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17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沈阳
动脉血气分析评分标准
![动脉血气分析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c05332d02768e9951e73863.png)
动脉血气分析评分标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一)目的
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氧合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2)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及穿刺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3)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
2.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穿刺部位。
(3)先抽取少量肝素,湿润注射器后排尽。
(或者使用专用血气针)。
(4)消毒穿刺部位,确定动脉及走向后,迅速进针,动脉血自动顶入血气针内,一般需要1毫升左右。
(5)拔针后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橡皮塞或者专用凝胶针帽隔绝空气。
(6)将血气针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匀,立即送检。
(7)使患者垂直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
3.指导患者:
(1)指导患者抽取血气时尽量放松,平静呼吸,避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2)告知患者正确按压穿刺点,并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
(三)注意事项
1.消毒面积应较静脉穿刺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
2.患者穿刺部位应当压迫止血至不出血为止。
3.若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取血,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4.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勿有空气。
5.标本应当立即送检,以免影响结果。
6.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及结果解读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及结果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1d16c9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6.png)
PART
02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解读
血气分析常用项目及正常值
临床应用: 1.氧合情况 2.酸碱平衡
动脉血气分析-氧合评估
低氧血症是常见并随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许多疾 病均可引起。
➢ 呼吸系统疾病、 ➢ 心脏疾病、 ➢ 严重创伤、休克、 ➢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 中毒、 ➢ 手术麻醉等。
存储时应避免温度降至0℃以下。 • 低温保存的血标本仅能进行气体压力检测,不能用于电解质检测,以免导致错误
接收
• 检测申请单应随样本运送,包括唯一的样本识别号、样本采集日期和时间以及要求的其它 信息(体温、给氧方式、机械通气参数、吸氧浓度等)
• 记录实验室接收样本的日期和时间 • 有明显缺陷的样本(如血液凝固、标本量少、气泡过多、标识不清、静脉血/停跳液/动脉
嘱患者握拳, 同时按压尺动脉及桡动脉
伸开手指,手掌变苍白
压迫尺动脉的手抬起, 观察手掌颜色恢复的时间
• 若手掌颜色在5~15秒之内恢复,提示尺动脉供血良好,该侧桡动脉可用于动脉穿刺。 • 若手掌颜色不能在5~15秒之内恢复,提示该侧手掌侧支循环不良,该侧桡动脉不适宜穿刺。
3.1.1 采血器准备
应先采血针将针栓推到底在调整到预设位置。
• 临床意义:HCO3std和HCO3act均代表体内HCO3-含量,是主要的碱性指标,酸中 毒时减少,碱中毒时增加。两者的区别在于SB不受呼吸因素影响,仅仅反映代谢因 素HCO3-的储备量,不能反映体内HCO3-的真实含量。而AB受呼吸因素影响,反 映体内HCO3-的真实含量。
动脉血气分析-酸碱平衡指标
•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之前,应先应先采血针将针栓推到底 在调整到预设位置。
• 采血量根据具体血气分析仪样本需要量决定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d8142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b.png)
01 Chapter目的和背景0102血气分析是通过对动脉血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测量,评估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
血气分析对于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等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指导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血气分析的定义与重要性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制定02 Chapter采集前准备确认患者状态稳定,至少休息5分钟,保持环境安静,注意保选取合适的动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动脉,如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
消毒穿刺采集血样封口动脉血气采集技术01020304采集到的血样应立即送检,避免放置过久影响结果。
立即送检记录采血时间、送检时间和检测时间。
记录时间核对患者信息、采血部位和血样标签。
核对信息将血样送至实验室进行血气分析,包括pH 值、PaCO2、PaO2等指标的测定。
检测分析血气分析样本处理血气分析仪器的校准和维护校准仪器定期保养检查试剂故障排除03 Chapter诊断标准呼吸衰竭的诊断血气分析鉴别诊断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030201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监测治疗建议重症病人的监测与治疗04 Chapter误差来源与控制措施采血不当动脉血样本在运输、储存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因时间延迟、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误差,应采取措施减少这些影响因素。
样本处理不当仪器误差样本污染的预防和处理仪器误差的检测与纠正使用标准品进行校准对仪器故障进行排查定期检查仪器05 Chapter采血部位采血部位可选择足跟部或桡动脉,采血前需进行适当的按摩或拍打以促进血液循环。
采血时间采血时间应选择在出生后24-48小时,因为此时新生儿的呼吸和代谢功能较为稳定。
标本处理采集的血液样本应立即用肝素抗凝,并在2小时内进行测定。
新生儿及儿童血气分析孕妇血气分析03标本处理机械通气病人的血气分析01采血时间02采血部位特殊病人群体的血气分析重症病人对于重症病人,应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评估病情。
老年人老年人的呼吸和代谢功能逐渐衰退,应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血气分析结果。
2017.2.17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沈阳
![2017.2.17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沈阳](https://img.taocdn.com/s3/m/7d90abcf195f312b3169a5a0.png)
中华医学会静疗指南推荐意见
一页文字 血气针选择:3ml预设型动脉血气针优于玻璃注射器和塑料注射器
疼痛感、一次穿刺成功率、主要血气指标 标本采集前健康指导
穿刺部位选择:桡动脉
各国组织对动脉血气分析流程无统一认识 标准
检验
差异较大 差异较大
关注点
护理
呼吸
血气 分析
麻醉
详细程度 要求不一致
影响力
中国缺乏 详尽动脉采血标准
WHO
IFCC
CLSI
AARC
CAP
BBCG
ISO15189
目
CONTENTS
02
中国动脉采血标准制定
录
中国首个全面的血气分析护理指南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
北京护理学会牵头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冠名
质量
运输 控制 常见
存储
采血 采血
流程 流程
并发症
血气 分析
CLSI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采血流程较全面
• 采血器具:冻干肝素盐或其它适当的抗凝剂的自充式 一次性采血器 肝素是一种弱酸,因此过量肝素可直接影响PH值, 间接影响PCO2 • 全面的穿刺部位选择 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毛细血管、足背动脉、 3
足够的侧枝循环
1
Radial Artery
2
Brachial artery
Femoral Artery
脐动脉、胫后动脉
• • 采集前器具准备要求全面 关注动脉穿刺伤害/并发症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动脉痉挛、血肿、血栓或栓塞、 采血安全性 • 采集后30min内,常温运输;如果分析被延迟应使用玻璃注 射器并使用冷却剂 • 其他:末梢、动脉置管采血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855834e6c175f0e7dd13732.png)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诊断、病情、年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局部情况、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2.准备用物:输液车、治疗盘、动脉采血器、复合碘、干棉签、擦手液、利器盒、化验标签(注明体温、氧流量、血红蛋白、)3.核对身份4.动脉的选择,首选桡动脉,做艾伦试验:受检者握紧拳头,检查者同时紧压其腕部的桡动脉、尺动脉,这时受检者松开拳头,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变得苍白,然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松开尺动脉恢复其血供,这时手掌应迅速(5s内)恢复红润,说明受检者的桡动脉、尺动脉间有完善的侧支循环,在桡动脉血供消失的条件下不影响手部血供,为艾伦试验阴性;反之,如果在5s内不能恢复红润,则为该试验阳性。
5.护士站在穿刺侧,取站立位,视线保持在采血部位区域内。
上肢伸直略外展,腕部背曲30°。
6.一指定位——桡动脉:距掌纹线2-3cm,动脉搏动最强处,通过“一按一提”,仔细感觉动脉的搏动。
7.检查动脉采血器的有效期,密封性等,拆开包装。
8.核对身份,消毒穿刺部位,直径大于5cm,操作者食指也要消毒2遍。
将动脉采血器推至底部,再拉至预设位置1.6ml,除去针头护套。
9.采血者用左手食指,沿动脉走向,固定住桡动脉,并感受到他的搏动;右手以执笔式的方法把持住注射器,手的小鱼际贴在患者的大鱼际处,便于固定,针头斜面向上向心,沿食指边缘45-90°刺入皮肤。
缓慢进针,边穿刺边注意回血。
10.见回血后,固定注射器,血液会自动涌入采血器,空气经孔石装置排出。
血液液面达到达到预设位置孔石会自动封闭。
11.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5分钟。
将动脉采血器针头垂直插入蓝色橡皮塞中。
如血液未达到预设位置,则将采血器缓缓推动针栓将气泡融入孔石排气。
丢弃针头和针塞,螺旋拧上安全针座帽。
12.青楼颠倒混匀5次,手搓5秒,包证血液与抗凝剂完全混合。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精讲精选全文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精讲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e87f5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8.png)
血气分析化验值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碳酸氢根
(HCO3-)
实际碳酸氢根
AB
22~27 mmol∕L
呼吸性酸中毒:HCO3-↑,AB>SB
呼吸性碱中毒:HCO3-↓,AB<SB
代谢性酸中毒:HCO3-↓,AB=SB<正常值
代谢性碱中毒:HCO3-↑,AB=SB>正常值
PCO2<35 mmHg:呼吸性碱中毒
3. 判断有否有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PCO2↓,可减至10 mmHg
代谢性碱中毒:PCO2↑,可升至55mmHg
4.判断肺泡通气状态
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不变
PCO2↑肺泡通气不足
PCO2↓肺泡通气过度
血气分析化验值
项目
参考值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通知医生;尽可能让患者平躺或在患者坐立时放低他/她的手臂;松开患者衣物
动脉留置导管并发症
为减少动脉留置针对动脉造成的损伤,建议动脉导管留置时间最好不超过96h间断使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应用动脉测压管时,维持肝素盐水300mmHg压力持续冲洗导管;局部有感染征象时,及时拨除导管
感谢聆听,给予指导!
减少气体指标影响
5
动脉血气分析质量控制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动脉血氧分压
PO2
80~100mmHg
判断肌体是否缺氧及程度 <80mmHg缺氧
<60 mmHg:呼吸衰竭
<40 mmHg:重度缺氧
<20 mmHg:生命难以维持
血气分析化验值
血气分析化验值
采血前准备——环境准备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详解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2e8365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c.png)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详解一、目的:动脉血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人体氧合和酸碱平衡状况。
通过测量动脉血液中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氢离子浓度(pH)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可以判断呼吸功能、肺功能以及酸碱平衡状态。
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急性呼吸功能障碍、肺疾病、循环功能障碍等疾病的重要方法。
二、适应症:1.呼吸功能障碍: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肺功能障碍:如肺炎、肺栓塞、肺水肿等。
3.酸碱平衡紊乱:如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等。
4.高原适应:如高原缺氧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评估。
三、操作步骤:1.采样:通常在换气量稳定并且血流量足够的动脉进行血样采集,常用的动脉包括桡动脉、臂动脉和股动脉。
2. 采样设备准备:准备一根无肝素的注射器(通常为1ml),血气分析仪及其相关试剂盒。
3.采样过程:将无肝素注射器连接到血气分析仪,用无菌针头沿动脉流向将血样抽入注射器中,确保顺利抽取到足够的血液。
4.采样后处理:将血样放入试剂盒中,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进行血气分析。
四、结果解读:1. PaO2(氧分压):可反映氧的弥散功能和血氧饱和度。
正常值为80-100 mmHg(1 mmHg≈0.133 kPa)。
2. PaCO2(二氧化碳分压):可反映肺通气功能和呼吸情况。
正常值为35-45 mmHg。
3.pH(氢离子浓度):可评估酸碱平衡状态。
正常值为7.35-7.454. HCO3-(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情况。
正常值为22-26 mmol/L。
5. BE(碱剩余量):可评估非挥发性酸碱平衡状态。
正常值为-2~+2mmol/L。
五、临床应用:1.评估呼吸功能障碍: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判断肺功能障碍的程度,如ARDS、哮喘等。
2.评估肺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判断肺炎、肺栓塞等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指导相应的治疗。
3.评估酸碱平衡状态:动脉血气分析可以检测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指导酸碱平衡的调节和治疗。
临床操作动脉血气分析:实践标准解析
![临床操作动脉血气分析:实践标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315d4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2.png)
临床操作动脉血气分析:实践标准解析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操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其配合,并确保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准备齐全。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动脉血气分析的穿刺部位通常选择股动脉或桡动脉。
在选择穿刺部位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状况,如局部皮肤状况、患者体位等因素。
对于股动脉穿刺,患者通常取仰卧位,暴露股动脉;而桡动脉穿刺则需患者取坐位,前臂平放于桌上,暴露桡动脉。
在穿刺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穿刺技术,以确保一次穿刺成功。
穿刺前,先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并用酒精棉球进行皮肤消毒。
待消毒液干透后,即可进行穿刺。
穿刺时,一手紧握动脉搏动,另一手持穿刺针,与皮肤成45°角刺入动脉。
见到血液涌出后,轻轻旋转穿刺针,直至血液顺畅流出。
穿刺成功后,应迅速将动脉血气分析针头连接到分析仪器上,并启动采样程序。
在采样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根据患者状况进行相应处理。
待血气分析结果出来后,应对结果进行仔细分析,以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在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并发症,如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神经损伤等。
因此,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同时,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操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巧。
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操作之前,我会详细向患者解释这项检查的必要性、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
我会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并确保它们功能正常。
在操作过程中,我会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
选择股动脉或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时,我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判断。
例如,如果患者局部皮肤有损伤或炎症,我会选择另一个部位作为穿刺点。
在穿刺过程中,我会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减轻患者的痛苦。
当穿刺成功,血液顺畅流出时,我会感到一种成就感,同时也为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而感到自豪。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共识ppt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共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935a4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9.png)
2. 减少误差: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 误差
3. 提高效率:提高检测效率,减少 重复检测
4. 保障安全:降低操作风险,保障 患者安全
5. 提高质量:提高检测质量,为临 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保障患者安全
01
提高标本采集的准确 性
02
减少标本采集过程中 的风险
03
确保患者在采集过程 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共识
演讲人
目录
01.
动脉血气分析的重要 性
02.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 集操作共识
03.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 集注意事项
04.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 集共识的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的重要 性
评估患者呼吸功能
01
动脉血气分析可评估 患者呼吸功能,包括 通气、换气功能
02
动脉血气分析可评估 患者酸碱平衡状态, 包括呼吸性酸碱失衡、 代谢性酸碱失衡
采集过程中避 免空气进入
采集过程中注意 患者安全,避免 损伤血管和组织
遵循操作规范
01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防止感染
02
确保采集部位正确, 避免误伤
03
操作过程中,避免空 气进入
04
采集完成后,及时处 理标本,防止污染
05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资 质,确保操作规范性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 集共识的意义
提高检测准确性
01
首选部位:桡动脉
02
次选部位:肱动脉
03
末选部位:股动脉
04
特殊情况:根据患者病情 和医生建议选择其他部位
采集方法
采集部位:桡动脉、 肱动脉、股动脉等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ca9399a452ea551811a6873d.png)
目
录
编辑版ppt
中国首个全面的血气分析护理指南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
北京护理学会牵头 中国护理管理杂
志冠名
质量
运输
控制
常见
存储
并发症
采采血血 流流程程
血气 分析
编辑版ppt
医护 安全
标准初稿 2015年11月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
北京启动会 2015年11月
修改意见征询 2016年5月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 》
编辑版ppt
01
国内外动脉采血现状
02
全国动脉采血标准制定
03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
CONTENTS
目
录
编辑版ppt
一指法采血
WHO 动脉血取样的实践指南
只推荐 桡动脉
编辑版ppt
IFCC 国际临床化学联盟
关注结果
• 采集 应避免溶血(溶血导致钾离子增高、钙离子降低) 采血部位: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头皮动脉(儿童可选) 新生儿(脐动脉) 死腔小于5%,气泡立即排除 颠倒混匀5次,搓动5s存储和运输
1034次 采血观察
5个 大区
南区
3家医院 7个科室
141次采血 120位护士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724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护士访问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
西区
3家医院 7个科室
130次采血 98位护士
ABG SOP 全国调研
58个 科室
24家 医院
华西医院 西京医院 西南医院
编辑版ppt
* 嘱患者平躺或静坐 5min
患者评估
动脉血气操作及评分标准
![动脉血气操作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cbe10a7dd3383c4bb4cd2e3.png)
3.戴手套,选定合适穿刺部位,首选桡动脉,其次可选股动脉。4. 消毒:(1)病人皮肤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直径大于5厘米,连续消毒两次。
(2)操作者左手食指及中指消毒。
5.定位:消毒后左手食、中指在动脉搏动最强处或腕横纹上二横指处定位。
2.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不能有空气。
3.送检单上要注明当时血色素及体温。
10
少一点
-2
5
5
5
5
10
10
5
未洗手
未戴口罩
酌情扣分
定位不当
反复定位
范围不到
未消毒
移位一次
不符
针头与其他接触
反复穿刺不见血
压迫不好
有气泡
未立刻送检
未安置病人
未整理用物
-3
-2
-5
-5
-5
-5
-5
-5
-5
-5
-5
-5
-10
-3
-2
注
意
事
项
1.定位要正确边穿刺边注意回血,不要抽针芯。
1.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穿刺部位压迫时间要足够。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及评分标准
年月科室:姓名:监考人:得分:
项目
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目的
1 判断血液酸碱度。2 观察血液中气体成分的动态变化。
5
少一点
-2
用
物
注射盘、动脉采血器或肝素冲洗过的1ml无菌注射器、橡皮塞子一只,化验单上写上体温(如检测需要还需写上血色素)、手套。
5
少一件
-1
操
动脉血气解读指南
![动脉血气解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43850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6.png)
动脉血气解读指南动脉血气解读指南动脉血气解读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项检查,常用于评估肺功能和酸碱平衡的状况。
本文将从动脉血气检查的方法,常见数值及其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动脉血气检查的方法动脉血气检查是通过取动脉血样本,进行一系列生化检测,以了解患者呼吸和代谢状况的一种检查方法。
通常采用的是经橡胶套管穿入桡动脉或股动脉进行采血,术中注意手术无菌,穿刺部位消毒彻底避免引起感染。
采血前要请患者松开袖口或褪去裤子,暴露出采血部位,让患者把手或腿放平,轻柔地按压局部动脉至当地失去搏动,再进行穿刺采血。
二、动脉血气检查所测量的指标有哪些?1. pH值:正常值为7.35-7.45,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状况。
2. CO2分压(PaCO2):正常值为35-45 mmHg,主要反映肺呼吸功能的状况,过高表示有呼吸性酸中毒,过低则表示有呼吸性碱中毒。
3. HCO3-离子浓度:正常值为22-28 mmol/L,主要反映肾脏代谢功能,过高表示有代谢性碱中毒,过低则表示有代谢性酸中毒。
4. 二氧化碳含量(CO2CT):正常值为23-29 mEq/L,是血液中所有二氧化碳总量的计算指标。
5. 氧分压(PaO2):正常值为80-100 mmHg,反映肺部氧气交换功能,过低表示患者体内氧气不足。
6. 氧饱和度(SaO2):正常值为95%-100%,表示血红蛋白中结合氧的比例,体现患者的氧供情况。
三、动脉血气检查常见疾病的指标变化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PaO2下降,PaCO2上升。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aO2下降,PaCO2轻度升高。
3. 肺栓塞:PaO2下降,PaCO2轻度升高。
4. 代谢性酸中毒:pH值下降,CO2分压正常或轻度升高,HCO3-离子浓度下降。
5. 呼吸性酸中毒:pH值下降,CO2分压明显升高,HCO3-离子浓度轻度升高。
6. 代谢性碱中毒:pH值升高,CO2分压正常或轻度下降,HCO3-离子浓度明显升高。
动脉血气临床操作实践标准
![动脉血气临床操作实践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a208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3.png)
动脉血气临床操作实践标准
动脉血气临床操作实践标准如下:
1.采血前准备:采血前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采血部
位,并准备好采血工具和必要的急救措施。
2.采血部位选择:通常选择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等容易穿
刺的部位,并确保采血操作不会影响患者的其他治疗和监测。
3.采血操作:洗手并核对患者信息,选择合适的采血针或注射器,
消毒采血部位,进行穿刺并抽取适量的动脉血液。
4.采血后处理:拔出采血针或注射器,轻轻按压采血部位,将血
液注入预先准备好的血气分析仪中,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
5.注意事项:采血时应避免剧烈运动、过度通气等情况,以免影
响检测结果;采血时应选择合适的采血针或注射器,避免使用
过期的针头或注射器;采血时应避免交叉感染,使用一次性针
头或已消毒的针头。
6.操作后的处理:操作后应尽快将血液注入血气分析仪中,并确
保没有气泡或其他杂质混入;如果需要保存样本,应将其标记
并妥善保存;操作后应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
以上是动脉血气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基本内容,具体操作可以根据不同的仪器和实验室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操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确保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动脉血气分析doc
![动脉血气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e362644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7f.png)
纱布;弯盘等)
❖ 2:操作中 (1)再次核对床号,姓名等
❖
(2)采血(将动脉采血针回抽至1ml备
用,触摸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碘伏棉签消毒穿刺
部位和术者左手示指和中指以固定动脉,右手持注
射器与皮肤呈45。穿刺,若取股动脉则垂直进针,
穿刺成功则血液自动流人针管内,色鲜红,采血
1ml,取血后立即拔针,将针头斜面密封,以免空
一般根据PaO2及PaCO2判断缺氧及通气情况。
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 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PaCO2,BE(或AB)判断酸碱失衡,pH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存在失衡。
5mmol/L(常存在于酸中毒时)
PaCO2,BE(或AB)判断酸碱失衡,pH超出正常范围 穿刺,若取股动脉则垂直进针,穿刺成功则血液自动流人针管内,色鲜红,采血1ml,取血后立即拔针,将针头斜面密封,以免空气进
❖ 4:并发症 ❖ (1)感染 ❖ (2)皮下血肿 ❖ (3)神经损伤 ❖ (4)动脉痉挛 ❖ (5)血栓形成 ❖ (6)出血
三 、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 1:酸碱度(pH) 参考值7.35~7.45。<7.35为酸血 症,>7.45为碱血症。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 酸碱失衡。
❖ 2:氧分压(PO2)参考值10.64~13.3kpa(80~ 100mmHg)。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 有生命危险。
29 氧合指数=PaO2/FiO2
=80/0. (3)用物准备(无菌治疗巾内备:动脉采血针,0. 98kPa(35~45mmHg) ,>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 Hct 男:0.40-0.50L/L (40%一 50%)女:0.37-0.45L/L (37%--45%)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406e0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c.png)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操作流程目录1.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操作流程总纲 (3)1.1 目的与重要性 (4)1.2 适用范围 (5)1.3 操作人员资质要求 (5)2. 操作前的准备 (6)2.1 材料准备 (7)2.1.1 器械准备 (7)2.1.2 耗材准备 (8)2.1.3 其他物料准备 (9)2.2 环境准备 (10)2.2.1 清洁与消毒 (11)2.2.2 环境的安全要求 (11)2.3 患者准备 (13)2.3.2 患者的心理准备 (14)3. 采集前的评估与核对 (15)3.1 生命体征评估 (16)3.2 患者信息核对 (16)3.2.1 患者身份核对 (17)3.2.2 既往病史与用药史询问 (17)4. 采集技术操作步骤 (18)4.1 穿刺前的准备工作 (19)4.1.1 穿刺部位选择 (20)4.1.2 穿刺点标记 (21)4.1.3 局部皮肤准备 (21)4.2 穿刺技术 (22)4.2.1 穿刺方式选择 (22)4.2.2 穿刺操作 (23)4.3 采血技术 (25)4.3.1 采血器具准备 (26)4.3.2 采血量要求 (27)4.3.3 采血过程管理 (27)4.4 样品保存与处理 (29)4.4.1 样品收集 (29)4.4.2 保存条件 (30)4.4.3 处理与上传结果 (31)5. 注意事项及风险评估 (32)5.1 常见问题与处理 (34)5.2 并发症风险及预防措施 (34)5.3 紧急情况处理 (35)6. 采集后的记录与报告 (35)6.1 记录内容要求 (36)6.2 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37)6.3 结果反馈与患者沟通 (38)7. 法律法规与质量控制 (39)7.1 相关法律法规遵循 (40)7.2 质量控制标准 (41)7.2.1 采血前质量控制 (43)7.2.2 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4)7.2.3 结果出具的质量控制 (44)8. 培训与持续改进 (46)8.1 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47)8.2 质量改进措施 (48)8.3 持续质量评估与改进 (49)1.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操作流程总纲在临床诊断中,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关键工具,它能精确反映患者的氧合状态、酸碱平衡和呼吸功能。
动脉抽血(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动脉抽血(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3ff9cc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3.png)
动脉抽血(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动脉抽血(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项目操作要领分值扣分细则扣分评分核对(4分)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腕带)不全面,缺一项各-1评估(8分)1、评估患者病情、正在进行的治疗(氧疗)、患者需求2、患者动脉搏动情况3、穿刺处皮肤情况4、患者体温评估不全,缺一项各-2告知(3分)1、动脉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2、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告知不全各-1.5操作前准备(10分)1、操作者: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包,必要时做好标准预防2、环境:清洁、采光好3、用物:无菌治疗盘、常规消毒物品一套、手套、含肝素的采血注射器、小枕4、患者:舒适体位仪表不符合要求,未洗手、未戴口包用物缺一件放置不合理体位欠佳,未充分暴露消毒部位各-1操作过程(50分)1、取舒适体位、选动脉、垫小枕缺一项-22、消毒(1)常规消毒穿刺局部皮肤(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2)消毒操作者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前端未消毒消毒不规范-53、穿刺:方法一(股动脉):左手食指及中指触摸动脉搏动明显处,两指稍分开,右手持注射器在指间垂直穿刺方法二:左手食指及中指并拢触摸动脉,用拇指与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在搏动最强点下0.5~1CM处,穿刺针斜面向上,与皮肤呈20~45º进针。
见注射器乳头内有血后,固定针栓,即抽2ML。
穿刺方法不符合要求未固定针栓穿刺退针一次穿刺退针二次退针三次不及格-104、压迫穿刺部位至少5MIN。
未按压按压时间不够-35、轻轻转动注射器将血摇匀。
未摇匀/方法不正确-36、在验单上写上患者体温及抽血时间、有无吸氧/吸氧浓度,及时通知送检。
缺一项未及时送检操作后(6分)整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垃圾分类处理。
缺一项各-2观察观察病情及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未观察/观察不全-7/-3整体质量(6分)1、态度:严肃认真、关心患者2、要求:稳重、轻柔、熟练、准确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手卫生规范4、完成时间:15分钟缺一项缺一项违反无菌原则/不规范超时1分钟-5/-3-31、稀释肝素溶液的配置:用1ML注射器吸取肝素原液0.2ML 加入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摇匀。
临床实践中的动脉血气分析操作准则解读
![临床实践中的动脉血气分析操作准则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0b37a7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7.png)
临床实践中的动脉血气分析操作准则解读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包括:采血、处理血液样本、测定血气参数以及分析结果。
在采血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动脉,如桡动脉、股动脉等,并注意压迫止血时间,以确保采血成功。
血液样本的处理至关重要,需尽快离心分离血浆,并保持样本在冰浴中,避免样本质量受到影响。
血气分析仪是测定血气参数的关键设备,操作人员需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在测定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仪器说明书,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血气参数包括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气分压(PO2)、碳酸氢根(HCO3)等,这些参数对于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酸碱平衡以及呼吸和循环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难以采集到动脉血液、血液样本质量不佳等。
针对这些问题,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应的应对策略,如改变采血部位、调整采血技巧等。
为保证动脉血气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人员还需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质量控制。
我想谈谈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采血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分析结果。
我通常选择桡动脉进行采血,因为它易于定位,且操作简便。
在采血后,我总是小心翼翼地处理血液样本,尽快离心分离血浆,并将其置于冰浴中,以保证样本的质量。
在分析动脉血气结果时,我会关注几个重要的参数,包括pH、PCO2、PO2和HCO3。
这些参数能够帮助我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酸碱平衡以及呼吸和循环功能。
我会根据这些参数,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综合判断血气参数的异常原因。
然而,临床实践中的情况往往是复杂的。
有时,我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难以采集到动脉血液,或者血液样本质量不佳。
这时,我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灵活性,改变采血部位,调整采血技巧,以应对这些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动脉血气分析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操作,更是一种对患者关爱的表达。
每一次采血,每一次分析,都是我对患者病情变化的关注,对患者康复的期待。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06069cb02020740bf1e9b09.png)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河南宏力张霞2017 年6月,北京护理学会发布了发布的《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该标准由来自全国20 余家医院的医疗、护理、检验、呼吸治疗等不同领域的权威专家,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重要文献,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后形成的较全面的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
旨在规范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提高动脉血气分析前质量及血气报告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采血人员的安全。
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对人体动脉血液中的pH 值、氧分压(PO 2 ) 和二氧化碳分压(PCO 2 ) 等指标进行测量,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一种方法。
它能客观地反映人体的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对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等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包括:1.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血流程1.1动脉采血部位选择:建议首选“桡动脉”、其次为“肱动脉”(不推荐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进行肱动脉穿刺)、足背动脉(只作为上述两种动脉不能使用或穿刺失败时的选择)、股动脉(应为动脉采血最后选择的部位;新生儿禁忌选择股动脉进行穿刺)、头皮动脉(常用于婴幼儿动脉穿刺)、动脉导管采血(留置动脉导管者,可通过导管进行采血)。
1.2动脉采血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采血准备:环境、物品、患者准备及信息记录;②选择采血部位;③采血操作。
动脉穿刺采血操作流程:采血器准备、侧支循环检查(桡动脉穿刺采血时)、采血准备、确定穿刺点位置、戴手套、消毒、穿刺采血、按压止血、排气(若有气泡)及标本处理。
动脉留置导管采血操作流程:采血器准备、稀释血液移除、标本采集、排气( 若有气泡)、标本处理、稀释血液处理及冲洗导管。
推荐的穿刺进针角度为:②桡动脉30°~45°;②肱动脉45°;③足背动脉15°;④股动脉90°;⑤⑤头皮动脉20°~30°。
动脉血气分析及操作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及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a33eeca300a6c30d229fbe.png)
动脉血气分解及支配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观念血气分解是指对付百般气体、液体中分歧典型的气体战酸碱性物量举止分解的技能历程.其标本不妨去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百般混同气体等,但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仍旧血液.血液标本包罗动脉血、静脉血战混同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解的应用最为一致.两.临床应用价格往日果为调理条件降后,推断缺氧只可靠临床症状预计,而酸碱得衡也只是根据症状战CO2CP(两氧化碳分离力)去推断.由于临床症状战CO2CP受多种果素做用,稳当性较好,动脉血气分解是推断肌体是可存留酸碱仄稳仄衡以及缺氧战缺氧程度的稳当指标.暂时,动脉血气分解正在临床各科矮氧血症战酸碱得衡的诊疗、救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考验名目.1.矮氧血症是罕睹并随时可危及病人死命的并收症,许多徐病均可引起,如呼吸系统徐病、心净徐病、宽沉创伤、戚克、多净器功能不齐概括征(MODS)、中毒等百般危沉病,以及脚术麻醒等.单凭临床症状战体征,无法对付矮氧血症及其程度做出准确的推断战估价.动脉血气分解是唯一稳当的诊疗矮氧血症战推断其程度的指标.纵然有呼吸机不妨纠正缺氧战矮氧血症,如果不动脉血气分解监测的帮闲,便无法合理当用呼吸机的许多指征.2.正在危沉病救治历程中,酸碱得衡是继矮氧血症之后最罕睹的临床并收症,即时诊疗战纠正酸碱得衡对付危沉病的救治有着相称要害的意思.动脉血气分解也是唯一稳当的推断战衡量人体酸碱仄稳情景的指标.三.百般指标及临床意思1、酸碱度(pH) 参照值7.35~7.45.<7.35为酸血症,>7.45为碱血症.但是pH仄常本去不克不迭真足排除无酸碱得衡.2、两氧化碳分压(PCO2) 参照值4.65~5.98kPa(35~45mmHg) 、乘0.03即为H2CO3含量.超出或者矮于参照值称下、矮碳酸血症.>50mmHg有压制呼吸中枢伤害.是推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3、两氧化碳总量(TCO2),参照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战HCO3之战,正在体内受呼吸战代开两圆里做用.代开性酸中毒时明隐低沉,碱中毒时明隐降下.4、氧分压(PO2)参照值10.64~13.3kpa(80~100mmHg).矮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有死命伤害.5、氧鼓战度(SatO2),参照值3.5kPa(26.6mmHg).6、本量碳酸氢根(AB),参照值21.4~27.3mmol/L,尺度碳酸氢根(SB)参照值21.3~24.8mmol/L.AB是体内代开性酸碱得衡要害指标,正在特定条件下预计出SB也反映代开果素.两者仄常为酸碱内稳仄常.两者皆矮为代开性酸中毒(已代偿),两者皆下为代开性碱中毒(已代偿),AB>SB为呼吸性酸中毒,AB7、结余碱(BE)参照值—3~+3mmol/L,正值指示减少,背值为降矮.8、阳离子隙(AG),参照值8~16mmol/L,是早期创制混同性酸碱中毒要害指标.推断酸碱得衡应先相识临床情况,普遍根据pH,PaCO2,BE(或者AB)推断酸碱得衡,根据PaO2及PaCO2推断缺氧及通气情况.pH超出仄常范畴提示存留得衡.但是pH仄常仍大概有酸碱得衡.PaCO2超出仄常提示呼吸性酸碱得衡,BE超出仄常提示有代开酸得衡.但是血气战酸碱分解偶尔还要分离其余查看,分离临床动向瞅察,才搞得到精确推断.四.矮氧血症的推断尺度主要根据PO2战O2SAT去推断.普遍去道,PO2<60mmHg 时,才会使O2SAT及O2CT隐著缩小,引起构制缺氧,圆可诊疗为矮氧血症.1. 沉度矮氧血症:50mmHg≤PO2<60mmHg,80%≤O2SAT<90%;2. 中度矮氧血症:40mmHg≤PO2<50mmHg,60%≤O2SAT<80%;3. 沉度矮氧血症:PO2<40mmHg,O2SAT<60%.五.酸碱得衡的推断尺度1.呼吸性的酸碱得衡主要根据PCO2战Ph举止推断.(1)PCO2:删下>45mmHg,提示呼吸性酸中毒;缩小<35mmHg,提示呼吸性碱中毒.(2) Ph:与PCO2协共推断呼吸性酸碱得衡是可得代偿.PCO2删下>45mmHg 时:7.35≤Ph≤7.45、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Ph<7.35 、得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CO2缩小<35mmHg 时:7.35≤Ph≤7.45、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Ph>7.45、得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2.代开性酸碱得衡需要如Ph、HCO3std、HCO3act、BE(B)、BE(ecf)、ctCO2等较多的指标协共推断,其中以pH、HCO3act(相称于课本上的HCO3-)、BE(ecf)三项指标最要害.(1)HCO3act与BE(ecf):主要用于代开性酸碱得衡的诊疗.而酸碱得衡的程度与其减矮或者删下的幅度稀切相关. 减矮(HCO3act<22mmol/L,BE(ecf)<-3mmol/L)提示代开性酸中毒.删下(HCO3act>27mmol/L,BE(ecf)>+3mmol/L)提示代开性碱中毒.(2)Ph:与其余指标所有协共推断代开性酸碱得衡是可得代偿.代开性酸中毒7.35≤Ph≤7.45 代偿性代开性酸中毒;Ph<7.35 得代偿性代开性酸中毒代开性碱中毒 7.35≤Ph≤7.45 代偿性代开性碱中毒;Ph>7.45 得代偿性代开性碱中毒(3)HCO3act与HCO3std:两者的好值,反映呼吸对付酸碱仄稳做用的程度,有帮于对付酸碱得衡典型的诊疗战鉴别诊疗.BE(ecf)与BE(B)之好值意思类似.当HCO3act>HCO3std时,CO2潴留,提示代偿呼酸或者代偿代碱.当HCO3act<HCO3std时,CO2排出删加,提示代偿呼碱或者代偿代酸.当HCO3act=HCO3std,但是均矮于仄常值时,提示得代偿性代开性酸中毒.当HCO3act=HCO3std,但是均下于仄常值时,提示得代偿性代开性碱中毒.(4)ctCO2:与HCO3act的价格相共,协帮推断代开性酸碱得衡.减矮(ctCO2<24mmol/L),提示代开性酸中毒.删下(ctCO2>32mmol/L),提示代开性碱中毒.六.临床应用范畴1.医死根据患者病情收端推断有缺氧战/或者酸碱仄稳仄衡者,需查血气分解.2.临床各科的慢危沉症普遍皆陪随程度不等的缺氧战/或者酸碱得衡,准则上均需查血气分解追踪病情变更.3.百般诊疗不明的疑易纯症,查血气分解可提示氧供战酸碱仄稳状态的疑息,进而可拓展思路,有帮于精确诊疗.七做用果素1 . 采血位子??果采血的动脉如有输液,便大概爆收溶血静脉pH值代开??采血量及肝素死化共同会(IFCC)推荐血气标本中肝素的最后浓度为50 u/ml.3 .气泡果为气泡会做用血气的pH、PaCO2、PaO2的检测截止,特天是PaO2值.理念的血气标本,其气氛气泡应矮于5%.4 . 标本混匀程度与其余抗凝标本一般,不充分的混匀会减少凝血的爆收,进而做用血色素战血细胞压积截止的准确性.5. 标本的储藏对付于检测乳酸的标本,检测前必须正在冰火中保存.其余检测名目可正在室温或者冰火中保存1 h.6. 标本的收检时间 PaCO2、PaO2战乳酸的检测必须正在15 min内完毕,其余名目如:pH、电解量、BUN、血色素、血糖战黑细胞八.支配要领受体位战支配天面的节制;其次采用股动脉战肱动脉,患者简单交受,且乐成率下,阻挡易误进静脉或者误刺深层神经.3. 备检者准备:患者要与自然状态,活动后要戚息约515分钟.共时针对付患者对付动脉采血相识极少,易爆收紧弛、恐惊情绪,有针对付性天搞佳阐明疏导处事,与消紧弛情绪,预防百般果素致呼吸过分或者屏气而引起的血气缺面.4. 采血:患者采血部位及采血支配者脚指惯例无菌消毒,应用博用动脉采血针或者经肝素化后符合大小注射器举止,找准搏动最明隐处并用左脚指牢固血管,左脚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角度,深部动脉应笔曲进针,浅部动脉以30°~45°为宜,脱刺时一脚按压牢固血管刺进动脉,抽谦预设血量后,拔针共时坐时排气氛泡,将针头赶快刺进橡皮塞内,坐将要标本掌心搓动混匀起码5 s,再颠倒混匀,以防凝血,揭佳标签,坐时收检.共时用无菌搞棉球压迫脱刺面以止血,时间要大于5分钟,有凝血体制障碍者要适合延少按压时间,预防血肿产死.九.注意事项1. 收血气分解之前,先电话报告做佳准备.2. 采血量不宜过多,单查血气分解约需1ml,如血气分解加电解量、肾功、血糖等名目约需2ml.若血量过多则抗凝缺累,将做用考验的准确性.3.采血后需坐时排气氛泡,再将针尖刺进橡皮塞启关针孔,免得交触气氛制成考验截止得真,并尽量收检,收检历程中,预防震荡,免得做用查看截止.4. 标本收检时需附上病人真时的体温、吸氧浓度或者吸氧流量(L/min)及迩去的血黑蛋黑量等参数.5.附吸氧浓度预计公式:吸氧浓度%=21+4×吸氧流量(L/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国内外动脉采血现状
目
CONTENTS
录
02
全国动脉采血标准制定
03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
WHO 动脉血取样的实践指南
一指法采血
只推荐 桡动脉
IFCC 国际临床化学联盟
关注结果 • 采集
应避免溶血(溶血导致钾离子增高、钙离子降低)
采血部位: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头皮动脉(儿童可选) 新生儿(脐动脉) 死腔小于5%,气泡立即排除 颠倒混匀5次,搓动5s存储和运输 • 检测PO2、SQ2需要室温15min以内送检 • 存储过的样本上机前需要颠倒混匀10次,水平搓动10s
影响力
中国缺乏 详尽动脉采血标准
WHO
IFCC
CLSI
AARC
CAP
BBCG
ISO15189
目
CONTENTS
02
中国动脉采血标准制定
录
中国首个全面的血气分析护理指南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
北京护理学会牵头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冠名
质量
运输 控制 常见
存储
采血 采血
流程 流程
并发症
血气 分析
医护
安全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标准共识》
标准初稿 2015年11月 北京启动会 2015年11月
修改意见征询 2016年5月
修改意见汇总 2016年5月
• 第一阶段整理现有标准 • 汇总差异点
• 专家第一轮会议 • 全国24家医院的39位 专家参加
• 全国19家医院, • 近200条修改意见
专家共识会 2016年7月
患者评估
* 病情 * 意识状态 * 体温 * 吸氧浓度 FiO2 * 血压 * 如FiO2发生变化, 应等待至少20-30 min待稳定后再采血
凝血状态评估
*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障碍 凝血及抗凝血障碍 纤溶障碍 正在使用抗凝药物
* 若凝血功能障碍应 尽量避免股动脉穿刺
操作前准备
动脉导管采血
封闭式导管采血
开闭式导管采血
留置导管取血时, 应去除5-6倍导管死腔 体积的液体 再进行标本采集
推荐使用专业动脉采血器或导管专用动脉采血器
2017.2.17 沈阳
操作过程
消 毒-自然待干
• 消毒操作者非持针手部的食指2次 • 常规消毒患者穿刺区域皮肤 • 消毒范围>5cmⅹ5cm
操作过程
合理预设针栓位置
先将动脉采血器 针栓推到底
再将针栓拉到预设位置
操作过程
穿刺采血
① 用已消毒食指再次确认穿刺点,在动脉搏动 最明显处,并固定于手指下方
② 另一只手,单手以持笔姿势持动脉采血器
操作后处置
样本运送
• 样本采集运送过程应避免震摇 • 20min以内完成检测则无需冷却样本 • 如样本延迟分析,应将样本在采集后尽快浸入冷却剂中,冷却样本应 使用玻璃采血器具或高密度塑料管材器具,以避免内外气体交换 • 样本在4℃下保存不宜超过1h
样本接受
接受条件:
• 检测申请单(唯一样本识别号、采集日期和时间及其它信息)
5个 大区
南区
北京
24家 医院
13家医院
36个科室
533次采血 382位护士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
724位 护士访问
西区
华西医院 西京医院 西南医院
3家医院
130次采血
58个 科室
7个科室
98位护士
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医院 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 武警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Brachial artery
Femoral Artery
脐动脉、胫后动脉
• • 采集前器具准备要求全面 关注动脉穿刺伤害/并发症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动脉痉挛、血肿、血栓或栓塞、 采血安全性 • 采集后30min内,常温运输;如果分析被延迟应使用玻璃注 射器并使用冷却剂 • 其他:末梢、动脉置管采血
采血部位 选择
拒收样本: • 缺标识和有明显缺陷样本(如明显气泡、可见凝块)
03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共识
目
CONTENTS
录
动脉血气分析质量控制
影响样本结果准确性的质量控制
2
减少气体对 指标影响
避免动、 静脉混合 血误采
1
喷雾态添 加剂更易 混匀
3
7
注意 送检时间
样本 质量控制
样本 合理抗凝
4
6
保证离子 值准确性
冷却剂
锐器盒
• 清洁或无菌手套
手套
必须 具有容器盖和清晰的生物危害标识
液态肝素钠,稀释导致细胞破裂 对Paco2和Hco3的影响较大 PH值是6.56,和血液未完全混匀 导致测定结果偏酸
操作前准备
评估
身份识别
* 查对患者信息 如床号、姓名 住院号 * 检验申请单
解释程序
* 耐心解释操作目的 和配合方法 * 嘱患者平躺或静坐 5min
操作过程
安全防护操作
针头部分单手弃至锐器盒
排气
• 如存在气泡,应翻转采血器,以纱布或棉签遮挡 采血器上端,缓慢排出气泡
操作过程
盖针帽
盖上隔绝空气的圆形针座帽
进行样本抗凝
颠倒混匀5次 掌心搓动5s
操作过程
信息记录
记录患者信息,包括:
1. 姓名 2. 年龄 3. 采集时间 4. 采样者姓名 5. 呼吸支持方式 6. 吸氧浓度 7. 体温
③ 微移定位食指(不离开皮肤),暴露定位点
④ 与皮肤呈45°-90°角(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 方向)缓慢刺入,见回血后停止进针
⑤ 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采血器至预设位置后拔针
操作过程
按压止血
• 拔针后立即用干燥无菌纱布/
5-10 min
棉签按压5-10min止血
• 如患者正在接受抗凝药物治
疗或凝血时间较长,应在穿 刺部位保持更长时间的按压, 直至止血
选择动脉
桡动脉-首选
肱动脉
桡动脉:
位置表浅,易于触及 易于暴露、固定 便于操作,患者容易接受
股动脉
有足够的侧枝循环 压迫止血比较容易,不宜发生局部血肿 足背动脉 唯一一条经过二次氧合的动脉血管通路
操作前准备
改良Allen试验方法 -- 侧枝循环检测
阳性
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 存在良好的侧枝循环 可用于动脉穿刺
CLSI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采血流程较全面
• 采血器具:冻干肝素盐或其它适当的抗凝剂的自充式 一次性采血器 肝素是一种弱酸,因此过量肝素可直接影响PH值, 间接影响PCO2 • 全面的穿刺部位选择 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毛细血管、足背动脉、 3
足够的侧枝循环
1
Radial Artery
2
前期现状调研
东区
3家医院 4个科室 125次采血 59位护士
东北
2家医院 4个科室
105次采血 65位护士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东院) 3家医院 7个科室 141次采血 120位护士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034次 采血观察
ABG SOP 全国调研
Dorsal pedal artery
持笔法进针
卫生计生委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640字阐述流程
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
成人:桡动脉或股动脉,新生儿:桡动脉
宜选用血气专用采血器采集血标本 使用常规注射器,应在穿刺前先抽取肝素钠0.2ml,再推出 进针: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角刺入动脉。若穿刺成功,可见血液 自动流入注射器内。 经动脉测压管取血法:先用注射器抽出冲洗用肝素盐水并丢弃,缓 缓抽出约5ml血液,换2ml肝素化的注射器抽取标本1ml。
中华医学会静疗指南推荐意见
一页文字 血气针选择:3ml预设型动脉血气针优于玻璃注射器和塑料注射器
疼痛感、一次穿刺成功率、主要血气指标 标本采集前健康指导 穿刺部位选择:桡动脉
各国组织对动脉血气分析流程无统一认识 标准
检验
差异较大 差异较大
关注点
护理
呼吸
血气 分析
麻醉
详细程度 要求不一致
5
避免 溶血
03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共识
目
CONTENTS
录
个人安全防护
① 规范穿着
⑤ 废弃物品正确 丢弃
② 采血员应着 防护服
③ 采血过程中 始终戴手套
⑥ 如果预期可能有 大量出血时应佩戴 防护用品
④ 避免与外界环 境中物品的接触
⑦ 使用安全采血 装置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拥有完善防护装备; 建立职业危害报告、监测、治疗体系
操作前准备
取舒适体位
戴手套
洗手 戴口罩
手掌向上伸展手臂 腕部外展30°绷紧 手指自然放松
• 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 必要时使用腕枕
操作过程
确定穿刺点
* 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cm) 手臂外侧0.5-1cm处
* 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cm,
再向肘的方向移动0.5cm * 以动脉搏动最强处为准
03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共识
目
CONTENTS
录
操作前准备
物品准备
无菌纱布、无菌棉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