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无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小学生大多怕写作文,因为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对综合素质的考验,所以小学生写不好作文也不要过多地责怪他们。
我对我的学生要求是宽松的,说来也怪,我的学生不但不怕写作文,相反地作文越写越好,以至于近来不断涌现出一些令人开心之作,我将其质量上乘者集结成集,谓之《名作》。
今天,我又获得了一个极大的惊喜:我班怎么竟在瞬间出现这么多诗人?
写诗,对于小学生来说,我想都没想过,因为我总觉得离小学生太遥远,白话文尚且不能尽如人意,诗词创作岂不是天方夜谭?殊不知,今天的偶然撞见使我非常惊讶!这是一堂普通的练习课,我与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做着一道道《基础训练》中的习题。
当我们做到一道知识拓展题——让我们写出描写“荷花”的诗句时,许多学生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古人的优美诗句填在了题中的横线上,按说本题学生已做得很不错了。
可当时,也不知是我因被题中的“写出”二字弄混了头脑,还是想来一点课堂“游戏”舒缓一下课堂节奏,竟然提出了让学生尝试写一写“荷花”的混账想法,而且还随口说了一句“给三分钟时间”。
结果三十秒后就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两分钟后竟有五名学生写完了,三分钟后我让学生念念自己的大作,真是“不念不知道,一念吓一跳”!请看:“雨后荷叶珍珠亮,风过荷花笑颜开。
”(周林峰)“《风雨莲》狂风暴雨荷花开,个个花朵散纯白。
无需担忧碧莲碎,雨后玉瓣笑开颜。
”(邱铭)“《咏荷》风煞碧荷郁,骄阳照花艳。
花绽引蝶来,污泥纵难染。
”(董建)“《柔荷》荷花池边微风起,亭亭玉立弄娇姿。
不与桃李混融开,洁白无暇颜如玉。
”(陈颖)“《赏荷》漫步荷池朵朵绽,细闻清气绕花间。
引入蜂蝶花叶笑,犹如霞光红半边。
”(李彩虹)…...啊呀,太美了,太妙了,我忙不迭地边欣赏边抄录,一时间那兴奋、那陶醉使我近乎痴狂!雨过天晴时碧荷上的珍珠闪亮、风雨中荷花的洁白如玉、骄阳下荷花的坚贞不屈、丽日下莲花的娇首弄姿、荷池中流露出的半边红霞……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些初生牛犊竟能从“雨后”、“雨中”、“骄阳”、“丽日”等不同的天气环境中去描绘荷花的亮丽风姿,把荷叶荷花的碧绿、洁白、半红半白、娇柔的姿态和烈日下不屈的品性都出神入化地描绘了出来!这里既有七言诗,也有五言诗;既有新颖而贴切的题题,又有语言的锤炼与推敲,其诗情诗境俨然一位位脱颖而出的诗人!“麻痹,麻痹,实在麻痹”!兴奋之余,我责备自己,作为它们的老师怎么没有早点发现呢?其实,早在去年五年级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就有学生根据我的上联“你心,我心,他心,心心相应”,写出了“泉声,琴声,心声,声声相和”、“困难,苦难,灾难,难难齐发”、“友情,恩情,恋情,情情相生”等精彩的对联,已是初露头角,只是没有在意。
如果早一点有这种意识,如果早几年从这方面给予引导,今天,我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又是什么样子?我不敢想像!
于是,我于第二堂课又让学生去写松、梅、竹、兰、菊等,结果我们的大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下了许多让人惊诧不已的诗作!请看:“《青松赞》寒冬腊月仍青葱,飘雪积压更挺胸。
待到来年雪化时,挺身依旧迎春风。
”(陶经)“《雪梅》忽然一夜大雪来,百花凋谢齐衰败。
金秋离去冬风至,枝枝腊梅堆银白。
”(邱铭)“《青松》一年四季仍如春,百日长青与花分。
骄阳大雪无奈何,唯它枝干穿贵衮。
”(谢晋玄)“《赞竹》破土而出冲直上,一节更比一节高。
四季常青终不败,苍翠挺拔亦窈窕。
”(陈颖)“《翠竹赞》立足挺立风雨中,微风乍起舞姿弄。
世人连夸剑叶葱,却留身躯供人用。
”(邱铭)“《菊花赞》金风送爽菊花绽,姹紫嫣红齐争艳。
风过花儿轻轻舞,满地黄金炫人眼。
”(周林峰)“《春兰》桃红柳绿兰花绽,枝枝花朵色不艳。
虽在深山遮蔽处,早逸幽香天地间。
”(邱铭)“《兰花》本在深山中,寂寞吐幽香。
偶遇他人赏,移栽至高堂。
”(陶树奎)“《桂赞》八月桂花伴菊开,阵阵芳香迎面来。
吴刚捧来桂花酒,醉得人人乐开怀。
”(吴文钰)“《咏竹》春至新笋拔石上,夏日引得百鸟赏。
秋风疾过未曾伤,冬雪飞来节节长。
”(董健)……“《卜算子.赞梅》深秋快离去,暴雪早来到。
动物已去冬眠了,仍有花俊俏。
……”哎呀呀,我赏不完,也抄不完!有的学生写完一首,又写一首,诗兴勃发文思难收。
这哪是一首首诗,这简直是万物的精灵闪耀,是心灵的鲜花绽放,是遍地的嫩芽萌生……我的脑中骤然有一个闪念:语文教学教什么?诗文教学怎么教?学生的语文素养又从哪里来?唔,我似乎感觉到了些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养成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让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不断的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