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种间关系”教学案例论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种间关系”教学案例论文
高中生物“种间关系”教学案例
摘要:高中生物“种间关系”教学案例,以学案为基础,以资料分析为主线,辅以网络资源,较好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学效果不错。
关键词:生物;种间关系;学案;资料分析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种间关系”是高中生物课本新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3节“群落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课本中讲到了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4种关系;课本主要以概念和“资料分析”(包括大、小两种草履虫的混合培养,猞猁与雪兔的种群数量关系。
)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将本内容放在了本节教学内容的中间。
此内容在课本中呈现的篇幅仅1页多点,但它既是前一节中“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的拓展和深入,也为下一章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生对几种种间关系的概念容易理解,但往往对相关种间关系图表的分析感到困难。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清晰构建出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
而培养学生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建构数学模型等是高中新课标的重要要求[1]。
根据本节教材的内容,笔者将“种间关系”单独作为本节教材的第2课时,其它内容作为第1课时。
教学中以学生的课堂学案为基础,以资料分析为主线,辅以网络资源进行本课时内容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