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教师评价实验与研究课题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性教师评价实验与研究课题总结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加强学校管理,帮助教师适应角色转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之一。

中心小学发展性小学教师评价课题组以小学为实验点校,在开展发展性小学教师评价实验的过程中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构建了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实验初期,我们首先对已有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作了修订,从“为学生服务”、“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三个方面向教师提出要求。

其中, “为学生服务”是教师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根本,教师必须以渊博的知识、灵活的技巧、积极的态度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从而使每个学生(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个性化的要求教师必须强化学习意识,善于积累、反思与创造,运用多种现代化媒体手段,通过学历提高人格魅力和教师素养。

“自我提高”是教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富有个性化的服务的保证,也是学习的目的所在。

它具体地表现在教师的道德、文化、业务水准上。

这一指标体系的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真正做到了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

二、真正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方式,构成了发展性教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它具有人性化、民主化的特点,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校人际氛围。

在评价开展的过程中,首先在评价服务人员的指导、帮助下给自己“画像”,由教师依照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描述的形式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价,定准位置,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确定行动计划。

从目标的选择、计划的制定到执行,被评教师一方面要及时、虚心听取同事的建议,同时,也要及时听取家长、学生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实现自己的发展计划,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质量。

如巨峰小学在每月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通过问卷、座谈、访问等多种
形式了解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看法,既了解家长对学校、教师工作的需求,又使得教师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反馈,加强了自我调整的针对性。

这种多维度、多角度的信息来源,使教师评价进行得更具体、更全面、更科学。

需要强调的是,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现必须是建立在所有教师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意义有着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即促进教师的发展是根本,教师的自评必须完全与奖惩脱钩。

这样,他们才会真诚地投入到评价活动之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评价主体。

三、科学地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
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的科学使用是有效地实施评价的条件之一。

以教师自评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促进教师发展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教育教学案例研讨是教师们特别喜爱的一种校本培训研究形式,三冲小学为教师开通的“资源直通车”就是充分利用教师自身资源,以案例分析、座谈、研讨、讲座等形式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师的帮助最大。

实验初期,我们设计了教师自我评价表、教师个人发展计划表、服务小组评价报告表、学校综合评价表等,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观察、交流、教学观摩与研讨、教师教学案例、教学日记、政治业务笔记、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分析等途径和方式,全程记录教师的发展过程。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劳模店小学结合学校教师队伍特点及教师需要,研究并使用了《教师评价手册》,上述研究过程为我们最终研究并形成劳模店发展性小学教师评价手册———《理想快车》(试用本) 提供了实践依据。

《理想快车》的内容共分三部分:回顾篇、理想篇、业绩篇。

操作过程中依据这样的程序进行:教师依照指标体系进行自我鉴定(工作至今) →自定发展目标(我的三年憧憬) →确定评价“顾问”→搜集评价信息→评价“顾
问”与被评进行评价面谈(交流) (主、被评共同总结现状、分析原因、提出目标) →评价复查(可对近期发展目标作出适当调整) →撰写评价报告(进行自我评价并与服务人员交流近期目标达成情况及原因分析) →形成被评个案(手册) →为被评提供发展机会与条件→进行新一轮评价。

作为教师阶段性的成长记录,它记载了教师发展的足迹,展示了教师的工作业绩。

四、充分地发挥了评价服务人员的服务功能
在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评价服务人员作用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服务人员的功能上。

评价实施过程中每个学校都设立由学校管理人员、大家认可的一般教师组成的评价服务小组,每位教师与其中的一位服务人员采取自愿双向选择或指定的方式结成服务对子,服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作为“顾问”,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搜集有关被评教师的信息、资料,了解、掌握其教育教学状况,咨询、指导、帮助被评教师确立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计划,不断取得进步,与被评教师共同承担发展的责任。

由于得到了被评教师的认可,正如北头小学教师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所说的:“这种‘家人式’的一对一的服务性对话让我们和服务人员都感到舒适。

一方面,使我们以宽松的心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明确的预见,避免了盲目性另一管理者要“赛马而不是单纯的相马”。

因此能够正视各自学校教师队伍的客观现实,依据实际情况,结合教师的岗位职责,采取相应的评价措施,很好地运用了外在价值引导教师进行自主完善,激励教师更好的发展。

在评价标准的使用上灵活、科学,以质的评价描述教师工作、发展的全过程,并将适当的量的评价作为对这一过程的反映加以运用。

青泥小学提出了学校实行“绿色管理”,学生的需要就是教师的需要,要为学生提供“零距离服务”。

《现代教育报》以《实施需求教育,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对该校的管理进行了报道。

发展性教师评价充分考虑了每所学校、每位教师及不同学生的特点,以课堂教学评价为例,过去我们似乎认为一堂好课必须采用各种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而现在充分考虑了教师各自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自身教学的特长来灵活机动地安排、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学生课堂上的综合反馈是评价的标准,这就避免了原有评价单一地注重运用量化手段去甄别教师是否达到了统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而给教师带来的伤害。

实践证明,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与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是不矛盾的。

对教师而言,和谐、畅通的人际关系减轻了原有评价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从而教师能更好地轻装上阵。

发展性教师评价积极倡导“以教师发展为本”,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为教师的发展搭建了富有个性化的舞台,因此实施过程中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上初见成效。

但是,在发展性小学教师评价实验中仍有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