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分析
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进行价值核算和管理的一种活动。
一般包括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前者是以会计原那么为准绳,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的货币信息,后者是利用人力资源的货币性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对人力资源的选择、使用、开发、配置。
保护、评价等的管理活动。
本文拟对人力资源会计中的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及其评价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人力资源投资的范围和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将人力资源投资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①医疗和保健支出。
②在职人员脱产、不脱产培训支出。
③学校教育支出。
它包括学生直接用于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费用和学生上学期间所放弃的收入〔时机本钱〕。
④企业以外的组织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工程。
⑤个人和家庭为适应就业时机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的支出。
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是企业单位为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
它可分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原始投资和人力资源重置投资两种。
前者是指为了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须进行的投资。
包括:①取得新职工必须的支出,包括薪金、广告费、代理费、差旅费等;②增强员工的技术、管理、社交等方面的能力而进行的开发投资,包括用于培训的学费、差旅费、材料费、咨询费和学员必要的薪金、补助等。
后者是用能够在某既定职位上提供同等效劳的人来代替目前在该职位工作的人所必须的投资。
包括:①取得能提供同等效劳的新人所进行的投资;②培训新人使他能在既定职位上到达预期业绩水平所进行的开发投资;③原任职者离开其岗位的遣散费用和组织所需要的代价。
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一〕从投资主体看
对于人力资源投资,不同的投资主体有着不同的考虑,从而就有着不同的投资动机与投资行为,并具有以下不同的效益内容。
l.国家即政府所关心的是通过该项投资能够到达综合效益,并注重投资的产出率。
从国家角度看,投资的效益包括:①满足社会成员的有关需要,如办公立学校、医院等,这是政府的根本责任;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生产动力;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促进社会进步;④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国家的经济目标,促进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
2.企业是具有独立权益的经济实体,它所关心的是通过投资增加经济活动的效益。
从企业角度看,投资的效益包括:①满足自身业务活动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②为企业长期开展的目标效劳,即保证企业不断成长的持续性适用人力资源的供应;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增强个人开展的实力,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④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公共形象,从而有利于吸引人才、壮大企业的实力,并能获得社会人力资源的回报。
3.作为社会劳动者的个人,所关心的是经济支出为自身的生活目标效劳,取得人生生涯开展的效益。
从个人的角度看,投资的效益包括:①促进自身劳动能力的形成,获得立足于社会的“资本〞;②能具备特定的职业技能,有利于个人的择业和就业;③获得开展创造条件和时机,有利于晋升和事业的开展;④使学识、观念、修养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促进人的自身全面开展;⑤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即一定时期的投入,可以转化为以后
较高的工资收入。
〔二〕从投资的具体内容看“从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具体工程或内容上看,由于在企业内人力资源的流动,一般不涉及人力资源的迁移投资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工程不同,其效益的评价亦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员工本身生产投资效益评价。
企业员工本身生产投资的含义是用于形成员工正常健康人体的生活消费的费用。
劳动者通过生活消费维持了健康的体质,通过供养家属生产出未来的劳动力。
这方面的投资包括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报酬。
这是对人的生活的投人,也有人的生产产出。
但是某个时期的人的生产费用的投入,并不导致即时劳动人口的生产产出,同一时期的投入与生产产出之比,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效益;同时在计算上也存在困难。
因此,评价公式可以表述为:企业员工自身生产投资效益。
人口预期生产量。
人口生产费用。
2.教育投资效益评价。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功能是培养社会劳动者。
这样,教育就具有了“生产性〞,其支出就成为一种投资。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源投资中的最主要局部。
企业人才教育的投资是企业自行支付的教育、培训费以及向社会的教育捐助支出等。
反映在企业账上的是职工教育基金、学校经费基金以及营业外支出中与教育相关的局部。
作为企业,可通过计算某人因学习培训而少为企业创造的收入来进行确认和估计。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可通过以下途径判断和估算:①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出各种类型的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不断开展。
②通过教育,促进科技的进步,并将其成果物化到企业生产中,使得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
③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质量,并通过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产出率大大增加,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④通过教
育,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水平,并促进了人的各种能力的开展,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和进一步自我开发,减少结构性失业。
教育投资效益公式可表示为:教育投资效益二教育投资收益现值之和、教育投资本钱现值之和。
3.保健投资效益评价。
人力保健是对劳动力资源采取各种措施,以保持其健康水平。
人力保健投资,包括卫生保健投资和劳动保护投资两局部。
前者是通过对患病者的医治和健康者的预防措施,来减轻或消除疾病对人类的侵袭,维持人的劳动能力。
卫生保健投资包括医疗卫生部门人员的工资、医疗卫生设施、药品等。
通过这些投资,可以取得以下效益:①延长人口的平均寿命,以增加人的劳动年限;②保持和提高人们的体力和智力,提高同量活劳动的产出率;③提高企业员工的健康水平,减少患病导致的工作日下降的经济损失和患病后的治疗费用。
后者是通过投资改良生产设备、增加防护措施,以保护人力资源。
劳动保护投资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平安技术装置,劳动环境监测和治理装置,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和有毒有害劳动的保健补贴等。
通过劳动保护投资,可减少用于工伤事故、职业病的各种医疗费、补贴费等和由此损失工时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保护了人力资源,使之可以增加产出。
人力保健投资效益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衡量:人力保健投资效益一卫生保健和劳动保护取得的收益现值之和。
卫生保健和劳动保护投资本钱现值之和。
亦可将上式分解为两个方面来评价,即:①人力保健投资效益I=〔卫生保健投资增加的收益现值十卫生保健投资减少的损失现值〕。
卫生保健投资本钱现值;②人力保健投资效益II=〔劳动保护投资减少的损失现值十劳动保护投资增加的收益现值〕,劳动保护投资本钱现值。
总之,人力资源投资效益评价必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财务指标分析与非财务指标
分析相结合,货币性指标分析与非货币性指标分析相结合,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有形效益与无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