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人教版七年级
必修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精彩比喻所蕴含的情理。

3.感悟雄健的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精彩比喻所蕴含的情理。

2.感悟雄健的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三、知识储备
(一)积累生字生词:(提示: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准确把握生字词音、形、义)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逼狭():
崎岖():
阻抑():
险峻():
一泻万里:
奇趣横生: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2、从以上词语中选三个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二)走近李大钊(提示: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详细了解作家作品,以便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作者介绍
李大钊,李守常,河北乐亭人。

1907年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年赴日本,就学于早稻田大学。

1916年回国,任北京《晨报》主笔。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

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

2、时代背景
此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

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而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
了这篇文章的。

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
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
无穷。

他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
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丰富,激情澎湃。

四、文本把握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用一个词来概括你读完课文以后的感受。

2、默读课文,请你说说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具体内容。

方法提示:抓住各段中的中心词和关键句进行概括
(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
1、“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2、文章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来说理,试找出文章用了哪
些比喻,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提示:“学贵有疑”,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新的问题发
现吗?请大胆的提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三)拓展延伸--感悟升华
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生活实际来想想,我
们还需要“雄健的精神”吗?
(四)巩固提高
完成同步精练中的“语段精读”和“同步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