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自考人际关系学复习资料(终极版)

合集下载

人际关系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最全资料)解读

人际关系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最全资料)解读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填空题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 20 )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 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自考人际关系学章节核心考点

自考人际关系学章节核心考点

自考人际关系学章节核心考点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二、选择题1、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2、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本身具有社会性3、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4、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5、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6、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交往,社会环境的形成因素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7、网际关系具有许多新特点: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0、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11、文献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图象资料、有声资料(录音带等)、电子资料、实物资料12、人际关系评估法包括: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13、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14、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浙江省2013年07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和答案06050

浙江省2013年07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和答案06050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互动理论是由______提出来的。

(C )1-5A.米德B.勒温C.考夫曼D.修茨2.按照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观点,个人的感情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行为特征应该是(C )2-52A.相容B.超越C.同情D.冷漠3.认为“德国人一丝不苟,有科学头脑”,这属于印象形成中的(C )5-167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定型D.隐含的个性理论4.在归因时,如果一个特定的原因和一个特定的结果在许多不同情景下都互相联系在一起,如果那个原因不存在的情况下,结果也没有产生,我们就会把这个结果归因于这个原因,这就叫做(A )6-187A.不变原则B.一致性原则C.折扣原则D.非共同效果5.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如果一个人将考试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不够,这是一种(A )6-193A.内部、稳定的归因B.内部、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稳定的归因D.外部、不稳定的归因6.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这是一种(B )6-197A.行为中心偏见B.显著性偏见C.自我服务偏见D.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7.率先使用“自我实现”一词的是(C )8-242A.罗杰斯B.马斯洛C.戈尔茨坦D.荣格8.在一段具体的人际关系中,若结果高于比较水平和选择比较水平,则当事人对这段人际关系(A )12-348A.满意且愿意继续下去B.满意但不一定会继续下去C.不满意但会继续下去D.不满意且不会继续下去9.根据合作的“权力理论”,如果三方的权力分布分别是A=4,B=2,C=1,则(D )12-353A.A、B将会合作B.A、C将会合作C.B、C将会合作D.三方不会合作10.在管理和解决冲突过程中效果最差的做法是(A )12-366A.威胁B.让步C.仲裁D.协商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

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

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比行为更为深层的东西,是个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的行为的关联性和必然性规律。

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同时,也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3、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4、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同时,也应看到,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2)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当然,社会关系同人际关系是两个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

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一回事。

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一方面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的关系、道德的关系等等。

自考人际关系学复习资料

自考人际关系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1)作为个体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物质或精神的交往2)人与人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会发生、发展和形成某种关系3)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总是维系着某种心理联系2、为什么说利益是人际关系的实质?1)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利益的驱使2)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a、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基础b、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c、利益是法律关系的基础d、利益是道德关系的基础3)利益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3、人际关系有哪些特征?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情感性、复杂性、变动性、网际关系新特点4、怎样理解人际关系客观性的特点?1)人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2)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3)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5、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社会性的特点?1)际关系的社会性体现在人们是赖以生存的劳动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2)人际关系的社会性还体现在人们是运用在劳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行交往的3)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在现代社会体现得更明显、更强化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一、名词解释1、角色:特指某一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一定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模式。

自考人际关系学总复习

自考人际关系学总复习

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利益是人际关系的是指:(1)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利益的驱使;(2)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3)利益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3.在人际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

4.新型人际关系——网际关系。

5.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梅奥于1933年出版的《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6.研究人际关系学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统一性原则:1)理论与实践的统一;2)历史与逻辑的统一;3)多学科方法论的统一。

7.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

8.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洛夫斯基对莫里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

9.人际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

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

10.人群关系理论也成为人际关系学说,它是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美国逐渐形成,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美国逐渐形成,在40至50年代达到兴盛的一种理论。

其代表人物为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等,梅奥是这一理论的创始人。

11.梅奥提出的不同于传统的科学管理论的新观点:(1)以“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代替“经济人”的人性假设;(2)强调“以人为中心”;(3)正确处理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4)强调加强对管理人员了解、诊断、调试人际关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12.人际关系及其理论的四个主要领域:(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问题;(2)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3)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及人际关系问题;(4)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

13.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又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代表人物为马斯洛。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其中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列为:(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6)认识与理解的需要;(7)追求完美的需要。

2013自考人际关系学复习资料

2013自考人际关系学复习资料

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1)作为个体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物质或精神的交往2)人与人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会发生、发展和形成某种关系3)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总是维系着某种心理联系2、为什么说利益是人际关系的实质?1)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利益的驱使2)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a、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基础b、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c、利益是法律关系的基础d、利益是道德关系的基础3)利益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3、人际关系有哪些特征?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情感性、复杂性、变动性、网际关系新特点4、怎样理解人际关系客观性的特点?1)人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2)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3)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5、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社会性的特点?1)际关系的社会性体现在人们是赖以生存的劳动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2)人际关系的社会性还体现在人们是运用在劳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行交往的3)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在现代社会体现得更明显、更强化⑥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一、名词解释1、角色:特指某一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一定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模式。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个人情感B. 社会互动C. 个人成就D. 社会地位答案:B2. 在人际关系中,哪种行为最有助于建立信任?A. 隐藏个人想法B. 频繁改变立场C. 诚实交流D. 避免冲突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沟通的要素?A. 清晰表达B. 倾听理解C. 单向交流D. 适当的反馈答案:C4.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披露”指的是什么?A. 透露个人信息B. 公开他人秘密C. 隐藏个人意图D. 只谈论公共话题答案:A5. 根据人际关系学,以下哪种方式不利于解决冲突?A. 妥协B. 强制C. 合作D. 回避答案:B6. 在团队中,哪种角色最能促进团队合作?A. 批评者B. 协调者C. 独行侠D. 旁观者答案:B7. 人际关系中的“同理心”意味着什么?A. 理解他人情感B. 忽视他人感受C. 只关注自己D. 强制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A. 尊重他人B. 频繁打断他人C. 积极倾听D. 适当赞美答案:B9. 在人际关系中,“边界”指的是什么?A. 个人空间B. 社交礼仪C. 个人财产D. 社交网络答案:A10. 哪种类型的沟通最可能导致误解?A. 书面沟通B. 口头沟通C. 非语言沟通D. 电子沟通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人际关系中的“自我实现预言”是什么,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答案: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预期,会影响后者的行为,从而使前者的预期成为现实。

例如,如果一个老师预期某个学生表现不佳,并因此给予较少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可能会因此失去信心,导致成绩下降,从而验证了老师的预期。

2. 描述一下在人际关系中,如何通过“积极倾听”来增强沟通效果。

答案:积极倾听是指在沟通过程中,倾听者全神贯注地理解对方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这包括不打断对方讲话,通过点头或微笑等非语言信号表示理解,以及通过重述或总结对方的话来确认自己的理解。

人际关系复习资料

人际关系复习资料

⼈际关系复习资料⼈际关系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际关系:⼈际关系是指⼈与⼈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理关系。

第⼀,作为个体的⼈,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进⾏物质或精神的交往;第⼆,⼈与⼈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会发⽣、发展和形成某种关系。

第三,⼈与⼈之间在交往中总是维系着某种⼼理联系。

2、⼈际关系学:⼈际关系学研究的主要是⼈与⼈之间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际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际关系的效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所进⾏的⼀切活动,⽆不受其⼼理的、社会的制约。

社会学研究的直接对象是⼈,是⼈与⼈之间的社会关系,⽽⼈际关系是研究⼈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理活动规律。

⼈际关系学还要研究⾏为科学。

⾏为科学是研究⼈和⼈的⾏为的系统科学。

在特定的环境中,⾏为科学对⼈的⾏为特征和规律,⾏为发⽣的原因、影响和效率的种种社会⼼理因素,⼈的积极性调动,⼈际交往的调节等,都应当予以研究、分析和说明。

因此,⼈际关系学也应当从⾏为科学中汲取营养,以充实和完备⾃⼰的学科体系。

(⼆)⼈际关系的效能要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际关系,就必须加⼤发挥⼈际关系的⼒度。

1.树⽴群体⼈际关系形象2.确⽴内部良好⼈际关系3.建⽴群体良好⼈际关系3、⾎缘关系:⾎缘关系⼀般指以⾎缘为纽带⽽结成的关系。

我们这⾥所⽤的⾎缘关系⼀词,涵义要⼴泛⼀些,是⾎缘加姻缘关系。

(⼀)⼈际⾸要关系(⼆)⾎缘关系特点(三)夫妻关系(四)代际关系4、地缘关系:地缘关系是以共同的居住地域为基础的⼈际关系,也就是就是以地缘为纽带⽽结成的⼈与⼈之间的关系。

(⼀)邻⾥关系邻⾥关系是⼀种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包括⽂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

(⼆)⽼乡关系从地缘⼈脉来看,因居住地域形成的⼈脉关系,最典型的就是“两眼泪汪汪”的⽼乡关系。

⽼乡关系因所处地域的⼤⼩⽽不同,出了乡同乡的是⽼乡,出了县同县的是⽼乡,出了省同省的是⽼乡,出了国全中国的⼈都是⽼乡。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自考人际关系学真题课程代码:0329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关系的实质是〔B 〕A.血缘关系B.利益关系C.亲缘关系 D.地缘关系2.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 C )A.角色冲突B.角色期望C.角色扮演 D.角色完成3.1964年出版的关于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著作《人们玩弄的游戏》的作者是( D )A.霍曼斯B.戈夫曼C.马斯洛 D.伯恩内4.人们通常使用“共同言语〞来说明是否存在建立人际关系的根底,足以说明的是( B )A.知识层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B.思想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C.精神产品的生产方法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修养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影响5.人际关系的建立在时间上需要经历的高级阶段或最高层次是指( A )A.依附阶段B.吸引阶段C.融合阶段 D.注意阶段6.人际交往最主要的手段是〔A 〕A.言语手段B.物质手段C.经济手段D.法律手段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人际交往条件的是( B )A.交往的时间和空间B.交往频率C.交往动机 D.交往距离8.人际交往中的血缘关系不包含...〔D 〕A.兄弟关系B.夫妻关系C.代际关系D.业缘关系9.应酬型人际交往多指一般性的交往关系,其功利性( A )A.较弱B.较强C.适度 D.因人而宜10.影响人际关系的外在因素不包含...〔B 〕A.自然环境因素和空间距离因素B.心理动力、心理特征、心理现象、心理障碍等因素C.习俗礼仪因素和道德标准的因素D.价值观念因素和法律法规因素11.提出三维人际关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A.P·贝尔斯B.莫雷诺C.赫茨伯格 D.舒兹12.正确的公平观不包含...〔D 〕A.公平是有条件的B.公平具有时代性C.公平具有文化性 D.公平是绝对的13.相容原则是指( )A.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态度表情及行为等程度恰当B.交往双方相互体谅,替对方着想C.交往中宽容待人,忍耐性强,对人宽宏大量D.交往双方相互了解,相互换位思考14.美国心理学专家爱德华·蒂·霍尔在其撰写的《无声的空间》一书中认为,个人空间的地域距离范围是( C ) A.0~46cmB.46~122cmC.122~610cm D.610cm以上15.在非言语沟通中,咳嗽属于( )A.辅助言语符号系统B.光学——动力符号系统C.空间和时间符号系统 D.视线接触符号系统16.俗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适度的自我暴露技法中指的是( B )A.透明的窗格,也叫公开自我 B.不透明的窗格,也叫茫然的自我C.隐敝的窗格,也叫隐敝着的自我 D.未知的窗格,也叫未知自我17.在西汉时期,韩信在街上受恶少胯下之辱,愤慨的热血一下子涌遍周身,可他咽下了这口气,从恶少胯下钻了过去。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自考简单题论述题近几年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自考简单题论述题近几年

浙江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到__融合_阶段。

22.韦纳认为,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有两个步骤:一是_决定控制源__;二是__决定稳定性。

23.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_潜能____获得最充分的发挥,是美国心理学家_马斯洛_认为的个体最高的需要层次。

24.寻找目标的过程包括_确定目标_____、选择目标和__记录行为____。

25.冲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个人内部冲突_____;另一类是__人际冲突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登门槛技术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27.印象形成认知的主题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8.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的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

29.人际吸引又称人格魅力,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30.人际冲突人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戴维斯的人际交往模式。

单线型,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集中型,把信息有选择的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偶然型,按偶然的机会来传播信息;流言型,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32.简述态度转变的方法。

参与活动法;登门拜访法;团体规定法;全面宣传法;沟通信息法33.简述影响社会助长或干扰的主要因素。

34.简述利他行为决策过程的步骤。

1.对紧急事态的注意2.正确的解释情景3.对个人责任的决定4.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5.执行助人行为35.简述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真题2013年10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真题2013年10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真题2013年10月(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课程代码:03291(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根据美国一项权威调查显示,成人最为关注的有两大问题,它们是(分数:1.00)A.工作环境问题和工资待遇问题B.教育问题和住房问题C.健康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D.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解析:2.“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指的是(分数:1.00)A.血缘关系B.生产关系√C.亲缘关系D.地缘关系解析:3.人际关系的特点,体现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是(分数:1.00)A.人际关系的历史性√B.人际关系的客观性C.人际关系的社会性D.人际关系的情感性解析:4.人际关系是在“人”的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

指的是(分数:1.00)A.人际关系的确立条件具有客观性B.人际关系的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C.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D.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客观性√解析:5.美国著名的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博士在他撰写的《情感智商》一书中指出:“决定一个人成为社会栋梁或庸碌之辈的关键原因就是人们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能力的大小,亦即情感智商的高低。

”这段话表明在实践方面,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目的表现为(分数:1.00)A.协调、优化人际关系B.预防、消除人际障碍C.培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D.建立、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解析:6.提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观点的是(分数:1.00)A.马克思√B.马斯洛C.梅奥D.赫茨伯格解析:7.马克思和恩格斯专门用一节论述“交往与生产力”的著作是(分数:1.00)A.《共产党宣言》B.《德意志意识形态》√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析:8.著名的“霍桑试验”的结果是形成了(分数:1.00)A.人群关系理论√B.人际需要理论C.人际交换理论D.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解析: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有这样一种需要:既包括渴望自由与独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感到自信与自豪的需要,又包括对权利、地位、荣誉的向往和追求。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真题课程代码:0329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全部真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局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 A 〕5-142A.业缘关系B.亲缘关系C.地缘关系D.血缘关系2.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D 〕1-7A.血缘关系B.亲缘关系C.地缘关系D.利益关系3.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C 〕1-8A.人际关系的历史性B.人际关系的客观性C.人际关系的社会性D.人际关系的感情性4.原本和谐的夫妻关系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由和谐→矛盾→分居→离异的变化。

这种情形属于〔B 〕1-12A.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特点的表现B.人际关系的变动性特点的表现C.人际关系的感情性特点的表现D.网际关系的新特点的表现5.以下既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又是评估人际关系的方法是〔 A 〕1-27A.社会测量法B.社会调查法C.人物推定法D.统计法6.所谓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在以下研究方法中实际上也属于一种观察法的是〔 B 〕1-26A.文献法B.实验法C.参照测量法D.社会调查法7.提出“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这一观点的是〔 C 〕2-32A.梅奥B.马斯洛C.马克思D.赫茨伯格8.马克思的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的观点出自〔 B 〕2-34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德意志意识形态》C.《(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9.马斯洛的“七种需要理论〞出自于〔 D 〕2-41A.《科学心理学》B.《存在心理学探究》C.《人性能到达的境地》D.《动机与个性》1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被称为“制造性的需要〞指的是〔 C 〕2-41A.认识与理解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完成的需要D.追求完美的需要11.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B 〕2-53A.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乔治B.加拿大的精神病医生伯恩内博士C.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D.美国学者雅各布·莫雷诺12.以下属于人际关系形成的先决条件是〔 D 〕3-74A.相互接触B.相互补充C.相互悦纳D.人的生产13.人际交换理论把人际交往看作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用以解释人际吸引行为的产生和延续。

人际关系学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人际关系学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科目人际关系学名词解释题目录1.1人际关系1.2人际关系学 1.3系统性原则 1.4文献法 1.5观察法1.6实验法 1.7社会调查法1.8社会测量法1.9统计法 1.10第一手文献 1.11第二手文献2.1人际交往 2.2人群关系理论2.3安全的需要2.4尊重的需要 2.5角色扮演 2.6角色期望2.7角色实现2.8戏剧交往理论2.9剧班 2.10人际交换理论 3.1宗法关系3.2先决条件 3.3具体条件3.4悦纳 3.5时间条件3.6冷淡 3.7网际关系 4.1人际关系的结构4.2交往主体 4.3交往对象4.4交往手段4.5语言手段4.6交往情境4.7单线式交往4.8多线式交往4.9人际关系的功能4.10社会化4.11自我意识 4.12整体效应4.13互补 5.1经济关系5.2生产关系5.3交换关系 5.4消费关系 5.5政治关系 5.6道德关系5.7社会公德5.8职业道德 5.9法律关系5.10宗教关系5.11血缘关系5.12夫妻关系5.13代际关系5.14地缘关系5.15业缘关系5.16趣缘关系 5.17非对抗关系 5.18平等型关系5.19对立型关系5.20主从型关系5.21合作型关系 5.22竞争型关系5.23主从一竞争型5.24亲密型关系5.25冲突型关系 6.1人际关系的内在因素6.2生理需要6.3健康6.4需要 6.5动机 6.6兴趣6.7理想 6.8信念6.9价值观6.10能力6.11性格6.12自我概念6.13社会地位6.14职业类别6.15知识层次 6.16交往的频率6.17道德 6.18法律 6.19社会制度 6.20群体6.21群体规范6.22群体压力7.1原则7.2平等原则7.3诚信原则7.4礼貌原则7.5互利原则7.6人道原则7.7择善原则7.8适度原则7.9态度适度7.10表情适度7.11相容原则7.12积极原则7.13理解原则7.14换位思考7.15自律原则8.1羞怯心理8.2自卑心理8.3嫉妒心理8.4自私心理8.5猜疑心理8.6孤僻心理8.7报复心理8.8辅助语言符号系统8.9空间和时间符号系统8.10人际认知8.11首因效应8.12近因效应8.13晕轮效应8.14刻板印象8.15归因8.16交往互动8.17自我意识8.18人格8.19自我修养9.1自我挫伤9.2抱负水平9.3自我介绍9.4驱惧9.5制怒9.6体态语9.7说服10.1同学关系10.2班集体10.3亲属10.4朋友11.1代际关系11.2代沟11.3竞争11.4涉外名词解释题答案1.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浙江省2013年4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和答案06050

浙江省2013年4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和答案06050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6050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提出公平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 】2-60A.弗罗姆 B.马斯洛C.亚当斯D.修茨2.心理学中最早使用“态度”概念的是【C 】3-79A.F.奥尔波特 B.G.奥尔波特C.斯宾塞D.巴克3.一旦我们对他人形成了一个大体印象之后,就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种效应称为【C 】5-165A.先入为主效应 B.以偏概全效应C.光环效应D.定型效应4.归因训练是引导个体将失败归因的结果【A 】6-200A.由稳定内在到外在不稳定 B.由可控到不可控C.由外在不稳定到稳定内在D.由不可控到可控5.以下哪一种不是..习得性无助所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B 】7-220A.动机 B.行为C.认知D.情绪6.自主运动范例的研究结果是由于个体受到了______的影响。

【C 】9-257A.群体性压力 B.社会性压力C.规范性压力D.信息性压力7.我们更喜欢对我们表示越来越喜欢的人是因为【B 】11-321A.强化 B.相互作用C.得失理论D.吸引8.提出利他行为的生物学理论的学者是【A 】10-313A.威尔逊 B.洛伦茨C.拉塔内D.亚当斯9.当没有人在场时,个体的利他行为会【A 】10-302A.增加 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0.“零-总和”冲突中的冲突完全是______的。

真题版2013年10月自学考试03291《人际关系学》历年真题

真题版2013年10月自学考试03291《人际关系学》历年真题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3291答案请百度搜索自考一点通论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根据美国一项权威调查显示,成人最为关注的有两大问题,它们是【】A.工作环境问题和工资待遇问题B.教育问题和住房问题C.健康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D.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2.“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指的是【】A.血缘关系B.生产关系C.亲缘关系D.地缘关系3.人际关系的特点,体现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是【】A.人际关系的历史性B.人际关系的客观性C.人际关系的社会性D.人际关系的情感性4.人际关系是在“人”的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

指的是【】A.人际关系的确立条件具有客观性 B.人际关系的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C.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 D.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客观性5.美国著名的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博士在他撰写的《情感智商》一书中指出:“决定一个人成为社会栋梁或庸碌之辈的关键原因就是人们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能力的大小,亦即情感智商的高低。

”这段话表明在实践方面,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目的表现为【】A.协调、优化人际关系B.预防、消除人际障碍C.培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D.建立、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6.提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观点的是【】A.马克思B.马斯洛C.梅奥D.赫茨伯格7.马克思和恩格斯专门用一节论述“交往与生产力”的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德意志意识形态》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8.著名的“霍桑试验”的结果是形成了【】A.人群关系理论B.人际需要理论C.人际交换理论D.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有这样一种需要:既包括渴望自由与独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感到自信与自豪的需要,又包括对权利、地位、荣誉的向往和追求。

全国2013年1月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1月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A.理智思考法B.寻求社会支持法
C.志趣转移法D.精神自慰法
20.在我国,“尊老爱幼”最早被社会所认同是在( B )11-345
A.先秦B.汉代
C.唐代D.宋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C.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阶段D.吸引阶段
6.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关系表现中属于( B )3-73
A.经济上的平等B.政治上的平等
C.文化上的平等D.社会生活上的平等
7.人们常说的“入乡随俗”具体指的是( A )4-107
A.交往条件B.交往情境
C.交往过程D.交往内容
8.卢梭在《忏悔录》中坦陈他的心理体验:“我不太害怕惩罚,我只害怕丢脸;我怕丢脸甚于怕死亡、怕犯罪、怕世上的一切。”这段话反映的是影响人际关系的( C )4-112
17.处理人际关系的技法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具有( D )9-251
A.原则指导作用B.关键作用
C.直接制约作用D.保证作用
18.一要自识、二要自谦,这两种情况反映在完善主体的技法——恰当的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中属于( B )9-256
A.争取主动B.把握分寸
C.保持镇定D.克服羞怯
19.歌德24岁那一年,曾荒唐地卷入了一场“三角恋爱”。失恋后,他几度想过自杀,将一把磨得锋利的匕首放在自己的枕头底下。然而,当他把自己破灭的“爱情”作为素材,写出了轰动整个欧洲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后,他从事业上看到了希望,终于从毁灭的边缘转了回来,潜心于文学创作,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学巨匠。这则案例在失恋后自我调适的方法中属于( C )10-297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代码03291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1)作为个体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物质或精神的交往2)人与人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会发生、发展和形成某种关系3)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总是维系着某种心理联系2、为什么说利益是人际关系的实质?1)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利益的驱使2)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a、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基础b、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c、利益是法律关系的基础d、利益是道德关系的基础3)利益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3、人际关系有哪些特征?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情感性、复杂性、变动性、网际关系新特点4、怎样理解人际关系客观性的特点?1)人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2)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3)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5、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社会性的特点?1)际关系的社会性体现在人们是赖以生存的劳动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2)人际关系的社会性还体现在人们是运用在劳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行交往的3)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在现代社会体现得更明显、更强化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一、名词解释1、角色:特指某一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一定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规的行为模式。

2、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3、角色期望:是指社会、团体或他人对角色扮演者行为的期待或要求,是个人行为的动机4、剧班:是指两个以上的表演者共同组成的表演单位。

5、角色外沟通:特指私下交往和表演三、简答题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际交往是社会交往——人际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

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人际交往与生产力——马克思不仅强调社会因素对人际交往的制约性,而且指出了交往对生产力的作用交往的发展趋势——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把人际交往看成社会系统的要素,并把它放在人类整个发展过程中去考察,从而展示了人际交往的发展趋势2、人际关系理论的创立和发展?1933年梅奥出版的《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

罗特利斯的专著和与人合著的《管理和工人》、《管理和士气》对人际关系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为人际关系理论的创立和传播做出了贡献。

人际关系理论的四个领域(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蒺激励的问题(2)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3)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及人际关系问题(4)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评述:人群关系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人际关系的积极性人群关系理论也存在片面性:(1)其创始人往往不恰当地夸大人际关系学说的影响和作用(2)将人群关系理论同其他管理科学对立的倾向(3)将人际关系状况看成是实现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等第三章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宗法关系: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按家族血统远近区分亲疏贵贱的等级关系2、先决条件:是指对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普遍促进作用的决定性条件3、时间关系:是指对于发展人际关系来说需要经历的过程4、网际关系:是指以电脑联网和数字符号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中实现的人-机-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三、问答题1、为什么说猿猴社会的某些特征与人类关系的形成密切相关?(1)亲缘与朋友关系(2)斗争和等级关系(3)猿猴群体的交际工具2、人类的起源和人际关系的产生?人类的起源和人际关系的产生具有同步性。

在从猿到人的极其漫长的历史转变过程中,劳动起到了决定性达到作用。

劳动使猿类祖先发生了三个主要体系的变化:(1)机体的进化和器官的完善(2)心理的发展和意识的形成(3)关系的人化和人类的出现3、人际关系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血缘关系(2)奴隶社会的依附关系(3)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4)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5)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关系4、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及注意点?(1)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理论与思想(2)要重视并应用协调人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以改善人际关系的结构和状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诚心度、和谐度、吸引力、凝聚力(3)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第四章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物质手段:是指用以进行交往的各种具有价值的物质2、交往情境:通常表现为交往双方的在心情3、整体效应:是指组成群体的所有个体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总体作用或效果三、问答题1、构成人际关系的显性要素有哪些?(1)交往主体和交往对象(2)交往手段(3)交往环境(4)交往目的(5)交往过程(6)交往容2、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因素有哪些?(1)利益因素(2)情感因素(3)尊严因素3、人际交往具有哪些积极的正面功能?(1)相互学习,促进个体社会化(2)交流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3)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4)净化心灵,优化社会环境(5)取长补短,增强整体效应第五章人际关系的类型一、名词解释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在互动中结成的关系2、交换关系:是交往双方各以自己所拥有的商品或货币与对方进行交换以满足各自需求的关系3、消费关系:是人们在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相互结成的一种关系4、政治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5、道德关系:是指人们在属于道德规调整的围所发生和结成的关系6、法律关系:是人们依据法律规而结成的关系7、关系:是指人们在参与活动中形成的关系三、问答题1、经济关系的基本容?(1)生产关系 (2)分配关系 (3)交换关系 (4)消费关系2、政治关系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1)原始社会的政治关系-平等的关系(2)阶级社会的政治关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3)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平等的同志式关系3、怎样理解道德关系?(1)道德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2)道德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3)新出现的道德关系问题一起全社会的关注(4)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第六章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一、名词解释1、自我概念:是指自己如何看待和感受自己2、知识层次:指的是关系主体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在社会人知识系统中所处的层级3、群体:是指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结合起来的人们的联合体4、社会制度(1)社会形态:广义指社会主义、资本主义(2)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家庭制度(3)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狭义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学习制度、门诊制度三、问答题1、生理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年龄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性别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仪表风度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什么是舒兹的三维人际关系理论?(1)包容的需要:希望与别人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需要(2)控制的需要:控制、支配、领导他人的需要(3)情感的需要:在感情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关系的需要3、什么是斯的社会关系律?1974年提出了人际关系的六种基本需要即社会关系律(1)依附需要 (2)社会整合需要 (3)价值保证需要(4)可靠同盟需要 (5)需求指导的需要 (6)关心他人的需要4、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1)气质(2)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力、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3)性格:通过你叫稳固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5、人际交往的心理动力因素?(1)人的需要 (2)人的动机 (3)需要、动机与交往行为(4)兴趣 (5)理想和信念 (6)价值观和世界观6、自我概念的含义、构成、特征?含义:是指自己如何看待和感受自己。

它是由人们关于自己本质的一切信念和态度构成的,包括人们关于自己力量强弱的设想、成长的可能性,以及关于自己行为和体验的习惯方式的明确措施等构成:(1)反映评价(2)社会比较(3)自我感觉特征:(1)其基础是其所处环境的文化和团体的价值观(2)具有较强的主观性(3)具有自行增强的能力(4)具有缓慢的变化7、社会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社会地位A、其制约或影响人们的交往对象和人际关系状况B、其制约或影响着关系主体的交往热情和交往需要C、其制约或影响着人的交往动机和诸多的交往心理(2)职业类别A、其影响和制约着人际交往对象B、其影响和制约着人际关系的类型C、其影响和制约着人际关系的广度、深度或亲密度(3)知识层次A、科学文化相近、知识层次相同的人相互交往较多B、知识层次不同的人,相互交往较少第七章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一、名词解释1、原则:一般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是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定的行为准则2、礼貌原则:指交往双方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谦虚、恭敬、相互尊重的原则3、互利原则:指交往双方通过对物质、精神的交换而使各自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原则4、人道原则:指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原则5、择善原则:指人际交往的选择性原则,即择善而交,择善而从的原则6、适度原则:指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态度、表情及行为等程度适当,把握分寸,恰到好处的原则7、相容原则:指交往中宽容待人、忍耐性强,对人宽宏大量的原则8、积极原则:指交往中以主动,热情的态度与对方交往,以获得对方反映的原则9、理解原则:指交往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换位思考,替对方着想、相互体谅的原则10、自律原则:指在人与人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约束自己的原则三、问答题1、人际关系的原则有何意义?(1)解除困惑 (2)有据可依 (3)增强自信 (4)缓解抑郁 (5)改善关系2、如何树立正确的平等观?(1)平等时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A.平等是有条件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B.起点和机会是均等的(2)平等时现实的A.平等具有时代性B.平等具有地域性C.平等具有文化性D.平等是发展变化的第八章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技法一、名词解释1、羞怯心理:是在人际交往中感觉难为情,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