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方法..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技巧(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技巧(共20张PPT)
例2 某市规定车辆在市区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40km/h。有一辆车遇到情况急刹车 后,经时间1.5s停止,量得路面刹车痕迹为s=9m,问这辆车是否违章?
(43.2km/h>40km/h 违章)
知识讲解
例3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公路旁每隔15m安置一个路标, 如图所示。汽车经过A、B两相邻路标用了2s,通过B、C路标用了3s,求汽车通过A、 B、C三个路标时的速度。(8.5m/s、6.5m/s、3.5m/s)
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里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例5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
别是24m和64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1m/s 2.5m/s2
知识讲解
五. 图象法 利用图象反映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运动
知识讲解
三. 比值法 在处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首先考虑用以上的几个比值关系求解,可以 省去很多繁琐的推导或运算,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例4 运行着的汽车制动后匀减速滑行,经3.5s停止。试问它在制动开始后的1s内、 2s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多少?(3:5:6)
知识讲解
四. 逐差法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用基本规律可以推出Δx=aT2 即: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知识讲解
5、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特殊规律: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S为等分位移) (1)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 (2)1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之比为 x1∶x2∶x3∶…∶xn=
知识讲解
(3)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第nT内位移之比 xⅠ∶xⅡ∶xⅢ∶… =

高一物理PPT课件

高一物理PPT课件
③ 建立质点概念时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 了次要因素,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使所 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了简化。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不存在 D.转动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2.若在车辆行进过程中,研究车轮的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力学:物理学中,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 的分支
精确描述物体的 运动
为什么提出质点?
质点的定义是什么?
什么情况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并举例
一、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物质点。 二、看成质点的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就可以看作质点。 各部分运动不同 但对于问题而言形状、大 各部分运动相同 小可忽略 三、质点的特点 1.质点没有体积、大小、形状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
位置:直线上的一个点 位移:直线上的一段有向线段 联系:Δx=x2-x1
+、-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
时刻对应位置,时间间隔对应位移和路程
路程与位移比较
路程
位移
定义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物理意义 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长度
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 向线段。
物体位置变化的多少
单位

测量工具
刻度尺
大小
路径的实际长度
坐标系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注意
单位) 直线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 体现物理的定量性
1.2 时间和位移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标量) 1.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 时间间隔: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来表示 2.时间轴上的表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件PPT(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件PPT(共18张PPT)
99、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100、不要回避苦恼和困难,挺起身来向它挑战,进而克服它。——池田大作
精确地反映了某一时 刻(或某一位置)物体运 动的方向和快慢程度。
课后练习
例三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 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 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解: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此人爬山往返一次
,位移为零,平均速度等于=0;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
二、平均速度
⒈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 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 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⒉ 定义式: v x t
⒊ 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解释 • 提到平均速度必须要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
内的平均速度
• 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方向相同. • 平均速度概念与速度的平均值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
v速度
x t
s v速率 t
例二
质点经过时间 t,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 了半周。求这段时间内质点的速度和速率。
解:
v速度
x t
2R tv速率Fra biblioteks t
R
t
若沿闭合圆周运动一圈,位移是零:
R
≠ v速 度 0
v速率
2 R
t
课堂小结
1. 速度:
(1)定义:速度等于位移 △x 跟发生这段位移
所用的时间△ t 的比值。用符号 v 来表示速度。
问题:
前面我们学过了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物理 量:时间和位移,而不同运动,快慢程度往往 并不相同,那如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归纳总结:如何判断谁运动的快?

物理高中ppt课件

物理高中ppt课件

磁场与磁势
总结词
磁场是由电流在空间中产生的,磁势是描述磁场中某点电流的势能。
详细描述
磁场是由电流在空间中产生的,其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电流的分布和方向。磁势是描述磁场中某点电流的势能,等 于电流在该点的磁势能与其电流量的比值。磁势也具有相对性,即选取不同的零势能点,磁势的值会随之改变。
电磁感应
总结词
持不变。
02
电磁学
电场与电势
总结词
电场是电荷在空间中产生的,电势是描述电场中某点电荷的势能。
详细描述
电场是由电荷在空间中产生的,其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电荷的分布和形状。电势是 描述电场中某点电荷的势能,等于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与其电荷量的比值。电势 具有相对性,即选取不同的零势能点,电势的值会随之改变。
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化学键的类 型和数量影响分子的性质。
量子场论初步
相对论量子场论
将量子力学与狭义相对论结 合,描述粒子的产生和湮灭

1
规范场论
描述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 包括电磁、弱和强相互作用

重整化
处理量子场论中无穷大项的 方法,通过重新定义物理量 使得理论可预测。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包含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 当前理论,解释了大量实验 现象。
06
物理实验
实验设计原理与方法
实验设计原则
01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遵循科学、安全、可行的原则,选择合
适的实验法和器材。
实验原理
02
明确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公式,了解实验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和
规律。
实验步骤
03
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课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课PPT课件

3、物理学推动了社会进步。
1.蒸汽机的改进的广 泛应用得益于热学的 研究。
2.电气时代源于电磁学的 发展。
3.信息时代是微观物理方面的重大突破。
4.物理学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
物理学的发展使人类对大地乃至 宇宙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牛顿力学 建立后,人们 能精确的预言 哈雷彗星每76 年回归一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四、我的物理课堂
1.课堂气氛要活而不乱,听课 要注意力集中, 打造高效课堂.
2.每人一本错题本,整理重点题型和错题.
3.作业:布置的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会的在题 头上标注后可参考其他同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⑵要用多大速度把一个物体抛出地球去,能成为一颗人造 卫星?
⑶………这些都是力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热学 :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⑴密封的注射 器中,为什么快速推活塞能使泡了乙醚的棉花着火? ⑵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强、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何? ⑶……… 这些都是热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人教版高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高中课程教材特点
必修 物理1 物理2
选修 三个系列 选修1-1 选修1-2 选修2-1 选修2-2
人文与社会发展 物理学的实践与实用性
选修3-1 选修3-2 选修3-3 选修3-4 选修3-5
全面展示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以及技术应用, 对经济社会影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高一物理学法指导课件

高一物理学法指导课件

间tOB=
2HOB g

7 s.这样石块从抛出到第三次
经过“离抛出点15 m处”时所用的时间为:t3=2 s
+ 7 s=(2+ 7) s.
答案 1 s、3 s或(2+ 7) s
•3、学好高中物理的 重要性
• 1、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开发智力离不开 物理
• 2、提高生活质量,衣食住行离不开物理 • 3、保家卫国,捍卫国家主权离不开物理 • 4、上名牌大学,91%的好专业需要物理
SUCCESS
THANK YOU

物理—学科本质
“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 愚蠢的民族,注定要灭
亡。”
◆第一层面: 物理是一门科学 ◆第二层面: 物理是一种智慧 ◆第三层面: 物理是一类文化
物理文化是高品位的文化
历史的回顾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大

的物体自由下落的观察,
直接得出结论:重的物体
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即
一、死记基本公式,并能一一推导,如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 基本公式,这些相当于国家的宪法,不可动摇。
“重快轻慢”。由于他在
学术界的崇高地位,且
该结论符合生活经验,
这种
判断流
逻辑的力量
16世纪,意大利的科 学家伽利略用佯谬的方法 巧妙地推翻了这种观点。 (并在比萨斜塔用实验证 明了这种观点 )
方法是:假如重的物 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那 么把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 绑一起下落更快,但事实 与之相反。
【演示实验】
答案 ABC
答案: ABCD
• 例2、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
为V,加速度大小为a,经时间t后速度减
为零,则全过程的位移为(

•A
v²/2a

高级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一章+第三节+电场强度+(PPT57张)(共58张PPT)

高级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一章+第三节+电场强度+(PPT57张)(共58张PPT)

2.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从__正__电__荷______或_无__穷__远_______出
发终止于____无__穷__远___或__负__电_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___; (2)电场线在电场中不_相__交_____; (3)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__密__集____的地方场
强大.
思考感悟 2.电场线为什么不能相交?电场线
2、叠加原理:空间如果多个电荷同时存在,电场 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 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E+
P
+Q1
−Q2
人们经过探索,发现可以用一些有方 向的曲线来形象地表征电场。这样的 线就是电场线。
英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1791-1867)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引 入了电场强度的图象,他在 电场中画了一些线,使这些 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 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并使 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 法拉第称为电力线.即电场 线。
强只是大小相等,方向并不相同.
3.如果场源电荷不只是一个点电荷,则电场中 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 的电场强度的__矢__量__和_______.
四、电场线 1.电场线是画在电场中的一条条有方向的
曲线,曲线上每点的___切__线__方__向______表示 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电场线不是实际存在 的线,而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假想的线.
3、单位:牛每库,符号为N/C
4、物理意义:反映电场本身的强弱及方向
5、方向:物理学中规定,电场中 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 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设: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5.0×10-9C,测 得它在电场中的A点受到的电场力为 F=3.0×10-4N,求:A点的场强是多大?

高中物理 第3章 第4节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课件

高中物理 第3章 第4节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课件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2.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岳飞 3.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 更无法写作。
——巴金
4.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 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知识·梳理]
保持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磁感应强度方向和大小可
栏 目

能为( )

A.z正向,mILgtan θ B.y正向,mILg
C.z负向,mILgtan θ D.沿悬线向上,mILgsin θ
【审题指导】(1)先对导体棒受力分析,画出示意图,特别标记
为了保持平衡安培力的可能方向.
(2)根据左手定则确定安培力的方向,由F、B、I的方向关系就
►尝试应用 1.如下图所示的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分析正确的是(C)
栏 目 链 接
解析:注意安培定则与左手定则的区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 受力用左手定则.
知识点二 安培力的大小
1.垂直于匀强磁场放置,长为L的直导线,通过的电流为I 时,它所受的安培力F=BIL,为最大值.
2.当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导线方向成θ角时,F=BILsin θ. 3.当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导线方向平行时,安培力等于零.
恰好等于安培力,则导线能平衡,即BIL=mg,此时B=mILg,
所以B正确;磁感应强度方向为z负方向,根据左手定则,直导
线所受安培力方向沿y正方向,若导体棒受力平衡,则根据平衡条件
BIL=mgtan θ,所以B=mgtIaLn θ,所以C正确;磁感应强度方向
沿悬线向上,根据左手定则,直导线所受安培力方向如图,则直导

《高中物理必修》PPT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PPT课件

4.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相邻各点的间距并不均 匀,应选间距均匀的那一段纸带来计算小车的速度,因为 这一段是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完毕时的情形.
二、误差分析 1.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 皮筋的拉力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 2.平衡摩擦力不彻底或平衡过度也会造成误差. 3.利用打上点的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 来误差.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课时作业
课前 自 主 学 习
课 前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课程目标导航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 度;
2.学习利用物理图象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 系.
1.00
1.21
2.00
1.64
3.00
2.34
4.00
3.10
5.00
3.57
6.00
依据上述数据作出W-v2图象如图所示.
结论:由图象可知,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答案】 见解析
方法总结
先对测量数据进行估计,或者作W—v草图,大致判断 两个量可能是什么关系.如果认为可能是W∝v2,然后以 W为纵坐标,v2为横坐标作图.如果这样作出的图象是一 条直线,说明两者关系真的是W∝v2.如果不是,则依照此 法继续找W∝v3、W∝ v等.
三、数据处理
1.测量小车的速度:实验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为探
究橡皮筋做功和小车速度的关系,需要测量弹力做功结束
时小车的速度,即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应在纸带上测
量的物理量是(用字母表示):A1、A2间的距离x,小车速度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11/3-3/第一章/第 四节/观察与思考
12年高考试题示意图
3-3第三章/第一节 /观察与思考
二、善于提问
通过提问有利于质疑能力的培养 通过提问有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通过提问明白物理公式的使用条件
例1:学习加速度a=△v/ △t时不仅要记住公式,更 要通过以下问题来帮助理解有关的内容:

在本章书的第一节就有如下的一个练习 ,其实这个时候
如果你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拓展。
A C
将“向心加速度”的这个
B
问题与这个情境结合起来
思考,可能会收到比较好 的学习效果。
如图的皮带传动装置,在传动过程
知道:
同一圆上的点(如A、C)
中皮带不打滑,试比较轮上A、B、
C三点的线速度、角速度大小。
角速度相同
皮带传动轮上的点(如A、 B)线速度相同
学好高中物理的四个基本要求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陈信余 E—mail:cxypw389@ 2012.10
善于读书(物理教材)
善于提问
善于归纳 善于解题
一、善于读书(物理教材)
重视教材的阅读,就是突出“过程与方法”这维课程目 标的体现。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文献、是学生阅读的文本、是教与学的载 体。 教材的内容虽然是既定的、现成的,教材所选编的内容一定 是最通识、最基础和最经典的。 通过文字、图象、表格、插图等内容的解读; 通过最基 本的物理事实、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经典物理实验的作用与 地位以及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渗透最基本的物理思想和 研究问题的方法。 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吸取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必 备知识,也是基础教育所提倡的学习方式。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吗?(区分速度的变化率与变化量)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精简)(共46张PPT)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精简)(共46张PPT)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上午1时54分6秒01:54:0621.8.2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上午1时54分21.8.2801:54August 28, 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1时54分6秒01:54:0628 August 20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1:54:0601:54:0601:54Saturday, August 28,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821.8.2801:54:0601:54:06August 28, 2021
• 运动:
··· · ··
为何会运动? (因果分析)
怎样运动?(描述: 文字、物理量、图像)
谁运动?(研究对象)
物理——学科本质
“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 民族”
◆第一层面: 物理是一门科学
◆第二层面: 物理是一种智慧
◆第三层面: 物理是一类文化
物理文化是高品位的文化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8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要务实 抓落实 做扎实
怎样学好高中物理?
物理学习的“三、四、五、一”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量转换法(a-1/m) 整体法
实验验证法
隔离法
外推法
正交分解法(P76)
实验分析法
三力平衡三角形法
矢量分解法
相似形法 (力的矢量图与几何
平行四边形法
图形)
物理解题关键是四个分析
状态分析 过程分析
受力分析 关系分析
• 物理解题 审题第一 • 解题关键 四个分析 • 状态受力 过程关系 • 建立模型 优选规律 • 关联决策 规范解题
一 、 物理学科特点上的
差异
量同不运“律处法的中理括运益费但搞遵要数角各图求解作学数惯科力初有等有复许中生中习成法象 常 中 生 感 象 线 动 静 击 问 方 造 -理理还律念速曲变速差果而用抽学不上量向间面-力一动的叙强虽是而规得一的摩“-题有型概物光程到习到强----大学上动功”理一综的解能用处时、对、中一。一做,的能的台绩不--种需 清 守 较 学 关 像 解 的 业 首 学陌和面往生那活性可运摩过题成-规解要的中度线化度,学不,象生易的、心关)。些的一-时述的然并产律懂解产擦相时出念理滑也理时物高需。往。定和,相般合较能力数,费高学学运有定高定习效同否学阶的同高生减、往活样中认能动擦程。同方要 物 的 强 能 系 等 , 很 时 先 知高高律的灵复,、运量的其生理那思对跟困动力系和人错关定深在高中不比理能不生等,题生力对还发出概平不性不理章往例律能“应是习难力、学但力高中要习生用更的中的题果学在习,主速 多比 现 紧 见 识 经 , 力 中 分 学中中法通 理 物 的 力 , 等 一 少 并 遇 识中的基活杂有直动、变意仅解么维思上难能等往三们误系快物高与不如””机的不题问、判的解,奥的中仅较解够理理的课就和方”要,发念面一。很难心的数高自物难,不常尽,是要较中较 象 密 不 。 过 匀 问 两 析 理运 层物物求过过理综(勾)般,不到不对理章适高,,械问同往题思断解决常掌础运性平线的速化义仅,概多维,。、定往维在观等学中理思学的学理度时会常量顺影因物强要严力读解解困本错方向二从从,。等定学习学复 的 , 到 例 了 速 题 物 和 解动 次理物理极发程规合平股直所顺的到内才之应一““振题的往,维能题这有于习握上用(均运速度率完做则念于方由如合义出(生念重,以维的要能的,间很感短利响素物杂 联 甚 的 如 直 运 ; 体 解 方等 来的理学从谨,通其概难看。向判字建已建例等遵生惯练值散,律能面定接以利一位理容。间,要曲动动的。又对能力能一不能方物及能解求力练单和大到的地学。要记。速动度变等全到不规形式此加力的现立活:的也理, 系 至 问 一 线 动 直 的 决 法一 探如习空习教,性研。力几理代学。个。试多,学文含念,得例的断的立经立如。循在,思思学线量和分而是发力、力类如在法建物力题,,习靠精。不时跨生-理求忆概度的,化)不死能律象一产速、给二体中如物影-学-而 也 有 题 个 运 , 线 最 往 的系 索中速间-,题三的究而,何,入生而难--维维的运守机析这高展、推有问学材、验需生字义,上明如叙中含物存抽质学从开自-理、能要理题大力刚适间过提探立--概学,念、速速快一同记灵就思开生度分出维)产力体响且不一,研动加运大往困习列 和-物学课度想跨反“动恒械思一中同抽理极题其有角复分对且较中相方在高题学理这 抽 力 求 解 题 量 都 进 应 适 这 高文方出要 有 , , 定 课 , 弹 述 的 义 理 在 象 点 习 感 始 然究念与象些缺究,速动距从难运研生同和瞬度度慢字。硬活难维始思、力。(问生与下了理习中堂跃应牛”定波考部物学象能大通它的习时像函杂析 象 还 强 的 似 程 完 一 就一象都学能量的不入。应个学性程字发较 时 从 义 听 但 力 , 模 的 的 , 过 学 感但 性物问日初在乏对曲运追离多。动究方现在时规时与的和之如背运掌。就维动、空平题的运落物容,大跟顿,”方分理的概力的常学习不 学能比生力大重允高学高学习概数, 所 需 的 边 , 求 成 同 是能和-;,,,。、-,,
物理方法

用 延
物理课堂五大要素:

概念 规律 实验
模型
方法
概念: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
理现象和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它更深 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 属性,因此可以说,概念是浓缩了的 知识点 。
弄懂本质
为什么
明确引入
物理概念
知道内涵与外延
了解联系与区别 相关概念间
形成概念体系
运用联系与比较 的观点
男 人 仅 用 几分 钟做了 爸爸, 女人却 要付出 一生去 做妈妈 男 人 做 一 顿早餐 你 会 感 激 , 女人却 一日三 餐,餐 餐不误 男 人 下 班 床上休 息,女 人下班 厨房做
饭 男 人 出 门在 外拈花 惹草是 生理需 要,女 人在家 寻找心 灵依靠 是不守 妇道 女 人 仅 用 步 入婚礼 殿堂的 那一刻 就会对 你死心 塌地, 却用一 生都换 不来男 人的从 一 而 终 女 人 可 以 原谅 男人的 朝三暮 四,男 人绝不 容忍女 人的红 杏出墙 女 人 为 男 人 洗 脚捶背 是理所 当然, 男人帮 着做点 家务就 觉得丢 人显眼 女 人 不 奢 望 什 么 父 母 都 健 康她 就安心 孩 子 放 学 进门叫 一声妈 妈她就 温暖 你 出 门 前 给 她 轻 轻一吻 她就感 觉好幸 福 在 她 生 气 的时 候陪她 发泄, 不要转 身走开 , 她 不 需 要 冷静 在 她 伤 心难 过的时 候陪她 说说心 里话, 不要逼 着她找 陌生人 倾 诉 在 她 遇 到 危险的 时候挺 身而出 ,让她 感觉依 靠你是 对的 在 她 哭 泣的 时 候 给 她 宽 厚的肩 膀,让 她知道 你是多 么在乎 她 在 她 不 舒 服的 那几天 为她打 盆 热 水 , 她 就会记 你一辈 子 父 母 含 辛 茹苦 把她养 大,在 她穿上 婚纱的 那一刻 全 身 心 却 都 给了你 、你就 是她这 辈子的 寄托跟 依靠 从 此 她 为你 生儿育 女、为 你 孝 敬 父 母 、为你 操持家 务,先 为公婆 着想就 是天经 地义, 先为自 己的父 母着想
“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 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 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
中国古代的“物理”,应“古之欲明德 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 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 物。”—《大学》 “所谓致知在格物 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 也。”—《补〈大学〉格物致知传》
态度+勤奋+方法=成功
漫谈高中物理 与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20 xx年7月8日
ζ物理 物理课程 物理课改 ζ高中物理将学什么 ζ物理学习难在何处 ζ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问题一、关于物理
从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 然、利用自然的历史-----
—谈物理大厦的构建
物理一词的最先出自希腊文φυσικ, 原意是指自然。古时欧洲人称物理学 为“自然哲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 来说即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 问。汉语中“物理”一词起自于明末 清初科学家方以智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物理小识》。 在物理学的领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 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 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借由被分析 的基本定律与法则来完整了解这个系 统。
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物理 ——学科内涵(物理五大要素)
物理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必 理想化的方法:
等效替代法
修 数学推理方法:函数、 假设法
1
中 的
函数图象、极限
“ 替代方法:近似替代
学 科
(平均值)、极限替代
反推法
理想实验法--“物理学中的福尔摩斯” 控制变量法
方 比值定义法
法 ”
图象法:
中学物理实验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及成
功的关键
热学实验
力学 实验
静电学 实验
中学物理实验课 教学的主要内容
光学实验
电磁学实 验
原子物理 实验
模型:一种理想化的实 物、状态或物理过程。
模型教学策略的研究—模型概念
哲学理论告诉我们:
在影响事物存在的运动变化的各种因素中, 必定有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暂时忽略次要因素, 抓住主要因素,才能突出和发现事物的本质规 律。
理解 能力
能力
问题三:物理难学难在哪里?
从学生年代到自己执教几十年,物理难 学的感叹不绝于耳,到底是什么因素阻滞学 生的物理学习呢?对此,我思考了近二十年。 为什么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到物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一考就砸”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 初高中物理的差异,方可找到学习物理的策 略---从而走向成功。
用理想化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就是要将复杂问题加以简化,建立起反应研究 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模型——物理模型。
模型教学策略的研究——模型意义
• 科学家利用物理模型——研究物理: • 教育家利用物理模型——编拟试题。 • 因此,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就突出表现在
由具体到抽象的“建模过程”和由抽象到 具体的“物理模型运用”利用物理模型规 律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运用概念解释问题
结合社会、技 术、生活实际
物理规律:物理规律反映的是 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这个 意义上来说,物理规律是压缩 了的知识链。
推导 证明
了解建立过程
文字 公式 图象
掌握表述形式
物理规律
理解相关物理量的意义
知道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 只有当学生能准确全面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后,才能 辨析似是而非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高考中胸有 成竹地去解决所遇到的陌生问题。

• 一、初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差异 • 1 .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
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
• 2 .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 高中物理则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
• 3 .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由物体则 注重定量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