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4・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4期(总第148期)
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
(2019.4-2019.5)
(本栏目特邀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塔娜博士主持)
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巴基斯坦民族主义运动特点探析/王楠〃世界民族,-2019,(2).41-51
多元文化主义之后:英国的共同体凝聚政策/韦平〃世界民族,-2019,(2).22-40
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纳日碧力戈,特日乐〃广西民族研究,-2019,(1).8-15
国家认同视域中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与实现/吴玉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2).27-32
历史合力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路径分析/孙海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2)」2~16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内在逻辑:以实践思维方式的视角/陈辉,严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 (1).23-27
民族关系和谐性调控机制及其框架/张劲松,张筱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3).1-7
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郝亚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3).8-12
守正创新能帮善成和谐壮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60年的基本经验/龚永辉,俸代瑜,黄金海//广西民族研究,-2019,(1).1-7
土耳其民主化进程中的库尔德问题及民主化与族群冲突探析/王伟,张伦阳〃世界民族,-2019,(2).1-10
习近平关于民族法治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初探/毛公宁,董武〃广西民族研究,-2019,(1).16-21
习近平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重要论述研究/李俊杰,罗如芳〃民族研究,-2019,(1).1-10
新时代中国民族事务的发展方向: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一些体会/左岫仙,明浩〃广西民族研究,-2019,(1).22-29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建与发展:基于中国共产党治理的研究/任勇〃民族研究,-2019,(1).11-23
中国民族团结的意涵演化及特色/严庆〃民族研究,-2019,(1).24-34
种族主义与美国政治极化研究/唐慧云〃世界民族,-2019,(2)」1~2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董楠〃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2).5-11
二、理论研究
把寺庙搬下山:在直接互动中获得社会空间:对斯科特的一个补足性反思/郑少雄〃云南社会科学,-2019, (1).96-102
边疆人类学:何谓与何为/何修良,牟晓燕〃青海民族研究,-2019,(1)」13-117
从“国家之边缘”到“边界为中心”:全球化视野下边境研究的议题更新与范式转换?/朱金春〃广西民族研究,-2019,(1).65-74
从《社会约制》看吴泽霖先生的社会治理观/向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1).53-57
从吴泽霖边疆建设思想看当代边疆民族地区建设/李然,字荣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1).45-49
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集群行为的辩证考量/谭治国〃广西民族研究,-2019,(1).82-89
多点民族志的提要和发展/耿亚平〃广西民族研究,-2019,(1).100-106
费孝通的三个重要理论都过时了吗?对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范式转型的思考/张继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 (2).41-46
国家感与边疆性:中亚国家间的边界问题及其观念折射/袁剑〃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3).11-17
国家认同中的族群不对称研究述评/郝亚明〃民族研究,-2019,(1).109-120
互联网、快速交通与人类学研究转变/周大鸣〃西北民族研究,-2019,(2).12-26
康有为边疆民族思想研究/吴楚克,索音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3).27-33
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产生歧义之关键/王东昕,邹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2).47-51
迈向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一带一路”人类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新思考/赵旭东/硒北民族研究,-2019,(2).27-39
民族志的三重叙事与实践反思/李银兵,曹以达〃云南社会科学,-2019,(1).139-146
“民族-宗教-政治”负面关联性的内在逻辑剖析:基于反对“三股势力”的视角/孙振玉,王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1).1-6
人类学视野下的“电影通灵”观念考/梁君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9,(3).49-56
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路径、制约因素及建议/洪晓畅〃云南社会科学,-2019,(1).147-152
陶令不知何处去:评述斯科特的赞米亚研究/郑鹏〃云南社会科学,-2019,(1).110-117
索引•175•
天下观的消解与民族国家观的构建/孔亭〃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2).52-58
网络民族志:如何探究在线社群的意义生产与文化构建/段永杰〃青海民族研究,-2019,(1).76-86
文化镜像中的后现代人类学与中国人类学的认知论革命/袁年兴,彭旖旎〃云南社会科学,-2019,(1).132-138吴泽霖教授在贵州的民族研究工作及意义/石慧,石开忠〃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1).50-52
知识人类学何以成为一种可能?试论知识人类学的哲学基础/杜靖〃青海民族研究,-2019,(1).98-104
走向世界学术舞台中心的道路:建设民族学中国学派/杨圣敏〃西北民族研究,-2019,(2).5-11
作为一种生存状态的逃避:《逃避统治的艺术》的理论价值探析/王晓毅〃云南社会科学,-2019,(1).89-95
三、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蒙古族传统“安代”仪式的指号分析/特日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3).37-42
边疆民族地区网络民族舆情治理探索:以“整体治理”理论为基础/张丽君,黄明涛〃广西民族研究,-2019, (1).54-64
变迁社会中的文化调适与观念形态:“现代化”语境中的非食用型木本油料研究/杨曾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1).39-44
布依族踩狱仪式的空间转移及其社会文化意涵:贵州紫云县荣上寨个案研究/张帆,黄镇邦〃民族研究,-2019, (1).57-71
布依族妇女传统蜡染服饰变迁的“真假”之喻/胡文兰〃广西民族研究,-2019,(1).75-81
藏族牧区债务清理习惯及其当代价值/陈徐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9,(3).67-76
藏族生态移民的生计差异与社会适应:来自玉树查拉沟社区的田野考察/冯雪红〃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 (3).50-58
“茶筵”的历史及其在常熟地区的现状考察/陈泳超〃民俗研究,-2019,(3).39-49
“差序”秩序的再生产:围绕皖南一村落丧葬仪式的时空过程而展开/赵旭东,张洁〃民俗研究,-2019, (3).124-135
场外有“场”:一个西北村庄“场”演生史的民族志/杨文笔〃青海民族研究,-2019,(1).55-61
城市民族事务互联网+政务服务评价体系研究/吴开松,王昱〃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1).15-22
城镇化与逆城镇化:一种新型的双向对流关系:以厦门城中村曾厝垃为例/彭兆荣〃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 (3).69-73
传统游牧社会治理体系研究:来自鄂托克的阐释/牛玲玲,贺金瑞〃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2).90-97从般若三藏的译经活动看唐德宗时期的佛教与政治/孙少飞〃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2).62-69
从居住功能视角看黎族“隆闺”的空间文化生产/孟凡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3).24-28
滇西佰族社会治理中的农村社会组织研究:以沧源县A协会为个案/钱宁,陈世海〃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9, (2).22-31
段赤城信仰与大理白族祖先崇拜的隐晦表达/杨跃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2).53-61
对汉代"左衽”服饰习俗的再认识/董莉莉〃民俗研究,-2019,(3).50-55
非遗•传承•延续:博峪采花节田野调查及对策研究/曹英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3).58-63
伏羲传说与景观叙事的互构:黄河乾坤湾地名标识的人类学解读/赵巧艳,闫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 (3).74-79
扶持人口较少发展政策的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1省区685份调査问卷数据/耿新〃青海民族研究,-2019,(1).94-97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演变、特点与启示/耿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1).28-33
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的民族心理基础及实践路径/戴宁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2).44-51
海外新移民的回流研究:以闽西北新兴侨乡归县为例/曾少聪,闫萌萌〃世界民族,-2019,(2).52-61
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王建新,关楠楠〃西北民族研究,-2019,(2).55-65
基于拉策尔系数的疆界扩缩机理研究/杨明洪,王周博〃青海民族研究,-2019,(1).47-54
胶东半岛上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集体记忆/徐晓青〃民俗研究,-2019,(3).56-63
跨界民族身份认同、感知与行为关联性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H市为例/姚威,王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2).74-81
筷子与汉民族的历史并肩同行:兼论筷子是汉民族文化的形象代表/吴爱华,徐杰舜〃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3).51-56
论黔中汉族民间信仰文化的特质倜永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⑵.44-52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动“直过民族”文明进步中的作用:以云南省怒江傑傑族自治州为例/李兵,王勇〃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2).37-44
论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黄开腾〃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2).51-58
论印第安文明对美国文化独立的重要性/马岳玲〃世界民族,-2019,(2).102-110
论中西文化差异的语言学理据/刘志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2).59-65
绿洲移民村落新兴生计推广困境原因分析:以新疆若羌县K村红枣种植为例/徐黎丽,杨丽云〃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2).36-43
略述“美好生活”印第安理念在拉美的制度实践与挑战:以玻利维亚、厄瓜多尔为例聲暗〃中央民族大学学
报,-2019,(1).40-48
马来西亚伯拉纳干华人美食及其象征意义/陈志明[马来西亚]著,马建福译〃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 (2).98-106
•176•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4期(总第148期)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价值/舒心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3).29-34
民族地区立法自治权的反思与重构/李英伟〃广西民族研究,-2019,(1).44-53
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的分层逻辑、耦合机理及精准脱贫: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分析/王三秀.高翔〃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9,(1).19-30
民族旅游场域中文化符号系统的构建:以草原旅游为例/张冠群〃青海民族研究,-2019,(1).71-75
民族认同形成的影响因素考量/彭谦,程志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2).15-20
民族生态文化对村民生活污染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以黔东南三棵树镇为例/管宏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9,(2).32-42
民族文化大众化与文化空间的拓展:以法国文化传播实践为例/陶喜红,姜楠〃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 (2).49-54
民族信任:“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民心相通的桥梁/唐贤秋〃广西民族研究,-2019,(1).37-43
牧区汉族社会的生成与变迁:红墩“老户儿家”的个案/罗意//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2).82-89
青海民和回民汉语亲属称谓及文化内涵/马梦玲〃青海民族研究,-2019,(1).87-93
清代广东省衙门档案中的一件寺院账目考:兼及清末佛教寺院经济构成与社会功能让渡/李明轩//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3).64-73
清水江文书中的“风水观”与生态环境保护:以苗族、侗族“择吉冢”文书为例/杨军昌,杨宇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2).33-38
人类学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世界银行为例/周大鸣.胡琴〃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3).63-68日常生活与现代性:以腻资村垃圾问题的个案研究/王欢,杨筑慧〃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3).59-67“山戎”之名:早期辽西族群的名同实异/ffi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9,(3).77-83
“上海老城厢”场域中的历史记忆启春霞〃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3).80-84
神圣与狂欢:民办与官办四川彝族火把节符号的主客感知差异障燕琴,罗诗呷〃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9, (3).57-66
唐崖土司城址艺术的民族与地域特色探析/雷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2).39-43
“土”与“洋”:烟草在云南的在地化及其意义/陈雪〃民族研究,-2019,(1).46-56
乡村振兴背景下缙云婺剧的活态传承/黄丽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2).44-48
新时代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建设与治理:基于西北地区四个社区的调查/单菲菲,罗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3).13-17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特征现状调查与分析/左昕,林李月,朱宇,柯文前〃广西民族研究,-2019, (1).90-99
以色列倒移民现象的由来、动机及应对戊仁贵〃世界民族,-2019,(2).62-77
裕固族族际通婚对家庭亲属称谓的影响:基于甘肃红湾寺镇等四乡镇的调查/钟梅燕//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3).68-73
云南彝族火把节现代传承的困境与对策/敖慧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3).34-38
摘禾刀:一项关于西南民族糯稻收割工具的历史文化钩沉/杨筑慧,王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9,(1).31-39藏彝走廊北端山地居民的政治与文化选择/李锦〃云南社会科学,-2019,(1).103-109
正祀与民间信仰的“非遗”化:对民间信仰两种文化整合战略的比较/李华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9, (2).43-50
追寻族群性:裕固族双语教育改革发展根本动力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巴战龙〃青海民族研究,-2019,(1).62-70族群边界视野下赣南畲族与客家共生互补关系/李安辉,钟观福〃广西民族研究,-2019,(1).107-114
四、研究动态、综述与书评
“交异”与“融通”:近代以来社会学与历史学关系变迁/王凛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3).39-50
1965年以来洛杉矶华人的郊区化及其跨国性/王宇翔〃世界民族,-2019,(2).91-101
当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族问题态势:以2018年度热点问题为例/王军,候文晓//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 (3).18-23
二十年兴边富民政策与实践的研究与展望/张英,龙安娜,冯莉〃广西民族研究,-2019,(1).30-36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李资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1).34-38
抗战时期华西坝学人对中国边疆研究的学科化努力/汪洪亮〃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3).18-2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民族理论文献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回溯/杨须爱〃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9,(1).5-18
马克思主义民族过程理论述论/王希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2).1-14
美国的印裔族群:身份与结构(1990-2017年)/崔戈,焦玉平〃世界民族,-2019,(2).78-90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回溯与研究展望: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张丽君.田一聪,时保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9,(2).5-13
“三渔”、资源与环境:日本的海洋民族学研究/张先清,李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9,(2).14-21
涉藏、涉疆外交面临的困扰及化解之道/李学保〃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1).7-14
文化人类学的诠释学转向述论:以《农业内卷化》为中心障红阳〃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3).51-5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重要论述研究/李庚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3).5-10
重构统一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脉络/陈建磁〃西北民族研究,-2019, (2).49-54
〔责任编辑:陆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