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必备知识:气温年较差及它的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必备知识:气温年较差及它的影响因素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气温年较差及它的影响因素
【摘要】
高考
已经进入第二轮的复习,考生们在复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地理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高考地理必备知识:气温年较差及它的影响因素,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不是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的一天(冬至或夏至)所处的月份(6月或12月),而是落后1-2月.就北半球中高纬大陆7月气温最高.(海洋8月),大陆1月气温最低(海洋2月)。
(1)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大)。
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
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地理
(2)海陆由于海陆热力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此外,地形、天气及植被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3)地形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
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4)天气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5)植被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实例:1.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但年较差小,因此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形容高原气候特色。
2.西北地区:地处中纬,深居内陆,气温较同纬地区偏高(光照长,云量稀少,地面干燥,太阳能消耗的很少。
)气温日、年较差均大,形成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理
3.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同一纬度带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而形成了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气候(海洋上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大陆夏热冬寒,年较差大,海洋上云量一般比陆地大,且风速大于陆地上,这也能减小海上气温日、年较差。
以上就是高考地理必备知识:气温年较差及它的影响因素的全部内容,更多考试资讯请继续关注地理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