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
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2)
![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2)](https://img.taocdn.com/s3/m/eecf3f18de80d4d8d15a4fbc.png)
《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指导手册指导教师: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2)一、实验仪器设备:松下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二、实验学时:2学时三、实验地点:影视制作实验室四、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摄像机的4个操作要领——平、稳、匀、准。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摄像机的4个基本操作要领为了更好地利用摄像机拍摄出质量优良的画面,摄像人员必须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要领。
1.平a)“平”的含义:是指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不能倾斜。
b)在绝大多数的摄像画面中,不是有水平线条就是有垂直线条,如果画面中的这些线条不是歪就是斜,便会给观众造成某种错觉。
这是摄像中的一大忌讳。
c)如果是肩扛摄像机操作,应当利用画面中景物的垂直线,站立的人物或水平线条作为参考,校正寻像器边框与这些线条相平等,大体就可以做到“平”的要求。
d)如果是使用三脚架拍摄,确保画面地平线的关键是摆平三脚架。
2.稳拍摄的画面要保持稳定,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
如果画面不稳定,就会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画面的稳定是对摄像人员的基本要求。
操作时一般多为两种方式:支架式和手持式。
1)支架式:即摄像机固定到摄像机三脚架云台上,摄像师握住摇把和调焦杆,用眼睛贴近寻像器取景构图,以此来进行拍摄的方式。
e)调节三脚架的高低,以及水平。
对运动镜头拍摄时,应预先将云台的锁扣拧松,使摄像机能上下左右摇动。
f)演播室内使用时通常用摄像机遥控器,遥控器的左把手上有聚焦杆,右把手上有变焦杆,分别由左右手控制。
利用三脚架拍摄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获得稳定的画面,尤其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情况下,也能得到稳定的画面。
因此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要尽量作用三脚架。
2)手持式:a)肩扛的姿势:又可分为站姿和跪姿站姿:肩扛摄像机正对被摄物,两脚自然分开,重心在两脚中间。
右肩扛着摄像机,右手把在扶手上,并操作电动变焦以及录像机的启停。
左手放在聚焦环上进行焦点调节,并作为支撑点;右眼贴近寻像器,观察图像构图。
摄像头试验检验指导书
![摄像头试验检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1081ab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8.png)
摄像头试验检验指导书
一、定义
摄像头(camera)是用来记录图像或视频信号的一种电子设备。
摄像
头的试验和检验是指在实际应用中,确保摄像头的正常工作,确保摄像头
能够正确地记录图像和视频信号,并且确保摄像头的画面质量。
二、摄像头试验与检验的主要内容
1.电气试验:测试摄像机的工作电压、电流和耗散电功率等是否正常,以及摄像机的主要部件的运行是否正常。
2.动态试验:测试摄像机的输入到输出的图像质量,检查摄像机是否
能够清晰记录图像和视频信号。
3.画质试验:测试摄像机的白平衡、颜色、对比度、色彩失真度等是
否正常。
4.功能试验:测试摄像机的自动曝光功能、自动对焦功能、自动白平衡、记录格式和比特率等是否正常。
5.无线传输试验:测试摄像机的无线传输距离、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以确保无线传输的安全和稳定性。
6.兼容性试验:测试摄像机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确保摄像机可以正
常工作。
三、摄像头试验与检验的主要方法
1.对摄像头设备的外观检查,检查摄像头是否有外观的损坏,以及电
源线和连接线是否正常。
2.用多个摄像头进行实时视频监控。
摄像技术实验实训指导书.doc
![摄像技术实验实训指导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d7cc8ef6b84ae45c3a358c71.png)
◎供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使用摄像技术实验指导书季柏秋编写重庆电子职业技木学院电子工程系编写说明《摄像技术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安排编写,摄影共十八个实验,与《摄像技术基础》理论教学紧密联系,是一本配合摄影理论学习的实践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熟悉摄像机及附件 3实验二电视摄像机的持机方式与拍摄要领 5实验三曝光控制与白平衡调节实验四摄像机的视点与画面效果实验五景别的应用实验六固定镜头拍摄实验七运动镜头拍摄 1 ——推、拉、摇、移、跟实验八运动镜头拍摄 2 ——综合运动拍摄实验九摄像机的叙述角度实验十轴线规律实验十一三角形原理实验十二静态场景的拍摄 1 ——会场的拍摄实验十三静态场景的拍摄 2 ——人物的拍摄实验十四静态场景的拍摄 3 ——景物摄像实验十五动态场景的拍摄 1 ——运动的方向性实验十六动态场景的拍摄 2 ——镜头间运动的衔接实验十七动态场景的拍摄 3 ——运动的分切实验十八电视摄像综合训练实验一熟悉摄像机及附件实验目的:熟悉摄像机及其附件的正确使用实验要求:通过阅读教材和摄像机说明书,了解摄像机的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
摄影重点难点:摄像机的拍摄过程、光圈快门的使用、摄像机面板操作及菜单设置摄影实践课时:2学时一、Panasonic摄影M9500/M9000型模拟摄像机的操作1、了解使用镜头的口径、焦距段、品牌等相关信息;2、了解并掌握,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技巧3、能正确使用不同的焦距段,以实现各种不同对象的拍摄;4、能独立地完成白平衡的调节,并能根据不同的拍摄环境进行正确的选择;5、使用手动聚焦功能,充分体会黑白寻像器的优势;6、练习拍摄时,曝光采用手动光圈,能较好完成景物亮度范围反差大的情况摄影下的拍摄;7、注意电池的正确插放,同时留意电量的显示,做到使用后及时充电已备下摄影次使用;8、在拍摄前,注意磁带的插放技巧,切记不能用蛮力,要用巧劲,将磁带轻轻放入带仓中。
拍摄时,注意磁带有预卷时间,不要急于拍摄,通常使用摄影的新带子应拍摄至少30秒的彩条或是黑屏信号;同时,要将磁带的写保护打开,已确保影像能被记录在磁带上;9、掌握Panasonic M9000这类肩扛式摄像机正确的持机姿势,包括扛机和抱机;10、掌握摄像机的清洁及日常维护。
电视摄像实验1_摄像机的操作与使用
![电视摄像实验1_摄像机的操作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82dadae401f69e3142329477.png)
实验一摄像机的操作与使用【实验目的】:1.熟悉摄像机上的各个接口,开关旋钮和指示器的符号、作用。
2.掌握、熟悉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熟悉并掌握三脚架的使用。
了解使用摄像机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设备】:DSR-250P摄像机每组一台DVCAM或DV录像带每组一盘电池、麦克风每组一套三脚架【实验内容和步骤】:一、拍摄前的准备(一)安装电池、开启电源步骤:将电池的边线与摄录一体机的边线对齐,将电池安装在摄录一体机的后部;向下滑动电池,直到“LOCK(锁定)”箭头与摄录一体机的标线对齐;将POWER(电源)开关设置为ON(打开)。
备注:要取下电池,按住电池松开键,向上拔出电池。
摄录一体机也可以使用AC(交流)电源适配器。
(二)安装磁带步骤:按箭头方向滑动OPEN(打开)键的同时打开带舱盖;按带窗朝外且REC/SAVE(记录/写保护)开关朝上的方向插入磁带。
关闭带舱盖,直到咔哒一声锁住。
备注:DSR-250P摄录一体机可以使用标准和小型的DVCAM/DV磁带。
如果安装的是小型的DV磁带,需要推动导杆至小型磁带对齐标记。
弹出磁带,按下EJECT(出带)键取出磁带。
将磁带上的REC/SAVE(记录/写保护)开关滑动到SAVE(写保护)的位,可以防止意外擦除磁带内容。
(三)使用寻像器或液晶屏取景1、使用寻像器根据操作人员的视力和摄像机在肩膀上的位置,将寻像器调节到最舒适的位置。
调节亮度与对比度钮,以获得最佳的观察与监视状态。
要调整寻像器的前后、左右位置,需松开前后位置锁定键和左右位置调整环;可以调整寻像器屏幕的可见度,使画面清晰,但不会影响摄录一体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的质量。
2、使用液晶屏按液晶屏的方向滑动OPEN(打开)键,然后打开液晶屏。
拍摄的图像显示在液晶屏上;要关闭液晶屏,可将液晶屏开关设置为OFF(关闭),或使液晶屏朝向摄录一体机机身关上液晶屏。
备注:DSR-250P摄录一体机的液晶屏可以打开90°,并可朝电池的方向旋转90°,而朝镜头一侧旋转180°。
摄像技术实验指导书
![摄像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b7a22f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3.png)
摄像技术实验指导书《摄像技术》实验指导书1《摄像技术》实验指导书2《摄像技术》实验指导书熟悉松下摄像机NV-MD9000EN各功能键的含义以及在机身上的位置。
NV-MD9000EN摄录一体机一台、电池一只、DV录像带一盘一、认识NV-MD9000EN摄像机的控件与部件(1)白色平衡传感器 (2)录影指示灯 (3)遥控传感器 (4)镜头 (5)镜头遮光罩(6)镜头遮光罩安装钮 (7)聚焦环 (8)眼罩 (9)取景器 (10)液晶显示监视器打开键(PUSH OPEN) (11)液晶显示监视器 (12)复位键[RESET] (13)扬声器 (14)多功能刻度盘[PUSH](15)方式选择开关[AUTO/MANUAL/PROG.AE] (16)数位效果键[DIG.E] (17)表面效果键[PIC.E] (18)菜单键[MENU] (19)聚焦[FOCUS] (20)倒带/倒带搜索按钮、反向搜索按钮[SEARCH-、录制检查按钮3《摄像技术》实验指导书(21)停止按钮[?]、淡变按钮[FADE](22)播放按钮、逆光按钮[BLC] (23)快进/快进搜索按钮、向前搜索按钮[SEARCH+] (24)暂停按钮、画面静止按钮[STILL] (25)目镜校正旋钮(26)智能式附件座(外部主体声麦克风等可安装在此) (27)麦克风(内置、立体声)(28)外部麦克风插孔[EXT.MIC](可连接外部麦克风或音频设置,当使用该插座时,内置麦克风将不会工作) (29)拍照按钮[PHOTO SHOT] (30)变焦杆[W/T] (31)手执带 (32)肩背带 (33)次级变焦杆(W/T) (34)次级拍射开始/停止键 (35)电池推出键[PUSH](36)电池固定器 (37)直流输入插孔[DC IN] (38)DV端子[DV](可将该端子连接至数字视频设备) (39)S-VIDEO输入/输出插座[S-VIEDO IN/OUT] (40)视频输入/输出插座[VIEDO IN/OUT] (41)音频输入/转出插座[AIEDO IN/OUT] (42)头戴耳机插孔[PHONES] (43)磁带弹出柄[?EJECT] (44)磁带固定器(45)磁带舱盖锁定键[PUSH LOCK](46)磁带盒盖(47)状态键[MODE](48)操作模式指示灯[CAMERA/VCR](49)拍摄开始/停止按钮4《摄像技术》实验指导书 (50)开/关键[OFF/ON](51)三脚架座(用于把录像机安装在三脚架上)可以切换到随机附带的外部立体声麦克风上,用立体声或单声录音。
电视摄像实训指导书
![电视摄像实训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1980c4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d.png)
《电视摄像》课程实训指导书应用文科(文化与传媒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课题组2011.6前言电视摄像是新闻、广告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学好影视专业知识从事影视创作的基础,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艺术性与技术性并重,所涉及的知识量大而且面宽。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画面语言、掌握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术方法,了解各种影视手段的表意特点,能够独立的摄制电视节目。
本门课程主要包括: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电视摄像构图、运动摄像、人物对话场面的拍摄与调度、变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固定画面的拍摄、摄像用光等内容。
教师应认真教授课程理论,并把理论学习与实训课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印证、掌握。
课程涉及诸多门类学科,要督促学生多方涉猎,提高自身的素养;引导学生观摩各类影视作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目录实训一摄像机基本结构和原理实训二专业摄像机的使用(Dsr250P)实训三手持摄像机拍摄实训四不同焦距镜头的拍摄实训五运动镜头拍摄实训六电视画面的空间造型实训七线条与形状的拍摄练习实训八光影和色彩的运用实训九电视场面调度练习实训十人工灯光造型实训一:摄像机的基本原理和镜头操作实训目的:学习掌握摄像机的原理、分类、构造、镜头使用方法。
重点掌握各类镜头的分类、各类镜头的表现能力和功用。
学习掌握摄像机的基本维护方法,了解摄像前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摄像机的基本调试方法。
实训器材:sony DSR-250P摄像机、适配器、miniDV磁带、三脚架。
实训内容:1.摄像机的原理分类。
2.摄像镜头的构造。
3.摄像镜头的使用方法。
4.各类镜头及其表意功能。
5.摄像机的常规维护。
6.电池、磁带、灯光、话筒、三角架等摄像机附件的准备与维护。
实训步骤:1.介绍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熟悉专业摄像机的构成、开关按钮,了解其功能及使用方法。
3.摄像机的操作、调整步骤与方法。
4.熟悉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练习使用不同镜头焦距、物距、光圈来获取不同景深。
电视摄录编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视摄录编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e1e551abb68a98271fefaf6.png)
“电视摄录编技术”实验指导书(一)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21二、实验课程名称:电视摄录编技术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演播室系统及节目制作四、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的信号流程3.掌握数字演播室系统的节目制作流程和制作工艺五、主要设备摄像机、录像机、视频切换台、CCU、RCP六、实验内容:1.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结合演播室系统框图讲解信号流程3.介绍数字演播室的特点七、实验步骤1.讲解数字演播室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结合演播室系统框图讲解信号流程3.介绍数字演播室的特点4.介绍数字演播室节目的制作流程及制作工艺5.分组实践操作八、实验结果:能够简要画出演播室视频系统框图,完成实验作业。
执笔人:刘忠实验室主任:系主任:姜秀华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21二、实验课程名称:电视摄录编技术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演播室系统摄像机部分四、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的系统连接、操作及使用2.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中CCU、RCP的作用3.熟悉掌握RCP的使用及利用RCP来调整摄像机五、主要设备:摄像机、CCU、RCP六、实验内容:讲解摄像机、CCU、RCP的构造和使用七、实验步骤:1.讲解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的系统连接、操作及使用2.结合演播室系统讲解CCU、RCP的作用3.介绍数字演播室中RCP各部分的作用及功能4.利用RCP来调整摄像机5.分组实践操作八、实验结果学会使用摄像机、明确CCU的作用及RCP的简单操作。
执笔人:刘忠实验室主任:系主任:姜秀华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21二、实验课程名称:电视摄录编技术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摄像机镜头调节及参数调整(设计性实验)四、实验目的:1.掌握数字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镜头的使用2.掌握数字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处理放大器的调节、菜单参数的使用五、主要设备摄像机、CCU、RCP、六、实验内容熟练摄像机的操作,学会用菜单调整摄像机参数和录像机录像。
《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指导书__
![《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指导书__](https://img.taocdn.com/s3/m/27e540c60c22590102029dee.png)
莆田学院《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指导书专业:广告学汉语言文学系2009年9月《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训)指导书一、授课对象四年制本科新闻学、教育技术专业。
二、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三、实验(训)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实验(训)性质《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训),是新闻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接触电视节目制作的开端,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方法,得到用视听语言思维和表达的基本训练。
2、实验(训)的目的培养学生进行电视拍摄与编辑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实践能力、视听表达能力、简单设计能力。
3、实验(训)的任务操作摄像机与编辑机,拍摄、编辑电视短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电视摄像与编辑方法,加深对《电视摄像与编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一摄录一体机的使用(2学时)一、实验内容摄录一体机的拍摄、回放与调整。
二、实验目的1、了解摄像机的基本结构;2、掌握摄像机的操作方法;3、掌握手持执机方式。
三、实验要求1、掌握摄像机上各按键的功能。
2、能在磁带上纪录一段素材。
3、能够进行手动和自动聚焦。
4、能够使用用手动光圈。
5、能够进行白平衡的调整。
6、拍摄画面较稳定。
四、实验原理摄像机从部件上分为镜头、机身、寻像器、话筒、电池几部分。
镜头可分为固定镜头和变焦镜头。
镜头最前面的一组镜片就是聚焦用的,旋转其外环即可进行调整。
聚焦调整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可以通过机上的控制键进行选择。
自动聚焦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得到清晰的画面,但有些情况不可以。
如透过不清洁的玻璃,表面过于光泽、一部分靠近镜头另一部分远离镜头时、有条纹的物体、白墙等平面物体、较暗的物体等。
改变光圈的大小可以改变光通量的多少,光圈大小也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调节方式。
自动光圈是根据整个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日光值,当照明均匀,景物明暗反差适中时,可使用自动光圈。
但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产生日光不问候语的问题。
如逆光、反差大、亮度不足或特别亮、亮度变化不定时要手动光圈。
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
![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34dae9851e79b8968022639.png)
《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2)实验二机位与画面造型特点 (3)实验三电视画面的取景与构图 (4)实验四固定拍摄与画面造型 (6)实验五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 (7)实验六摄像时的声音拾取 (8)实验七场面调度与轴线原则 (10)实验八电视作品拍摄 (11)实验一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了解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3.掌握摄像机的操作规程、调整与操作方法。
4.了解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熟练掌握手持与固定执机方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专业数字摄像机(HVR-A1C)、配用电池、三角架、监视器、白纸1张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实验内容:(1)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摄像机的构成,各功能按钮的功能与使用。
(3)摄像机的操作步骤。
(4)摄像机的执机方式。
2.实验要求:本次实验分组进行;每组成员4-5人。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1.实验原理学习电视摄像,首先要从学技术开始,即要学会如何操作摄像机。
摄像机是精密的电子仪器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和步骤进行使用,要注意一些使用事项,要了解摄像机的结构,以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步骤使用摄像机进行电视画面的拍摄。
2.步骤(1)介绍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熟悉专业摄像机的构成、开关按钮,了解其功用及使用方法。
(3)摄像机的操作、调整步骤与方法。
(4)熟悉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练习手持、肩扛执机方式,掌握执机要领。
(6)练习固定执机方式,掌握执机要领。
五、使用注意事项1.摄像机是精密贵重的设备,请在使用前认真学习摄像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2.摄像机及其附件设备,如果不会使用或者没学好,都不能乱动,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
3.在老师演示讲解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做笔记。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结果分析要求(1)记录和分析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写出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件。
实验1电视摄像机的使用基础
![实验1电视摄像机的使用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357ef4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b.png)
三、摄像机的操作和调节
4、调节图像亮度 (1)手动调节光圈 (2)手动调节增益
可在高、中、低之间任意设定。
(3)调节光线量(ND滤镜)
内置3片ND滤光片:1/4、1/16、1/64。
ND是英文Neutral Density(中性密度)的缩写。
三、摄像机的操作和调节
5、调节白平衡 (1)为什么要调节白平衡
三、摄像机的操作和调节
(2)徒手持机方式 徒手持机方式是最多见的拍摄方式。这种方式在拍摄中
有较大的灵活,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突破环境的限制,便 于对外界变化情况做出快速反映,能在复杂条件下拍摄。 主要有以下持机姿式:①标准托式; ②腋下夹机; ③双 手抱机;④单手提机;⑤立姿肩扛式。
肩扛式持机的要领: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挺 直,中心落在两脚之间;右肩扛住机身,右手握住扶手并 操作电动变焦及录像启停,右肘贴在胸前作为一个支撑 点,左手放在聚焦环上进行聚焦调节;右眼贴在遮光罩上 观看图像,右脸部成为一个支撑点,呼吸均匀。
• 1、SONY DCR-HC54E • 2、JVC GR-D850AC • 3、SONY HDR-FX1000E • 4、Panasonic SDR-T55
1、SONY DCR-HC54E
(1)第一组 ①夜晚拍摄辅助开关 ②电动变焦杆(T--W) ③打开和弹出控制杆 ④肩带穿孔 ⑤握带 ⑥卡尔·蔡司镜头 ⑦镜头盖开关
三、摄像机的操作和调节
2、电池充电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交流适配器直接接到 摄像机的DC输入接口;二是通过充电器给电池充电。 电池充电应及时,不可长时间空置。
新电池初次充电应过量,以使其性能逐渐趋于稳定; 旧电池充电以充电适配器的指示信号灯为准,不宜过分 延长充电时间。
(整理)《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
![(整理)《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15fccb626fff705cc170ae1.png)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三峡大学文学院2004年2月实验目录前言实验一、摄像机的功能和基本操作实验二、摄像机的调整和高级操作实验三、固定镜头的拍摄实验四、运动镜头的拍摄实验五、ENG综合训练实验六、EFP综合训练实验七、ESP综合训练前言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电视摄像》实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系统地阐述《电视摄像》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实验教学资料,是学生获得科学实验知识、掌握本课程实验技术、培养科学实验能力的重要工具,也是实验教学人员开展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指导教学实验的基本依据。
本实验与《电视摄像》课程教学配套进行,通过对本实验指导书所规定的各个实验的练习,掌握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要领和电视画面的拍摄技巧,掌握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掌握三点布光法和电视场面调度,掌握ENG、EFP、ESP的拍摄制作过程,并为以后学习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和制作打好基础。
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实验素养和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训练学生踏实、刻苦、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
进行《电视摄像》实验教学时,应给学生讲授必要的实验理论和知识,这些实验理论和知识是与实验内容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原理,是指导学生获得科学实验知识、掌握实验技术、培养科学实验能力的重要前提。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操作常用仪器设备的能力,选择正确的实验研究方法的能力,采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观察、分析、判断实验过程的能力,正确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综合分析、归纳、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安排有7个教学实验。
其中实验一~实验四为验证性实验,每一个实验为2学时;实验五~实验七为综合性实验,各个实验学时数安排分别为4学时、6学时、6学时。
所有这些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
数字摄像技术、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指导书
![数字摄像技术、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7f515e4f705cc175527093a.png)
- 1 -实验一 摄录一体机的使用(一)一、实验目的1、了解摄录一体机各开关按钮的功能;2、掌握摄录一体机的正确操作方法;3、熟悉摄录一体机拍摄要领及拍摄技巧。
二、实验设备DV 摄录一体机(松下AG-DVC180MC 型) 三脚架 充电电池 DV 录像带 DV 录像机 彩色监视器三、实验原理松下公司生产的AG-DVC180MC (图1-1)是为视频专业人士设计的小型DV 摄录一体机。
它具有机身轻、性能卓越、携带方便、技术含量高、操作方便,能够接近广播摄像机的图像质量和灵敏度水平。
因此它使用于新闻采集、现场转播、视频制作、DV 制作,对于电视记者,电影电视制作来说是一个超值的制作工具。
㈠松下AG-DVC180MC 摄录一体机的组成及各部分开关、按钮的位置、功能:1、镜头部分:有镜头护罩、镜头盖、镜头、聚焦环、变焦环、白平衡感应窗。
在镜头前左下部(图1-2)有两个“输入信号”(INPUT 1、INPUT 2)选择开关。
主要用于切换连接到摄录一体机右侧下方的“INPUT 1”和“INPUT 2”接口上的音频输入信号:是接“线路输入”(LINE )的音频设备还是外接“麦克风”(MIC )。
在镜头前下部还有“变焦距”(ZOOM)选择开图1-1 松下AG-DVC180MC摄录一图1-2 摄录一体机前面部- 2 -关。
用于选择该机是采用“手动”(MANU )变焦操作还是“马达驱动”(SERWO )变焦操作。
如果是马达驱动变焦,决不能用手去调节镜头上的变焦环。
在镜头前右下部,有一个“白平衡调整”(AWB )按钮。
手动调节白平衡时需要按住它来进行调节。
在镜头的右侧部(图1-3),有“聚焦”(FOCUS )开关和“自动聚焦”(FOCUS AUTO )按钮。
当开关处于“A ”位置时,为自动聚焦模式;处于“M ”位置时,为手动聚焦模式,可以通过镜头上的聚焦环来调节聚焦。
在“M ”位置时,如果按“自动聚焦”(PUSH AUTO )按钮,则为临时启动自动聚焦模式并调节聚焦;当焦距设为无穷远(∞)后,它也会返到“M ”位置,仍为手动聚焦模式。
实验电视摄像操作要领
![实验电视摄像操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744a147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c.png)
实验电视摄像操作要领一、实验目的正确使用摄像机,掌握电视摄像的稳、平、准、匀四大基本操作要领,为拍摄出高质量的电视画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器材摄像机1台/组,电池2块,录像带1盘,三脚架三、实验要求每人独立拍摄一组镜头,既有固定镜头,又有运动镜头,要求做到稳、平、准、匀。
写出实验报告和拍摄心得。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镜头画面讲究四个字“平、稳、匀、准”,这是摄像操作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万丈高楼平地起,摄像要从苦练基本功开始。
第一要领——平平,就是要将画面拍平了。
没有特殊的需要,画面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平稳的,而不是倾斜的,这就要求画面中地平线要保持水平。
方法技巧:方法1:借助三脚架水平仪上的气泡校正水平用三脚架拍摄时(不管是拍摄固定镜头还是运动镜头),优先选用有水平仪的三脚架,调整三只管脚的长度(专业用大型三脚架有专门的调平装置),使水平仪中的气泡处于正中(图1)。
方法2:以寻像器的边框作为水平参照。
手持拍摄时,可以借助寻像器(或者液晶显示屏,这与采用哪一个取景有关)上下横边框与景物的地平线平行。
这主要用于有明显地平线的场景,例如拍摄大海、湖泊(水天交界形成的水平线),拍摄草原、田野(地天交界形成的水平线)等第二要领——稳稳就是拍摄过程中摄像机要处于稳定状态,从而保证拍到的画面是稳定的。
镜头画面任何不必要的晃动,都会破坏观众的欣赏情绪,首先晃眼、累眼,继而心生烦躁和不安,让人大跌眼镜。
不管是固定镜头还是运动镜头,只有在拍摄过程中保持机身的稳定,才能保证画面的稳定。
专业影视创作大多利用三脚架,轨道车、升降台、稳定器等专用设备来保证镜头的稳定。
方法技巧:方法1:使用三脚架方法2:注意持机方式方法3:控制呼吸方法4:利用身旁的依靠物方法5:优先使用镜头的广角端拍摄方法6:启动防震功能第三要领——匀镜头的运动速度要保持均匀,使画面节奏符合正常的视觉规律。
不能忽快忽慢,断断续续。
电动变焦实施推拉操作时应注意变焦调节钮的运用。
电视摄像实验
![电视摄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bb63a69b84ae45c3b358cad.png)
姓名:学号:组别:第6组时间:1.实验目的:更好的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进一步了解电视摄像的特点和规律。
1)正确使用与操作各种摄录设备;2)训练学生制作视频的能力;3)加深对视频制作理论的理解;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实验要求①仪器的使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步骤和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关键环节,并能训练掌握和操作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
②实验记录: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做好详细、准确的记录,分析和总结实验过程。
③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本实验课程的基本训练,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集中在学生对实验报告完成的情况上,一个好的实验报告应该详实地记录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骤和关键环节,并通过记录能总结出实验结果,所以,实验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
④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环境;实验数据等的记录和处理;总结和讨论等。
3.实验内容:构图(主体、陪体、前景和后景)、景别、拍摄角度、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推、拉、摇、移、跟)。
4.实验仪器设备:摄像机录像带一盒5.实验过程:1)观看摄像机的各个开关、旋钮、按键、插孔,给摄像机装上电池、录像带等2)打开摄像机电源开关,分别运用自动光圈、固定光圈,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拍摄一组镜头,了解该摄像机的感光性能3)运用菜单分别调整摄像机的声音录入,了解其各种声音性能4)分别运用肩扛和摄像机底座拍摄不同景别的固定镜头和不同方式的运动镜头,了解该摄像机的镜头特性6、实验总结: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图、拍摄角度、景别的变化和镜头的运动以及轴线问题。
电视画面具有平面造型的特性,即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再现或表现三度空间。
其表现有手法有:利用人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利用画面中的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换面的平面造型。
要显现出电视画面的平面造型特性,就要注意构图、拍摄角度、景别变化和镜头的运动的综合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专业班级:广播电视新闻学2008年9月目录实验一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2)实验二机位与画面造型特点 (3)实验三电视画面的取景与构图 (5)实验四固定拍摄与画面造型 (6)实验五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 (7)实验六摄像时的声音拾取 (9)实验七场面调度与轴线原则 (10)实验八电视作品拍摄 (11)实验一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2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了解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3.掌握摄像机的操作规程、调整与操作方法。
4.了解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熟练掌握手持与固定执机方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专业数字摄像机(HVR-V1C)、配用电池、三角架、监视器、白纸1张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实验内容:(1)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摄像机的构成,各功能按钮的功能与使用。
(3)摄像机的操作步骤。
(4)摄像机的执机方式。
2.实验要求:本次实验分组进行;每组成员4-5人。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1.实验原理学习电视摄像,首先要从学技术开始,即要学会如何操作摄像机。
摄像机是精密的电子仪器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和步骤进行使用,要注意一些使用事项,要了解摄像机的结构,以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步骤使用摄像机进行电视画面的拍摄。
2.步骤(1)介绍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熟悉专业摄像机的构成、开关按钮,了解其功用及使用方法。
(3)摄像机的操作、调整步骤与方法。
(4)熟悉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练习手持、肩扛执机方式,掌握执机要领。
(6)练习固定执机方式,掌握执机要领。
五、使用注意事项1.摄像机是精密贵重的设备,请在使用前认真学习摄像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2.摄像机及其附件设备,如果不会使用或者没学好,都不能乱动,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
3.在老师演示讲解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做笔记。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结果分析要求(1)记录和分析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写出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件。
(3)其他实验结果分析。
2.实验报告要求请根据实验的结果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如实地撰写实验报告。
其中,“实验记录”填写实验的步骤和过程,“问题与讨论”根据个人实验情况如实记录所发现的问题。
七、实验成绩评定(考试方法):根据实验考勤、实验过程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对每次实验进行打分,采用“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计分办法,对于成绩不合格,需要重新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最后实验总成绩记入平时成绩,总分为40分。
实验二机位与画面造型特点(4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位选择的三要素。
2.掌握不同景别的范围与拍摄要求。
3.了解影响景别大小的因素。
4.掌握拍摄角度对电视画面造型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专业数字摄像机(HVR-V1C)、配用电池、三角架、监视器、白纸1张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实验内容(1)练习拍摄相关的五种景别画面——远、全、中、近、特(2)虚焦镜头的拍摄。
(3)交待镜头的拍摄。
2.实验要求:本次实验分组进行;每组成员4-5人。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1.实验原理电视画面是由摄像机拍摄下来并经由编辑系统制作后,最后由电视屏幕呈现的音视频信号。
在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的一段时间内不间断记录下来的包括光线、色彩、物体和活动在内的综合体。
电视画面造型主要包括景别、角度、构图等要素在画面中安排,同时在拍摄时也要安排好机位。
2.步骤(1)准备好摄像机、三脚架、磁带、电磁、白纸等设备仪器。
(2)在三脚架上安装摄像机,开机,装磁带,调节白平衡。
(3)练习拍摄相关的五种景别画面——远、全、中、近、特。
(4)掌握距离与焦距对景别变化的影响。
(5)练习交代镜头的拍摄。
(6)运用中景镜头交代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7)取出磁带,关机。
(8)在实验室,将所拍摄画面采集到电脑。
五、使用注意事项1.画面造型的实验拍摄时注意:景别大小、拍摄角度、画面构图等方面。
2.在拍摄时,可以结合短片或模仿的办法进行实验。
3.在实验拍摄的时候,特别要掌握好如何使用摄像机镜头,如光圈、聚焦、变焦的运用以及用光。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结果分析要求(1)什么是电视画面,电视画面造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通过实验,如何认识景别、拍摄角度对画面造型的影响。
(3)实验过程中的其他实验结果分析。
2.实验报告要求请根据实验的结果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如实地撰写实验报告。
其中,“实验记录”填写实验的步骤和过程,“问题与讨论”根据个人实验情况如实记录所发现的问题。
七、实验成绩评定(考试方法):根据实验考勤、实验过程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对每次实验进行打分,采用“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计分办法,对于成绩不合格,需要重新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最后实验总成绩记入平时成绩,总分为40分。
实验三电视画面的取景与构图(4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视画面构图的元素。
2.掌握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方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专业数字摄像机(HVR-V1C)、配用电池、三角架、监视器、白纸1张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实验内容(1)基本构图法。
(2)静态构图法。
(3)动态构图法。
(4)不规则构图法。
2.实验要求:本次实验分组进行;每组成员4-5人。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1.实验原理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摄像师将现实形象转变为屏幕形象时采用的画面结构形式。
摄像构图就是摄像师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摄对象以及摄像的各种造型元素有机地组织安排在画面中,以形成一定画面形式的创作活动。
作为实验课,应该注意组织镜头元素和镜头的使用进行画面的拍摄。
2. 步骤(1)准备好摄像机、三脚架、磁带、电磁、白纸等设备仪器。
(2)在三脚架上安装摄像机,开机,装磁带,调节白平衡。
(3)静态构图拍摄。
(4)动态构图拍摄。
(5)不规则构图拍摄。
(6)取出磁带,关机。
(7)实验室,将所拍摄画面采集到电脑。
五、使用注意事项1.构图训练是摄像的基本功,也是学习摄影之后对画面构图的新的认识。
2.在构图拍摄时,可以结合短片或模仿的办法进行实验。
3.在实验拍摄的时候,特别要掌握好如何使用摄像机镜头,如光圈、聚焦、变焦的运用。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结果分析要求(1)通过实验,得出静态构图与动态构图的区别。
(2)构图的主要有哪些形式。
(3)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其他结论与分析。
2.实验报告要求请根据实验的结果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如实地撰写实验报告。
其中,“实验记录”填写实验的步骤和过程,“问题与讨论”根据个人实验情况如实记录所发现的问题。
七、实验成绩评定(考试方法):根据实验考勤、实验过程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对每次实验进行打分,采用“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计分办法,对于成绩不合格,需要重新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最后实验总成绩记入平时成绩,总分为40分。
实验四固定拍摄与画面造型(2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固定画面的特点。
2.了解固定画面的表现功用与局限。
3.掌握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专业数字摄像机(HVR-V1C)、配用电池、三角架、监视器、白纸1张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实验内容(1)练习拍摄用于表现静态环境与静态人物的固定画面。
(2)练习拍摄运动主体的固定画面。
(3)利用框架因素拍摄突出与强化动感的固定画面。
2.实验要求:本次实验分组进行;每组成员4-5人。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1.实验原理固定镜头是指画面框架处于静止状态时呈现出的电视画面。
即在拍摄时,保持摄像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方向和摄像机镜头焦距的固定。
2.步骤(1)练习拍摄用于表现静态环境与静态人物的固定画面。
(2)练习拍摄运动主体的固定画面。
(3)利用框架因素拍摄突出与强化动感的固定画面。
(4)在实验室,将所拍摄画面采集到电脑。
五、使用注意事项1.固定镜头拍摄虽为简单,但是一定注意好画面构图和固定镜头定义的理解和运用。
2.在拍摄时,可以结合短片或模仿的办法进行实验。
3.在实验拍摄的时候,特别要掌握好如何使用摄像机镜头,如光圈、聚焦、变焦的运用以及用光。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结果分析要求(1)分析固定镜头的特点和作用。
(2)分析固定镜头在拍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实验过程中的其他实验结果分析。
2.实验报告要求请根据实验的结果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如实地撰写实验报告。
其中,“实验记录”填写实验的步骤和过程,“问题与讨论”根据个人实验情况如实记录所发现的问题。
七、实验成绩评定(考试方法):根据实验考勤、实验过程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对每次实验进行打分,采用“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计分办法,对于成绩不合格,需要重新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最后实验总成绩记入平时成绩,总分为40分。
实验五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4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不同运动方式的画面造型特点。
2.掌握不同运动方式的画面表现功能。
3.掌握不同运动方式的拍摄要领。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专业数字摄像机(HVR-V1C)、配用电池、三角架、监视器、白纸1张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实验内容:推、拉、摇、移、跟、升降、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2.实验要求:本次实验分组进行;每组成员4-5人。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1.实验原理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改变拍摄方向和角度以及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一种拍摄方式。
运动摄像的画面运动性表现在摄像机的运动、画面框架的运动、画面被摄物体的运动、观众心里的运动这四个方面。
2. 步骤(1)练习推、拉、摇、移、跟、升降、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注意不同运动方式中主观性镜头的表现;(2)练习变焦距的推拉与改变拍摄距离的推拉画面拍摄,并找出两者的区别;(3)练习控制运动镜头中的起幅与落幅画面,注意运动镜头中动点、动向、动速;(4)练习不同范围的摇镜头与移镜头;(5)练习拍摄跟镜头,注意空间的展现。
(6)在实验室,将所拍摄画面采集到电脑。
五、使用注意事项1.注意理解运动镜头的拍摄原理和运动画面特征。
2.在拍摄时,可以结合短片或模仿的办法进行实验。
3.在实验拍摄的时候,特别要掌握好如何使用摄像机镜头,如光圈、聚焦、变焦的运用以及用光。
每次实验都要注意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拍摄完后需要收拾好摄像及附件设备。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结果分析要求(1)分析运动镜头的特征。
(2)分析每种运动方式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3)实验过程中得出的其他结果,并作出简要分析。
2.实验报告要求请根据实验的结果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如实地撰写实验报告。
其中,“实验记录”填写实验的步骤和过程,“问题与讨论”根据个人实验情况如实记录所发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