科的教师。

二、课例设置及要求
(一)课例类型
1.移动终端类
在学生使用移动学习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
2.交互式电子设备类
在具有交互式电子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液晶书写屏等)的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

3.云课堂计算机教室类
在采用了云计算或桌面虚拟化等技术的计算机教室(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环境下开展的XX学科教学活动。

4.虚拟/增强/混合现实类
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技术或3D显示技术开展的学科教学活动。

5.创客/STEAM类
结合开源硬件与其他加工制作技术结合,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设计、制作、展示和评价自己的智能创意产品(智能设备或互动装置)的教学活动;体现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综合特征的多学科融合的综合课程。

6.人工智能类
学生通过操作体验的人工智能基本原理、综合应用、编程实现、核心算法学习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文案要求
1。

教学设计
(1)XX新课程标准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科教学特点,体现师生共同成长。

(2)要对所选的教材内容(包括教学重点与难点)和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说明教学中所用XX(硬件环境、教学平台、学习工具或软件等),阐述使用XX的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重点突出如何使技术与教学内容及教学XX个环节有机融合、浑然一体。

(3)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体现教学环境应用创新、学与教的策略和方法,体现XXXX的教学氛围。

(4)《教学设计表》(模板详见XX)。

(5)创客/STEAM类报送比赛课例,除完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表外,需要提交整个课程的课程方案,课程设计模版详见XX。

2。

教学反思
(1)突出教学活动的创新点及教与学效果.
(2)总结应用XX解决教学活动中关键问题的策略效果与思考、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思考等。

(3)提出对XX教学适用性的建议。

(4)《教学反思表》模板表详见附表3。

(三)教学XX录制要求
1.必须是完整的一个课时的课。

课时时长是指本地规定的时间。

在《教师信息表》(见XX)中注明,课程时长不得超过或小于3分钟。

2.图像要清晰。

课例拍摄须采用专用摄像设备,双机位或多机位录制。

交互式电子设备(如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电视)、师生的教学用电脑、AR/VR设备等)上的图像信号单独采集或录制。

3.声音要清楚。

用摄像机附带麦克风或专用麦克风采集声音。

4.以学生文本。

XX要清楚的呈现师生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
化学习的内容.
5.XX编辑合成。

对多个摄像机拍摄的XX内容及交互式电子设备采集到的内容进行编辑,将多路XX文件编辑合成为一个XX文件,制作完成的XX文件大小建议控制在500MB—1.5GB之间,格式为MP 4。

6.XX文件要有片头.时长5秒,蓝底白字,包含“2021年新XXXX 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XX观摩活动"字样、教师姓名、学校名称及学科、年级、题目、教材版本、课时时长等信息。

7。

课例XX.XX片头后,包含3分钟教师教学信息介绍XX,内容包括:教师姓名、单位、课名和教学内容的简单介绍.
8.含有翻转课堂的课例,除了正常教学XX外,课前或课后所用到的资料(含微XX以及相关资料)压缩打包后上传。

微XX格式须为MP4格式,时长不得超过8分钟,资料包大小总共不能超过40M。

9.未按照以上要求制作的课例将在评审时XX减分数。

(四)作品资格审定
1.有XX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加资格.
2.杜绝弄虚作假行为。

一经发现,取消参加资格.
3。

不接收已参加过其他XX级评审活动的课例。

4。

每名参赛者仅能报送一节课。

5。

教师信息及XX不完整或不真实,视为无效课例。

6。

课堂教学中仅仅XX课件播放式的教学课例,不评选。

三、参加办法
(一)报送作品的组织及数量
1。

根据个人自愿参加的原则,由XX省、XX、直辖市电教馆(中心)、XX生产建设兵团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统一组织报送。

每个组
织单位报送60件作品,其中幼儿园10件,小学30件,初中10件,高中10件(组织单位可根据情况在总额范围内适当调整XX学段的课例数量)。

组委会不再接受学校和个人的课例申报。

2。

XX组织单位要将参加活动的教师信息统计表(加盖组织单位公章)后,.具体要求详见XX。

(二)报送时间、方式
1.报送时间
XX省集中报送时间为2018年12月25日至2021年1月15日。

我馆提供统一的活动管理和组织平台,参加教师登录“观摩活动”XX(XX://iwb.webcet.cn),按照省份进行网上实名XX(XX时必须填写教师本人常用的手机号码及邮箱)、上传参赛课例作品及相关资料。

XX省按照分配的名额汇总后,通过平台在限定时间内进行上报.
2。

上传作品方式
(1)为保证课例XX顺利上传,务必使用“观摩平台”提供的“2021年观摩活动XX上传工具”。

上传教学XX前要先从观摩活动XX下载“2021年观摩活动XX上传工具”,上传课例。

(2)教学文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要严格按照模板格式填写.上传的教学文案内容必须与报送的教学XX一致。

请如实填报有关信息,信息不完整或不真实,视为无效课例.
(3)上传的《教师信息表》(附表1)须加盖学校公章后扫描上传,文件格式为jpg。

具体要求详见附表5。

3。

注意事项
参加本项活动并上传课例XX作品的教师,即视为同意主办方在保留作者信息的基础上,将该课例用作出版、XX、推X等用途。

四、评选及交流展示
评选时,省级报送作品的排序仅供专家评选参考.
1。

初步评选:包括资格审查、运行测试.
2.专家评选:组委会聘请有关专家对XX省报送的课例进行评选。

在专家推荐与综合评定基础上,提出作品获奖等级建议和参加现场交流展示的优秀课例名单,在2021年5月的全国研讨会上进行展示交流(XX另发)。

3。

奖项设置:本届活动分别设置XX、二等奖和三等奖.根据XX 单位组织情况确定“优秀组织奖”.
4.教师可根据课堂创新XX撰写XX,参加由XX电化教育馆举办的第十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XX活动,在2021年编辑出版的XX集中优先刊发获奖教师的XX,继续组织出版优秀XX课例集。

五、评选指标
六、联系方式
1。

联系人:XX、刘老师
2.XX:、010—6
3.XX:(邮件主题为“2021年观摩活动”)
4.活动XX: XX://iwb。

webcet.cn
5.通讯地址:XX市XX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013信箱《中国电化教育》XX社(100031)
附XX:
2021年观摩活动教师信息表
单位公章:
注:1.此表格在“观摩活动”平台上填写后下载打印,手改无效.
2.粘贴照片、手写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扫描上传,原件自行留存备查。

填写说明:下列信息请选择其中一项进行填写
1.授课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其他
2。

课时时长:幼儿园20分钟以内25分钟以内 30分钟以内
中小学35分钟 40分钟 45分钟
3.课例类别:
移动终端类交互式电子设备类云课堂计算机教室类虚拟/增强/混合现实类创客/STEAM类人工智能类
附表2:
2021年观摩活动教学设计表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XX的发表奠定基础。

附表3: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字数800—1000字,为教学案例和教学XX的发表奠定基础。

附表4:
2021年观摩活动创客/STEAM课程(项目)设计表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XX的发表奠定基础。

附表5:
2021年观摩活动教师信息统计表省(市、区)单位(加盖公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