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各类降压药的分类
常用降压药都有哪些分类及作用呢
![常用降压药都有哪些分类及作用呢](https://img.taocdn.com/s3/m/57e1b2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4.png)
常用降压药分类及作用高血压被认为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长期不降压会增加心脏病、中风等危险。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常见的降压药物可以根据其药理作用和药效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
1.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促进尿液排出来减少体内水分和盐分,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使血压下降。
• 1.1 袢利尿剂:作用于肾脏近端小管,增加尿液中的钠、氯、水的排泄。
• 1.2 噻嗪类利尿剂:作用于肾脏远端小管,增加钠、氯、水的排泄。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这类药物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以减少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和释放,具有扩血管和排钠保钾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 2.1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止血管紧张素生成。
• 2.2 ARB:将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结合,阻止相关生物效应。
• 2.3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抑制醛固酮受体,减少盐分的潴留。
3.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脏细胞中的钙通道来扩张血管,降低心脏收缩力和心率,从而降低血压。
• 3.1 二氢吡啶类:主要作用在血管平滑肌• 3.2 非二氢吡啶类:作用在心肌和血管平滑肌4.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止肾上腺素调节心脏的效应,减慢心率、降低心排出量和降低血压,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也常常被应用。
• 4.1 β1选择性阻滞剂• 4.2 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以上便是常见的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分类和作用。
在实际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或是联合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有高血压,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压情况,保持身体健康。
常用高血压药物分类
![常用高血压药物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1305d49b307e87101f6961b.png)
常用高血压药物分类常用降压药的分类:现在较为常用的ACEI、CCB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1、ACEI叫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最早出现的是卡托普利(开博通),此类药物直接抑制可导致血管收缩的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降压疗效确切,并具有极好的保护肾脏和心脏的作用。
此后开发出的同类药物有福辛普利(蒙诺)、培哚普利(雅施达)、苯那普利(洛汀新)等,服用更为方便。
2、CCB也就是钙离子拮抗剂,最早最常用的是硝苯地平(心痛定),降压较为迅速,但血压波动比较大,不符合平稳降压的原则。
因此现在又开发出各种缓控释制剂或作用较为缓和的品种,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
3、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主要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卡维地洛(达利全),它们主要作用于血管和心脏上的受体,使血管舒张,心舒出量减少,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此外,临床上医生会根据高血压的轻重缓急以及是否有并发症来选择其它几类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中西药复合制剂等。
一、目的与原则: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元根治方法,但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收缩压下降10~20mmHg 或舒张压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与冠心病事件分别减少38%、20%与16%,心力衰竭减少50%以上,奠定了降压治疗的临床地位。
降压治疗在高危患者能获得更大益处,例如老年单纯收缩期性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史患者。
虽然降压治疗不是治本,但也不仅仅是对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往往与血压高度有密切关系,因此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
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它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各种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协同加重心血管危险,为此,治疗措施是综合性的。
高血压治疗原则如下(一)改善生活行为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包括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和代表药及使用注意事项-ppt课件优选全文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和代表药及使用注意事项-ppt课件优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7b650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3.png)
四、利尿剂
降压作用明确,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尤其对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有益,慎用于有糖脂代谢异常者,大剂量利尿剂对血钾、尿酸及糖代谢可能有一定影响,要注意检查血钾、血糖及尿酸。常用药有双氢氯噻嗪 、呋噻米 、螺内酯 。
*
五、β受体阻滞剂
降压作用明确,小剂量适用于伴心梗后、冠心病心绞痛或者心率偏快的1-2级高血压。对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猝死有预防作用。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慎用于糖耐量异常者或运动员。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提高心梗后生存率,减压缓和,1~2周内起作用。副作用: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体位性低血压、心力衰竭加重、抑郁、引起血脂升高、低血糖、末梢循环障碍、乏力及气管痉挛、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引起传导阻滞。 HR<55考虑停药,长期适用注意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常用药有: 美托洛尔 、比索洛尔 。
*
硝苯地平有短效与长效之分,短效硝苯地平片口服后瞬时全部被吸收,大约在十分钟就起作用,但也很快就消退了约3到4小时。 长效硝苯地平,包括缓释与控释2种剂型。缓释片,作用特点在每一个药物分子外面用上不同的生物外膜,延缓它吸收,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开始时释放速度较快,降压效果较好;随着时间推移,释放速度逐渐减慢,降压效果也逐渐减弱。硝苯地平控释片则不同,其作用特点是,在24小时内药物释放以等速定时定量释放,血药浓度维持较稳定,血压控制较平稳 。
*
六、α受体阻滞剂
降压作用起效较迅速强力,但是随着时间延长降压效力就逐渐减弱了。除长效制剂外持续时间一般较短。优点:改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患者,但体位性低血压者禁用,心力衰竭者慎用,不良反应:1、体位性低血压:为这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在首次给药时、老年患者更易发生。为避免首剂低血压的发生,建议首次给药放在睡觉前,并且首剂减半。在给药过程中,应嘱患者在体位变化时动作应慢。2、心动过速; 3、水钠潴留; 4、一般反应:包括头晕、头痛、乏力、口干、恶心、便秘、皮疹等,常用药有:哌唑嗪、乌拉地尔 。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255eda40029bd64783e2c88.png)
1 中枢性降压药 可乐定:过去认为其降压是通过兴奋延髓背侧孤束核突触后膜的α2受体,抑制交感神经中枢的传出冲动,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后来研究表明其也作用于延髓腹外侧区的咪唑啉受体,使交感神经张力下降,从而降压。用于中度高血压,兼有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有口干、便秘、嗜睡、抑郁等 其他药物:莫索尼定 2 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硝普钠:在血管平滑肌内代谢产生一氧化氮,直接松弛小动脉和小静脉平滑肌。用于高血压急症的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或嗜铬细胞瘤发作引起的血压升高。 3 神经节阻断药 本类药物有:樟磺咪芬、美卡拉明、六甲溴铵 其对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均有阻断作用,对效应器的具体效应则视两类神经对该器官的支配以何者占优势而定。 4 α1受体阻断药 本类药物有: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 其主要通过阻断α1受体降低动脉血管阻力,增加静脉容量,增加肾素活性,不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加。主要用于中度及重度高血压,常与利尿药和(或)β受体阻断药合用。不良反应主要有首剂现象。 5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本类药物有:利血平、胍乙啶、倍他尼定、胍那决尔 其主要通过影响儿茶酚胺的贮存及释放产生降压作用。 6 钾通道开放药 本类药物有:米诺地尔、吡那地尔、尼可地尔 钾通道开放,钾外流增多,细胞膜超极化,膜兴奋性降低,Ca2+内流减少,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下降。 7 其他 其他降压药有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沙克太宁、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5-HT受体阻断药酮色林、内皮素受体阻断药波生坦等。 8 中药 本类药物有:脑力清、山楂降压胶囊、牛黄降压丸、松龄血脉康胶囊、参麦注射液、复方罗布麻片等 其中药通过其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发挥降压疗效。绝大多数具有降压效果的中药能补益肝肾、益气活血。通过平稳降压的方法来治疗高血压。
常见降压药的分类
![常见降压药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28f73fe0b1c59eef9c7b445.png)
实用文档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卡托普利(开博通) 贝那普利(洛汀新) 培哚普利(雅施达)
实用文档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 特点:起效缓慢、逐渐增强,在3~4周达最大作 用,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和 作用增强。对肥胖、糖尿病和靶器官受损的高血 压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适用于伴心力衰竭、心 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
• 禁忌症:支气管哮喘、Ⅱ-Ⅲ度房室传导阻 滞、心动过缓、外周动脉病变。
实用文档
(三)钙通道阻滞剂
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 硝苯地平 氨氯地平(络活喜) 尼群地平 尼莫地平 地尔硫卓 维拉帕米
实用文档
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
• 特点:起效迅速、强力,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较 强,疗效与剂量成正比,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 与其他类型降压药联合治疗有增强作用。对老年 患者降压效果较好,非甾体抗炎药物不受干扰、 对嗜酒患者也有显著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 病、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使用有抗动 脉粥样硬化作用。
实用文档
1、噻嗪类:氢氯噻嗪(双克),帕 胺类:吲哒帕胺(寿比山)
• 作用:单用于轻度高血压。更常与其它降 压药合用以协同降压和减少水钠潴留的副 作用。尤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或血浆肾素 低活性的高血压。
• 副作用:低血钾,血糖、血尿酸和胆固醇 增高。
• 禁忌症:低钾、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原 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实用文档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 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常用高血压降压药物分类及降压机制
![常用高血压降压药物分类及降压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dcc5ddf18762caaedd33d4c0.png)
常用高血压降压药物分类及降压机制1.利尿药:2.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降压药可乐定等(2)神经节阻断药樟横咪芬等(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胍乙啶等(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3.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等4.肾素-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等(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5.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肼屈嗪等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作用机制】抑制远曲小管对Na+-CL-的共转运,离子重吸收减少,尿的浓缩功能受抑制,产生利尿作用。
【药理作用】1.降压作用:早期是通过排钠利尿,使血容量减少而直接降压;长期用药所致的降压效应可能与小动脉扩张有关:(1)降低动脉壁细胞Na+的含量,Na+-Ca++交换↓,Ca++内流↓(2)降低血管对NA的反应性(3)诱导血管壁产生舒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2.利尿作用3.抗尿崩症作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尼群地平【作用机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Ca2+的内流,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哌唑嗪(prazosin)【作用机制】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使全身小动脉和小静脉均舒张,外周阻力下降而降压普萘洛尔(propanolol),美托洛尔,阿替洛尔【降压机制】1.抑制心脏: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2.减少肾素分泌:阻断肾脏入球小动脉β1受体,减少肾素分泌,使血管紧张素Ⅱ形成减少和醛固酮释放减少3.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β2受体,减少NA释放4.中枢降压作用:阻断中枢β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经张力,减少NA释放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作用机制】1.抑制ACE2.减少缓激肽的降解3.缓解或逆转心血管重构4.减少醛固酮分泌5.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6.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洛沙坦(losartan)缬沙坦(valsatan)【作用机制】竞争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结合一、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二、血管平滑肌舒张药(肼苯达嗪)三、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四、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利血平)五、交感神经节阻滞药(樟磺咪芬)常用抗高血压药一,利尿药降压特点:作用温和,持久,长期用无耐受,可降低心,脑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压机制:初期(2~3w):排钠利尿,血容量↓,心输出量↓,Bp↓.长期:血管平滑肌细胞内Na+含量减少,通过Na+Ca2+,细胞内[Ca2+]↓血管平滑肌对NA等缩血管物质敏感性降低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二,钙拮抗药机制:钙拮抗药选择性阻滞细胞膜上钙通道,干扰钙内流;也可作用于肌浆网上的钙通道,使钙贮存减少,使心肌或血管平滑肌钙离子浓度降低,兴奋性减弱,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扩张.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根据其对β受体选择性不同分为以下三类1.β1,β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对β1,β2受体无选择性,也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口服吸收好,首过效应强,生物利用度不高(40%-70%在肝脏破坏),t1/2为6h.2.β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atenolol)对β1受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阻断作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阻断β受体作用强度为普奈洛尔的0.5~1倍.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对β2受体作用较弱,但对哮喘病人仍需慎用.3.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labetalol),卡维地洛(carvedilol)阻断β1,β2和α1受体,降低心排出量,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拉贝洛尔静脉用于高血压急症,如妊高征.卡维地洛降压持久,维持24h;不影响血脂和血糖代谢,不减少肾血流量.用于伴肾功不全,糖尿病者.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近十年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新型,安全,有效的降压药.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列为一线降压药物.因为ACEI降压程度可与β受体阻滞剂相比,接近利尿剂的降压能力;较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更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五,AT1受体阻断药氯沙坦(losartan)氯沙坦(losartan losartan)临床应用与评价1.进食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2.可产生ACEI抑制AngⅡ所致的副作用,其作用和AngⅡ作用的降低呈非相关依赖性,本品不引起干咳,引发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率较低.3.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直接影响动脉血压调节的基本因素有外周血管阻力、心脏功能和血容量。
常用高血压降压药物分类及降压机制
![常用高血压降压药物分类及降压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ecbf87fd5bbfd0a795673cc.png)
常用高血压降压药物分类及降压机制1.利尿药:2.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降压药可乐定等(2)神经节阻断药樟横咪芬等(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胍乙啶等(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3.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等4.肾素-血管紧素受体阻断药(1)血管紧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等(2)血管紧素Ⅱ受体阻断剂:5.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 肼屈嗪等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作用机制】抑制远曲小管对Na+-CL-的共转运,离子重吸收减少,尿的浓缩功能受抑制, 产生利尿作用。
【药理作用】1.降压作用:早期是通过排钠利尿,使血容量减少而直接降压;长期用药所致的降压效应可能与小动脉扩有关:(1)降低动脉壁细胞Na+的含量,Na+-Ca++交换↓,Ca++流↓(2)降低血管对NA的反应性(3)诱导血管壁产生舒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2.利尿作用3.抗尿崩症作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尼群地平【作用机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Ca2+的流,血管舒,血压下降哌唑嗪(prazosin)【作用机制】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使全身小动脉和小静脉均舒,外周阻力下降而降压普萘洛尔(propanolol),美托洛尔,阿替洛尔【降压机制】1.抑制心脏: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2.减少肾素分泌:阻断肾脏入球小动脉β1受体,减少肾素分泌,使血管紧素Ⅱ形成减少和醛固酮释放减少3.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β2受体,减少NA释放4.中枢降压作用: 阻断中枢β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经力,减少NA释放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作用机制】1.抑制ACE2.减少缓激肽的降解3.缓解或逆转心血管重构4.减少醛固酮分泌5.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6.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洛沙坦(losartan)缬沙坦(valsatan)【作用机制】竞争性抑制血管紧素Ⅱ与血管紧素Ⅱ受体(AT1)结合一、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二、血管平滑肌舒药(肼苯达嗪)三、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四、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利血平)五、交感神经节阻滞药(樟磺咪芬)常用抗高血压药一,利尿药降压特点: 作用温和,持久,长期用无耐受, 可降低心,脑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压机制: 初期(2~3 w):排钠利尿,血容量↓,心输出量↓,Bp↓. 长期: 血管平滑肌细胞Na+含量减少, 通过Na+Ca2+,细胞[Ca2+]↓血管平滑肌对NA等缩血管物质敏感性降低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二,钙拮抗药机制:钙拮抗药选择性阻滞细胞膜上钙通道,干扰钙流;也可作用于肌浆网上的钙通道,使钙贮存减少,使心肌或血管平滑肌钙离子浓度降低,兴奋性减弱,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扩.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根据其对β受体选择性不同分为以下三类1. β1,β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 对β1,β2受体无选择性,也无在拟交感活性口服吸收好,首过效应强,生物利用度不高(40 %-70%在肝脏破坏),t1/2为6h.2. β1受体阻断药: 阿替洛尔(atenolol) 对β1受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阻断作用,无在拟交感活性.阻断β受体作用强度为普奈洛尔的0.5~1倍. 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对β2受体作用较弱,但对哮喘病人仍需慎用.3. 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labetalol),卡维地洛(carvedilol) 阻断β1 ,β2和α1受体,降低心排出量,扩外周血管,降低血压. 拉贝洛尔静脉用于高血压急症,如妊高征. 卡维地洛降压持久,维持24h;不影响血脂和血糖代,不减少肾血流量.用于伴肾功不全, 糖尿病者.四,血管紧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近十年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新型,安全,有效的降压药.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列为一线降压药物.因为ACEI降压程度可与β受体阻滞剂相比,接近利尿剂的降压能力;较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更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五,AT1受体阻断药氯沙坦(losartan) 氯沙坦(losartan losartan) 临床应用与评价1. 进食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2. 可产生ACEI抑制AngⅡ所致的副作用,其作用和AngⅡ作用的降低呈非相关依赖性,本品不引起干咳,引发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率较低.3. 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直接影响动脉血压调节的基本因素有外周血管阻力、心脏功能和血容量。
常用降压药分为五类
![常用降压药分为五类](https://img.taocdn.com/s3/m/b3c0797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a.png)
常用降压药分为五类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用降压药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常用降压药可以分为五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
利尿剂是一类通过促进尿液排泄来减少体液量和降低血容量的药物。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噻利钠、氢氯噻嗪等。
利尿剂可以有效减轻体内液体潴留,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而降低心率和心脏排血量,减少心脏对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阿莫洛尔等。
ACE抑制剂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心脏后负荷,降低血压。
常用的ACE抑制剂包括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抑制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血管上的α受体,减少血管的收缩
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常用的α受体阻滞剂包括普罗
帕苯、阿法特地尔等。
以上是常用的降压药分为五类的介绍,每类降压药有其独
特的药理特点和适应症,患者在使用降压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用适合自己情况的药物,严格按照用药说明书和医嘱使用,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副作用。
常用降压药物有哪几类并举例
![常用降压药物有哪几类并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9f4c83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f.png)
常用降压药物分类及案例
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针对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就是使用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和药理学分类分为多类,下面将介绍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哪几类并结合案例进行讨论。
1. 利尿剂
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第一线药物之一,通过促进尿液排泄来减少体内的水分和钠离子,从而降低血压。
典型例子包括氢氯噻嗪(通称HCTZ)和吲达帕胺(通称Indapamide)。
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ACEI、ARB)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从而扩张血管、减少水钠潴留并降低外周阻力。
典型例子有贝那普利(通称Benazepril,ACEI)和洛卡特普(通称Losartan,ARB)。
3.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细胞内钙通道的开放,减少流入心肌及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硝苯地平(通称Nifedipine)和地尔硫卓(通称Diltiazem)。
4. β受体拮抗剂
β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β受体的作用,减慢心脏搏动,降低心率及心输出量,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典型例子有美托前列素(通称Metoprolol)和阿莫洛尔(通称Amlodipine)。
结语
以上就是常用的降压药物分类及案例介绍,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有着各自的机制和适应症,患者在选用降压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以达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血压管理需个体化,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将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高血压药分类与特点及联合用药
![高血压药分类与特点及联合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fd504ec3f61fb7360b4c65c8.png)
高血压药分类与特点利尿剂:常单独用于抗轻度高血压,也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适于伴心衰、浮肿患者。
代表药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寿比山、钠催离)。
长期使用此类药易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及血液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性欲减退等并发症,故一般在医生指导下间断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尤适于年轻的高血压病人及治疗劳力型心绞痛,但不宜于伴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因能减少胰岛素分泌、干扰糖代谢)。
代表药普奈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比索洛尔(康可、博苏)、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卡维地洛(金络、络德)。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对原发性、肾性高血压症有很好疗效,能改善糖及脂质代谢、防治心功能不全、逆转心室肥大,常用于伴心室肥大、心衰、糖尿病、高血脂症、老年中、重度高血压。
但不宜于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妊娠等高血压患者,代表药有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开搏通)、依那普利(怡那林、悦宁定)、培哚普利(雅施达)、苯那普利(洛丁新)、福辛普利(蒙诺)、雷米普利(瑞秦)等。
钙拮抗剂:适合于各型高血压尤适于重症高血压伴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变的患者。
代表药为硝苯地平(心痛定、拜新同(即拜心痛)、地尔硫■(恬尔心)、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拉西地平(乐息平、司乐平)、尼群地平等。
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利血平(降压灵)、甲基多巴、哌唑嗪等。
此类药物可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并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良好作用,最适于伴高脂血症,前列腺服大,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
为避免首剂效应及体位性低血压、宜从小剂量开始,后递增用量。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药物:肼屈嗪、米诺地尔、二氮嗪、硝普钠等。
前五种为国内外专家推荐的一线药物。
近年来新开发的血管紧张Ⅱ受体阻滞剂降压效果好且副作用小,常用的有洛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等。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现在较为常用的有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现在较为常用的有](https://img.taocdn.com/s3/m/d965fe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3.png)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用降压药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类别的不同,常用的降压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水分和盐分含量,从而降低血容量和血压的药物。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和钾保钠利尿剂等。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脏和血管的刺激,减慢心律,扩张血管,降低心脏的负担,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包括贝塔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等。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心脏的负担,降低血压。
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通过抑制肾素的生成、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合成或阻断肾上腺素受体,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从而降低血容量和血压。
常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包括ACE抑制剂、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从而降低心率和血压。
常用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包括α-甲基多巴、中枢α受体激动剂等。
除了以上这些常用降压药,还有其他一些药物,如直接扩张血管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中枢α-受体阻断剂等。
在使用这些降压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别和剂量,同时定期检查血压,并根据血压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控制血压,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降压药分哪五类
![常用降压药分哪五类](https://img.taocdn.com/s3/m/2a25cf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a.png)
常见降压药分哪五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常用降压药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方式,常见的降压药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常用的降压药,通过促使肾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降低血容量,进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袢利尿剂等,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血管的张力,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适用于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
ACEI和ARB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另外一类常见的降压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功能,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常见的ACEI包括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常见的ARB包括洛卡特普、厄贝沙坦等。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滛剂通过阻断心脏和血管的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耗氧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普洛尔、阿莫洛尔等,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
中枢性降压药中枢性降压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少交感神经冲动,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心脏输出和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中枢性降压药有甲基多巴、肼屈嗪等,适用于某些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在使用降压药时,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医嘱正确用药。
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对维持良好的血压水平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了解降压药有所帮助。
常用降压药分哪几类举例说明
![常用降压药分哪几类举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6e201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5.png)
常用降压药分哪几类举例说明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等。
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可以分为多类。
以下是常用的降压药物分类及举例说明:1. 利尿剂利尿剂是通过增加尿液排泄来减少体内水分和盐分浓度,从而降低血压的药物。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又名噻嗪类),通过促进肾脏排泄盐分和水分来降低血压。
•环尿噻(又名噻噻类),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可有效降血压。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并降低心脏的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有:•阿莫洛尔(又名美托洛尔),通过阻断β受体来减缓心率,降低血压。
•比索洛尔(又名康心妥),对心率和收缩力均有作用,适用于高血压患者。
3.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开放,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氨氯地平(又名络活喜),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还可减轻心脏负荷。
•酒石酸美托洛尔氨氯地平片(又名康噻匹新),结合了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的双重药理作用,更为有效。
4. ACE抑制剂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缩素转化酶,降低血管紧缩素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压。
常见的ACE抑制剂有:•副受体素(又称贝那普利),通过抑制ACE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依那普利(又名卡托普利),通过降低肾脏对盐水的潴留,有助于降低血压。
以上是常用的降压药物分类及举例说明,合理使用不同类别的降压药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应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更换或加大用药剂量,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降压药分类
![降压药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d3ad018d1f34693dbef3e83.png)
一线降压药主要有5类。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各种“普利”类药物,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各种“沙坦”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缬沙坦(平欣)等,缬沙坦也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性生活质量的降压药物。
ACEI和ARB均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适合肾性高血压的治疗。
不过,ACEI更容易导致使用者干咳。
3钙离子拮抗剂(CCB):各种“地平”类药物,最好使用缓释剂或长效制剂,如氨氯地平(瑞舒欣)等。
CCB类药物尤其适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4β-受体阻滞剂:各种“洛尔”类药物,降压作用缓和,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代表药物有索他洛尔(伟特)等。
β-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动过速患者。
5利尿剂:降压作用缓和,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常用药物有氢氯噻嗪、氨苯蝶啶、螺内酯、吲达帕胺等。
利尿剂适合容量性高血压的治疗。
不同的降压药,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也有不同的禁忌症。
患者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明确自身的综合情况,遵医嘱服药,必要时需要联用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联用药物目前是最被推荐的用药方案,不但可以协同降压,减少各自单药的剂量,而且还可以相互抵消不良反应,让患者获益更多。
降压药降压药(antihypertensive drugs)又称抗高血压药。
是一类能控制血压、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降压药主要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
误区误区一:难受了才吃药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误区二:宁可相信广告不肯相信医生高血压患者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延误病情的同时也蒙受金钱损失。
误区三:来回换药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降压太快的并不一定是好药。
误区四:老盯着副作用其实,副作用只是对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况做出的“特别提示”,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名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名](https://img.taocdn.com/s3/m/44e009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4.png)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名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时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并发症。
为了有效控制高血压,医生常常会开具降压药物。
降压药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名。
1.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第一线药物之一,通过促进尿液排出来降低血容量,减轻心脏负担。
常见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常用于治疗轻度到中度高血压,属于噻嗪类利尿剂。
•呋塞米(Furosemide):适用于严重高血压患者,主要作用于肾脏的升支肢与粗上升支肢的远曲小管。
2.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脏和平滑肌细胞,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舒张阻力,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代表性药物包括:•氨氯地平(Amlodipine):作用于冠脉和外周动脉,有降压和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硝苯地平(Nifedipine):属于短效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明显的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
3. ACE抑制剂ACE抑制剂通过阻断血管紧缩素转化酶的活性,抑制肾素-血管紧缩素-醛固酮系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典型代表包括:•依那普利(Enalapril):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心脏负荷。
•贝那普利(Benazepril):减轻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痉挛,适用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4.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β受体活性,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减轻心脏负荷,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Metoprolol):对心脏有选择性作用,减缓心率,减轻心脏负担。
•阿莫洛尔(Atenolol):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
5. 肾素-血管紧缩素系统拮抗剂(ARB)肾素-血管紧缩素系统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缩素Ⅱ与受体的结合,扩张血管,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心脏负荷,起到降压作用。
代表性药物有:•洛卡特普(Losartan):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缩素系统,降低血压。
常用降压药物分类及代表
![常用降压药物分类及代表](https://img.taocdn.com/s3/m/777d45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2.png)
常用降压药物分类及代表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常用的降压药物可以按照其作用机制和药理学分类。
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在治疗高血压时起着不同的作用,药物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
以下是常用降压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1.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之一,主要通过促使肾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来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代表药物包括: - 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氯噻嗪 - 环戊醇类利尿剂:阿米洛利、布美他尼2. 钙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心肌内钙离子浓度,从而扩张血管、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脏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代表药物有: - 二氢吡啶类:氨氯地平、尼群地平 - 非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维拉帕米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这类药物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干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降低血压。
代表药物有:- ACEI:培哚普利、依那普利 - ARB:洛卡特普、厄贝沙坦4.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弱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脏的刺激作用,减缓心率、降低心排血量和降低外周阻力,从而有效降低血压。
代表药物包括: - 脂溶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 水溶性β受体阻滞剂:阿莫洛尔、比索洛尔5. 中枢性降压药物中枢性降压药物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中心,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从而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
代表药物有:- 甲基多巴:阿司匹林炭酸盐、甲基多巴以上是常用的降压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注意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以更好地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也应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名称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b39f75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0.png)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名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时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并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降压药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分类,每类药物都有其代表性的药物名称。
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合理选用降压药对于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利尿剂利尿剂是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体内容积,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代表性的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和噻嗪类利尿剂等。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心脏和血管中的β受体,降低心率、心输出量和血压。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和阿莫洛尔等。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放松血管、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尼群地平、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包括ACE抑制剂和ARBs。
它们通过干预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扩张血管,降低钠和水的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代表性药物有贝那普利、洛卡特普和厄贝沙坦等。
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α受体,减少交感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降低心脏输出和外周血管阻力,达到降压的作用。
常用的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有甲基多巴和阿尔法甲基多巴等。
综上所述,常用的降压药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进行分类,并且每种分类下都存在代表性的药物。
在实际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通过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管理高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降压药分哪几类药
![常用降压药分哪几类药](https://img.taocdn.com/s3/m/be4100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0.png)
常用降压药分哪几类药
降压药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
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降压药分为以下几类:
利尿剂
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类常用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增加
尿液排出,减少体内盐分和水分的潴留,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等,它们通过不同机制促使体内把水和盐分排出体外,有效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钙通道阻断剂
钙通道阻断剂能够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和血管平滑肌
细胞内,减少心脏收缩力和血管收缩,以此减轻心脏负担,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用的钙通道阻断剂有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β受体阻断剂
β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减慢心率、减少心排量及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达到减轻心脏负担,稳定血压的效果。
常用的β受体阻断剂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是通过抑制肾素的生成或阻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血管紧张素接受器等途径,减少血管紧张素的合成和作用,从而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常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有依那
普利、氯沙坦等。
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拮抗肾上腺素对血管平滑
肌的收缩作用,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常用的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有洛索洛芬等。
降压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来进行,合
理用药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当然,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还要注意食疗、运动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调节,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保持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患者各类降压药的分类:
1.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缬沙坦(代文)、洛沙坦(科索亚)。
作用同ACEI类,不引起干咳。
ACEI与ARB类降压药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降压药。
2. 钙离子拮抗剂:主要为二氢吡啶类,包括硝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拜心同)、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络活喜)等药物。
也具有器官保护作用,糖尿病患者主要降压药。
副作用是使心跳加快及踝部水肿。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悦宁定)、苯那普利(洛丁新)、福辛普利(蒙诺)等。
有器官保护作用,尤其后两种药双通道排泄,适用糖尿病肾病患者。
约10%患者有干咳的副作用。
降压药分类及选择
目前治疗高血压药物,分为五大类,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副反应也不同。
应用也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这样降压治疗才能达标。
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物为硝苯地平,对轻、中、重度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血压越高,效果越明显,但不降低正常血压。
因为可以扩张血管,所以尤其适用于有动脉硬化的患者。
不良反应包括,由扩张血管引起的头痛、面红和踝部水肿;还可出现乏力和胃肠反应,故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利尿剂,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其适合于血容量高的患者。
噻嗪类利尿剂使用最多,其不良反应主要有:高尿酸血症,故痛风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
长期大量应用,可使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并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升高。
其他类利尿剂还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等。
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为美托洛尔。
既可防治高血压,又可治疗心绞痛,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可预防再梗死;青年人高血压,心率快、心输出量大,用药后可明显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对舒张压的降低比收缩压更明显,因此适合于治疗单纯舒张压高的高血压病人,或联合其他类降压药来治疗收缩压、舒张压均高的高血压病人。
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因剂量过大而诱发心衰、哮喘;还可能会对血脂有影响。
因为此类药物可以减慢心率,使用时应严密监测,保证心率大于60次/分。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为卡托普利。
可明显降低轻、中度高血压;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对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尤其适用于血管狭窄的患者。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刺激性干咳,发生率达5%—20%,可能与肺血管里某些物质增多,刺激咳嗽反射有关。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代表药物为氯沙坦,适合症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同,其突出的优点是,咳嗽的不良反应较少,药物耐受性好。
不同的降压药物,适合人群不同,选择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降压药分类”“一线药”和“常用药”
赵光胜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教授
来源:家庭用药日期:2008-01-10
所谓降压药的分类是按其不同的药理作用机制而区分的,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协会(ISH)和美国高血压联合检出、评估、预防和治疗委员会(JNC)等国际权威组织认定,可分:利尿性降压药、α1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A1)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中枢交感抑制剂、直接扩血管药等。
有的属于“混合性药”(包括是或非β受体阻滞剂+具另外药理机制类药性的),如卡维地洛(carvidilol),包含阻滞β受体和扩血管两种药性,不能归入以上任何单种药性药。
国际权威组织还把上述利尿药、α1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及A1受体拮抗剂规定为“一线降压药”。
先要介绍以往所谓经典“阶梯治疗”,包括:一般开始用噻嗪类利尿剂,待达到最大降压剂量时,视需要可加用2级降压药(常为肾上腺素能抑制剂),逐渐增量,直至达到降压目标;否则再加第3级常为血管扩张剂;除严重或顽固性高血压外,一般不需要使用第4级作用强的交感抑制剂。
这种用药方案因欠合理、耗费多、不实用,特别是忽视了人类高血压病理生理改变的多态性,只重降压不考虑是否改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和预防、逆转心脑肾器官的损伤;且目前上市的钙拮抗剂和ACEI新药已可取代原为拮抗由利尿剂、扩血管药引起的反射性交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代偿性亢进而加用的β阻滞剂。
故“阶梯治疗”的实际价值已不大,而按个体人口学特征、生理生化(甚至在分子水平)改变及治疗反应“优选药物”的观念日渐占优。
1993年6月WHO/ISH宣布上述5族降压药均可作为第一线药使用,即是依据该新情况作出的调整。
当然,在存在某些反指征或优选指征时(如1型糖尿病有蛋白尿时优选ACEI等)可特殊选用某“一线药”。
然而美国JNC考虑利尿剂与β阻滞剂虽已较老,但价廉(效-价比值
高)、在许多随机化对照治疗试验表明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罹患及死亡率,而情有独钟地认为“如无其他药物的优选指征时,仍宜选利尿剂或β阻滞剂为‘一线治疗’也是有理的(长期治疗时如药费太贵对社会、个人来说确实均难承受)。
”
我国在参照国际准则的基础上,建议不将α1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药物”,这其实是欠妥的,其所持理由是该类药物较易产生首剂用药时的“直立性低血压”,其实目前上市的多沙唑嗪等长效α1受体阻滞剂可能产生“直立性低血压”的机会已并不大,特别对伴有高血脂者尤其适用,不能因为其在我国目前不常用而摒弃其于“一线药”之外。
至于“常用药”的内容也不会固定不变:有的老药发现新用途、好疗效而重被青睐,进入“常用”之列;在某种状况非常有用,而在另外则非;某些目前为非“常用类”,却可衍生出新的良种而被广为选用;由于对某药加深了认识和通过进一步临床使用,而变“不常用”为“常用”;研制创新的好药种(如血管肽抑制剂)而跻身入“常用药”,甚至“一线药”行列也未可知。
而小剂量或常剂量的复方降压固定制剂,由于其价廉、效佳、副作用相对较少、使用简便,近年来已被国际权威组织推崇,国内外都已有不少方剂与成药,广泛使用于高血压的防治中,已是“常用药”,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也可作为“一线药”对待。
但它不属于特定的、按药理机制区分的抗高血压药分类范畴。
总之,“抗高血压药分类”、“一线降压药”和“常用药”虽相互有关连,但并非相同概念;它们可以随情况而变动,并从不同角度提供其适应症、应用范围和采用先后的信息,以指导合理防治。
1.利尿药如氢氯噻嗪
2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利美尼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等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等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如卡托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Ⅱ)抑制药:如氯沙坦等
(3)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等
4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等
5血管扩张药:如肼曲嗪和硝普钠等
什么样的降压药副作用最小
来源:健康时报2007年11月01日10:34网友评论0条点击:1103 河南省郑州市商城路李先生:我父亲刚被查出患了高血压,需要服用降压药治疗。
现在的降压药种类这么多,请问不同的降压药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降压药副作用比较小?如何选择降压药?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肾病中心张翥主任医师:比较好的降压药,应该是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对靶器官(心、脑、肾)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而有些降压药不仅不能保护心脑肾,还会带来许多副作用。
有些降压药副作用比较大,比如短效钙通道阻滞剂如心痛定,会升高血糖,增加心率;利尿类降压药双氢克尿噻、寿比山等,长期服用会引发高尿酸血症、痛风;已经逐渐走向淘汰的老字号降压药利血平会引发突然低血压等。
但老字号降压药由于价格便宜,很多老年人一直在服用。
由于它们都属于短效降压药,容易使血压忽高忽低,损伤血管内皮,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这也是许多老年人吃了一辈子降压药,到晚年还是发生心梗、脑梗或肾衰的原因所在。
而长效降压药一般副作用比较小,降压稳定,比如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缓释片,包括络活喜、波依定、拜新同等。
这类药不仅可以24小时平稳降压,而且对中风有一定预防作用,缺点是价格较贵。
国产的倪福达较便宜,每月十几元即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丁新、蒙诺在降压的同时可保护肾功能,还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代表药代文在降压的同时,还可以改善男性性功能;科素亚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以帮助排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