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经验介绍
家庭教育经验(精选17篇)

家庭教育经验家庭教育经验(精选17篇)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要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培养她学会休息和调整。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经验篇1一、营造平等的家庭氛围不论是夫妻之间还是亲子之间,在生活、学习上都应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父母与孩子能平等对话,子女对长辈能尊重体谅,建立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营造家庭温馨、民主的气氛。
例如在家庭决策方面,做到一家人群策群力,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使家庭成为孩子发表看法的平台,一方面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形成家庭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对孩子的尊重不是放纵,在平等的基础上始终要严格要求。
采取平等式的同志和知心朋友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启发和诱导,在人格上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满足他们的正当要求,使他们感到自己的父母可敬可亲。
对于他们不正当和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随意放纵和满足,否则会酿成孩子犯错误,走入歧途。
应该在思想和学习上严格要求他们去克服困难,去不断进取,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鼓励他们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增强对于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并学会分析和战胜困难、挫折,走向胜利的本领。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从孩子一开始上学,我们就应注意让孩子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的,让他们明白读书、做作业都是为了学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反复给孩子讲,学习是儿童的责任,不要以为是“给家长念书”。
强调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中有成就感。
成就感是激励孩子认真学习的动力。
如果孩子在学习中经常获得成功,如获奖、考试得高分等,他的自尊心就得到满足,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对学习更有兴趣,更有信心,从而不断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家庭教育工作经验、 经历、成果等简介

教师家庭教育工作经验、经历、成果等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我意识到和家长的沟通至关重要。
在家长会上,我会和家长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期望和关注点,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我经常邀请家长到学校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我也会根据家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我还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家长不应仅仅是指挥员,更应该是引导员。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总是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且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我相信,只有培养出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我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的学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他们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在品德素养方面得到了提升。
我听到家长们的反馈,他们对我的教育方法和工作态度都非常满意。
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信念。
第二篇示例: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肩负着教育学生的责任,还要承担起引导学生家庭教育的责任。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好课,还要在学生的家庭中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家庭建立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本文将从我的教育工作经验、经历以及取得的成果等方面来探讨教师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把家庭教育当做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来进行关注和实践。
在我的教育工作中,除了认真备课、教好课程内容以外,我还时刻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帮助他们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
我相信,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良好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我的工作经验中,我发现有一些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
有的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学习和成长;有的家庭缺乏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导致孩子性格扭曲、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我经常通过与家长交流、开展家访等方式,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家庭教育经验介绍

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家庭教育阅历介绍一、父母要以身作那么,榜样的能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径直影响着孩子,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孩子做到,这样对孩子的要求才具有劝服力,比如在孩子学习时,我们虽然不可能像他那样去做家庭作业,但在一旁悄悄看书的情景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为孩子营造充斥关爱的家庭氛围;制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营造一种欢乐、温馨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有须要,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尊老爱幼是家庭和谐生活的法宝,每天的生活有滋有味,其乐融融。
孩子在这种如沐春风的环境中欢乐的成长,造就孩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
常常带孩子散步、熬炼,时间充裕时带他去旅游,开阔视野。
孩子对四周的事物充斥新奇和求知欲,从而更加喜爱学习。
三、教育孩子,家庭成员思想要统一;现在的生活模式中,教育孩子都是父母“冲锋陷阵”,爷爷奶奶一味的纵容、溺爱。
这种做法只能让孩子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抵触心情,过分的溺爱会使孩子养成我行我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大家都要站在共同的角度,多和孩子沟通、沟通,让孩子明辨是非,接受正确的教育。
》》宝宝为何会越来越不听话,看这里四、关注孩子成果,奖罚有技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嘉奖和惩处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当孩子取得好成果时,嘉奖孩子不肯定非得要物质嘉奖,物质嘉奖把握不好,会让孩子把学习当成向家长索要礼物的手段,嘉奖要多样化,给孩子一个深情地拥抱、送一张写满祝愿的卡片、让孩子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事情……都是非常可取的方式。
成果不好时,孩子最需要的是鼓舞、理解、关爱,而不是批判和责骂。
要耐烦地援助他们分析缘由,找出症结所在,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欣然接受简约惩处。
五、生活习惯决断学习习惯;马虎是大多数孩子的共性,也是家长最辣手的问题。
平常为孩子做的太多,孩子缺少自己动手的习惯,不太着重环节,养成了马虎的毛病。
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四篇)

家庭教育经验介绍一晃小孩入学已一年了,自己也做了一年的学生家长。
回想过去的一年时光,有许多经验和体会,经整理有如下心得,愿与大家共享,也请各位老师和其他家长指正。
一、要领会和坚决地执行学校和老师的要求既然选择了学校教育,就要充分地相信学校。
因为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其教育模式和方法都是经过有关部门地论证和测评。
它对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应当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举例说明:每学期学校都会根据不同年级要求阅读课外书籍。
起初不得其解,刚上一年级就要求阅读七、八本课外书籍,是否过多、过早?小孩未必能读、能懂?后与老师沟通才得知其目的有二,一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因为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如果让孩子养成每天阅读10—____分钟的习惯,其将受益终身。
二是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让孩子认识更多的字、词。
因为课本上的文字毕竟有限,而且在老师的授课过程中,孩子都能掌握。
那么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会让他们认识更多的生字,提高识字量。
通过阅读好的短文和散文,也能让孩子积累词汇。
丰富其词汇量,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好的基础。
又如,学校要求孩子背诵《弟子规》,并要求在课前朗读。
起先也很不能理解,认为有跟风之嫌。
事后通过自己的阅读,发现其作用显著。
它不仅让孩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让自己对做人有了重新地领悟,可以说是多益之举。
因此,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首先要领,然后要坚决地执行。
二、积极主动与老师和孩子沟通各科老师都会在第一时间与家长见面作自我介绍,并将沟通方式告知家长,建立起沟通平台。
那么家长就应当利用好这一平台,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
所谓要积极主动,是因为各科老师都担任几个班的教学工作,确实很忙也很辛苦。
做了一年的学生家长,这点深有体会。
在家辅导一个小孩有时都身心疲惫,就可以想像老师要管理几十个学生的辛苦程度。
因此,老师难免有忽视或遗忘的角落,这就要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主动与老师沟通,可以利用电话、短信、网络和见面等诸多方式,但个人认为利用接送孩子以见面沟通的方式为最好。
家庭教育经验有哪些

家庭教育经验有哪些家庭教育经验有哪些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经验有哪些,希望有所帮助!一、民主教育。
孩子能听懂话即与他讲道理,与之时刻保持沟通,并以孩子为主体决定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选择。
二、宽严有度。
不能过宽,也不能过严。
过宽则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过严则家庭关系紧张,易导致上下言路不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甚至使孩子往奸猾路上堕落。
如批评与表扬,都要用在点子上,都不能过滥。
过滥的批评与表扬都会让孩子将它不当一回事,达不到批评与表扬应有的效果。
三、统一口径。
作为家长的父母之间要统一意见与行为。
如果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也一定要与父母统一。
不能一方要打要骂,而另一方却崽呀肉的争,这就如政令不一,其后果将使孩子心中没有统一的是非观,而且还可能导致他一门心思寻找政策的漏洞。
四、内外有别。
不当着同学、邻居的面批评孩子,但当着同学与邻居的面可能给予适当的表扬。
这种表扬孩子会记得更牢,更有激励效果。
当然对孩子的批评,则以一家人关起门来进行为宜。
五、间接教育。
对孩子进行教育,间接的会比直接的更有效果。
比如,朋友来家里聊天,可以有意交流家庭教育经验,话虽然在大人中间讲,但孩子在一边会听,并且听得比平时更加认真。
六、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尽管也有家长自我管理不行而孩子非常争气的例子,但那毕竟是特例,不能模仿更不能推广。
家长管理好自己,比直接管孩子更重要也更有效。
七、平等称呼。
除了孩子学习讲话阶段,平时的交流要用平等称呼,也即家长尽量不自称“妈妈”、“爸爸”,而以你我相称,一利于民主氛围的形成,二利于孩子形成独立、自立意识。
八、关门研究。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新问题、新难题出现,遇到这种情况,大人“关起门”来研究,不能让孩子参与,免得不成熟的意见干扰了孩子的思想。
孩子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

孩子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孩子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孩子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希望有所帮助!孩子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篇11、态度形成:在孩子1-3岁的时候,给予良好的家教,这个家教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性格和学习基础,如认识字母、简单的交际、简单的句子(注:这个时候孩子的可塑性最强,是最好教育和影响的,如果这个阶段没有教育好,即态度没有培养起来,以后即使学习好,也容易受环境影响而下降。
2、兴趣习惯的培养与形成:在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之后,就可以进行正式的学习了。
在3-10岁之间,重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给予孩子的个人性格特性,比如喜欢航空(特喜欢飞机模型等、特喜欢画画、特喜欢钢琴,这时候的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如果有什么烦恼和不解,记得给其解答(注:如孩子在学校收到的教育过于纯真,那么看到社会上的部分现象与学校的不同时就会迷惘,比如看到所有的坏人就想举报,却没有注意自己的力量和安全,这时候需要给其说明和坏人斗需要力量和智慧来进行等等)。
3、解惑与放手:10-16岁时孩子进入青春期的逆反期,这时候不太听话,有时候喜欢喝父母对着干,这时候,需要给的就是小部分指导了,如恋爱观(可以早恋,但是不能过分,如发展到过分的地步)、事业观(要有事业才能在社会立足才能供养自己喜欢的爱戴的人等)。
同时,这个时候孩子有了自己的空间感,需要独处,所以孩子在长大了,这时候需要组件松手的,但是重大事项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比如孩子的教育中中考、高考、志愿选择等等这些都需要你们过来人的指导,但是不能过度干预)。
4、成为朋友:16-20左右的阶段,孩子心智基本成熟,这个时候独立的愿望和意识充分觉醒,需要的是你给的空间,这时不能够倚老卖老,显摆自己的资格和权威,避免与孩子的冲撞(这个不用太担心,因为在态度培养阶段已经形成了好的习惯,孩子已经大致清楚自己喜欢干什么不喜欢干什么了,她在心中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这时候需要一朋友的位置来和孩子做朋友,给予人生规划指导,比如以后的从业等。
家庭教育经验范文(四篇)

家庭教育经验范文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宝,何如让孩子在自己父母身边在学校里乃至将来在社会上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是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无法回避的实际课题。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较强的集体观念、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和尊重社会公德。
但孩子年龄小,贪玩的天性只是让他仅懂得了这些道理,如果不经过持续得体的训练和教育,那也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因此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便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怎样回答问题、怎样尊敬老师、怎样团结同学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
然后,时常教诲,孩子依旧不可能“事事洞察皆文章”,要不然,这个孩子也可能没有童真童趣了。
我对孩子的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大人孩提时的故事,哪怕是最顽皮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提起神来。
我就抓住了儿子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自身儿时的磨难对他进行适时的教育。
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讲当代著名科学家的事例,使他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
孩子做作业时,难免有“螺丝屁股”现象发生。
为了培养孩子静心耐心的性子,孩子妈妈在他做作业时会静静看书陪读,使之潜移默化地慢慢培养该静则静该动能动的行为习惯。
我们十分注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团结友爱的精神,例如:孩子有时来告状,说个别同学对他的东西比如玩具、图书感兴趣,乃至放学后叫他请客买吃的事情等。
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会笑着对他说:你作为一个男同学,起码要具备大方大度和广纳人气的气度,在你有能力的条件下,为什么不做“好人”去成为一个“领袖”呢?接下来,孩子自己也笑了,孩子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我也就达到了教育目的…….但反过来,我绝对不允许他有“那种”思想的存在,因为这是两种“制度”下不可对等的要求,我告诉儿子,谁要有对等凡俗的计较,以后谁将会有凡俗的结果。
我总觉得,我们对孩子在道德建设上的培养有利于他德育上的帮助,教育和培养孩子尊重社会公德(如在公交车上让座,给社会上那些乞讨的同龄人或老年人施以帮助、残疾人义演的赞助和汶川大震捐资等等)都能极大地培养他将心比心的同情心和对现有幸福生活感恩的心,从小帮助他树立更大的自信心和将来对社会富有责任感。
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经验归纳

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经验归纳引言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档旨在总结和归纳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优秀经验,以供参考和借鉴。
家长教育经验总结1.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应该关注家庭氛围的营造,尽量减少争吵和冲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互动。
2.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不以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3. 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家长应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
4. 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5.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陪伴阅读、参加亲子活动等,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6.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和锻炼习惯。
7. 给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家长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挫折面前更加坚强。
8. 做好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
家长应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9. 适度放手家长应适度放手,让孩子在适当的范围内经历挫折和失败,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和独立性。
10.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家长要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和方法。
结语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希望通过本文档的总结和归纳,能为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
家庭教育中成功经验通用9篇

家庭教育中成功经验通用9篇典型的家庭教育经验篇一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任何经验,经过这几年的时间总结了一点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屁股等。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从孩子升入一年级开始,我就非常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而且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陪着孩子。
孩子写完以后我们再一起检查,现在孩子已能独立完成作业了,但还是有点粗心。
其次,注重孩子品格的培养。
我觉得让孩子成才,必须让孩子先成人。
我有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孩子有外公,外婆从小我就教育孩子吃东西前要先给老人吃,要懂得孝敬老人。
坐公交车时要给老人让坐。
对待孩子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我觉得我们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子,我们不能高高在上,让孩子任何事情都听你的,我们要做孩子的好朋友。
其次我们始终要用积极的心态、愉快的心情来与孩子相处,再多不高兴的事情都不能发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始终是微笑的。
我们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篇二:一年级家长教育心得教育孩子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直以来就有一句话: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就把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与老师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看学习,只有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才是应对将来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保障。
因此,自从孩子懂事起,我们就刻意教育孩子要学会宽容、懂礼貌,对一些简单的事能判断出对错。
上幼儿园之后就开始教育孩子要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
因此,孩子在学校里是非常遵守纪律,听老师话的学生。
教师家庭教育工作经验、 经历、成果等简介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家庭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成果。
以下是我的家庭教育工作经验、经历和成果的简介:
一、工作经验
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我不断学习和研究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实践不断探索适合不同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方式。
二、工作经历
家长会组织与沟通:我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需求。
通过家长会,我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教育计划,促进家校合作。
家庭访问:我积极开展家庭访问活动,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
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和需求,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家长培训:我定期举办家长培训活动,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通过培训,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三、工作成果
提高家长参与度:通过我的努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参与度明显提高。
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孩子成绩提升:在家庭教育的推动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
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在学校表现更加出色,获得了更多的荣誉和奖项。
家校合作更加紧密:通过我的工作,家校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家长和老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总之,我在家庭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成果。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精选16篇)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精选16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篇1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
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
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
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知道应该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
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
”女儿连下句:“我马上把她扶起来。
”……乐此不疲。
三、让孩子“自己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
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
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
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
家庭教育中的5条经验和教训

家庭教育中的5条经验和教训1.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亲密的伙伴,也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首要导师。
父母的言行举止,如同照亮孩子世界的明灯,他们通过模仿这盏灯,学会如何在这个世界上行为处事。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将自己期望孩子拥有的品质和行为展示得淋漓尽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启发。
2. 倾听与理解:家庭教育的高效运作离不开有效的沟通。
父母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困扰。
通过理解孩子的视角和情感,父母能更好地给予他们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起亲子间的信任和默契。
3. 鼓励自主: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被视为至关重要的目标。
父母应当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并勇于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
4. 设定明确界限:在家庭教育中,设定明确的界限和规则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父母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符合家庭规范的,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并解释这样规定的理由。
同时,父母还要根据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灵活调整界限,以确保他们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5. 爱与支持:家庭是孩子心灵的避风港,父母的爱与支持是他们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
父母需要用关爱和接纳的心态,对待孩子的一切,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这种情感支持有助于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他们在生活中战胜困难、勇往直前提供坚实的后盾。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父母在多个方面下功夫。
通过以身作则、倾听理解、鼓励自主、设定明确界限和提供爱与支持,父母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助力他们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家庭教育经验介绍(通用15篇)

家庭教育经验介绍(通用15篇)家庭教育经验介绍篇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自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无限存在的永恒课题。
她延续至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日,仍是我们无法回避.异常重视的问题。
“人生如梦,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应完成的任务,总结起来不过区区两件,一是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
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后代,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从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每一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
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
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调皮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经验简介

家庭教育经验简介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和成长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塑造孩子的品格、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希望对父母们有所启发。
1. 爱与尊重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尊重。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以温暖的态度对待孩子,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关爱。
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2. 设立明确的规矩和界限在家庭中,适当的规矩和界限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和责任感。
父母应该与孩子共同制定规矩,并确保他们理解规矩的重要性和相应的后果。
同时,父母也应该尽量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做出自己的选择,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
3. 培养良好的沟通方式良好的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父母应该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是一个安全、开放和理解的空间。
在沟通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教导他们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观点。
4.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律责任心和自律是孩子顺利成长的重要品质。
父母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日常责任感,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个人物品、参与家务等,让他们逐渐形成自律的习惯。
同时,父母也要正确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责任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5. 鼓励孩子追求兴趣和发展特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而家庭应该是他们发展和展示才华的平台。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兴趣活动,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并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6. 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父母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和温馨的家庭氛围,避免家庭冲突和暴力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关心和支持是家庭和谐的基石,也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模式。
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

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是每个家长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
下面将介绍几个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家长们更好地育儿。
一、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家庭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是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不论是喜悦还是困惑,父母都要以理解和爱的态度去倾听孩子的需求。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主动与孩子互动,分享彼此的感受和心情,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理解的良好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家庭教育的第二个成功经验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
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榜样,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勤俭节约等,并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三、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的第三个成功经验是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
父母应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如丰富多样的图书、教育软件等,鼓励孩子读书、绘画和参与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
同时,父母还可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四、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家庭教育的第四个成功经验是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父母应该教导孩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并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互相尊重、宽容包容的方式,教育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
同时,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的第五个成功经验是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适当地表达。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情绪问题,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
同时,父母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运动、听音乐、参加艺术活动等,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防线。
家庭教育中成功经验

家庭教育中成功经验在家庭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经验有很多,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一些重要经验:1.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意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应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尊重,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2. 设立明确的家庭规则:家庭规则对于孩子的行为与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并且要清晰明确,便于孩子理解和遵守。
3. 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家长应始终给孩子一个倾诉和表达的空间,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
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
4.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作息、认真完成作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
同时,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学习指导和帮助,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5. 鼓励孩子多样化的兴趣培养: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活动和兴趣班。
通过丰富多样的培养,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潜能,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
6. 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适度给予孩子一定的责任和独立性。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应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交机会,并教导他们与他人友善相处、学会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8. 构建积极的家庭文化:家庭文化是一种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它对孩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操守和家庭责任感,传递正能量和正确的人生观。
9.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合理饮食、良好睡眠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
10. 鼓励孩子发展良好的价值观: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孩子健康、独立、有责任感的成年人。
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如诚实、正直、宽容、友善等。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经验。
家庭教育经验

家庭教育经验家庭教育经验15篇家庭教育经验1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个问题特别使家长们困惑,就是感到对待孩子的办法、招数太少。
近日,一位家长谈到一件事。
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
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或愤怒,或无奈,缺乏科学有效的办法。
家庭教育,其实是一个与孩子心理沟通的过程,是一场心理战,所以,家庭教育是要讲究策略的。
为此,要研究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制定自己的策略。
家庭中每个成员有自己不同的角色,表达方式可以不同,但要达到某些共识,目标要一致,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同时,家庭教育要引入新的观念和方法,家长要更新知识,终身学习。
如果父母学习一些营养知识,就知道: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应偏碱性,所以,饮食要注意科学搭配;如果只吃羊肉串,不吃主食和蔬菜,肉类使体内偏酸——造成孩子易困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精力,易引起肥胖等。
所以羊肉串不应当饭吃。
在具体方法上,父母们也可学习借鉴古代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家教也有“兵法”,不可乱了阵脚。
针对上述这个例子,家长应相互配合,可以参考下列做法。
1.调虎离山。
爸爸应和颜悦色,找个借口,立即带孩子出门,使孩子暂时脱离情绪对抗的情境,也避免爷爷奶奶的“保护伞”过度的呵护。
2.声东击西。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淡化其物质需求。
爸爸可以说:“你看,为了保护环境,街上卖羊肉串的都没有了。
你看,那个人那么胖,走路都喘,咱们吃多了羊肉串,也变得那么胖,多难看……”3.暗渡陈仓。
家庭教育经验材料(9篇)

家庭教育经验材料家庭教育经验材料(9篇)家庭教育经验材料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一位家长就此谈到的几点体会。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
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
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
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
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
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
“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
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
“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
事实确实如此。
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
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
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
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
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
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经验介绍综观各国家庭教育概念演变过程,参考名家大师对于家庭教育概念的描述,结合我们家庭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我们将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有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传言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终生的一种的社会活动。
对待孩子犯错,家长应该怎么做?一、与孩子勤沟通,注意恰当的奖惩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每天都与孩子聊一聊学校发生的事,从她的讲述中就能够发觉她的进步或问题,有进步及时表扬,但表扬主要是以精神奖励为主。
有错误就先提醒哪有问题,并与孩子探讨怎样改进,如果再发生就严肃地批评。
比如说:看到孩子写作业磨蹭,很少的作业也要很长时间完成,为了让孩子加快速度,我告诉孩子说:“你今天能自己认真地写作业,时间记得很准,表现不错,你完全有能力再快一点做完作业。
”小孩子都喜欢表扬,正面的表扬有时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针对孩子的不足,循序渐进地弥补刚上学时,孩子面对学校的课程和作业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在幼儿园阶段我从没让她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所以孩子刚开始接触学校生活时非常不适应,字认得少,题意理解不了,作业写得很慢。
我尽量克服自己的急躁情绪,与逄老师沟通后,针对孩子的问题有意识地弥补。
每天晚饭后,我与孩子把当天的课本、练习册或卷子中遇到的生字,一遍遍地共同大声朗读,再结合题意耐心地讲给孩子听。
假期时,我们带孩子去图书馆借书、看书,去书店买书,临睡前讲给孩子听,或让孩子讲给我们听。
渐渐地,孩子经过课堂的学习和课后的练习,认的字多起来,题意也慢慢地读懂了。
学习到时间这个单元时,孩子感到有些吃力,我就给孩子一个喜欢的小闹钟,当孩子做作业、读书、玩耍时,就提醒孩子看看时间并记录下来,又引导孩子试着计算做各种事情用了多少时间。
孩子觉得很有趣,从刚开始特费劲地看表,到后来很自如地看表说时间,经过了漫长的阶段。
三、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小孩在读书期间,老师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非常幸运,我女儿的老师是责任心非常强的好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很懂得孩子的心理,受到全班学生和家长们的爱戴。
逄老师经常通过博客、校讯通等方式将孩子的情况随时告诉我们家长。
有时时间很晚了,或是在假期,逄老师还就孩子们在学习中的种种表现与家长探讨。
作为家长我非常感激老师的辛勤付出,有时因工作关系未能及时做到与老师互动,在此也表示深深的歉意。
每次孩子值日时,我都尽可能地赶到学校参加孩子值日,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我们还经常教导孩子要尊敬老师、认真听从老师的教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正是老师的伟大之处。
四、培养孩子生活能力和良好的作息习惯在家里,我们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袜子、洗毛巾、收拾碗筷、收拾书包、洗澡等。
放学后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写作业、读书、玩耍等,我们要求孩子要按时起床和休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除了正常的零花钱之外,我们很少给她钱,因为她从小就没有乱吃零食的习惯。
一方面让她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培养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更加珍惜自己所做的一切。
最新家庭教育的经验分享:家庭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 我家孩子从上学开始,就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晚上放学回家,不是先打开电视机,而是打开书包写作业、复习白天所学的知识;功课完成后马上收拾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时间许可就读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在此期间,我们家长也从不看电视,有空也是看书,给孩子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
习惯养成以后,孩子相当自觉,知道何时该如何做,该做什么。
特别是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丰富了知识面,会受益终身。
其次,我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应渗透到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中去。
第一、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
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身教重于言教。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些家长责备孩子说脏话,可实际上我们的家长在生活当中就出口带脏字,这怎能不影响孩子呢?再比如,乘公交车如果家长经常给老人让座,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就知道了要尊重老人。
第二、要多用赏识的方法教育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家长应清楚的了解这一点,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切忌没完没了地与其他成绩好的孩子对比,那样会大伤孩子的自尊,久而久之,在孩子的意识里就形成了一种观念——我不行。
有了这种心理,孩子干什么都会缺乏自信,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三、要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不管你有多忙,也不管你心情有多坏,孩子的话你都要用心去听,并适时地进行教育。
否则,对于孩子的话你心不在焉,或根本不去理会,时间一久,孩子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反正爸妈也不听我说,那干脆不说。
这样你就彻底失去了直接了解孩子的机会,孩子也会与你越来越陌生。
我家孩子每天都会将学校发生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告诉我们:今天哪个老师怎样了;今天谁谁又给班上扣分了;谁谁惹老师生气了;今天小测自己的成绩怎样了等等,这时我会在仔细听完后适时地进行教育,比如,充分肯定她的成绩的同时指出其不足,这样孩子就比较乐于接受;再如,让她找找成绩差的同学的优点是什么,或许体育成绩很棒,或许这位同学很乐于助人等等,让孩子知道每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团结同学,吸取其长处。
我女儿在同学中人缘一直很好,我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方面的教育。
第四、有时间应尽量多陪陪孩子。
陪孩子一起玩,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户外,从而更好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我和孩子一起养花、养草、饲养小动物,其乐无穷。
户外活动,接触社会,接触外人,更有随时随地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如何改变孩子孩子暴脾气的方法1、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
父母可以多方了解别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父母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的。
2、当孩子发脾气时,不要强化他这种行为家人是一味袒护他,还是教导他?假如一味袒护,就会使他尝到甜头,这实际上是一种负强化,他就会闹得更凶。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并记住一个道理:吵闹发脾气是没有用的。
这样就可以使孩子明白用“哭闹发脾气当武器”不起作用。
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育,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会有所改变。
3、培养孩子做事的灵活当孩子玩玩具、吃饭时不要“固定”一种方式、方法和模样,要从小尽量使其“多样化”,任其有挑选的余地。
特别是当一种东西、食品、玩具不存在了,就应及时引导孩子转移到别的东西、食品、玩具上去,这种调节能力越好,其灵活性也就越好。
当孩子的兴趣增加了,对困难和问题的处理态度也灵活了,他发脾气的习惯也就会随之减轻。
4、孩子好发脾气是后生的有的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也跟着发脾气,用发脾气对发脾气。
这种感情用事的方法,绝对改变不了孩子好发脾气的习惯。
有的母亲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拗不过他,就把他推给父亲管教,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妈妈对他发脾气毫无办法”以后他会变本加厉地在母亲面前发脾气。
5、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孩子学习绘画宜在3-4岁;学习音乐宜在5-7岁之间。
因此,兴趣的培养不要过早,也不宜过晚。
孩子的兴趣特别容易转移,不要只根据父母的意见来决定,而应当听听专业人员和孩子本人的意见。
6、找出孩子好发脾气的原因孩子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表达能力差,一点小事就发脾气;还是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缺乏判断的能力。
如何用愉快的家庭教育孩子?一、让他们不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小孩子们能得到足够的来自父母的鼓励,他们就会茁壮成长。
经常冲着孩子大叫大嚷:“你又在那儿干什么呢?”的父母像是往他们孩子的心中刺了一剑似的,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伤害。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去放松、听音乐,或者什么也不干,只是发呆。
然后呢,当我们的“电池”重新充足电时,我们将精神抖擞,准备好去面对下一个挑战。
孩子也是一样。
二、找找是否有隐藏在暗中的困难存在这话听起来不言自明。
但实际上,你是否问过你的孩子为什么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吗?也许他会在你的询问下说出心里话——他被坏孩子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老师等等。
良好的环境同等重要。
某些孩子在安静的房间里注意力最为集中,而有些却喜欢热闹的背景环境。
如果你的孩子说他不喜欢被独自关在自己的房间里,那么就让他在厨房边上的餐桌上做作业。
如果孩子变得毫无动力了,通常他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三、给孩子一个选择允许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帮助他们成功的最佳途径之一。
如果你让孩子感到她有选择去学芭蕾舞或是去练健美操的自由,她就会更卖力气地去做这两件事中她所选中的那件。
不过,此时她仍会需要你的大力支持。
举个例子,虽然你的孩子很愿意在星期六的早上去管弦乐队排练,但如果你不送她去的话,她还是有可能中断或放弃的。
多数孩子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因此父母们必须对此做出投入。
除非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不然孩子就会失去关注的焦点,不再集中精神去做事,转而决定去看电视或小朋友们做游戏去了。
四、积极地谈论你自己的工作结束了一整天令人心烦的工作之后已精疲力竭,这是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在这样的状态下,向你的孩子讲述你工作中发生的令你高兴的事情和令你不高兴的事情也是很重要的。
激发他的憧憬和热情,他会想:“如果我努力工作的话,我会像妈妈一样成功。
”如果你身陷于一份乏味的工作之中,的确没有什么值得与孩子们分享的,那么就告诉他,如果你无法获得一定的资格或学历,你就无法找到一份有趣的工作。
有时,孩子会从不愿意像父母那样生活的想法中找到动力。
五、解释你的理由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弃钢琴教育,因为你很肯定这是对他有好处的,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无论你想怎么做,决不能冲你的孩子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地训斥他。
因为大叫后没几分钟,他就不再去听你在说些什么了。
相反,如果你耐下心来向他解释为什么你认为继续练下去是重要的,他有可能会转过神来同意你的看法。
即使他仍不同意也没关系,他很可能有自己的看法。
父母也应倾听孩子的意见,并告诉他,无论他怎么做,他学过的东西都会收藏在他的经历中,永远不会浪费掉。
六、重视赞扬的作用不断给你的孩子以赞扬是极重要的一条劝告,但赞扬必须是有的放矢的。
孩子一点也不傻。
如果他给你看他刚做完的某个东西,你仅仅说了句“干得不错”,他就会知道,你并没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你此时应说的是:“我很喜欢你在文章中论述这个观点的方法,这样说很发人深省。
”或者“你的音阶弹得非常流畅。
”等等。
于是,孩子知道了你的确对他的小小成绩很感兴趣,下次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做以博得你的赞扬。
七、明智的奖赏父母会许诺,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他就会得到一辆自行车;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