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心理学形成性查核册答案[1 —4 全]心理学形成性查核答案一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拥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察见解: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面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察看,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建并控制必定的条件,并对其惹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依据实验情境的不一样,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必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引诱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近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然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面世界的最先阶段。

外面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脑筋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从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经过感官获取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脑筋的剖析与解说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才能惹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异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 - 韦伯定律,该定律的中心看法是:惹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必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许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引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一样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遇到不一样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一样的颜色感觉。

14.对峙过程理论:对峙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峙的成分,分别是红 - 绿,蓝 - 黄和黑 - 白。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P16 2.p18 3.P48 4.P34 5.P59 6.39 7.P72 8.P84 9.P9510.P100二、简答题(一)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1.考核知识点: 行动研究的特点。

2.答题要点:行动研究的特点是:(1) 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2) 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3) 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

(4) 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二)简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考核知识点: 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2.答题要点: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及相应行为的反应,它们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们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发展。

小学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小学生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丰富,这促进了高级情感的发展。

儿童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意志感和美感。

(三) 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

1.考核知识点: 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

2.答题要点:小学时期是开始形成同伴团体的时期。

这时的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团体活动中,儿童学习处理各种关系中的社会问题,学会按照同伴团体的标准建立合适的反应模式来组织自己的行为,社会交往技能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同伴团体还可以为儿童提供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同伴的拒绝与接受反应使儿童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3.注意:同伴团体是小学儿童社会性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小学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教师不仅要了解小学时期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还要了解同伴团体的特点。

(四)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 P63(五)简述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全部)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全部)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1—4 章)一、1.亚里士多德;2•冯特;3•心理现象及其规律;4•心理过程、个性心理;5•认识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6•心理特征;7•产品分析法、作业分析法;8•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细胞;9•反射;10•指向性、集中性;11•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12•脑、脑;13•客观现实;14•社会生活实践的;15.机能;16.弗洛伊德;17.目的性、意志努力的程度;18.有意后注意;19.20; 20.个别属性;21.分析器;22.机体觉;23.反、小;24.暗适应;25.错觉。

二、1 C2 B3 D4. A5. B6 D7 D8. C9 B10.B1.CL2.AL3.B4.Al_5.CL6.B17.A三、l.X2.X3.X4.V5.X6.X7.V8.X9.X10.Xll.X12.V13.V14.V15.X16.X17.X18.X19.V20.V四、1 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P22个性:是一个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P185(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

包括两方面:一是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一方面是个性倾向性。

P3)3测验法:又叫心理测验,是预先制订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个别差异的一种方法。

种类主要有智力测验、品格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等。

P134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P255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本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条件反射,其特点是动物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所以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一、概念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研究者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把这些资料出版,这种方法开创了对儿童发展系统、科学的研究。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结构或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的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促成了认知结构的发展。

9、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

1、气质——是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

2、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显示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3、阿普加量表——美国医生阿普加设计的一种快速测定新生儿是否正常的量表。

该量表由不同等级组成,测量的内容包括心律、呼吸、肌肉弹性、肤色和应激反射。

4、髓鞘化——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它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形成一层髓鞘,这个过程就是髓鞘化.5、补偿性生长—-营养不良的儿童一旦获得充足的营养,一般都会快速生长并追赶上正常的生长水平。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心理学平时作业(1)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意识:是人们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目的的、有组织的反映。

意识就是心理,是人自觉的、有目的的高级心理部分。

3、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二、选择题1、下面哪位学者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D )A魏太默 B冯特 C马斯洛 D斯金纳2精神分析学派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其创始人是谁?(A )A弗洛伊德 B铁钦纳 C苛勒 D杜威3哪一个学派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D )A精神分析心理学 B格式塔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人本主义心理学4希尔加德所说的"隐蔽的观察者"是指什么?( A)A当时难以察觉的意识经验 B无意识 C前意识 D接受暗示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5下面哪一种是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 B)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吸毒后的精神恍惚 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白日梦状态6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A)属性的反映A个别 B正体 C外部 D本质7与感觉相比,知觉具有较明显的(D )A被动性 B简单反射性 C具体形象性 D概括性8每个概念都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内涵和什么?(B )A例证 B外延 C名称 D属性9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哪一个阶段也被称为灵感期?(D )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10下面的几个智力测验中,哪一个是团体智力测验?( C)A比内-西蒙智力测验 B韦克斯勒 C瑞文标准智力量表 D斯坦福-比内测验11最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是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 (P120-121)·
6.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P159)7.理智感:是由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 探求或维护趔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P160)8.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P169)
·
6.答:教师要正确认识目的与动机之间的联系,首先要知道目的与动机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它们之间的一致性表现在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上, 而同一动机又可以导向不同的目的。目的的确定和动机斗争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在确定目的前,往往要经过动机斗争,克服内在的矛盾。相反,在目的 逐步确定的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引起动机的斗争,随后逐步趋于统一。( P174—175 )· 六、 论述题
二、⒈ A ⒉ B ⒊ B ⒋ D ⒌ D ⒍ B· ⒎ A ⒏ AC ⒐ B ⒑ D ⒒ C ⒓ B三、⒈×⒉×⒊×⒋×⒌√⒍×· ⒎×⒏√⒐√⒑×⒒√⒓×·
四、名词解释1.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P185)2.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逢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P209)3.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力量。(P231)4.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需求的反映。· (P96)(电大版)
·
·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P596.差别感受性:就是刚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P70
· 五、简答问题
·
· 1. 答: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差别在于:⑴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是被动强化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主动操作才能得到强化;⑵在经 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道德反应是不随意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反应是能控制的、随意的行为。( P27 )2. 答:少年期学生注意的基本特点有:⑴注意发展的特点;⑵注意的个别差异明显;⑶直接兴趣在注意中起着巨大的作用;⑷探究新奇事物的主动性增强;⑸开始发展对抽象材料的稳定注意。( P46—48 )

2023国开电大社会心理学本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3国开电大社会心理学本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社会心理学(本)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国家开放大学编制“社会心理学(本)”形考任务1主题讨论:刻板印象的利与弊活动要求:请你结合亲身经验,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课堂讨论:(1)举例说明你对哪个群体存在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的?(2)请你分析这种刻板印象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参加课堂讨论之后需提交400 字以上的发言稿,辅导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发言的表现和发言稿的质量进行评分,满分100 分。

任务一答:(1)我对农民工群体存在刻板印象,主要是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群体存在更多的是消极的看法。

一提起“农民工“,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从事脏、累、危险工作且待遇低的劳动者,劳动力素质低,精神生活匮乏等。

(2)针对农民出身的社会成员制造刻板印象,极易引发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歧视。

刻板印象是一种不全面、不客观的认识,社会对于农民的刻板成见是对他们尊严的伤害,加剧了农民心理上的负面感受,由此制造、扭曲、加剧了双方的信任失衡,这与我们积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是相违背的。

失去了和谐的社会关系,无论是社会的哪一方都必然或多或少地承担负和博弈的苦果。

不利于统筹资源,实现更快更有效的集体发展。

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盘大棋,需要社会各个群体、各种生产要素的密切配合、协力推进,尤其是参与者的密切配合与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

如果参与者、协调者在合作中以刻板印象为准片面认知农民群体,在分配上因偏见压低生产成本,这类行为不仅无法实现团结的目标,反而会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农民工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也有权利享受公共服务,有义务维护公共环境。

当我们不再因为这样的事情大惊小怪时,社会偏见才能有所改善。

“社会心理学(本)”形考任务2姓名:学号:得分:教师签名:阶段性测验本次任务需要您在完成第1 章到第5 章的学习之后再完成。

试题包括填空题、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满分为100 分。

一、填空(每空2 分,共30 分)1.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

心理学作业1(第1—4章)一、填空题1.早在2400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等。

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通过对被试的日记、作文、试卷等活动成果来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产品分析法或作业分析法。

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1.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1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4.“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6.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17.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9.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 分钟。

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1.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

22.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

2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小。

24.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

25.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

二、选择题1.下列学者中,较早地论述了身体先于精神,精神依附身体的是C 。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心理学第1次平时作业(第1—3章)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 2.B 3.D 4.A 5.C 6.D 7.A 8.C 9.A 10.B1.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是( )。

A .生理心理学B .实验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人格心理学2.精神分析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 .艾利斯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和罗杰斯D .斯金纳3.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现象。

A .适应B .对比C .后象D .感受性5.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 )。

A .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 .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C .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D .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6.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 )。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7.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 )。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

A .指向和选择B .集中和紧张C .指向和集中D .集中9.“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C.不可能的 D.以上一个也不是10.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的干扰。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揭示事物的意义、作用和规律,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3.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被观察者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与记录,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4
13, 语言产生 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14, 电报式语言 所谓“电报式语言”,是指儿童在 2 岁至 4 岁间所说的一种语言方式,句子只由名词、 动词和少量数词组成的,比如“妈妈,喝水。”等等。 二、 简答题 1, 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信息加工系统,也称为“符号操作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感受器、效应器、处理 器、记忆装置,其中感受器是接受信息的装置,也就是感觉系统;加工器是整个信息加 工系统的控制部分,它决定着信息加工的目标、计划及计划的执行,包括图中的控制加 工器和工作记忆;记忆装置,主要是指永久性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其中存放大量的、由各种符号按照一定关系联结组成的符号结构,即信息;效应器 是信息加工系统对信息作出反应的部分,这是整个系统的最后结构,控制着信息的输出。 这里最核心的是处理器,它又包括三个功能部分:“(1)一组基本信息过程,如制作和 删除符号,制作新的符号结构和复制、改变已有的结构,以符号或符号结构来标志外部 刺激,对符号结构进行辨别、比较,并依据符号结构确定反应等;(2)短时记忆,保持 基本信息过程输入和输出的符号结构;(3)解说器,将基本信息过程和短时记忆加以整 合,决定基本信息过程的序列。 2, 简述编码特异性原则。
3
最常见的错觉是视错觉. 除了视错觉,还有听错觉(利用仪器使左边来的声波先进人右耳,会觉得声音是从右边 来的)、嗅错觉(把一种气味闻成另一种气味,如把杉木气味闻成油漆味)等。上面列 举的都是发生在同一感觉通道间的错觉,还有发生在不同感觉通道间的错觉,如形重错 觉(例如,一公斤铁和一公斤棉花的物理重量相同,但人们用手以比较时会觉得一公斤 铁比一公斤棉花重得多)、视听错觉(看着台上作报告的人会觉得声音是从前边传过来 的,闭上眼睛就发现声音是从旁边的扩音器中传来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平时作业(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提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P32、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P163、知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P344、感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P255、长时记忆:是存储在一分钟以上,时间很长甚至是终生的记忆,从理论上说长时记忆可以是永久存在的。

P756、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P80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C、冯特创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P72、属于普通心理学的是(C、情绪心理学)P103、注意的集中性表现在(B、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P614、在简单任务下,注意的广度是( C、5—9 )个单位。

735、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这属于( D、注意的分配)P626、“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大”,这是( C、错觉)P457、人们的知觉能把当前客观刺激中缺少的东西在主观上进行补充,着说明人的知觉有(B、整体性)P358、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基本过程是( B、编码—存储—提取)P699、遗忘曲线表明,人类的遗忘规律是(B、先快后慢)P771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事物(B、个别)属性的反映。

P25三、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心理学是一门(ABC )P6-8A、研究脑功能的科学B、实验性的科学C、边缘性的科学2、下列属于弗洛伊德的贡献的是(ABC )P14A、提出潜意识的概念B、梦的分析C、人格结构理论3、注意的种类有(ABC )P64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4、记忆主要有两大类( CD )P70C、陈述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5、记忆的三个系统是( BCD)P71B、长时记忆C、短时记忆D、感觉记忆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试述心理学的功能。

P18答: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内外世界、调控行为、预测未来、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了解心理学的这些功能,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2、试述注意的品质?P61-63答:注意的品质包括:(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3、知觉有哪些特征?P34(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4、记忆的三个系统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P71-76答:记忆三个系统分别是:A、一是,感觉记忆,特点:a、感觉记忆是对外界信息的直接编码,是外界刺激的真实模写或副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b、感觉记忆以感觉痕迹的形式登记下来,保持时间非常短暂。

c、感觉记忆的容量一般在9-20个字母或物体,甚至更多。

d、在感觉器官中储存的信息经注意、编码后进入短时记忆,不被注意的则自动消退。

二是,短时记忆,特点:a、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两种: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b、在适时记忆中,可以存贮的信息量是7+-2个组块。

c、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对短期记忆的检索是一个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

d、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干扰信息引起的。

复述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记忆由于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

三是,长时记忆,特点:a、长时记忆的编码就是把信息纳入已民用工业的知识框架。

编码形式主要有:语义关系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进行主观组织。

b、长时记忆的存储:保持时间长,可以是终生,记忆容量大,一般认为可以达到5万到10万个组块,甚至无限。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方式:再认和回忆。

B、它们之间的关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根据信息在记忆中存储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而分为的记忆的三个系统。

这三个子系统处在记忆系统的不同阶段,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我们的教育有何启发?P8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讨论完整的人,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而且有发挥潜能的内在倾向即自我实现的倾向。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其人格的发展和自我的发展。

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意义学习包含 4 个要素:第一,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第二,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第四,学习的结果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

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人本主义学习论重视学习者高层次学习动机的激发,强调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的体系,从而使学习者成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教师要做一个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尊重学习者,无条件的接受学生。

五、分析与论述(每小题14分,共28分。

)1、举例说明什么是错觉,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利用错觉来美化生活的?P 452、试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在学习中,你一般采用哪些方法来减少遗忘?P76-80心理学平时作业(二)(第五、六、七、八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1、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多种可能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P982、原型启发: 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P1053、动机: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P1354、诱因: 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诱因。

P1385、情绪: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P1156、心境: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P126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6分)1、多数情况下,出现梦境是在( D、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P542、动机的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C、倒U型关系)P1393、顺利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叫(C、能力)P1554、智商高于(B、130 )者为智力超常。

P1715、某年龄组的智力测验平均分数是80分,团体标准差为10分,小李的分数是90分,他的智商是( C、115)P1656、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 B、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欲求) P1387、关于社会需要,错误的描述是(B、通过学习得来)8、兴趣属于( D、内在动机)P137三、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6分)1、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方向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 AB)P98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2、下列属于无意想象的是(AC)A、情景想象 C、梦3、动机的功能包括(ABCD)P135A、激活功能B、指向性C、调节功能D、维持功能4、情绪状态的划分以情绪的(AB)为标准。

P115A、速度B、强度5、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将动机分为(CD)P136、137C、外在动机D、内在动机6、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必备的条件有(ABC)A、明确的目的B、一系列的操作程序C、有认知的成分7、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特点有(ABCD )P54A、眼球快速移动B、持续10分钟左右C、梦境开始出现D、心跳和呼吸节律上升8、马斯洛认为缺失性的需要包括(ABCD)P137、138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爱和归属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P99-103解决问题思维过程一般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阶段组成。

解决问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受到对问题的认知方式、定势、功能固着、迁移、知识经验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2、说明动机、需要和诱因之间的关系。

P138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需要是由人的生理或社会的、物质或精神的某些缺失与不平衡引起的机体的状态;需要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因,具有驱动行为的动力特征。

正是需要推动着人们积极活动,去追求一定的目标,以满足人的生理和社会需要。

没有需要,便没有人的一切活动。

需要越强烈,由它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但我们是否最终产生动机和行为,往往不仅仅由内驱力决定,在一般情况下,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这个外部条件就是所谓的诱因,现代心理学越来越重视诱因对个体动机行为的影响。

许多动物实验表明,内驱力并不能直接推动机体的动机行为,只是使机体处于更易反应、准备反应的状态,诱因才能使机体真正产生动机,导致行为发生,因此,也要重视和强调诱因对个体动机的作用。

3、非言语情绪表达方式有哪些?P119答:非言语情绪表达方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4、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P170-172(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 (2)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3)能力结构差异(4)能力发展性别差异5、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P173(1)个人先天的生物因素的影响,如遗传;(2)个人后天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体自身的努力等。

(3)这些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个体能力的发展过程与水平差异。

五、论述(每小题13分,共26分)1、创造性思维有什么特点?如何激发创造性思维?(谈谈你的建议,并列举两种具体的思维训练方法)P1042、什么是工作动机的双因素理论?阐述如何使用该理论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

P150心理学平时作业(三)(第九、十、十一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4分)1、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P1822、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P1853、性格: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P1864、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对自己所有身心状况的认识,其中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地位、动机、情绪状态、能力以及其他许多方面。

P2025、社会惰化: 个体在与其他人一起完成任务时付出的努力要比单独完成时少的现象叫做社会惰化。

P2456、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对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

P2167、从众: 是指人们由于受到群体的影响,将自己的观念或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改变。

P236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

其气质类型是( B、多血质)P1852、反应慢但精确性高的认知方式属于( B、沉思型)。

3、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D、奥尔波特)P1874、卡特尔的16PF测验测的是人的(C、根源特质)P1875、个体接受他人的请求并做出与他人期望相一致的行为,这现象叫(B、依从)P238三、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场独立性的人( BC )P183B、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C、处理和加工信息不依赖外部环境2、气质的基本类型有(ABCD)P185A、胆汁质B、多血质C、抑郁质D、粘液质3、性格(ABCD )P186A、有优劣之分B、包含有社会道德的意义C、结构复杂D、稳定和可塑4、从众的原因有(BC)P237B、对自己缺乏信心C、希望被人喜爱5、孤独是(ABD)A、一种主观上的感觉B、对人际关系的体验D、可由人格因素造成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人格由哪些成分构成?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P182、191答:(1)一般认为,人格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认知风格、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