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专题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考点专题 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中考语文考点专题 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一)古诗文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1—2题.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上阕:下阕: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

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部编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古诗词默写专题训练旨在帮助九年级学生加强对古代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默写,学生可以巩固诗词的内容、语言和结构,并提高对华文化的认识。

专题一:唐诗三百首题目一:下面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请写出其所属的诗词的题目。

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登鹳雀楼》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答案:《静夜思》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行路难》题目二:请写出以下唐代诗人的名句的下一句。

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答案:相见时难别亦难。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专题二:宋词精选题目一:下面是宋代词人的名句,请写出其所属的词曲的题目。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答案:《静夜思》2.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答案:《江南好》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答案:《长恨歌》题目二:请写出以下宋代词人的名句的下一句。

1. "人生几何时,怀念何切切。

"答案:银烛秋光冷画屏。

2.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答案:白发渔樵江渚上。

以上是部编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专题训练的部分内容和答案。

默写古诗词是提高对华文化理解的有效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训练,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加油!。

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三堂①东湖作韦庄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景动新桥横蝃蝀②;岸铺芳草睡鵁鶄③..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注①三堂;唐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刺史宅中庭园名..②蝃蝀dì dōng;彩虹的别称..③鵁鶄jiāo jīng;即鹭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第一句从满塘秋水入题;描绘东湖碧绿清澈的湖水;从侧面写出东湖之美..B.第二句写开放在湖面的十亩菱花;平展在如明镜般透明的水中;别具特色..C.颔联写横跨水上如彩虹的新桥和湖岸边芳草上静静睡着的鹭鸶;相互照应..D.颈联写了月亮在明净的湖底投下影子;湖边山峰的倒影如朵朵盛开的莲花..E.作者移步换景;将湖水、月光、芳草等景物次第展开;构成了迷人的画卷..2.赏析本诗尾联的精妙之处..6分答案1. A、E 共5分;答出A、E中任意一个得2分;答出两个得满分2.1运用设问..一问一答;发人深省..答以动衬静、多角度描写等酌情给分2连用“黄昏”“烟雨”“蛙声”三个意象;从视听两个角度描写了最添兴致的景物..3强化作者对眼下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冬末同友人泛潇湘杜苟鹤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岁吟兴是潇湘..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于冬末泛舟潇湘;以记游述怀的一首清逸之作..B.首联就题起句;自问自答;点明创作目的;“残腊”即题中“冬末”..C.颔联紧承第一联.从买鱼、饮酒等生活细节具体展现泛舟潇湘之乐..D.作者在尾联表示要采江山之美以入新诗;使得新作传诵到都城长安..E.全诗通篇写景;却将诗人内心情感表现得真切丰满;极具艺术魅力..2.颈联写“猿”“雁”;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1.BEB项“创作目的”错误;“最多吟兴是潇湘”是冬末泛舟的缘起;而不是作者的创作目的..E项“全诗通篇写景”错误;首联中的“好”力抒情;尾联也不是写景..2.示例一:读出愁..①作者描摹江山风物之美;意在得到朝廷的赏识与任用..②夜深猿啼悲凉;春近鸿雁高飞;恬淡愉快的表象下透露出诗人壮志难酬、无奈落寞之情..示例二:读出喜..①作者泛舟潇湘;江山风物的美丽令人陶醉;诗句传诵的想象激起壮志..②凄凉猿啼;因内心的愉悦而不再悲凉;大雁因春近而辞别衡阳;返回故地;更让人欣喜..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4~15题..过郑山人所居唐·刘长卿一径人寻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青苔满地无行处;深映桃花独闭门..送陈靖中舍①归武陵宋·王安石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注释:①陈靖;北宋时期人;做孝感令时;因公事忤逆了郡太守;遂弃官;最后以太子中舍的身份致仕..1.下列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刘诗中“春山犬吠武陵源”一句以声衬静;以犬吠反衬春天山林的安静;写出了郑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B.刘诗中第三四句中“无行”和“独闭”照应;写出郑山人所居地人迹罕至;也表现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状态..C.刘诗全诗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清新;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D.王诗中“水自东流人自西”一句暗喻时光、精力的流逝;也暗示友人逆势而行;自有追求.. E.王诗全诗为虚写设想;语言质朴平易;蕴含哲理;情感真切;饱含对朋友的真挚祝福..2.两首诗中都有“武陵”和“桃花”;请据此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6分答案1. CE C项刘诗的诗歌风格淡雅沉郁不准确..E项王诗一二句为实写;三四句为虚写.. 2.答:一相同点:①两诗中的“武陵”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桃花”既点明了时令为春季也说明两诗主人公所居所归之处均是优美安谧的世外桃源..2分②两诗均借“武陵”和“桃花”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清高自适人格的肯定与赞美..2分二不同点:刘诗通过描写郑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人迹罕至;来表现对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状态的欣赏..王诗则在送别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保持独立人格寄望与期许..友人到武陵时也许桃花已谢;但是一个不会为花而迷的人;自然也不会迷乱于尘世之中..2分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三堂①东湖作韦庄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景动新桥横蝃蝀②;岸铺芳草睡鵁鶄③..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注①三堂;唐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刺史宅中庭园名..②蝃蝀dì dōng;彩虹的别称..③鵁鶄jiāo jīng;即鹭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第一句从满塘秋水入题;描绘东湖碧绿清澈的湖水;从侧面写出东湖之美..B.第二句写开放在湖面的十亩菱花;平展在如明镜般透明的水中;别具特色..C.颔联写横跨水上如彩虹的新桥和湖岸边芳草上静静睡着的鹭鸶;相互照应..D.颈联写了月亮在明净的湖底投下影子;湖边山峰的倒影如朵朵盛开的莲花..E.作者移步换景;将湖水、月光、芳草等景物次第展开;构成了迷人的画卷..2.赏析本诗尾联的精妙之处..6分答案14. A、E 共5分;答出A、E中任意一个得2分;答出两个得满分15.1运用设问..一问一答;发人深省..答以动衬静、多角度描写等酌情给分2连用“黄昏”“烟雨”“蛙声”三个意象;从视听两个角度描写了最添兴致的景物..3强化作者对眼下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 ~15题..江楼①陆游急雨洗残瘴②;江边闲倚楼..日依平野没;水带断槎③流..捣纸荒村晚;呼牛古巷秋..腐儒忧国意;此际入搔头..注①淳熙三年陆游被言官诬为“燕饮颓放”而遭免职;此诗作于第二年他自眉州回成都之后..②残瘴:残余的湿热之气..③槎:木筏..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中的“洗”字突出雨势之大;该句写急雨一扫残存的湿热之气;点明了当时的天气特征.. B.次句写诗人的活动;诗人登上江边的楼阁;闲倚栏杆;凭高远眺;其中“倚楼”点了诗题.. C.首联中的“闲”字不仅写出出了诗人此时投闲置散的境遇;而且引出下面两联的写景.. D.颔联通过视觉描写;由近及远为读者展现了一种清旷寂寥的意境;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吻合.. E.颈联将乡野生活写得生动有味;表现了农民生活的悠闲与安定;从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归隐之意..2.该诗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答案1.答案DE D.“由近及远”说法错误;应是由远及近..E.“从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归隐之意”分析有误;诗人只是暂时沉浸于荒寒野逸的意境中;很快便又从中醒悟过来;这从尾联可以看出来..2.答案①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国爱国之情..从尾联中的“忧围”可以看出;站在汀楼上;而对闲逸的景物;诗人难掩内心深处对国家的忧虑与热爱之情..3分②不被现实理解、报国无门的无奈与苦闷..满怀一腔报国热血、忧国之念的诗人;却受人诬陷;落得罢官赋闲的结局;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他自称是“腐儒”;自嘲之意甚为明显;并以“搔头”之举出之;形象地写出诗人愁思难解之态..3分意思对即可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宴西楼①陆游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万里因循②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烛光低映珠鞴③丽;酒晕徐添玉颊红..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④上月方中..注①陆游因为主张抗金;不合当权者口味而被一迁再迁;赶到川蜀;这首诗即写于此时..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又蜀中名胜记谓“转运司园亦称西园;园中有西楼”..②因循:随意、轻率、怠惰..③珠鞴bèi: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④摩诃池:摩诃池即污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是得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歌首句紧扣题目;从宴饮的场所——西楼着笔..先以“豪雄”二字虚点一笔;引出次句对昔日奢华的着意渲染..B.第二句中“锦绣笙箫”描绘了豪华壮美、歌管竞逐的景象;暗藏题内“宴”字;“在半空”则突出了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C.“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两句;不仅描绘了宴饮之上歌女的俏丽;而且写出了诗人酣畅淋漓的痛饮之态..D.颈联续写西楼宴饮;意境温馨旖旎;表现诗人醉宴西楼;置身衣香鬓影之中;透露出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悲凉颓废情绪..E.诗歌尾联以景作结;描写宴罢归途;描绘了夜凉迎面;摩诃池上;明月方中的景象;对此佳景;诗人更生赏爱之情..2.古人评此诗颔联“语轻而感深”;你认为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答案1.ACA.“对昔日奢华”错;次句也是眼前的实写..C.“写出了诗人酣畅淋漓的痛饮之态”错;应该是“写出了宴饮场面的热闹”..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2.①时日蹉跎;光阴虚度;年华老去的感慨..②万里作客、久离家乡的愁苦..③一事无成、壮志末酬的无可奈何的悲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酌情给分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晚秋登城北门①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限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咸都..罾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古粱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都在汉中;诗人曾在这里驻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第一句交代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描写了他身在军旅中的生活;间接表现出对国家的担忧..B;第二句中“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写风势猛烈..时值深秋;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 C.第三句写诗人登楼远望;见到散关那边的缕缕烽烟;说明边境正发生紧急情况;国家并不安宁..D.最后一联中的“横槊赋诗”也见于苏轼的赤壁赋中;都表现了曹孟德英武不凡的儒将形象.. E.本诗写登楼所见所想;描写与抒情结合;语言形象;对仗工整;家国之思、赤子之情跃然纸上.. 2.清人评析此诗时说:“一篇之中;‘愁’而已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句诗评.. 6分答案1.AD解析A;描写了他日常闲散的生活;表现出对国家担忧的说法显得牵强..D;本诗表现的是自己军旅生涯的英武形象答对一项 2 分;答对两项 5 分;答三项及以上不给分2.愁是诗歌的诗眼..1 分①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愁自身与秋景;并奠定全诗感情基调;②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失地飞鸿;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国家安危;前途未卜;两联愁家国不安;③尾联追忆“横槊赋诗”;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家国身世之愁悠长..1 点 l 分;2 点 3 分;3 点 5 分;基本上分析诗句 1 分;点出愁什么 1 分;意思对即可;尺度可稍微松点..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大热五首其一宋戴复古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注:戴复古16717- 南宋着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院..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诗将气候描写与悯农的内容结合起来;前代诗人不乏其例;但将它们和理趣结合;则是戴复古此诗的特点..B.开头两句;把天地比作一座炽热的大窑;把暑热炎蒸比作阳光下的炭火在猛烈燃烧..C.开头两句;比喻形象、贴切;暗用典故..庄子中有“今以天地为大炉”的说法;贾谊鹏鸟赋“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更直接为戴诗所本..D.“烹”字生动地展现出暑热犹如炭火的烹烧;给人以炎威灼人之感;诗人用字精当..E.七八两句写六月农民水田劳动的辛苦;虽然是寻常话;却非有实际体会不能道;与唐人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相媲美;都是本色的语言;而戴诗却比李诗更接近现实生活..2.按开头两句所写的情况;人是不能不“怨炎热”的;但三四两句突转新意;从大处高处者着眼;把“怨”从个人范围中解脱出来..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1.B.EB“阳炭”是炽热的炭火..E戴诗不比李诗更接近现实生活2.答:①三四两句“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此”;指天地这座大窑;人是不能不“怨炎热”的..但承第一联突然转折;突出强调了“炎热”之功:陶镕万物;使之成长..②五六两句“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进一步发挥“万物此陶镕”这一主旨..暑热;正是庄稼生长结实的重要条件;到了秋天才能收获成熟的谷物..③七八两句“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因“百谷秋”而联想到农夫六月水田劳动的辛苦;转出另一层新意;炎炎夏日;农夫辛苦地除草、耕田;我们没有什么理由“怨炎热”..表达了作者对农夫的同情..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江城子·东武雪中送客①苏轼相从不觉又初寒..对樽前;惜流年..风紧离亭;冰结泪珠圆..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转头山②上转头看..路漫漫;玉花翻宽;何处是超然③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栏..注①东武;密州今山东诸城..客指章传;苏轼在密州时;与其多有唱和..②转头山;在诸城县南..③超然;指超然台;苏轼在密州所修..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相从不觉又初寒..对樽前;惜流年”既包含着对往昔的留恋;又有离别的伤感..B.“风紧离亭;冰结泪珠圆”突出了环境的寒冷;渲染了伤感的氛围;情与景交融..C.“离亭”就是驿亭;它和南浦、灞桥、朱雀桥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离别..D.“雪意留君”是说天降大雪;有意留君;雪尚如此;那么作者留客之意更不待言..E.“玉花”“银海”“翠袖”都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比喻雪花、飞雪和歌女..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析这首词的下阕..6分答案1.C 2分E3分;解析:“朱雀桥”错;“翠袖”是借代..2.解析:①下阕前五句虚写..从对方写起;设想客行未远;而思念之情已生;回看别离之地..②下阕最后三句实写..从自己写起;询问对方是否知道自己对他的思念;然后刻画自己伫立离亭;倚栏远眺的形象..虚实结合;尽抒离愁别苦..10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居庸关谢榛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注居庸关;又名蓟门关;是长城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今北京西北..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歌首联从大处落笔;从总体上描绘出居庸关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B.颔联回顾居庸关一带征战不断的历史;每逢秋高马肥;北方部族就会入侵..C.“魏尚”是汉文帝时云中太守;他爱护士卒;治军有方;令匈奴不敢进犯..D.尾联运用典故;借对魏尚的怀念;表达了对当时缺乏名将镇守边魁的感慨..E.诗歌在对边塞风光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独特感受及对边防的关切;浑然天成..2.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答案1.BDB.颔联是描写居庸关一带的景色;既概括了秦汉以来千年征战史;又反映明代北方边患的严重..D.“表达了对当时缺乏名将镇守边疆的感慨”不恰当..诗人为当朝有魏尚一样的将军镇守居庸关而欣慰..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多答不给分2.①写景精工;动静结合:活动的“云”“鸟”;静止的“岭”“关”;愈加显示出“云”“鸟”的活泼灵动;“岭”“关”的高峻挺拔..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描绘居庸关一带气势宏伟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震撼与喜悦之情..③对仗工整;用语精当:如“断”形象地刻画出山岭的险峻、高耸;“长”传神地表现出长关的绵延不断..每点2分..从描写、情感、语言三方面立意;其他符合诗意、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念奴娇·春雪咏兰明·陈子龙①问天何意;到春深..干里龙山飞雪解佩凌波②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③..当日九畹④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⑤..洛滨江上;寻芳重惜佳节..注释:①陈子龙;反清复明志士;后兵败投水殉国..本词作于明亡之后..②解佩与凌波:典故;这里均指美女..③鴂:指杜鹃..④九畹:典故;指兰花..⑤金跳脱:手镯类饰品..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两项是5分A.本词一首咏物词..作者采用楚辞美人香草的比兴、象征手法;慷慨激昂;直抒胸臆;充分表现了词人爱国主义情怀..B.“到春深”该是东风化雨、莺飞草长的时节;但天意反常;竟是”千里龙山飞雪”;在抒发愤懑之情的同时;也奠定全词感情基调..C.“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词意至此一转;兰草并未灭绝;身处深山幽谷中仍有它嫣然笑容;口吻中不无自豪之意..D.“数茎清露“则写兰草的其体形象;如同特写镜头:兰草茎叶上清露如珠;晶莹妩媚..这是比喻仁人志士当年忠贞的美德..E.“王腕香销”一句;写出兰花从回忆中醒来;面向现实;发现美人不在..这表明兰花欲远离美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去追寻幸福..2.古典诗歌中有“托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本词“兰花美人”也体现出比兴寄托的特点..请简要分析本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黄河罗隐①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②;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注:①罗隐:晚唐诗人;十多次科举考试不第;史称“十上不第”..②高祖誓功衣带小: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誓词里说:“使河如带;泰山若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此诗借事寓意;首句以“阿胶”为喻;生动描绘了读书人蜂拥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B.“银汉”;即银河;在这里被用来指代皇室和朝廷;“昆仑”同“银汉”一样;也指朝廷豪门贵族甚至当朝皇帝..C.“高祖誓功衣带小”;借用汉高祖封功的典故;意在表达功臣的爵位永远不会失去..D.“仙人占斗客槎轻”;“客槎”指考试求官的人;这句足说封建贵族霸占了爵位;读书人人仕的希望将永远渺茫..E.全诗句句紧扣黄河;又句句别有所指;言辞激切;表达了作者对科举的绝望与怀才不遇的激愤..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借“黄河”来讽喻科举制度的..6分答案1.A、DA、首句是说即使把用来澄清浊水的阿胶全部倒进去;也无法改变黄河的混浊;暗示官场亦如此..D、“读书人入仕的希望永远渺茫”错;原意是考试求官的人只要经把持朝政的封建贵族的援引;自然飘飘直上;不须费力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2.首联:借黄河的水无法澄清;来暗示当时科举考试的虚伪;揭露官场和黄河一样混浊;颔联:表面说黄河通天是因河道曲折;实际指想通过科举考试取得高官显位必须使用不正当的手段;科举之初就混浊不堪;颈联:用典;指出封建贵族世代霸占朝廷爵禄;求官之人一经援引很容易平步青云;尾联:借“黄河千年一清”;没人能等到;揶揄朝廷和科举的黑暗也是改变不了的..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佑之弟归浮梁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钟鼎”代指官场;“山林”代指民间;上阕首句表现作者对自己仕途有顺有逆产生梦幻般的感觉..B.上阕后两句作者是在规劝好友佑之即使仕途遇到了挫折;如果有了好心态;生活依然可以充满诗意..C.下阕前两句是回忆二人当年风雨夜对床无拘无束知音畅谈魄快乐时光;温馨中含有几多惬意自在..D.下阕最后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对偶修辞格;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和秋水的清澈明净;生动传神..E.下阕写送别;虚实结合;先虚写往日二人相聚时的场景;后实写二人分别时眼前景色的秀丽美好..2.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送别;却没有传统送别诗的哀伤之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6分答案1.A、FA.上阕首句并不是表现作者对自己仕途有顺有逆产生出梦幻般的感觉;而是劝慰朋友看淡仕途中的顺与逆;生活中的荣与辱;这些都如梦一样的虚幻;没有必要为此伤脑筋费心思..E.下阕全都是虚写;结尾两句是想象朋友离别后的情景:秀美的山水将陪伴着友人;可以消解旅途的孤独寂寞;非分别时景物实写..2.①上阕劝慰祜之要看淡仕途顺逆;名利荣辱;而能秋饮美酒;夜吟佳句;人生态度淡泊旷达;不凶失意而哀伤..②下阕前两句回忆往事;往日小窗风雨、对床夜谈的温馨和深情冲淡了今日的离愁;感情真挚却又不流于感伤;洒脱自然..③最后三句写祜之虽独自上路;但有明媚的山水千里相伴;不会因旅途孤独寂寞而哀伤..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巫山高皇甫冉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首联说那巫峡在古代巴国的东边;高高的似在半空之中;点明巫峡的方位;描绘其高耸云霄的状貌..。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全国Ⅰ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 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 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 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全国II(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①,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

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全国Ⅰ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 2专题九 课外古诗词阅读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 2专题九 课外古诗词阅读
【解析】B.颔联B.意颔思联是:意秋思霜是早早:地秋从霜北方早来早到地这里从,北北方方来的云到也 把这秋里色带,过北了方汾河的。云从也视觉把角秋度色写出带太过原了早秋汾的河特。点。从没视有觉听觉角。度写 出太原早秋的特点。没有听觉。
2.赏析“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一句。(2 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思乡之情比作绵绵不断的汾河水,借其无时无
类型四 咏史怀古 题组一:
题潼关①楼 [唐]崔 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②,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注释】①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 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②三辅:本指西汉时期治理长安 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 这里指此诗,认为“落句怨愤极矣”,请结合诗歌对该观点进行分 析。(2 分) 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画,让那些贵人们欣 赏诗 让,的那这最些样贵后贵人两人们句们也许说欣可洞赏以庭,体会湖这到风样猿景贵啼雁壮人飞阔们、优也流民美许逐,可客可以行以体旅的画会奔成到波图猿之苦画啼,, 含雁蓄飞地流、露流出民羁旅逐漂客泊行之感旅和的对奔贵人波们之的苦怨愤,。含蓄地流露出羁旅 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分析。(2 分)
诗歌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①描写一家老小冒雨插秧的日常劳动场景,
分诗工歌合充作,满秩了序农井然村,生显活得活气泼息而。富有①情描趣写;②一运家用老口小语,冒语雨言插浅白秧流 畅的,日生活常气劳息动浓郁场。景,分工合作,秩序井然,显得活泼而 富有情趣;②运用口语,语言浅白流畅,生活气息浓 郁。
类型三 山水田园 题组一:(2022·山东济南)
春中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①,荷锄觇②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注释】①远扬:桑枝。②觇(chān):察看。

初中教材古诗词名句专题归类

初中教材古诗词名句专题归类

天 (马致远 《 净沙 秋 思》 )
中考襁靡
L ( 七 ) 日 1 11 1 日月 之 行 若 出 其 中

"
I II
I
I
I


观 (曹操《 沧海 》 )

j


ll

-
2 山气 日夕 佳 飞 鸟 相 与 还


饮 (陶 渊 明 《 酒 》 )
使 ) (王 维 《 至 塞上 》

3

大 漠 孤 烟 直 长 河 落 II 圆

9 飞来 山上 千寻塔
闻 说 鸡 鸣 见 日升
登 (王 安石 《 飞 来峰》 )
( 六 )水
1

所 谓伊 人 在 水
。 ,



诗 (《 经 蒹葭》 )
观 ) (曹操 《 沧海 》 望 浩然 《 洞 庭 湖赠 张 丞 相 》 )
2

水 何 澹 澹 山 岛竦 峙


3 八 月 湖水 平 涵 虚 混 太 清 。 (盂

7 烟笼寒水月 笼沙


夜泊 秦淮 近酒 家 柳 暗花 明又


8
一 .
水护 田将绿绕 丽 山 排 闼送 青来



9 山重水 复疑无 路




10

问渠 那 得 清 如 许 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 。
观 (朱 熹《 书 有 感 》 )
1 1 枯 藤 老 树 昏鸦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5 烟笼寒水月笼沙

古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

古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

古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5.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客发笤溪①叶燮②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

②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三)(6分)5.(6分)(1)诗句运mT比喻、顶针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绵长。

(2)末联两句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

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竞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

㈢古代诗歌鉴赏(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

(6分,每小题各3分)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这是一首和诗。

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8.(1)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描写出一幅怎样的江南春天风光?请简要分析。

(3分)(2)开头两句作者是如何表现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的?(3分)8.(1)答案:描写了江南早春风光:云蒸霞蔚,梅柳摇曳,春水荡漾,春和景明,黄莺啼唱,一池浮萍生机盎然,凸显出江南春天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特征。

(评分要点:分析意象2分,指出特征1分。

)(2)答案:作者用“独有”“偏惊”生动地表现了自己虽面对江南美丽春色,却因别家离乡、在外做官,对异乡的新春物候变化反而感到惊心的矛盾心情。

(评分要点:紧扣“独有”“偏惊”作分析2分,指出游宦他乡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7━8题。

山歌无名氏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原卷版)

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原卷版)

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2021·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①,云帆②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③,适远④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⑤北望心。

百年⑥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①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

②云帆:白帆。

③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

④适远:到远方去。

⑤君恩:指唐代宗之恩。

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

⑥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抒情极为沉痛。

C.诗歌表现的是诗人凄苦的心境,却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然后用“沾襟”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产生了先扬后抑的艺术效果。

D.“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更加衬托出了诗人一生奔波无定,但一心报国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明。

(2021·凯里市第三中学高一月考)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①水阁韩琦②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晩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 ①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既可以登高怀远,也有菊花配螃蟹的习俗。

②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北宋政治家、词人。

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作的第一句写出了池馆园林的荒凉,反衬了嘉客在重阳赏菊品酒的雅兴之浓。

B.此时作者年事已高,他从心底里服老,尾联的两句“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正是这样的心理写照。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暮春即事周敦颐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1.请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

2.诗人为什么“不知春去几多时”?请简要回答。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春夜别友人[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饯别酒宴场面的隆重。

B.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C.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表明朋友已经远去。

D.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

三、古诗词鉴赏。

鹧鸪天①[清]纳兰性德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

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注】①友人梁汾回南方奔丧,作者送友人一幅小肖像画,并为之题词。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描写出一幅在萧瑟秋风之中,与友人握手话别,泪水止不住滑落的场景。

B.回忆起以前交往的种种:有分离时的孤灯相伴,也有相聚时在雪后观山的快乐。

C.诗人特意叮嘱友人别后注意饮食,保重身体,并约定要在桂花时节从南方回来。

D.全词描写生动传神,富有画面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心,情感真挚浓烈。

2.借助注释,分析“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两句的虚实结合的手法。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早归[唐]元稹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

2.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①送友人[唐]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二十篇(答案版)

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二十篇(答案版)

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二十篇(答案版)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城中蛾眉女【唐】寒山城中蛾眉女,珠佩何珊珊。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

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A.首联中“珠佩”“珊珊”描绘出一位城中美女珠光宝气、光彩照人的形象。

B.颔联中“花前弄”“月下弹”展现了她平日里悠闲自在、富贵雅致的生活。

C.颈联中“长歌”“短舞”“万人看”说明“蛾眉女”在社交宴会上备受瞩目。

D.尾联以“未必长如此”来讽刺贵族们这种花天酒地的堕落生活不会长久。

答案1.D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0题。

(3分)寄杜北山①【南宋】王磁②倦客萧萧两鬓秋,柳丝无力绊归舟。

晓风落叶辞高树,夜月行人在别洲。

千里关河乡国梦,一江烟浪古今愁。

雁声过尽青天阔,却忆同登望海楼。

【注释】①杜北山:宋代诗人。

②王镞(zī):南宋诗人,宋亡后隐居不仕。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头发花白稀疏,秋意萧索,表现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B.颔联写晨风里树叶萧萧而下,夜月中游子寄居他乡,表现了诗人的落寞。

C.颈联通过“乡国梦”“古今愁”,道出诗人归心之切、愁思之浓。

D.尾联通过“青天阔”“望海楼”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2.D(尾联没有表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的意思)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0题。

(3分)旅宿 [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下列对这首诗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首联直接破题,写诗人住在旅馆没有好友相伴,独自忧愁而伤感。

B 颔联是“凝情自悄然”的具体化,诗人融情于景,写出羁旅之人深愁难眠。

C 颈联极言家乡迢远,梦到拂晓才得归,流露出诗人梦短情长的幽怨。

D 尾联勾勒出家乡美丽的风光,慰藉了诗人的思乡之苦。

3.D 【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

唐宋诗词专题自考

唐宋诗词专题自考

唐宋诗词经典列举1. 《静夜思》作者:李白(唐)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江雪》作者:柳宗元(唐)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 《春晓》作者:孟浩然(唐)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宋)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苏轼(宋)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 《游园不值》作者:叶绍翁(宋)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宋)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 《青玉案·元夕》作者:辛弃疾(宋)诗句: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唐)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 《观刈麦》作者:白居易(唐)诗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小学语文古诗词专题试卷

小学语文古诗词专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飞来峰》?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8.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9.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诗词复习专题》

《古诗词复习专题》

《古诗词复习专题》七年级古诗词复习专题(第一课时)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022年日照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022年湖南长沙) 《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022年日照市)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七年级下册:《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2022年日照市中考题)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仔细观察一下日照市近几年的古诗词中考题型,你会有什么发现?(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两题。

(2022年日照)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的感情。

诗中直抒胸。

(2分)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3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2022年日照)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7.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3分) 、和等景物,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14题。

(5分) (2022年日照)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情感1、望岳(杜甫)本诗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的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2、春望(杜甫)感时伤别,忧国忧民,思乡念亲的情感。

3、石壕吏(杜甫)本诗描写了差吏到石壕村趁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去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的含蓄批判和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

4、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这首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5、使至塞上(王维)这是一首纪行诗。

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6、渡荆门送别(李白)此诗写诗人出蜀至荆门所见两岸如画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7、游山西村(陆游)本诗描绘了一幅和平、富饶的农村风俗画卷,表现了诗人热爱家乡、留恋农村生活的情趣。

8、长歌行(《乐府诗集》)本诗以恰当的比喻说明时间的珍贵,勉励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9、野望(王绩)本诗描绘了萧瑟恬静的秋天黄昏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孤独、抑郁的心情。

10、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这是一首思乡怀归的抒情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本诗描写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12、黄鹤楼(崔颢)本诗借楼吊古,由景生情,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愁。

13、送友人(李白)这首诗通过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4、秋词(刘禹锡)表现了诗人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15、鲁山山行(梅尧臣)对大自然的迷恋和热爱之情。

16、浣溪沙(苏轼)这首词上片表现词人面对清新春景的愉快心情,下片进而由寺前西流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

全词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1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怀。

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1.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州宅堂前荷花*成大[注]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 *成大(1126-1193),今**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

此诗为*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1)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请试作分析。

答:(2)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

答:答案:(1)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

"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无情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

(2)相同点: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眉峰碧无名氏蹙破眉峰碧。

纤手还重执。

镇日①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②!薄暮投村驿。

风雨愁通夕。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注] ①镇日:整天,从早到晚。

②只:孤独的。

(1)"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一句既形象,又充满情感。

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2)请简要分析柳永的《雨霖铃》与这首词的异曲同工之处。

答:答案:(1)"窗外芭蕉”和"窗里人”本无联系,但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窗里人通过联想把芭蕉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与后句的雨水"心头”"滴”组合在一起。

"分明叶上心头滴”一句,在丰富形象的基础上,表达出了非常强烈的感情。

具体说就是:雨水滴在叶上,也滴在心头。

可更进一步理解为,愁绪像雨水滴在叶上一样不住地涌上心头。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专题 古诗词曲梳理☆非课标古诗词曲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专题 古诗词曲梳理☆非课标古诗词曲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专题古诗词曲梳理☆非课标古诗词曲七年级上1.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qiānɡ)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潼关〔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年级下8.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huánɡ)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0.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1.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jiá)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2.贾生〔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zuàn)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4.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八年级上15.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6.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 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 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 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 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 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地拢,慢慢地捻, 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 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 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 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突然间好像银瓶 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 显出庄重的颜容。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 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京都豪 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 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兄弟从军老鸨死家道已经破败;暮 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 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 诉说更叫我悲凄。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 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在湓江 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 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 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请你不要推辞坐下 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 声。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我江州司 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对口高职——古诗词 专题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瞿静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
《国风· 邶风· 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 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 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 好。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构思灵巧,人物 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 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 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 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 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 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 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 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 (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 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时所作。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7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 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 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 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 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 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 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 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 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 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 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 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 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念奴娇· 赤壁怀古⑴ 大江东去⑵,浪淘尽⑶,千古风流人物⑷。故垒西边⑸,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⑹。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⑻,小乔初嫁了⑼,雄姿英发⑽。羽扇纶巾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⑿。故国神游 ⒀,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⒃。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 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 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 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 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 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 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 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 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 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 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 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 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 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 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青玉案· 元夕》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 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 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 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 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虞美人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 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 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 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 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 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 心脾的美感效应。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 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将进酒 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