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
1. (2分) (2016高一下·涿鹿期中) 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数之和是A元素族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则A、B、C是()
A . Be、Na、Al
B . B、Mg、Si
C . O、P、Cl
D . C、Al、P
2. (2分) (2016高一下·习水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无关
C . 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 . 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3. (2分)若用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而且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S2﹣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a﹣b=m﹣n
B . b﹣d=m﹣n
C . c﹣n=18
D . a﹣m=16
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有质子的微粒一定有中子
B . 通常所说的氢元素是指 H
C . 16O中的“16”表示氧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D . 根据反应K35ClO3+6H37Cl=KCl+3Cl2↑+3H2O得到的Cl2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3.3
5. (2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期中) 对增生性瘢痕早期进行 Sr(锶)干预可取得较好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Sr为于第4周期ⅡA 族
B . Sr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4
C . Sr与 Y互为同位素
D . Sr的核内质子数为38,S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0
6. (2分) (2016高二下·大同月考) 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形(如图所示),在高电压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但逸散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下列有关六氟化硫的推测正确的是()
A . 六氟化硫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 . 六氟化硫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 . 六氟化硫分子中的S﹣F键都是σ键,且键长、键能都相等
D . 六氟化硫分子是极性分子
7. (2分) (2017高一下·洛阳期中) 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A .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B .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C . 氢氧根的电子式:
D . HClO的结构式:H﹣O﹣Cl
8. (2分)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在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 . 共价化合物里,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C . 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D . 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9.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原子和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原子的价电子数
B . 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 . 铵根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D . 氨分子中氢原子、氮原子的化合价已饱和,不能再与其它原子或离子成键
10. (2分)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 氧化性强弱:Cl2>Br2>I2
B . 碱性强弱:NaOH>Mg(OH)2>Al(OH)3
C . 原子半径大小:Na>N>O
D .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强弱:H2O<H2S<PH3
11. (2分) (2016高一下·厦门期中) 元素X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元素Y原子次外层与元素X原子次外层均为8个电子,X,Y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X,Y形成的化合物是()
A . MgF2
B . MgCl2
C . CaCl2
D . CaBr2
12. (2分) (2016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下列有关几种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铝热反应是指铝能将所有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B . Na,Mg,Al,Fe,Cu都能导电,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
C . CO2 , NO,SO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D . CaCO3+SiO2 CaSiO3+CO2↑的发生,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13. (3分)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会显著放热的有()
A . 烧碱
B . 浓硫酸
C . 食盐
D . 生石灰
14. (2分) (2019高二上·屯溪期中) 已知:2CO(g)+O2(g)=2CO2(g) △H=-566 kJ·mol-1
2Na2O2(s)+2CO2(g)=2Na2CO3(s)+O2(g) △H=-452 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molCO 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283 J
B . Na2O2(s)+CO2(s)=Na2CO3(s)+ O2(g) △H=-226 kJ·mol-l
C . CO(g) 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1.204×1024
D . CO 的燃烧热为566 kJ·mol-1
15. (2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O2(g)△H=+241.8kJ/mol
H2(g)+O2(g)=H2O(1)△H=﹣285.8kJ/mol
当1mol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 . 吸热88kJ
B . 吸热2.44KJ
C . 放热44kJ
D . 吸热44KJ
二、填空题 (共6题;共33分)
16. (6分) (2016高二上·大连开学考)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Z、W与氢元素可组成XH3、H2Z和HW共价化合物;Y与氧元素可组成Y2O和Y2O2的离子化合物.(1)写出Y2O2的电子式:________,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Y2O的形成过程________.
(3) X、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稀溶液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4) XH3、H2Z和HW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与另外两种都能反应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5)由X、W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X、W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遇水可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7. (5分) (2016高一下·右玉月考) 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族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周期
2①②③
3④⑤⑥⑦⑧
4⑨⑩
(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比较⑦与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请将方案填入如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
18. (7分)据报道,在西藏冻土的一定深度下,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它主要是甲烷和水形成的化合物(CH4•nH2O).
(1)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CH3OH),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
①在101KPa时,1.6g 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H2,吸热20.64kJ.则甲烷与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CH4不完全燃烧也可制得合成气:CH4(g)+ O2(g)═CO(g)+2H2(g)△H=﹣35.4kJ•mol﹣1,则从原料选择和能源利用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合成甲醇的适宜方法为________(填序号).
(3)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CO 和甲醇的结构式如图1所示:
①CO(g)+2H2(g)=CH3OH(g)△H1
②CO2(g)+3H2(g)=CH3OH(g)+H2O(g)△H2
③CO2(g)+H2(g)=CO(g)+H2O(g)△H3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H﹣H C﹣O C≡O H﹣O C﹣H
E/(kJ•mol﹣1)4363431076465413
由此计算△H1=________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________kJ•mol﹣1.
(4)可燃冰中CH4的其它用途是________,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示意如图2(A、B 为多孔性碳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当44.8L<V≤89.6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
19. (4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
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
2H2S(g)═2H2(g)+S2(g)△H=+169.8kJ•mol﹣1
(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H2S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H2S燃烧,其目的是________;燃烧生成的SO2与H2S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H2O的热分解也可得到H2 ,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表示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
20. (6分) (2017高二上·西湖期中) 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mol/L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__g.
(2)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________.
名称
托盘天平(带砝码)小烧杯坩埚钳玻璃棒药匙量筒
仪器
序号a b c d e f (3)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________.
(4)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H2SO4NaOH平均值
①26.226.026.130.1________
②27.027.427.233.3
③25.925.925.929.8
④26.426.226.330.4
②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21. (5分) (2018高二上·南昌期中) 某实验小组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用同样的实验仪器和方法步骤进行两组中和热测定的实验,实验试剂及其用量如表所示。
(1)实验①中碱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
(2)甲同学预计ΔH1≠ΔH2,其依据是________。
(3)若实验测得①中终了温度为31.8 ℃,则该反应的中和热ΔH1=________(已知硫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 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 kJ·g-1·℃-1)。
(4)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若测定硫酸的温度计未用水洗涤就直接测量碱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5)若实验①中硫酸用盐酸代替,且中和反应时有少量HCl挥发,则测得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Q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33分)
16-1、16-2、16-3、16-4、16-5、17-1、17-2、17-3、18-1、18-2、18-3、18-4、
19-1、20-1、
20-2、20-3、20-4、21-1、21-2、21-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