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4.B 分析材料可知,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提高,这是城市 化的体现,而这一变化得益于“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 近代城市化,故选B。
5. [2021河南中考]随着近代企业的创办,民族资本家、近代产业工人、近代知识分子 群体随之产生。这表明近代企业的创办 ( ) A.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出现 B.维护了封建统治 C.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D.改变了社会性质
知识点2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3.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曾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 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创办了 ( )
答案
3.D 由“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及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 军事技术。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故选D。A、 B、C均为民用企业,排除。
答案
5.B 洋务运动之前的旧学堂只教授“四书”“五经”。洋务运动时期,福州船政学堂驾驶 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门类,属于西方科学。这说明福州船政学堂引进大量的西方科学 知识,以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B符合题意。
知识点3 建立新式海陆军
6. 1871年,左宗棠说:“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迫。兹复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
答案
7.C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奕䜣、丁日昌、李鸿章都因力倡洋务而被人们骂“鬼” 或被诽谤。这说明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洋务运动不被世人所接受,表明洋务运动过程 中遇到了重重阻力,故C正确。
8. [2021汕头濠江区一模改编]中国是怎样进入近代的,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 “近代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认为,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几乎 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的思想主题……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
第4课 洋务运动
知识点1 洋务运动的兴起
1. [2020黄石大冶期末]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洋务派官员“从未梦想要把中 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 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 ) A.维护清朝统治 B.抵御外来侵略 C.发展资本主义 D.镇压农民运动
4. [2022东莞期末]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 072万增加到2 351万,城市人口 比重由51%提高至60%。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 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该材料主要反映了洋务运动 (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化 C.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D.为中国培养了技术骨干力量
——摘编自费正清等著《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 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 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二,关于中国向近代转型,费正清与徐中约的观点有何不同? (2)根据费正清或者徐中约的论述,提炼出一个观点写一篇小短文。(要求:120字左右; 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句通顺,行文流畅;表述完整,逻辑清晰)
答案
5.A 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民族资本家、近代产业工人、近代知识分子等新的社会阶 层出现的原因是近代企业的创办,A符合题意。
6. 两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几无任何抵抗之力。但在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时,沈葆桢率军 赴台,所用枪炮、轮船对日军造成重大伤亡,迫使日军暂时敛手;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 收复新疆,新式枪炮起了重大作用。这反映了 ( ) A.全面学习西方效果显著 B.新式武器提升综合国力 C.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D.“中体西用”思想的科学性
答案
2.B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张之洞并没有依据资源优势,而是以自己的身份和官职影响 力来创办汉阳铁厂,结果出现了资本的过度消耗。这是封建官僚在创办企业过程中出 现的弊端,反映出洋务派对企业管理的封建落后。故选B。
3. 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曾提议清政府,要求留学生出国后“不囿于异学”, 还要“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这主要反映了洋务派 ( ) A.理性思考了西方教育模式 B.立足培养出中西贯通的人才 C.以“中体西用”为教育原则 D.强调技术学习与道德培养并重
7. [2021北京昌平区期末]奕 排行第六,又力倡洋务,于是被称为“鬼子六”;洋务能手丁 日昌则有“丁鬼奴”之称。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晚期则心酸地自喟:“三十年来无 时不在被谤。”上述材料说明 ( ) A.洋务派与洋人勾结出卖国家利益 B.洋务运动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洋务运动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 D.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
答案
3.C 分析材料可知,“不囿于异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的大意是不 仅要学习西学,还要学习中国的经典、律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中体西用”思 想的影响,反映了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教育原则,C正确;材料未涉及西方教育模式,排 除A;洋务派立足培养出对清王朝有用的人才,不是立足培养出中西贯通的人才,排除B; 材料未体现技术学习与道德培养并重,排除D。
答案
8.【答案示例】 (1)费正清:认为是西方推动;徐中约:认为是主动求变。 (2)观点1:中国走向近代是西方推动的。论述: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 国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传统 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入,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 生和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 代史的开端,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因此说,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是西方推动的。 观点2:中国走向近代是先进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 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危局,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 开明的官员,开展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洋务运动建立了近代化 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开办了新式学校,筹建了新式海陆军等,客观上促 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对我国近代化起到了 推动作用。因此说,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是先进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 【解题思路】 (1)依据材料一中的“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和材料二中的“近 代中国历史的特征……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概括出两人各自的观
知识点2 创办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5. [2022广州海珠区期末]洋务运动时期,福州船政学堂驾驶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门类 除了英语、算学以外,还有“几何、代数、平面三角、球面三角、航海家天文学、航海 理论、地理”。由此可知,福州船政学堂 ( ) A.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 B.重视对西方科学的学习 C.培养了一批造船人才 D.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下列对此解读恰当的是( )
①左宗棠具有较强的战略洞察能力
②当时俄国勾结和支持阿古柏政权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严重的边疆危机 ④“窥吾西陲”包括强占我国的伊犁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6.D 由题干材料可知,左宗棠认识到俄国对中国的威胁,说明他具有较强的战略洞察 能力,①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俄国“窥吾西陲”,出兵占领伊犁,勾结和支持阿古 柏政权,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边疆危机的表现,②③④说法均正确。故 选D。
答案
8.C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及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 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近代化运动,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A错误;洋务运 动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因此不可能变革封建制度,B错误;D不符合
答案
9.B 由“轮船招商局……成为规模最大的轮船公司”可以看出,上海轮船招商局在与外 资洋行的较量中,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经济上 的侵略,B符合题意。
知识点3 建立新式海陆军
10. [2021西宁期末改编]洋务企业都是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性质,企业不但不 能自主经营,而且腐败丛生,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也受到列强的挤压。 这说明洋务运动 ( ) A.维护和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催生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D.不可能帮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知识点3 建立新式海陆军
9. [2022周口淮阳区期末]上海轮船招商局在成立之初,就加入与美资旗昌洋行和英资 太古洋行的激烈竞争之中。1877年,轮船招商局收购了旗昌轮船公司的所有产业,包括 船只、码头和位于上海外滩9号的办公大楼,成为规模最大的轮船公司。这表明洋务运 动一定程度上 ( )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促进了近代技术的传播 D.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答案
1.A 据“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 存的秩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故选A。
知识点1 洋务运动的兴起
2. [2022娄底期中改编]某同学在围绕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事件进行研究性学习时 搜集了以下图片,“?”处可填的历史人物是( )
①奕䜣 ②曾国藩 ③林则徐 ④洪秀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答案
2.B 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及所学知识可知,该 事件应该是洋务运动,而题干所列人物均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故“?”处应填人物也应是洋 务运动的代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奕 ,在地方的代表还有 曾国藩,①②符合题意;林则徐不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排
答案
1.C 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大规模学习西方器物,反映 了西方科学技术在华的传播,C符合题意。京师同文馆位于北京,但北京不是通商口 岸,A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器物,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不符合题意;洋务运
2. [2020苏州中考]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提到,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 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 花去30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这反映出洋务派 ( ) A.办军事企业缺乏经验 B.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 C.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 D.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
知识点3 建立新式海陆军
7. 新素材下图内容可以用来直接佐证 ( )
A.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发展 B.北洋舰队在洋务运动中获利最大 C.洋务运动缓解了东南海疆的威胁 D.封建制度阻碍中国社会发展
答案
7.A 观察图片可知,洋务企业生产的武器、军舰,洋务学堂培养的人才成为新式海 军——北洋舰队的组成部分。这说明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发展,故选A。
答案
10.D 由“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腐败丛生”“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也 受到列强的挤压”可知,题干反映了洋务运动所办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洋 务运动不可能帮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其失败是必然的。故选D。
1. 观察表格,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部设在通商口岸所在的大城市 B.体现了对西方语言、制度的学习 C.反映了西方科学技术在华的传播 D.反映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知识点2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4. [2020威海中考]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 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是 () A.湖北织布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京师同文馆
答案
4.A 根据“追求利润”及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 一批近代民用企业,湖北织布局就是其中之一,故选A。
答案
6.C 由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左右,清政府没有全面学习西方,A错误;新式武器 有利于军事战斗力的提高,不能说明提升综合国力,B错误;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开始推 行洋务运动,重点引进西方技术,发展军事工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事战斗力,C正 确;“中体西用”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是洋务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D错误。
知识点3 建立新式海陆军
8.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但仍旧不觉悟, 直至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这个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 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材料中所提及的运动 ( ) A.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对封建制度进行变革 C.开启了近代化历程 D.挽救并延续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