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和谐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7卷 第 l 2 期
2 0 1 6 年1 2月
湖南科技 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 3 7 No . 1 2 De c . 2 0 1 6
典雅庄严 的乐 曲 ,季札结合 内心观 礼的感受 ,给予了评论 ,
和谐 的定义 是什 么? 现代 汉语词典 说: 和谐就是 “ 配 合得适 当而 匀称 ”u j 。 语言 大典 则直接把和谐分析为音 乐 审美 上的一个术语 。 该书认为 : 和谐就是 “ 音乐上的协调”
J。Leabharlann 仔细分析 比较两书 的解释 ,可以看出 ,和谐 内涵的基 本
规律 的音乐, 就具有音 乐的和谐 美。 音 乐的和谐 美在 当代人 才培 育中具有 非常重要 的价 值 , 这 个价值 就是通 过音 乐和谐 美的 熏陶和 审美,可 以把我们 的青年 学子培 养成一个情感完美 、身心健康的和谐 的人 。
关键 词:中国;古典;音 乐;和谐 中图分类号:J 6 4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 2 2 1 9( 2 0 1 6 )1 2 - 0 1 7 4 - 0 4
一
音乐和 谐 美的 内涵 及其重 要 性
锐 的矛盾处在和谐 的统一之 中 , 任何 一方都不要过于片面地 突 出或压倒另一方 ,而使另一方得不到 生存 发展 的机会 ” 。 如果双方 的发展都在适 当限度 的范 围内进行 , 则平衡和统一 则不致受到破坏 ,这就达到了 “ 中庸”的境界 。这种 “ 中庸” 就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 , 每一 方都 不存在着 “ 过 ”与 “ 不及” 的毛病 。 这种 中庸 的境界是 走向和谐 之途 的必 由之路 。 这种 由社会 生活 中的 “ 和谐”发展到各种事物 的和谐 ,是和谐发 展 的一条重要 的轨迹 , 而音乐在 当时的社 会生活中处于极其 重要 的地位 , 古代 的人 们把音乐是否和谐看成是礼 的重要表 现。 左传 ・ 襄公二十 九年 曾记载 吴国的公子季札到鲁 国 观礼 , 鲁 国是礼乐文化 的发源地 , 他 们为季札演奏 了很 多曲
试论 中国古典 音乐作 品 的和 谐美
吴淑元
( 湖 南工业大 学 高等教育研 究所 ,湖 南 株洲 4 1 2 0 0 7 )
摘
要: 音 乐的和谐 美就是音 乐的各 个要 素相 互配合得 适 当而 匀称 , 使音 乐具有 一种协 调的美感 音 乐 和谐 美主要表 现
在人 与 自然、人与社会和音 乐内部诸要素 的和谐之 上。音 乐的和谐 美体现 了宇宙生成和运 动的法则和规 律。符合这 个法则和
见音乐和谐美在 古人 眼中是何 等的重要 。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
李泽厚认为 ,孔子之所 以提出 中庸 的为政之道 ,实
际上是想社会上 的各个阶层能够和谐地执行下去 , 并使 得奴
隶制社会能够长久地 生存下去 。 这主 要是 因为 “ 孔子看到了
奴隶社会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 间存在着非常尖锐 的矛盾 , 如果要维持奴隶制社会 的稳定和发展 , 就必须让这 种非常尖
基金项 目: 湖 南省教育教 学改革 研究项 目 “ 地 方高校大 学 生中国古典音乐审美素养培育研 究”系列成果之一 ( 项目 编号湘教通 [ 2 0 1 4 3 2 4 7号 ) 。 作者简介 :吴淑元 ( 1 9 6 8 -) ,女 ,湖南株洲人 ,湖南 工业大 学高 等教育研 究所 副研 究员 , 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 古典音乐 。
重人情 , 重感 受 , 希望人与 自然 , 情与理 ,内容和 形式等等
诸方面都要和谐 , 而这一切的和谐 , 可 以通过 以音乐为代表
收稿 日期 :2 0 l 6 —0 9 —1 6
的礼乐制 度来规 范。正 因为如此 , 古代人们把 音乐 的和谐美 看成是音乐 的最 高理 想。 和谐美 不仅 在东方被人们看重 , 而且在西 方也得 到人们 的充分 重视 。英 国著名美学家 鲍桑葵 说 :“ 在 古代 人中间 , 美 的基本理 论是和 节奏对称 ,各部分 的和谐 等观念分 不开 的 ,一句话说 ,是和多样性 的统一这一总公式分不开 的。 ”
[ 4 ] P 1 4 8
。
当鲁 国 “ 为之歌 豳时 ,臼 :美哉 !荡乎 !乐而 不淫 ,其周公 之东乎?”[ 3 】 P 可见在古人 的眼中 ,哪怕是音乐 ,都一定 要讲究和谐 ,即便是表达快乐 的意 思,但也不过分 ,只有不 过分 ,才能达到 和谐 。所以在 中国最古老的典籍 尚书 ・ 舜 典 》中 ,就有过关于音乐和谐而达到人神和谐 的记 载。该书 说 :“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 以人和 。 ” 祭祀娱神是 古代 的头等 大事 , 音乐和谐 ,可 以达 到人神 和谐的 目的 , 可
点就是 矛盾对立的双方 , 要配合得适 当而匀称 , 而要达 到双 方配合 适当而匀称 ,则必须要相互协调一致 。这种 “ 和谐”
的观 念 , 首先来源于古代的政治观点 。即中国古代 的圣人 孔
子 在 论语 ・ 雍也 》中所表 达的一个 叫 “ 中庸”的重要 的政 治观点 。孔子说 :“ 中庸为德也 ,其至矣乎 ! ”【 ] P 2 。 在 孔子 看 来 ,中庸即在为政时要不偏不颇 ,互相配合适 当而匀称 , 各方利益协调一致 。 而 中庸 的实现 , 就是要让 人们社会 生活 中各种 互相 矛盾的事物非常和谐地统一起来 , 从 孔子 的原意 来看 , 这种 中庸 的统治之道 , 是在 当时奴隶制 度下 维护民主 统治的一种绝佳方法 。 用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 生的话讲 , 这 “ 是政 治学 的最 高表现 ,也 是孔子始 终在追 求着 的理 想”
2 0 1 6 年1 2月
湖南科技 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 3 7 No . 1 2 De c . 2 0 1 6
典雅庄严 的乐 曲 ,季札结合 内心观 礼的感受 ,给予了评论 ,
和谐 的定义 是什 么? 现代 汉语词典 说: 和谐就是 “ 配 合得适 当而 匀称 ”u j 。 语言 大典 则直接把和谐分析为音 乐 审美 上的一个术语 。 该书认为 : 和谐就是 “ 音乐上的协调”
J。Leabharlann 仔细分析 比较两书 的解释 ,可以看出 ,和谐 内涵的基 本
规律 的音乐, 就具有音 乐的和谐 美。 音 乐的和谐 美在 当代人 才培 育中具有 非常重要 的价 值 , 这 个价值 就是通 过音 乐和谐 美的 熏陶和 审美,可 以把我们 的青年 学子培 养成一个情感完美 、身心健康的和谐 的人 。
关键 词:中国;古典;音 乐;和谐 中图分类号:J 6 4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 2 2 1 9( 2 0 1 6 )1 2 - 0 1 7 4 - 0 4
一
音乐和 谐 美的 内涵 及其重 要 性
锐 的矛盾处在和谐 的统一之 中 , 任何 一方都不要过于片面地 突 出或压倒另一方 ,而使另一方得不到 生存 发展 的机会 ” 。 如果双方 的发展都在适 当限度 的范 围内进行 , 则平衡和统一 则不致受到破坏 ,这就达到了 “ 中庸”的境界 。这种 “ 中庸” 就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 , 每一 方都 不存在着 “ 过 ”与 “ 不及” 的毛病 。 这种 中庸 的境界是 走向和谐 之途 的必 由之路 。 这种 由社会 生活 中的 “ 和谐”发展到各种事物 的和谐 ,是和谐发 展 的一条重要 的轨迹 , 而音乐在 当时的社 会生活中处于极其 重要 的地位 , 古代 的人 们把音乐是否和谐看成是礼 的重要表 现。 左传 ・ 襄公二十 九年 曾记载 吴国的公子季札到鲁 国 观礼 , 鲁 国是礼乐文化 的发源地 , 他 们为季札演奏 了很 多曲
试论 中国古典 音乐作 品 的和 谐美
吴淑元
( 湖 南工业大 学 高等教育研 究所 ,湖 南 株洲 4 1 2 0 0 7 )
摘
要: 音 乐的和谐 美就是音 乐的各 个要 素相 互配合得 适 当而 匀称 , 使音 乐具有 一种协 调的美感 音 乐 和谐 美主要表 现
在人 与 自然、人与社会和音 乐内部诸要素 的和谐之 上。音 乐的和谐 美体现 了宇宙生成和运 动的法则和规 律。符合这 个法则和
见音乐和谐美在 古人 眼中是何 等的重要 。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
李泽厚认为 ,孔子之所 以提出 中庸 的为政之道 ,实
际上是想社会上 的各个阶层能够和谐地执行下去 , 并使 得奴
隶制社会能够长久地 生存下去 。 这主 要是 因为 “ 孔子看到了
奴隶社会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 间存在着非常尖锐 的矛盾 , 如果要维持奴隶制社会 的稳定和发展 , 就必须让这 种非常尖
基金项 目: 湖 南省教育教 学改革 研究项 目 “ 地 方高校大 学 生中国古典音乐审美素养培育研 究”系列成果之一 ( 项目 编号湘教通 [ 2 0 1 4 3 2 4 7号 ) 。 作者简介 :吴淑元 ( 1 9 6 8 -) ,女 ,湖南株洲人 ,湖南 工业大 学高 等教育研 究所 副研 究员 , 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 古典音乐 。
重人情 , 重感 受 , 希望人与 自然 , 情与理 ,内容和 形式等等
诸方面都要和谐 , 而这一切的和谐 , 可 以通过 以音乐为代表
收稿 日期 :2 0 l 6 —0 9 —1 6
的礼乐制 度来规 范。正 因为如此 , 古代人们把 音乐 的和谐美 看成是音乐 的最 高理 想。 和谐美 不仅 在东方被人们看重 , 而且在西 方也得 到人们 的充分 重视 。英 国著名美学家 鲍桑葵 说 :“ 在 古代 人中间 , 美 的基本理 论是和 节奏对称 ,各部分 的和谐 等观念分 不开 的 ,一句话说 ,是和多样性 的统一这一总公式分不开 的。 ”
[ 4 ] P 1 4 8
。
当鲁 国 “ 为之歌 豳时 ,臼 :美哉 !荡乎 !乐而 不淫 ,其周公 之东乎?”[ 3 】 P 可见在古人 的眼中 ,哪怕是音乐 ,都一定 要讲究和谐 ,即便是表达快乐 的意 思,但也不过分 ,只有不 过分 ,才能达到 和谐 。所以在 中国最古老的典籍 尚书 ・ 舜 典 》中 ,就有过关于音乐和谐而达到人神和谐 的记 载。该书 说 :“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 以人和 。 ” 祭祀娱神是 古代 的头等 大事 , 音乐和谐 ,可 以达 到人神 和谐的 目的 , 可
点就是 矛盾对立的双方 , 要配合得适 当而匀称 , 而要达 到双 方配合 适当而匀称 ,则必须要相互协调一致 。这种 “ 和谐”
的观 念 , 首先来源于古代的政治观点 。即中国古代 的圣人 孔
子 在 论语 ・ 雍也 》中所表 达的一个 叫 “ 中庸”的重要 的政 治观点 。孔子说 :“ 中庸为德也 ,其至矣乎 ! ”【 ] P 2 。 在 孔子 看 来 ,中庸即在为政时要不偏不颇 ,互相配合适 当而匀称 , 各方利益协调一致 。 而 中庸 的实现 , 就是要让 人们社会 生活 中各种 互相 矛盾的事物非常和谐地统一起来 , 从 孔子 的原意 来看 , 这种 中庸 的统治之道 , 是在 当时奴隶制 度下 维护民主 统治的一种绝佳方法 。 用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 生的话讲 , 这 “ 是政 治学 的最 高表现 ,也 是孔子始 终在追 求着 的理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