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路工程桥头跳车的防治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公路工程桥头跳车的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22-09-15T08:08:24.021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月第9期作者:刘强
[导读] 高速公路路桥过渡连接段,路基与桥台衔接区域不均匀沉降是造成桥头跳车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刘强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13000
摘要:高速公路路桥过渡连接段,路基与桥台衔接区域不均匀沉降是造成桥头跳车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该文论述了换填法、排水固结法、CFG桩法三种常用于地基处理防治桥头跳车的技术,提出了路堤、路面防治技术要点,旨在为业内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桥搭接段;控制沉降技术;
0引言
地基、路基填土沉降是诱发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关键因素,延长路桥搭接段沉降特征长度是当前桥头跳车病害治理的核心思想。
实践过程中,桥头跳车防治技术在传统治理技术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创新,基本形成了基于地基、路堤、路面沉降治理的技术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实践效果。
基于此,该文对当前常用的基于地基、路堤、路面的桥头跳车治理技术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基处理防治桥头跳车技术
路桥过渡段为软土路基时,地基加固是项目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高速公路跳车现象处置的有效措施,主要有换填法、排水固结法、CFG桩法等。
1.1换填法
充分碾压地基,使其紧实致密为路堤施工做好准备。
台背填筑高度小,可浅层换填地基,换填材料多以中粗砂或砂砾为主,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碎石片或石渣代替。
(1)换填材料应均匀且符合标准,换填时应保持材料高于地基;
(2)分层碾压地基,确保桥台附近地基紧密且符合质量要求,提前做好管道铺设工作,做好排水工序;
(3)保持合理换填层高度合理,多0.5-3m之间,换填层高度过低无法保障其承载力,过高不符合施工要求。
1.2排水固结法
浅层地基处理中可直接进行换填,存在特殊要求、需深层处理,则以排水固结法进行地基处理。
台背地基多以排水固结法处治,其原理为排水通道设施提前垂直打入地基,随后于地面填充砂垫层并使其高出路堤设计高度,再进行台背路基回填工序。
排水固结法以填土的自身重力压实地基土,使其紧实并符合承载力要求,检测施工质量符合规范标准后,进行台背开挖和构造物施工。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排水固结法处置软土地基需要长时间等待地基的固结沉降,特殊工况或工期紧张情况下,可以CFG桩复合地基作为替代,进行地基处理。
CFG桩是一种黏结强度高的复合桩,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等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制备而成,并与褥垫层、桩间土共同构成复合地基。
2路堤防治技术要点
台背路堤与其他构造施工相比,固结时间相对较短,且后期易变性,施工过程中应严密检测各项技术指标。
2.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设置中应将桥台施工工序优于桥墩施工,为台背填土施工提供足够的时间,确保台背路堤有足够的时间固结沉降,合理的工序安排是提高项目质量的关键。
台背填土至盖梁底部标高后,方可进行盖梁浇筑施工,避免出现桥台盖梁下填土压实度不足现象。
2.2液压夯处治台背路堤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发展,高速液压夯实机应运而生,有效解决了狭小区域路段夯实机械设备不足的困境。
高速液压夯实机技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以强夯为基础结合液压一体化实现整体压实,精简施工工序,改变传统分层夯压格局,缩短施工时间且压实密度可观,有效压实度可达95%。
2.3回填材料要求
台背路堤填料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决定工程质量,由于台背路堤位置特殊,需在材料回填时突出透水性,避免雨水渗入,影响路基质量并导致路堤损坏。
实践中多以粉煤灰作为回填材料以控制项目成本,该回填材料具备较强的透水性且密度小,可起到良好的疏水效果,能有效降低土体自重。
项目施工过程中,材料回填多将石灰、粉煤灰、水泥等按照特定比例混合配置,其疏水性、板体性、强度等指标均符合要求。
3路面防治技术要点
3.1设置桥头搭板
现阶段公路项目建设中,预防桥头跳车的最常用措施为桥头搭板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如何控制搭板长度在合理区间内,从而起到减小或消除搭板末端沉降导致的纵坡引发桥头跳车现象。
(1)台背回填区工作面狭窄,故此其压实度难以达标,相比于其他区域台背回填区被称为欠压实区,而其他正常路段的压实程度高,被称为压实区,详见图2所示;
(2)采用桥头搭板技术解决纵坡变化导致的桥头跳车现象,关键在将搭板末端置于压实区内。
将压实区与欠压实区临界位置作为搭板末端搭载的节点,基于此计算出搭板长度,公式如下
(4)桥头跳车现象诱发因素众多,因此实践过程中需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化的防治措施,单一措施的防治效果有限,在经济性指标可控前提下,宜持续优化治理方案,采取多重防治措施,保证桥头跳车病害防治效果。
结论
地基、路基沉降是诱发高速公路沉降、路基与桥头不均匀沉降的关键因素,如何才能将不均匀沉降控制在合理限定区间内,实现软性路基与刚性桥梁的平稳过度,是治理桥头跳车病害的关键。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防治,须根据桥头跳车现象产生成因,从地基、路堤、路面关键因素出发,采取多重措施综合治理,杜绝桥头跳车现象;
(2)地基外负荷,主要来源于回填材料自重,而降低回填材料自重,可有效减小台背路堤竖向位移尺度,从而达到控制路桥过渡段沉降的目的,对防止桥头跳车意义重大;
(3)工程实践表明,回填材料适量掺入粉煤灰,可有效提升CFG桩复合地基疏水性,减小土体自重,降低台背段路基沉降,防止桥头跳车现象产生。
参考文献
[1]李玉华.桥头跳车对路面结构的冲击效应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1(02):76-83;
[2]孙保海.关于桥头跳车的预防和处治措施[J].技术与市场,2022,29(05):64-66。
[3]沈松华.浅谈桥头跳车的成因与防治措施[C]//.2017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知网会议论文集],2017:822-823;
[4]宋国正.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C]//.2017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7:812-81;作者简介:
刘强籍贯:湖南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