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制度和措施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一、工作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也随之来到城市生活和学习。
然而,由于户籍、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教育机会不均等、心理健康问题、社会融入困难等。
为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1、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缩小与城市户籍学生之间的差距。
3、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4、增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能力,营造关爱、包容的社会环境。
三、工作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入学、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享有与城市户籍学生同等的权利。
2、关爱帮扶原则: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3、因材施教原则: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案。
4、协同合作原则:整合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
四、具体措施(一)保障入学权益1、完善招生政策,简化入学手续,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够及时、顺利入学。
2、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入学。
3、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加大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育设施设备。
2、合理调配师资力量,为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配备优秀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在线教育资源,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1、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籍档案,加强学籍管理,确保学生信息准确、完整。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贫困家庭学生关爱工作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贫困家庭学生关爱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11.26•【字号】鄂教基[2012]41号•【施行日期】2012.1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贫困家庭学生关爱工作的通知(鄂教基[2012]41号)各市、州、县、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为使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贫困家庭学生安全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现就做好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贫困家庭学生关爱工作通知如下:一、认真做好家访工作。
各地要组织教师根据访万家工作要求,对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贫困家庭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家访,与其监护人充分交流沟通这些孩子的教育方式,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能影响他们人身安全和学习生活的隐患。
二、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结亲情、交朋友、送寒衣等各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保证每一个孩子身边有亲情,活动有伙伴、天冷有寒衣,不孤独、不焦虑、不饥寒。
三、扎实做好辍学生劝返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对在籍不在校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弄清每一个学生的去向,对辍学在家或在外流浪的学生,要全力做好劝返工作。
学校要安排专门人员照顾劝返回来的学生,安排教师为他们补课,要采取有效措施树立他们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要让学校成为他们最安全、最温暖、最快乐的地方。
四、切实做好御寒取暖。
各地要把师生温暖过冬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增加投入,确保每一所学校(包括教学点)备齐备足必要的取暖物资。
要对学校御寒取暖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更换破损的门窗、暖气、煤炉等御寒取暖设施设备,确保冬季采暖地区所有学校采暖设备运转正常。
采用燃煤取暖的地区要集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排查教室、宿舍、办公室等通风换气、排烟管道有无泄漏、有无煤气中毒隐患等,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寄宿学生宿舍室内通风,防止造成煤气中毒。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XXX制定了一份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该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关爱工作,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方案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对该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他们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该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方案提出了主要措施。
首先,要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领导小组,加强对他们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领导小组由XXX担任组长,王朝会、XXX担任副组长,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担任组员。
其次,要真情关爱,实施“三个优先”原则。
在研究上,班级要从研究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研究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每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教师牵头确立一名研究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
在生活上,教师要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在活动上,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最后,要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制度。
该制度旨在鼓励教职工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结对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研究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XXX将更好地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维护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其健康成长,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县民政局的决策部署,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家庭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意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安全保障等政策措施,整合拓展保障资,加大保障力度,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制度,加快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困境、留守儿童关爱保障工作格局。
建立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全社会关爱保护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意识明显增强,困境儿童数量明显减少、困境程度明显减轻,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安全更有保障,儿童成长环境更加优化。
三、保障范围(一)困境儿童1.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城乡低保家庭儿童、城乡低收入家庭儿童等。
2.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的儿童,主要包括孤儿、社会弃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儿童等。
3.因罹患重病或身体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
4.因其他特殊原因导致陷入临时困境的儿童,主要包括打拐解救儿童、临时失去家庭依靠的儿童等。
(二)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中符合困境儿童条件的,纳入困境儿童保障范围。
四、主要任务分工(一)加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护工作 1.强化留守儿童家庭监护主体责任。
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和抚养、教育义务。
外出务工人员要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 16 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意见
六盘水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促进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根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要求,立足我市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儿童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未来的人口素质,也关系到当前社会的稳定和谐。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改善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需要,是巩固我市“两基”成果、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任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以改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切实推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强化措施,切实加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力度。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1、《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随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当地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xx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3篇)
xx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问题愈发突出。
留守儿童面临着亲情缺失、心理健康问题和教育资源不足等困境。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xx小学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
二、工作目标xx小学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目标是: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加强家校合作,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工作原则1. 以儿童为本:关爱留守儿童要从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出发,满足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2. 综合施策: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关爱活动,如家访、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等,全面关注留守儿童的需求。
3. 家庭参与: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工作,建立和谐互动的家校关系,形成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
4. 情感关怀: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关怀,为他们提供安全、稳定和温暖的成长环境。
四、工作内容1. 家庭走访:组织教师定期走访留守儿童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 心理辅导: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解决情感问题。
3. 学习辅导:针对留守儿童学业困难,组织师生结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
4. 社会实践: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家校合作: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模式。
6. 教育资源共享: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给留守儿童,包括教育培训、图书馆资源、电子设备等,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
五、工作成效1.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较好地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环境。
2.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自信心提升,与同学和谐相处。
3. 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亲子关系得到加强,家庭和睦。
4. 教师和家长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视度提高,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的氛围。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制度和措施
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制度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两个主体,坚持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家庭、社会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构建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就学体系和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关爱服务体系,使所有农民工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促动教育公平。
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本制度。
一、坚持“两个为主”,保障同等待遇。
我校按照“就近划片,免试免费、一视同仁”的原则承担接纳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的任务。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与城区学生统一编班,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考试竞赛、文体活动等方面,与城区学生同样对待。
二、积极开发资源,消除就学障碍。
严禁人为设置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就学障碍,严禁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或测试,严禁以任何理由和任何名义向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收取“借读费”、“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共建费”等。
三、完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升学政策。
继续实行并完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我校参加小学毕业学业考试。
四、积极完善服务,提升保障质量。
积极采取措施,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和环境,切实提升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就学质量。
增强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研究,展开针对性教育活动,协助他们了解城市,融入学校,快乐生活,快乐学习。
接收学校要为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建立学籍并完善基本信息登记制度,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完善成长档案,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素质、家庭基本情况、家长务工单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增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跟踪管理。
五、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关爱服务体系。
(1)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通过展开关爱活动,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即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即时协助解决所遇困难。
以心灵关爱为重点,高度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促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一、引言话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了城市的建设者。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个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这可是个大难题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看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现状分析1. 随迁子女教育资源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也随之进入城市接受教育。
由于各种原因,这些随迁子女的教育资源并不充足。
学校师资力量弱、教学设施简陋、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学习。
2. 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随迁子女往往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
再加上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心理压力较大。
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如抑郁、焦虑等。
3. 社会关注度不够尽管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许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了解和关注。
三、实施方案1.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政府要加大对随迁子女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一方面,要扩大优质学校的招生规模,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支持,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对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让孩子们学会调节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要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4. 提高社会关注度媒体要加大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报道力度,提高社会关注度。
要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引导公众关注这个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双堆中心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制度和措施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制度和措施濉溪县双堆中心小学双堆中心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制度和措施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濉溪县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精神,落实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切实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三关“儿童工作,大力开展社会关爱活动,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以下措施: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围绕“三关”儿童让他们得到更多关爱、得到更多扶持、得到更多锻炼,努力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服务。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对“三关“儿童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学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作网络,组成人员如下:组长:王美英副组长:马立红成员:闫宜峰于敬稳三、工作对象与主要目标(一)工作对象关爱“三关”儿童工程实施工作的对象: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
(二)主要目标:1.建立“三关”儿童档案;2.100%的留守儿童都有临时监护人;3发放一份调查表,调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情况、父母工作情况、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情况。
4、开好一次座谈会,通过交流,向农民工朋友宣传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政策,介绍学校情况,了解农民工朋友在教育方面的困惑以及对学校的要求。
5导全校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学生,引导和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助残志愿行列。
6通过活动培养残疾孩子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工作措施与办法:1、密切关注、增强情感投资。
学校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
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2、对这三类学生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
3、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管理工作制度
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管理工作制度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管理工作制度: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导致大量儿童留守在农村或随迁至城市。
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管理工作制度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背景与现状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离异等原因而被迫留守在家乡的儿童。
这些孩子往往面临亲情缺失、心理压力大、学业困难等问题。
而随迁子女则是指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迁移至陌生环境的儿童,他们需要面对适应新环境、社会融入等挑战。
当前,这两类儿童的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政策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教育资源不足等。
二、管理工作制度为有效管理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制度值得:1、分级管理: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2、定期走访:加强对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的动态管理,定期进行家访或面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及时提供帮助。
3、心理辅导:建立心理辅导制度,为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为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5、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的关爱与管理,通过设立公益组织、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实践经验分享在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管理工作中,各地已有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以下是几个典型案例:1、某省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提供免费住宿和课外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同时提供心理疏导、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指导。
2、某城市推行“小候鸟”计划,为随迁子女提供暑假期间的学习和活动场所,让他们在城市里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关爱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方案是指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提供相关的政策和服务。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支持:政府提供资金、设施和人力资源支持,建立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关爱项目。
同时,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保障他们的权益和福利。
2. 教育改革: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环境条件,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同时,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关注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
3. 心理辅导: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或专门的心理辅导员,为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培训教师和家长,增强他们对孩子心理发展的了解和关注。
4. 社会支持:组织社区、企业、志愿者等各界力量,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活动。
提供社会帮助和义务教育,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
5. 就业创业:为农民工提供职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帮助他们转变职业和提高收入水平,从而改善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生活条件。
通过关爱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方案的实施,可以减少他们在成长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高他们的教育机会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制度和措施
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2016-—2017学年度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对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
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1、每位帮扶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2、每位帮扶教师要详细了解帮扶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3、每位帮扶教师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儿童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
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儿童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4、帮扶教师要经常找帮扶儿童谈心交心,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及时把握帮扶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关爱,并做好谈心记录。
同时要做到定期家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活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提倡建立帮扶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帮扶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优先照顾帮扶儿童:班队会上要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要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各类活动也要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在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6、帮扶教师对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应在班上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让成绩好的同学帮扶他们搞好学习成绩,并在课余时间利用一定的时间为这部分留守儿童“开小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7、帮扶儿童在校学习期间,如发现其生病,帮扶教师要立即送其至医院就诊,严重的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
关于印发《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
关于印发《加强“家、校、社”协同育⼈关爱保护农村留守⼉童的实施关于印发《加强“家、校、社”协同育⼈关爱保护农村留守⼉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童关爱保护⼯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童关爱保护⼯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6〕31号)精神,省教育厅制定了《加强“家、校、社”协同育⼈关爱保护农村留守⼉童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江西省教育厅 2016年12⽉22⽇加强“家、校、社”协同育⼈关爱保护农村留守⼉童的实施意见⼀、充分认识加强“家、校、社”协同育⼈、关爱保护农村留守⼉童的重要性农村留守⼉童是指⽗母双⽅外出务⼯或⼀⽅外出务⼯⽽另⼀⽅⽆监护能⼒,⽆法与⽗母正常共同⽣活的不满16周岁的农村籍未成年⼈。
作为劳务输出⼤省,⽬前我省有107.9万名农村留守⼉童,其中近70万名为中⼩学⽣,占义务教育在校⽣总数的11.63%,涉及⾯较⼴。
近年来,我省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在“家、校、社”协同育⼈、关爱保护农村留守⼉童⽅⾯做了许多有益探索,促进了农村留守⼉童健康成长。
但是,由于农村留守⼉童数量较多,“家、校、社”协同育⼈机制不够健全,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作不够规范深⼊,关爱保护尚未形成有效合⼒。
家庭、学校、社会是农村留守⼉童教育关爱的共同体。
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三者相互配合,通⼒协作,共同构建关爱保护留守⼉童的⽹络,事关留守⼉童健康成长,事关农村千家万户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建成⼩康社会⼤局,意义重⼤。
各地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件精神,⾼度重视农村留守⼉童关爱保护⼯作,充分发挥⾃⾝职能,协同家庭和社会,形成有效合⼒,促进农村留守⼉童⾝⼼健康、全⾯发展,为决胜全⾯建成⼩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做出积极的贡献。
⼆、明确“家、校、社”协同育⼈、关爱保护农村留守⼉童⼯作的⽬标任务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在农村留守⼉童关爱保护中的积极作⽤,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促进全⾯构建“家庭尽责、源头预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关爱保护留守⼉童体系,协助建⽴农村留守⼉童关爱保护机制,帮助农村留守⼉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管理工作制度
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管理工作制度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而留在农村的儿童。
随迁子女是指随父母从农村迁往城市居住的子女。
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面临着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困境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关爱这些特殊群体,制定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管理工作制度至关重要。
一、政策保障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权益和保护措施。
2.加强对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管理工作的机制和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二、教育保障1.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保障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学籍管理制度,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就学。
3.加强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心理健康保障1.建立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
2.加强对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心理适应能力。
四、健康保障1.提供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必要的健康检查和医疗保障。
2.加强对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健康问题的关注和预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3.建立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健康管理档案,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和干预。
五、社会支持1.加强对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2.促进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与当地社会的融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关爱工作,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六、家庭关爱1.加强对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的困难。
2.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父母的育儿能力和家庭教育水平。
关爱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制度和措施
关爱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制度和措施关爱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制度和措施发表时间:2015-11-13稿件来源:砂子塘第二小学关爱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制度和措施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切实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和贫困学生的“四关爱”工作,大力开展社会关爱活动,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结合学校的实际,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缘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制定以下帮扶措施: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群众路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围绕“四关爱”工作让他们得到更多关爱、得到更多帮助、得到更多锻炼,努力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服务.二、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四关爱“儿童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学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作网络,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刘开颜副组长:邓舜华谭亮文张玲英成员:全体正副班主任三、工作对象与主要目标(一)工作对象“四关爱”工作实施工作的对象: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和贫困学生.(二)主要目标:1.100%的留守儿童都有临时监护人;2.调查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情况、父母工作情况、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情况.3、利用家长会,通过交流,向农民工朋友宣传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政策,介绍学校情况,了解农民工朋友在教育方面的困惑以及对学校的要求.4.引导全校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学生,引导和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助残志愿行列.5.通过活动培养残疾孩子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四、工作措施与办法:1、密切关注、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变化情况.2、对这四类学生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3、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4、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他们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5、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发挥“”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6、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感情沟壑.五、制度与方案:1、启动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各年级办公室电话、班主任手机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2、各班教师每周与1―2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3、各班班主任及时了解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里的烦恼,及时对其进行解答和帮助.4、成立心理咨询室,聘请有教育经验的老师主动接近问题学生,对其学习、生活加以关注,建立档案,有意识的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在学习习惯、道德认识、思想状况上有所提高,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五、具体要求1、全校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全体学生,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四关爱”学生工作.2、明确职责分工.党支部、工会、教务处、总务处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密切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学校所有“四关爱”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活在城市,却常常感觉像个“局外人”。
这些孩子面临着很多挑战,教育、心理、社交,这些都成为了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我们的实施方案,就是要为他们铺平道路,让他们在城市中茁壮成长。
1.1 教育支持首先,教育是重中之重。
要确保随迁子女能够享受到与本地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很多时候,家长为了生计辛苦奔波,孩子们却因为户籍问题而无法上学。
咱们要积极协调,让这些孩子能够入学。
比如,学校可以开放部分名额,给他们提供一些优惠。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在同一个课堂上学习、玩耍,彼此之间也能增进了解。
1.2 师资培训当然,教育不仅仅是让他们上学。
我们还得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那些教导随迁子女的老师。
专业的师资培训非常重要。
老师们要懂得如何关心这些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到温暖,而不是压力。
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心理关怀2.1 心理辅导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
随迁子女常常面临身份认同的问题,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医生,为孩子们提供帮助。
通过倾诉、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关爱。
就像那句老话,心病还需心药医。
心理健康是孩子们成长的基础。
2.2 社交活动社交活动是孩子们锻炼自我的好机会。
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交到朋友,增强自信心。
人际交往的能力,关乎他们未来的发展。
2.3 家庭支持家庭的支持也不可忽视。
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互相分享经验。
亲子活动同样重要,让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参与游戏、学习,拉近彼此的距离。
家庭的温暖,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社区参与3.1 社区服务社区是孩子们生活的第二个家。
要通过社区服务,帮助随迁子女更好地融入这个大家庭。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长效机制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长效机制(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石门县思源实验学校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长效机制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出现率呈上升趋势,为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根据学校具体实际,特建立本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长效机制。
一、建立组织领导制度。
学校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关爱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
领导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职能作用,加强对全校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管理。
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部分贫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给与生活补助,确保他们不辍学。
同时不断改善学校的条件,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二、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基础信息制度。
各班每学期初要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全面调查掌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动态信息。
根据新学期学生变化情况,各年级、各班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分人头,通过上门调查、走访群众等形式,逐一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个人信息统计,汇总后上报到学校。
建立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档案,重点记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现居住地、现监护人(或托管人)的姓名、关系及联系方式、父母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等情况。
三、建立“大手拉小手”爱心帮扶结对制度。
各个年级、班级要全面落实“代理家长”制,全体任课教师要积极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代理家长”,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一对几”管护对子,全面关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活学习等状况,要求做到:“三知”,即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基本情况、知监护人(或托管人)情况、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做到知情;“三多”:即在生活上多细心照顾、学习上多悉心指导、心理上多耐心引导;“三优先”:学习上辅导优先,生活上照顾优先,活动上安排优先;建立责任制和跟踪服务制,确保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都有一个代理家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负责。
崇阳县关爱留守儿童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情况汇报
崇阳县关爱留守儿童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情况汇报第一篇:崇阳县关爱留守儿童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情况汇报崇阳县关爱留守儿童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情况汇报崇阳县教育局崇阳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五县交界处,属贫困山区县,版土面积196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47万人口。
我县是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县,是武汉“1+8”城市圈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6 所,其中高中3所,职校1所,初中11所,小学70所(含53所初小,34个教学点),特殊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21所,全县教师3819人。
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我们精心准备、积极部署、周密安排,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情况为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顺利入学,我县采取三大举措:一是适当放宽准入条件。
在严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条件关的前提下,结合进城务工人员务工实际,予以适当放宽准入条件,规定欲在县直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条件为:流出地乡镇政府出具的父母双方同时进城务工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进城务工、在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居(暂)住证和房产证(或房屋租赁证明);监护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并由劳动部门认可的劳动合同或监护人的工商执照等;《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预防接种证(小学报名用)。
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实行就近免费就读。
对不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劝导回原籍就读。
2011年春,我县招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7449人,其中就读于公办学校的有7135人,就读于民办学校的有314人,基本上实现了符合条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应读尽读”的目标。
二是多渠道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首先始终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随班就读为主”的原则,广泛接纳符合条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
我县现有11所中小学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为进一步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2009年秋我县在教育城创办了崇阳县第二实验小学,计划于2011年秋新建崇阳县第五小学。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2.04•【文号】国发〔2016〕13号•【施行日期】2016.02.0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未成年人保障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走出家乡务工、创业,但受工作不稳定和居住、教育、照料等客观条件限制,有的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也导致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方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
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家庭监护缺乏监督指导、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救助保护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建设亟待加强。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教育方面的问题是最为突出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制定一套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工作实施方案,为他们提供助力和保障,让他们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二、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带到城市里的还有他们的子女。
这些子女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较低,生活环境和城市孩子相比有巨大的差距。
在市场化的教育制度下,他们往往面临着编班困难、升学压力大、与本地孩子的差距等问题,导致他们的受教育机会受到限制,随之带来升学不顺、晋升不升等问题,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三、目标和任务1. 目标:建立完善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机制,助力他们在城市的成长。
2. 任务:(1)调查摸底:通过实地调查、宣传等方法,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困难和需求。
(2)政策扶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宣传教育,让其知晓有关保障政策,包括入学、培训、补贴等方面的支持。
(3)落实入学: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机制,保证他们能够平等享受基础教育。
(4)注重教育教学: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方式,并加强教育培训。
(5)解决特殊困难:对于那些家庭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加强资助力度,重点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6)文化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随迁子女与本地孩子的融合,消除群体间的差异。
四、具体措施1. 财政补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同等的住宿和生活费用补贴,重点对困难家庭和残疾子女进行资助。
2. 确保入学: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机制,为每一个子女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
3. 提供培训: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文化程度低的问题,为其提供缺课补课、集中培训和学习活动等服务,助力其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馆驿镇李庄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制度和措施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梁山县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精神,落实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切实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三关“儿童工作,大力开展社会关爱活动,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围绕“三关”儿童让他们得到更多关爱、得到更多扶持、得到更多锻炼,努力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三关“儿童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学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作网络,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王玉顺
副组长:耿红强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对象与主要目标
(一)工作对象
关爱“三关”儿童工程实施工作的对象: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
(二)主要目标:
1.建立“三关”儿童档案;
2.100%的留守儿童都有临时监护人;
3发放一份调查表,调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情况、父母工作情况、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情况。
4、开好一次座谈会,通过交流,向农民工朋友宣传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政策,介绍学校情况,了解农民工朋友在教育方面的困惑以及对学校的要求。
5导全校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学生,引导和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助残志愿行列。
6通过活动培养残疾孩子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工作措施与办法:
1、密切关注、增强情感投资。
学校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
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2、对这三类学生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
3、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4、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他们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
5、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
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
6、健全档案、及时掌握他们的信息。
7、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感情沟壑。
五、制度与方案:
1、启动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各
年级办公室电话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2、各班教师每周与1—2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3、由各班班主任及时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里的烦恼,及时对其进行解答和帮助。
4、成立心理咨询室,聘请有教育经验的老师主动接近问题学生,对其学习、生活加以关注,建立档案,有意识的进行心理辅导。
让他们在学习习惯、道德认识、思想状况上有所提高,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5、开展关爱残疾小伙伴“五个一”活动:开一个帮助残疾小伙伴的博客;搜集讲述一个残疾儿童的故事;送给残疾小伙伴一个甜甜的生日蛋糕;做一件好事帮助残疾小伙伴解决一个生活小难题;与残疾小伙伴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6、教师在班上要大力开展赠一张生日贺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逢假日还可以举行生日party、卡拉ok、讲故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三关”儿童学生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五、具体要求
1、全校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关爱“三关”学生工作。
2、各年级各班要结合本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
序进行。
3、明确职责分工。
党支部、工会、政教处、教务处、后勤处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密切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我校所有“三关”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4、不断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大力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三关”学生。
馆驿镇李庄小学
2016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