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试题(第6章)
第六章公共政策问题建构一、单项选择题1、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 D )A、托马斯·戴伊B、罗威C、林布隆D、威廉·邓恩2、“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 B )A. 安德森 B.德瑞C.格斯顿 D.林布隆3、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 B )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功能论证B、小论证C、二级论证D、一级论证4、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 A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理解公共政策》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5、( B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政策问题 B.政策议程C.政策目标 D.政策对象二、多项选择题1、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 BCD )。
A、结构平衡B、结构优良C、结构适度D、结构不良2、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 ABCD )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3、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BCD )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件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4、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BC)A、政治领导者的需求B、属于政府职能权限范围内的事务C、属于政府能力范围内的事务D、大众传媒的曝光5、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ABC )A、可能的原因B、似然的原因C、受控的原因D、客观原因三、判断题1、政策问题的论证可以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多级论证和小论证。
( )答案:×2、头脑风暴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答案:√3、公共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
第六章 公共政策评估
第六章公共政策评估内容提要: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公共政策评估,人们不仅能够判定某一政策本身的价值,从而决定这项政策应该继续、调整还是终结,而且还能够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以后的公共政策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评估也是迈向高质量的政策决策的必由之路。
本章主要介绍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和历史发展;公共政策评估的功能和意义;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公共政策评估的程序与模式。
第一节、公共政策评估概述一、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构思完美、设计精良的政策并非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人类认识活动的局限性和政策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在政策实践中,事与愿违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们逐步认识到,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除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执行外,还需要对政策执行以后的效果进行判断,以确定政策的价值。
公共政策评估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包括:政策执行以后,是否达到了政策制定者预期的目标?该项政策给国家及社会生活带来了何种影响? 政策是继续执行,修改后执行,还是马上终止? 解答上述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明晰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
具体来看,公共政策评估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①规范,即确定公共政策评估得以进行的标准。
规范是科学评估的一个先决条件,在评估活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测度,即收集有关评估对象的各种信息。
这些信息既可以是高度精确的,也可以是不很精确的,甚至是完全凭主观印象的。
③分析,即评估者运用所搜集到的各种信息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政策的价值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④建议,即提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建议的内容可以是针对某项政策本身的,也可以是面向政策过程或政府机构的,建议的方式有书面报告和口头汇报两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公共政策评估的概念:公共政策评估就是围绕着政策效果而进行的规范、测度、分析、建议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进一步来看,准确地理解公共政策评估的内涵,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政策效果这一概念。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企业B. 政府C. 社会组织D. 个人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A.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 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 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权力B. 权威C. 公共D. 利益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A. 限制性B. 强制性C. 利益性D. 权威性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 社会需求B. 公共权力C. 集体利益D. 社会利益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系统性B. 层次性C. 超前性D. 整体性7.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 倾斜性B. 合法性C. 系统性D. 权威性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 史密斯B. 伊斯顿C. 西蒙D. 拉斯韦尔9.指出“公共政策”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的是学者()。
A. 伍德罗·威尔逊B. 米歇尔·哈蒙C. 罗伯特·达尔D. 药师寺泰藏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选择B. 综合C. 分配D. 落实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 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B. 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C. 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D. 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 利益整合B. 利益选择C. 利益分配D. 利益落实4.政策的导向是()的导向。
A. 行为B. 文化C. 观念D. 条件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A. 客观引导B. 间接引导C. 直接引导D. 主观引导6.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第六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第二节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一、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
① 理论。首先要建立观察现实的政策过程的参 照系统(reference system) ,经过分析,建 立假设。
② 资料。资料的精确性与相关性对于模型的构 建很重要,因为通过资料可以检验第一步建立 起来的参照系统和假设是否成立或需要改进。
③ 方法。主要是指模型应用中要使用的操作性
方法和检测方法。
4、政策过程理论模型的类型划分
二、政策过程研究与政策过政策过程研究指对影响政策过程的各种 主要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发现和检验。
公共政策研究分为两个方面: ① 政策内容的研究( studies of policy content) 。 ② 政策过程的研究(studies of policyprocess) 。
规范最佳模型把政策过程划分为三大阶 段和17个小阶段。
2、混合扫描模型
埃齐奥尼(A畅Etzioni)提出的综合模型 叫做混合扫描模型( mixed‐scanning model ) ,它在试图保留广博理性模型和渐进主义 模型各自的优势并弥补其缺陷这一点上,与德 洛尔的模型所抱初衷是相同的。
混合扫描则因运用了两种摄像机阐述其基 本内容:第一种是多角度摄像机,它能观察全 部空间,只是观察不了细节;第二种摄像机对 空间做深入、细微的观察,但不观察已为多角 度摄像机所观察的地区。
第二,有助于研究者简化和澄清关于政治和公共 政策的思考;有助于界定政策问题中的重要方 面以及通过提出哪些问题重要、哪些不重要, “更好地引导我们理解公共政策” ;有助于 解释公共政策。
第六章 公共政策
2.政策过程研究中理论模型的功用
第一,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具 有客观实在性,因此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实证性; 同时整个研究过程又十分强调从中发现有关因素 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一定的相关性。 第二,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型的特征,人为地 编制出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步骤顺序。通过它就 可以把决策理论、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 个可实施的决策流程图,即格式化、标准化、工 程化的决策程序,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决策的科 学性 。
第三阶段:决策后。内含: ①激励政策的执行; ②执行政策 ; ③政策执行后的评估。 (3)德洛尔的这个模型具有很强烈的开放性和包 容性,它指出判定政策是否最佳的有效方法,在 于不同的分析者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经由坦诚、自 由的讨论而取得协商一致的意见。
2.埃齐奥尼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混合扫描模型 (1)混合模型在概念上希冀截取理性主义模型的政策视野, 以充分考虑政策选择、激发政策创意并深入政策核心问题; 同时,截取渐进主义模型的政策落点,把政策关注力 集中在经过选择的政策方案及其评估上,形成政策焦点, 以有效地解决政策问题 。 (2)混合扫描模型运用两台摄像机:第一种是多角度摄像 机,它能观察全部空间,只是观察不了细节;第二种摄像 机对空间做深入、细微的观察,但不观察已为多角度摄像 机所观察的地区。 混合扫描模型要求决策者将这“两种摄像机”结合起来 使用。
• 3.政策过程理论模型的构建 • 关于公共政策模型必备的条件,德洛尔列举了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 第二,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即具备包容各项微观、具 体政策的宏观特性; 第三,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学程序 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 第四,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度; 第五,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时 观察的功能 。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公共政策绪论1.什么是公共政策?答:所谓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公共社会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行为。
(2)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选择行为。
(3)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而作出的选择行为。
(4)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作出的一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答:(1)特点:①阶级性。
阶级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②目标性。
③强制性。
公共政策对于社会成员特别是目标团体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
④相对稳定性。
(2)功能:第一,分配社会资源。
第二,规范社会行为。
第三,解决社会问题。
第四,促进社会发展。
3.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导向、调控、分配功能?答:(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既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引导,它告诉人们应该做哪些事和不该做哪些事。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
(4)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每一项具体政策都会涉及“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样一个问题,换句话讲,就是都要面临一个“政策使谁受益的问题”。
4.戴维·伊斯顿关于公共政策的含义?答:他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所谓“价值”就是社会上一般人都想得到的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如权力、财富、技能、知识、安全、声望等。
“权威性分配”是指政治系统经由政策制定,将各种价值分配于体系内的成员。
这一界定突出了三个方面的思想: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对社会价值进行分配;分配的范围涉及全社会成员;分配的主体是政府这样的社会公共权威,其分配的影响力则是权威性的,即具有强制性。
公共政策导论第6章
一旦选出满意的政策方案之后,需要有关政策抉 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 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这便是政 策的合法化。到此时一个完整的政策便已形成并 可以付诸实施了。 从不同的政策实践中,学者们总结了不同的政策 形成模式,主要有理性主义模式、渐进主义模式、 综合模式、精英模式、系统模式、集团模式等, 而中国特殊的发展历史决定了中国的政策制定有 着一些特殊的模式。这些模式从一定程度上解释 了政策的形成过程。
第六章 小结
本章小结
当政策方案一旦提交给相关部门之后,必须要对 方案进行最后的抉择。不同方案和不同的国家的 不同时期,其政策抉择的主体是不同的。不过, 在现代民主国家中,越来越多的采取民主抉择的 机制。 通常采用的决策方式是投票。通常的投票规则有: 全体一致规则、过半数规则;投票规则虽然对于 决策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他们存在难以解决的悖论, 需求显示法和投否决票、以及民主集中制等是对 上述两种规则的改进。
【公共政策分析】【陈振明】第6章 政策过程:政策制定解析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6.1 政策议程
2.政府议程 政府议程是由那些引起公共官员密切而又积极关注的问题组成 的。政府议程是行动的程序,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 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活动过程。它比系统的程序更具 体、更明确。 按照其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政府议程可分为 四种类型: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
陈振明 主编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第6章
政策过程:
政策制定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6.1 政策议程
6.1.1 政策议程的种类
政策议程就是将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 域的过程。
1.系统议程 系统议程是由那些被政治社区的成员普遍认为值得公众注 意,并由与现存政府权威中的立法范围内的事务相关的一切问 题组成。系统议程本质上属于讨论议程。 一个问题要想成为或达到系统议程的程度,必须具备以下三个 条件:
6.3 政策合法化
6.3.1 政策合法化的概念和作用
1.“合法性”与“合法化”概念
合法性概念无论在广义还是在狭义的用法中都包含着同一要 旨:由于被判断或被相信符合某种规则而被承认或被接受。 合法的统治体现的是公民对政府或群众对政党的承认,是一 种“下” 对“上”的承认。
合法化可以理解为在合法性可能被否定的情况下对合法性的 维护,也即合法化是指合法性的客观基础被质疑的时候,为 达成关于合法性的某种共识的努力。
06 公共政策设计、执行与评估
从一定程度上说,认清问题就已经解决了问题 的一半。
主要内容
公共政策问题的内涵 公共政策问题的特点 公共政策问题的类型
公共政策问题与社会问题、公共问题(1)
问题:是指社会状况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这种差距往往是产生社会紧张状况的原因。 社会问题:就是由社会内部矛盾引发的人与人 的关系或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失调,对社会造成 了广泛的影响,由此产生的现实状况和期望状 况的差距。
3.劣势者利益最大化原则(Maximum Principal)
4.分配普遍原则(Distributive Principal) 5.持续进行原则(Principal of Continuity) 6.人民自主原则(Principal of Autonomy) 7.紧急处理原则(Principal of Urgency)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共
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求,所选择的行动方案或
不行动。
因而,公共政策前提是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的性质
1、公共政策乃是公共权威当局所进行的活动;
2 、公共政策的选择行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 行动,或说是目标导向的;
3、公共政策是问题导向的; 4、公共政策包括了公共权威当局的作为或不作为 的行动。
公共政策问题与社会问题、公共问题(2)
公共问题:是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 是人们的价值、利益或生存条件遭到某种威胁 而出现的问题,有时也泛指人类社会普遍存在 的某种危机和困境。
当公共权力主体意识到社会公共问题已经妨碍 整体社会发展,充分了解公众的公意性并认同 这种公众的政策要求时,公共问题就变成为公 共政策问题。
(完整word版)公共政策学6-7章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第一节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目标的含义与特征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政策目标具有下列特征:⑴问题的针对性。
⑵未来的预期性。
⑶目的的多元性。
二、政策目标的分类1。
政策目标的类型划分。
从不同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公共政策目标划分成诸多不同的类型:⑴根据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可有长远政策目标和近期政策目标以及其他的政策目标(如一些长期政策目标和中短期政策目标)。
⑵根据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域或空间范围,可有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地方性政策目标;国内政策目标和对外政策目标;全局性政策目标和局部性政策目标等。
⑶依据政策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可有政治统治性和管理性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目标、文化政策目标以及社会政策目标等;与此相类似的则是,依据政策目标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可有政策的政治性目标、经济性目标、文化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
⑷依据政策所服务的主体是普通社会大众还是社会少数人群体,可有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
此外,我们还可以按照更细微的标准将上述一些分类再作进一步区分;或者按照吸收了几种标准的混合标准来作其他划分;或者按照上述并未提及的标准作其他划分,如根据目标的实质性程度可区分出实质性政策目标和象征性政策目标,根据政策目标彼此的重要程度可分成主要政策目标和次要政策目标等。
2。
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基本目标又称元目标,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一般包括公平、效率、自由、安全等。
三、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与原则1.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⑴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
⑵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2.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⑴实事求是.⑵面向未来。
⑶系统协调。
⑷明确具体。
⑸伦理考量。
第二节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一、政策规划与政策设计1.政策规划的含义及其特点。
政策规划又称政策构建,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公共权力机关组织力量草拟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公共政策分析】【陈振明】第6章 政策过程:政策制定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6.3 政策合法化
2.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过程
政策合法化过程是与政策决策的领导体制紧密相连的。 领导体制的不同往往导致政策合法化过程的不同。 根据政策合法化程序的相对性原理,我国行政机关的政 策合法化过程有:(1)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2)领导 决策会议的讨论决定;(3)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 政策的发布形式是当前我国行政机关政策合法化过程中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做到:除确系内部政策外,凡要 求公众遵守的公共政策,必须改善发布形式,及时公之于 众。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政策制定?它包含哪些功能活动环节? 2.什么是政策议程?社会问题是如何进入政府议事日程 的? 3.方案规划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如何看待政策合法化的地位、作用与程序? 5.简述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及基本经验。 6.上述案例中路桥收费年票制听证会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它说明了目前中国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方面的什么问题?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
陈振明 主编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第6章
政策过程:
政策制定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6.1 政策议程
6.1.1 政策议程的种类
政策议程就是将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 域的过程。
1.系统议程 系统议程是由那些被政治社区的成员普遍认为值得公众注 意,并由与现存政府权威中的立法范围内的事务相关的一切问 题组成。系统议程本质上属于讨论议程。 一个问题要想成为或达到系统议程的程度,必须具备以下三个 条件: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第六章 公共政策终结
案例:为何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屡禁 不止
• /show/pU1Xh5BKygCnT w7A.html一次性塑料餐具质量令人堪忧 •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发 泡剂会破坏大气臭氧层,高温下使用易产生 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使用后随意丢弃会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回收和处理难度 相当大。 • 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夕,国家经贸委 连续两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停止生产 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 兰德公司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已发表研究报告18 000多篇,在期刊上发表论文3100篇,出版了近200 部书。在每年的几百篇研究报告中,70%是机密的, 30%是公开的。这些报告中,有“中国21世纪的空 军”、“中国的汽车工业”、“日本的防御计划”、” 日本的高科技”、“俄罗斯的核力量”、“南朝鲜与 北朝鲜”、“数字化战场上的美国快速反应部队” 等等重大课题。兰德公司被誉为美国的“思想库”、 “大脑集中营”, 它影响和左右着美国的政治、经 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事务的决策。
• 2、政策终结的作用:
• • • • 节省资源; 提高绩效; 避免僵化; 促进优化(政策人员的优化和政策组织的 优化“是公共政策优化的核心内容”。
二、政策终结的障碍
• 1. 相关者的心理抵触
• “那些与政策相关的人员都愿意看到政策 继续存在下去,却很少有人喜欢听到计划 失败或计划改变。”这种心理上的抵触往 往在政策面临终结时会表现的尤为明显。
第二节 政策调整
• /u/vw/5121208食 盐碘含量政策调整公开征求意见 • 一、政策调整的含义 • 在政策评估与监测所获得的有关政策 执行的效果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 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不断 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到预期政策 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公共政策概论 第六章 公共政策执行
第三节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 因素 一、执行主体与政策执行
所谓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所谓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 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 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主要包括国家 和地方政策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和地方政策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 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 关的公职人员。 关的公职人员。 执行主体掌握着实施政策的资源、 执行主体掌握着实施政策的资源、手段和 方法, 方法,是将政策贯彻于政策对象中去的施行 组织者、管理者和责任者。 者、组织者、管理者和责任者。
1.政策执行组织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政策执行组织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政策执行组织
政策执行是一种组织行为, 政策执行是一种组织行为,需要依托 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府组织。 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府组织。执行组织结 构的合理性、 构的合理性、权责的明确性 直接对政策 执行的力度与效度产生重大影响。 执行的力度与效度产生重大影响。 (1)执行组织的结构的合理性 执行组织的结构的合理性 执行组织的 (2)执行组织的权责的明确性 执行组织的权责的明确性 执行组织的
3.公共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公共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公共政策执行的总结
政策执行总结是对政策执行信息反 馈和执行情况的回顾、检查和监测, 馈和执行情况的回顾、检查和监测,为 政策评估提供重要资料。 政策评估提供重要资料。 政策执行总结包括两个环节: 政策执行总结包括两个环节: (1)政策执行监测 政策执行监测 (2)政策执行再决策 政策执行再决策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的具体实 践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践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1.目标的导向性 1.目标的导向性 2.内容的务实性 2.内容的务实性 3.行为的能动性 3.行为的能动性 4.影响的深远性 4.影响的深远性 5.手段的强制性 5.手段的强制性
第六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三、政策执行的手段(续)
(3)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 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 不同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执行的方法。 (4)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注重人 性,倡导人本管理,依靠宣传、说服、劝导、精神鼓励等 方式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各种政策内化为人们的信念, 引导政策对象自觉地、主动地去执行公共政策。 (5)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指在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和科技产品,如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等,来执行公共政 策。
(3)公共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执行过程 中反馈过来的实践经验与政策信息,是政策执行再决策和制定 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参考(农村养老保险案例)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 1.合法公正原则 2.民主法治原则 3.忠实目标原则 4.权变创新原则
5.效益时效原则
6.系统全面原则
三、政策执行研究的途径
四、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续)
1.政策执行理论
(4)管理理论:强调政策执行是一种管理过程 (5)系统理论:政策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 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 (6) 因果理论:将政策执行看作是引导人们到 达目的地的地图,关注政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2. 政策执行模型
(1)过程模型 (2)系统模型 (3)互适模型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5.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 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最直接、最重要、最关 键的决定因素 (1)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公共政策 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得以实现
(2)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与效果的唯一环节。公 共政策正确与否、质量优劣、时效有无都必须经过政策执行才 能得到检验
第六章 政策评估
3、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事前评估、 这是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来划分的, 这是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来划分的,有的又 名预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名预评估、 事前评估是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 是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 事前评估是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 事前评估的内容包含三方面: 事前评估的内容包含三方面:对政策实施对象发展趋势的预 政策可行性的评估,对政策效果进行预先评估。 测,政策可行性的评估,对政策效果进行预先评估。 执行评估就是对在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 就是对在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 执行评估就是对在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即具 体分析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情况, 体分析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情况,以确认政策是否得到 严格地贯彻执行。 严格地贯彻执行。 事后评估是政策执行完成后对政策效果的评估 是政策执行完成后对政策效果的评估, 事后评估是政策执行完成后对政策效果的评估,旨在鉴定人 们执行的政策对所确认问题确定达到的解决程度和影响程度, 们执行的政策对所确认问题确定达到的解决程度和影响程度, 辨识政策效果成因,以求通过优化政策运行机制的方式, 辨识政策效果成因,以求通过优化政策运行机制的方式,强 化和扩大政策效果的一种行为。它在政策执行完成以后发生, 化和扩大政策效果的一种行为。它在政策执行完成以后发生, 是最主要的一种评估方式。 是最主要的一种评估方式。
2、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合理吗?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合理吗?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原定为800元,这个标准执 行了10年,10年间丝毫没有改变。而社会条件在这段时 间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都 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旧的政策原封不动,这势必 与现行社会状况发生一定的矛盾,使政策的公平性受到 一定程度的质疑。在公众诉求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政 府税务部门认真考虑了这个问题,对这项政策进行了必 要的评估。把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调高到2000元。但仍 然有很大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40%的财富 集中在很少一部分人手里,但1999年全国40%以上的个 人所得税是由工薪阶层缴纳的。这两个40%应该引起我 们的注意。作为公民,工薪阶层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应该 的,但占这么大的比重就不太正常了。税务部门是否应 该考虑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政策进行评估呢?
第六章 公共政策评估
第四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 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 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 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 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 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 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第四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本节案例
案例6-4 农业与国家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 结合案例,论述公共政策评价的障碍包括 哪些方面?
本章案例
案例6-5 南京“瓜车新政”:政策试错与决策调适 案例6-6 对群众来访和相关信访政策的分析 案例6-7 强制还是自愿意?——婚检争论的政策分 析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政策评估?政策评估的特质何 在? 2、政策评估有哪些基本类型?如何看待 评估标准? 3、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节案例
案例6-1 城市污水管理规划 结合案例,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步骤。
第三节公共政策评估步骤
一、计划与准备 (1)建立评估机构,挑选评估人员并进行必要的 培训 ; (2)确定评估对象,即决定评估什么政策,或评 估政策的哪部分内容; (3)制定评估方案,包括描述评估对象、阐述评 估目的、建立评估标准、选择评估方法、确定评 估目标; (4)准备评估条件,包括评估的时空条件(场地、 时间)、工作进度安排、经费筹措与使用、设备 和人员的准备等。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和 功能
三、政策评估的功能 (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 (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主要依 据。 (3)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 (4)政策评估有利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
第二节公共政策评估要素
公共政策执行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第六章《政策执行》之案例
公共政策执行案例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第六章《政策执行》之案例第六章政策执行,案例1,“定心丸”何以变成“闹心丸”第二轮土地承包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九”,对稳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增加农民长期投入的积极性,保护耕地,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一些地方“定心九”却变成“闹心九”。
据山东省信访部门统计,在山东因…申论范文三给养老子女发工资背景链接南京有120多万老人,98%是居家养老,约需居家养老护理员4.3万人,而目前全市持证上岗的专(兼)职养老护理员只有3000人,养老护理员缺口达4万人!据悉,南京将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其中,“家属照料型”模式让人感…项目综…2013?018号关于表彰项目六月份“六好共产党员”和“员工之星”的通知项目部所属各部室及工班:根据项目《关于开展“六好共产党员”和“员工之星”评比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在2013年6月份“六好共产党员”和“员1工之星”评比活动中,李…第六章政策执行,案例1,“定心丸”何以变成“闹心丸”第二轮土地承包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九”,对稳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增加农民长期投入的积极性,保护耕地,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一些地方“定心九”却变成“闹心九”。
据山东省信访部门统计,在山东因土地纠纷引发的农民上访和冲突,已占到农村越级上访量的40,,并呈上升势头。
河南省农调队最近对全省20个县的县、乡主要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表明,土地纠纷与农民负担等成为当前一些农村的热点问题。
强征承包地引发纠纷:1997年,山东省商河县杨庄铺乡政府在没有征得群众同意的情况下,单方将几个村的数千亩土地有偿承包给山东天马置业公司,搞高效农业开发。
村民多次上访,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村民林富行不平地说:“俺家的两亩地被乡政府强行包给了天马公司,补偿一直都不给,这是啥道理?”去年,河南省洛阳市所属的洛宁、宜阳、新安等县的一些乡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名,在不给任何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强行让群众在承包地上种植烟叶,否则就收回群众的承包田,结果引发了群众上访。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公共政策绪论1.什么是公共政策?答:所谓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公共社会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行为。
(2)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选择行为。
(3)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而作出的选择行为。
(4)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作出的一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答:(1)特点:①阶级性。
阶级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②目标性。
③强制性。
公共政策对于社会成员特别是目标团体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
④相对稳定性。
(2)功能:第一,分配社会资源。
第二,规范社会行为。
第三,解决社会问题。
第四,促进社会发展。
3.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导向、调控、分配功能?答:(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既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引导,它告诉人们应该做哪些事和不该做哪些事。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
(4)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每一项具体政策都会涉及“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样一个问题,换句话讲,就是都要面临一个“政策使谁受益的问题”。
4.戴维·伊斯顿关于公共政策的含义?答:他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所谓“价值”就是社会上一般人都想得到的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如权力、财富、技能、知识、安全、声望等。
“权威性分配”是指政治系统经由政策制定,将各种价值分配于体系内的成员。
这一界定突出了三个方面的思想: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对社会价值进行分配;分配的范围涉及全社会成员;分配的主体是政府这样的社会公共权威,其分配的影响力则是权威性的,即具有强制性。
00318公共政策-考前资料(23版)
2024年4月《00318公共政策》考前资料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和发展考点1 公共政策的含义(选择题、简答题)★★公共政策是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出于公共利益,为实现公共目标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行为,其表现形式是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
考点2 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选择题)★史官制度、谏议制度、策士制度、科举制度考点3 现代政策科学产生的标志(选择题)★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近发展》考点4 中国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特点(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政策实践相结合(2)学科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学科发展与中国的政策实践相结合考点5 马克思主义与公共政策学中国化(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公共政策学科的方法论指导。
①实事求是的方法。
为了在政策实践中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矛盾分析的方法。
政策实践中,要注重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还要注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2)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公共政策学科的价值引领。
公平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本保证。
除了作为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之外,公平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目标。
考点6 公共政策的功能(选择题)★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考点7 公共政策的本质(简答题、论述题)★★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就是为了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1)公共政策的目标。
从整体上看,公共政策目标是三类目标的集合体,即公共利益目标、阶级目标和政府自利性目标。
(2)社会资源配置。
所谓社会资源的配置,指的是政策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而进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
(3)社会价值分配。
政策收益在不同的利益群体间的分配行为称为社会价值的分配。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要素考点8 公共政策学分析的完全理性模型(分析题)完全理性模型是由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衍生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公共政策
一、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各级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等权威机 构)在职能范围内为了解决和处理公共问题,经过政 治协调和管理过程,达成公共利益或公共目标的过程。 表现形式:各种行动方案; 发展出来的各项方针、原则、策 略、措施、计划、行为规范、法规等
二、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功能
• 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以及“隔 代教育”、“寄养教育”使“留 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不同程度 地出现问题。 • 调查显示,不少儿童存在柔弱无 助心理、自卑闭锁心理、寂寞空 虚心理、逆反心理及与父母的疏 离隔膜感,有的儿童竟记不清母 亲的样子了。 • 在行为习惯上,有些儿童沾染上 不良习性,甚至违法犯罪。 • 在教育方面,据湖北省某县调查, “留守儿童”中有46%的学生成 绩较差,42%中等偏下,10%成 绩较好,仅有2%成绩优秀。还 有的学生无故辍学。
•
1. 艾滋病问题是如何 从私人问题演变成 公共政策问题的? 2. 政府在艾滋病问题 上应有何作为?
农村留守儿童:中国的伤
• 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在中国催生了一 个特殊的农村少年儿童群体——“留守儿 童” 。 •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 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 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 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 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 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艾滋政治:从私人问题到政策问题
3.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人数以每年30%—40%的 速度增加。截至2010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 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例,其中 死亡6.8万余例。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 2013年9月30号,全国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43.4万例。在全 国艾滋病感染报告病例中,大学生感染者人 数持续上升,国内15至24岁的青年学生感 染者占全部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已由 2008年的0.9%上升到2012年的1.7%。
(五)公共政策问题分析
对政策问题的界定,目的是弄清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为 政府决策议程做准备。 分析方法:原因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 原因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为了确认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的 分析。 (1)可能原因(Possible Causes):一切有可能促使某种 问题得以产生的因素 (2)合理原因(Plausible Causes):以科学的研究或直接 的经验为基础所探查出的对问题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 (3)可诉原因(Actionable Causes):受政策制定者的控制 和操纵的原因
主观性和人为性
• 任何政策问题都基于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和 切身感受。 • 大众感受突出的公共问题在精英集团那里并 不被当作一回事,精英集团感受到的公共政 策问题也不一定得到民众的认同。
历史性和动态性
• 公共政策从其成因来看都不是突发的, 都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达到普遍 化和严重化; • 有的是旧政策的遗留问题和衍生问题 (城乡分割政策、改革开放) • 有的是环境与事态的新变化所致 • (民工荒、就业难问题)
设计执行 确定具体目的 选定方案
设计方案
估计方案
艾滋政治:从私人问题到政策问题
1. • 《南方人物周刊》报道了一位感染艾滋病的在校女大学生朱力亚,人 们被这样的悲剧震动:一个陶醉在爱情中的22岁的女生;一个学业优秀到 给学校外语系出国培训上课的大二学生;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一个思想正 统的预备党员。这样一个孩子,突然被告知,从她的异国男友那里感染了 艾滋病。 现在追问责任是没有意义的,也是冷酷的。谁还有心情去谴责这个如 此不幸的姑娘在短暂的幸福时光中没有保护好自己呢?可是,事实看来, 环境正准备把所有的苦果让她一个人承担。或者具体地说,她的母校的处 置方式,等于是告诉她,你应该自作自受,遇到了就该当你倒霉。当这位 女生正以超人的毅力,一边压抑内心万劫不复的绝望,一边不可遏制地想 念把她拖入黑暗深渊而一去不复返的男友,同时尽量正常地生活在校园, 可是,她的母校,尽管也同情她,也爱护她,但终归是温和地把她逐出了 校门。 即便这样,这位“最有资格”选择自杀的女生并没有自杀,更没有像中 国已有发生的事情那样,以这个恐怖的可传染绝症去报复无辜的他人,而 是选择了勇敢。她避世隐居,同时,找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想尽办法不 让父母陷入悲痛,还一边为社会做义工。特别地,在经过一年的痛苦挣扎 之后,她选择了公开自己的身份,她要通过自己告诉社会特别是告诉青年 一些道理。
(四)执行子系统 由政策执行组织及其人员构成。 作用: 1. 为政策方案或项目的执行做好准备 2. 从事指挥、沟通、协调等方面活动
(五)监控子系统 由体制内、体制外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 人组成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 作用: 1. 确立政策执行的准绳和规则 2. 监控政策执行情况 3. 反馈政策执行情况
艾滋政治:从私人问题到政策问题
• 2.(资料来源:人民网 )最近的两三周,天津的街道呈现出罕见的冷 清,天津市民的眼中增添了从来没有过的警惕。这个900多万人口的特 大城市,出现这种普遍性的令人不安的气氛,源自于一个传闻:据说 一批河南的艾滋病人来到天津,在商场、超市、路边等公共场所,用 装有含艾滋病毒血液的注射器乱扎市民,报复社会。 当地的一位记者说,据说这个传闻最早是从去年的平安夜开始的, 传言有人那天在滨江道的商场被扎。元旦过后,“扎针”事件越传越 开,被扎的人也越传越多,以至造成了全城的不安。 在真假难辨的传 闻面前,人们选择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谨慎态度,尽可 能地减少了外出活动的机会。此事发生后引起了各方的重视,有关人 士介绍,天津的公安机关已把它列为一号案件,出动了辖下的数百名 警员分布全城,正全力以赴组织破案。正如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常务 副主任朱效科所说,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个事件也有一个积极的作 用,那就是让天津人增加了对公共卫生的关注度,也由此反映出了人 们对艾滋病认识的误区以及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记者注意到,目前很多人对中国艾滋病的情况所知甚少,而且还 表现出了一种危险的倾向。很多人一提到艾滋病就认为是生活作风的 问题,和平路一位售货员评论“扎针”事件时说:“那些人自己乱搞, 得了绝症还来害人,抓住了要狠狠地惩罚他们才行。” 即使有人知道 中国有相当一部分艾滋病人是卖血、输血而被无辜传染上的,也抱着 一种相当冷漠的态度。河东区的一位居民说,应该把艾滋病人送到孤 岛上去,让他们与世隔绝。另一位姓李的中年人甚至说“应该灭掉”。
公共政策过程图(P156)
第二节 公共政策设计
• 要想成功地解决问题,就必须对真正的问题 找到正确的方案。我们经历的失败常常更多 地是因为解决了错误的问题,而不是因为我 们为真正的问题找到了错误的解决方案。 • ——拉塞尔· L· 阿克奥夫 (RussellL.Ackoff) 《重新设计未来:解决 社会问题的一个系统方法》(1974年)
(二)咨询子系统
又称参谋子系统或智囊子系统,由 现代政策研究组织以及各种专家、学者 组成。 作用: 1. 政策问题分析 2. 政策未来预测 3. 方案设计及论证 4. 其他政策相关问题的咨询 5. 参与政策评估并反馈信息
(三)决断子系统 又称中枢子系统,由拥有决策权力的高层 领导者组成。 作用: 1. 提出有关的政策问题 2. 考虑政策目标的确立 3. 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 4. 负责政策的最终决定
艾滋政治:从私人问题到政策问题
4. 对于把发展当作“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领导者来说,最 大的政治灾难莫过于经济停滞。在非洲的博茨瓦纳,感染艾 滋病的成年人达到了该国人口的38.8%,劳动力的锐减摧毁 了该国为持续发展所作的一切努力。艾滋病使非洲整体社会 经济水平倒退了30多年。但人们同时也注意到,正是非洲政 治与社会变革的迟缓,使得艾滋病有药也难治。 •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清华大学作演讲时说:“如果中国 有1500万—3000万人得了艾滋病,就会使你们的经济成果毁 于一旦。” • 国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王维真副研究员指出: “艾滋病大多流行于贫困、文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和人群中, 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少有机会发表声音。贫困加剧了 艾滋病的流行,艾滋病的流行又加重了贫困范围和程度,造 成了社会进一步的不平等。这里蕴藏着冲突的危险。” • 另一方面,艾滋病成为国际社会对中国施压的一个砝码。 近年来,一些国际人权组织频频把中国列为“观察对象”, 从人权的角度,对中国防治艾滋病工作大加指责,影响到了 中国的国际环境。
• 为什么有的社会问题很严重,民怨沸腾,但还是没 有相应的政策出台? • 为什么政府和决策者在主流媒体上经常强调的问题, 老百姓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
公共政策问题认定
一、公共政策问题
(一)公共政策问题链
问题 社会问题 公共问题 政策问题
问题: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的差距,是各种各样需 要解决的矛盾。 问题分为私人问题和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超出私人范围,私人无力解决的问题。
(三)公共政策问题的发现途径
a.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存在, 并加以注意; b.各利益集团通过政治途径反映问题; c.部分公民、民间组织或媒体,通过呼吁或请 愿方式提出问题; d.专家、学者通过发表学术论文方式提出社会 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四)判别和确定公共政策问题的准则
a.公共政策问题应是具有公共性的公共问题。 b.公共政策问题应是影响程度大的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应是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强烈要 求解决的问题 d.公共政策问题应是政府及其公共组织职权范围 内的问题。
(一)确立公共政策基本目标 (二)估计需要 目标群体的认定 (三)确定具体目的 (四)设计公共政策方案 1.方案轮廓设计 2.细节设计 (五)方案评估与择优 (六)选定方案 (七)设计执行
三、公共政策的合法化P164 (1)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2)决策过程的合法化 (3)政策法律化
确定目标 估计需要
(六)公共政策议程 将公共政策问题列入公共部门的议事日 程,通过讨论将其纳入公共决策阶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