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基层学校行风建设浅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学校行风建设浅议
学校行风是社会风气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它既反映学校系统政风行风的状况,也影响教育系统政风行风的好坏,因此,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是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近年来,教育系统通过开展创建文明的一系列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行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毋庸置疑,由于种种原因,在教育部门中仍然不同程度地残存着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从前,人们都说:家有一斗粮,不做孩子王。
教师,是清贫、寒酸的同义词,学校,是人们公认的清水衙门。
正因为教师的无权无势,历来教师与腐败是沾不上半点边的,尽管待遇差,口碑却不错。
然而,今非昔比,在全社会道德水平倒退、物欲横流、急功近利、人们最大化地追逐个人利益的今天,教师不再意味着清贫,学校也不再是一方净土。
近几年,一些网站对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业进行排名,教师和医生常常“名列前茅”,可见,教师群体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每况愈下。
究其原因,学校和部分教师确实存在令人唾耻的不廉之举。
目前,基层学校不正的政风行风花样层出不穷,涉及到学校上上下下。
有整个学校的集体行为,也有学校行政的个别行为,更有教师的个人行为。
一、不正行风的主要表现形式。
1、学校的集体行为是指学校通过运作,为本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行为。
有的学校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主动招揽大量有钱的学生、收取择校费,置国家政策于脑后,人为提高收入、乱发各种补贴或奖金;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他们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优越的诱惑条件虏掠“穷酸”学校的好学生,虽然这样的集体行为看似没有得到什么物质上的好处,但他们动摇了其他学校普及全民教育的精神支柱;获取不正当的名誉。
他们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名利双收后,从校长到教师乃至学生个个威风凛凛,好一副“正规军”的气派,“穷酸”学校的校长到老师个个却是“土八路”,永远盼不到“整编”的那一天,永远盼不到“整装待发”,更盼不到“齐步走”的那一天。
笔者并非反对“好马配好鞍”,但,也不认可“歪锅配歪灶”,不是锅灶自己歪的,视乎是不正的“行风”把锅灶吹歪了。
2、学校班子的个别腐败行为主要表现为经济上的腐败,有的学校校长,以校长负责制为借口,独揽学校财政收支大权,贪污挪用;有的学校不向教职工公布学校账务情况,可怜的一点办公费被学校几个班子成员吃、喝、玩、乐一气花光。
3、教师的个人腐败主要表现:有的教师向家长索取财物或要家长请吃请喝;有的教师利用家长的人脉、权势拉关系走后门获取私利;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故意留一手“欲知故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在校外办辅导班,迫使学生交钱上课外辅导班牟取钱财;有的教师为
了评职称网上下载论文,改个开头,加个结尾,添上自己的大名,别人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就成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了。
尽管问题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却严重地损害了教育部门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关系,践踏了教师的尊严,污染了社会风气,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基层学校腐败不廉之风的危害。
首先,基层学校腐败不廉破坏了教师和家长的和谐关系,损坏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声誉。
曾经,人们把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送给了教师:教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但由于腐败的盛行,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对教师的看法。
有的家长因为交不了或者不愿交各种费用,与教师的关系日渐疏远,各种名目的收费让家长们怨声载道,学校也背上了高价学校的恶名,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地位大打折扣。
其次,基层学校腐败不廉伤害了学生的幼小心灵,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的学生因为家里交不了钱,产生自卑的心里,变得沉默寡言;有的学生看到老师因金钱原因处事不公正,对教师心生怨恨,而不再相信老师,也不愿信其道,不愿跟着教师学知识,导致学习退步;有的学生由于老师一心钻在钱眼里,潜移默化有了经济头脑,给同学抄作业,收费;帮人扫地,收费;帮同学圆谎话,收费;如此种种。
试想,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怎么能够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在这种歪风肆虐的环境中,他们怎么能健康长成国家的栋梁?
再者,基层学校腐败不廉也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方面,教师平时除了上课,另外要用很多时间对学生宣传、讲解,今天兜售这个,明天有推销那个,天天忙着收钱收钱,没有更多的精力给潜能生查漏补缺,也没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
三、基层学校反腐工作防范措施。
基层学校腐败不廉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责备学校与教师,因为其滋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复杂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及基层学校和全体教师去反思、去探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1、基层学校的腐败不廉首先是滋生在全社会道德下滑的土壤之中。
此外,长期以来,教师行业收入偏低,福利更无保障,基层学校几乎没有住房分配,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似乎是只讲奉献,不讲回报。
所以,压抑太久的教师才会削尖脑袋去敛财。
因此,国家需要制定措施,在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准的同时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消除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
教育主管部门不拖欠教师工资,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营造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良好人文环境。
2、教育是基础。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观摩学校腐败不廉的案例,让广大教师深刻认识不廉行为的危害性。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对照反思,自觉践行,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重塑教师职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形象,改善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改良学校的
办学行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声誉。
3、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建立和完善制度是堵塞教育行业不正之风漏洞,抑制各种腐败现象产生的保证。
学校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的滋生,真正做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管理学校。
如:学校职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教师查账制度,使全校教职工参与学校工作,享有学校知情权和管理权,同时监督了班子成员,提高了班子成员的威信。
制定家长会制度、禁止家教、各种收费制度,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杜绝班中班、校中校、旗中旗,监督教师的乱收费行为。
制定学校准入制度,将名目繁多的各种打学生主意的生意经拒之校门,真正还学校以清源净地。
综上所述,基层学校必须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树立清正廉洁的政风,弘扬“敬业、和谐、务实、创新、学习”的行风,建设健康的校园,把每一所学校办成家长满意放心,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