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解析

合集下载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432450 课程名称:普通生态学学分/学时:2/32课程层次:全校文化素质教育修读类型:选修考核方式:期末考试80%,平时成绩20%。

开课学期:春季/秋季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教学目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世界上出现的能源耗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

本课程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各个层次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介绍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应用生态学内容,并对生态学各个研究方向的近代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教学中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 建立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概念,对现代生态学的新进展,新成就有基本了解。

2. 人类作用是造成环境破坏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学基本要求:系统讲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内容力求新颖;在课堂讲解课程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对生态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介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以及生态学的最新发展趋势。

使学生了解学习生态学,不仅要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更要关注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第一节地球上的生命第二节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思考题: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2、试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2学时)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阐述生物的环境、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使学生了解生物不能脱离其生存环境而生存,需要对异质性环境不断地去适应;反之,环境需要生物来维持与调控。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普通生态学》是生物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了解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1、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生态学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课程内容1、生态学基础知识:包括生态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概念等。

2、生物与环境关系:介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

3、种群生态学:介绍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增长模型等。

4、群落生态学:介绍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结构特征等。

5、生态系统生态学: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等。

6、应用生态学:介绍生态学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

7、生态学前沿:介绍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网络教学:通过网上教学平台,提供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五、考核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论文阅读、小组讨论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通过笔试或在线测试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等方面。

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大纲解析

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大纲解析

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大纲解析
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是两门独立但相关的学科。

普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学科,而鱼类学是专门研究鱼类的起源、分布、解剖、生理、生态等方面的学科。

在普通生态学中,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生物种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等。

普通生态学强调了研究对象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研究生态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揭示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在鱼类学中,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鱼类的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行为学、生态学等。

鱼类学为我们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生态适应性和种群动态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理论基础。

通过研究鱼类的生态学特征,可以揭示鱼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鱼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综上所述,普通生态学和鱼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普通生态学是一门通用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广泛涉及各种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而鱼类学则是普通生态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专门研究鱼类的生态学特征和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为我们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普通生态学》学习指南

《普通生态学》学习指南

《普通生态学》学习指南《普通生态学》知识体系、教学重点、复习思考题(2015修订版)(段昌群编写,仅供参考)第一部分绪论知识框架1.生态学是什么?——研究对象,概念,分枝学科,交叉学科2.形成和发展——主要的历史阶段,代表性任务,重要学术著作3.现状如何?——对象变化;手段变化;范围扩大4.如何学习?——方法论,研究手段名词概念(注意对应的英文名词)生态学、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副生物圈、进化生态学、化学生态学、GAIA学说主要问题1.什么是生态学?你认为生态学的本质是研究什么?2.生态学的研究层次有哪些?这些层次在生态学不同的发展时期各有哪些偏重?3.生态学的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哪些?各时期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4.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如何认识“生态学的社会化、生态学必须科学化”?第二部分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知识框架1.生态因子的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方式2.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重点问题1.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综合、主导、限制、直接/间接、阶段性、不可替代和相互补偿2.光、温、水、土----对生物有什么作用?生物如何获得取这些资源?3.正常条件下生物如何适应(时间、空间变化)?太多、太少将产生什么影响?生物如何适应?形态结构、生理生化、行为适应名词概念(注意对应的英文名词)物种(种)、种群、环境、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主导因子、最小因子法则、耐受性法则、限制因子、生态幅、适合度、指示生物、驯化、休眠、滞育、内稳态、阳性植物、叶面积指数、光饱和点、昼行性动物、光周期现象、短日照植物、Bergman规律、Allen规律、三基点、活动积温、物侯、少浆液植物、恒渗植物、团粒结构主要问题1.生态因子一般被分为哪五大类型?哪些是直接作用?哪些是间接作用?生态因子作用有什么特点?2.Liebig的最小因子法则和Shelford的耐受性法则分别是说明生态因子作用的什么特点?生物的耐受曲线在生态幅宽狭不同的生物中,其图形上有什么特点?3.多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对生物的适合度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掌握生态因子类型与限制因子概念;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掌握种群分布及动态变化、种内与种间的相互作用;生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结构,群落波动、演替的动态及原因;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生态系统平衡等;地球上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结构、功能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应用领域,了解生态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从思想上明确认识到生物有机体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树立正确的自然观,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

三、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说明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态学的定义1. 为什么要学习生态学?2. 生态学的定义3.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习题要点: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分支学科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生态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第三节生态学的研究途径第四节学习生态学的意义习题要点:生态学的研究途径、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生态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学习生态学的意义本章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的定义及学习生态学的意义。

难点是生态学的研究范围、研究途径以及生态学的最新发展趋势。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1)了解学习生态学的背景和意义,了解生态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2)理解生态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和最新发展趋势;(3)掌握生态学的定义和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即不仅要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更要关注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1. 生物钟的概念及其类型2.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3. 环境因子的概念4. 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分类习题要点:生态学中环境、环境因子和生态因子概念的区别第二节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分析1.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2. 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3.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习题要点: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限制因子、耐受限度、耐受性定律、驯化、休眠、指示生物的概念第三节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1.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2. 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3. 水分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4. 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习题要点:从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阐述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及表现形式;举例说明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本章重点、难点:生物的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限制因子、耐受限度、耐受性定律、驯化、休眠、指示生物的概念;限制因子的作用以及生物对各种因子的适应方式(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

普通生态学重点总结【精华】

普通生态学重点总结【精华】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三章种群生态学第四章群落生态学第五章生态系统第六章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第七章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第一章绪论一.生态学的定义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

(E.Haeckel,1866)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生物在其历史条件下的适应;•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种群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实则上包含了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4个理论主体。

生态学的定义还有很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

(埃尔顿,1927)●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Andrenathes,1954)●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E.P.Odum,1956)●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马世骏,1980)●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

(E.P.Odum,1997)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971,Odum,《生态学基础》: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1)一定地区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及空间分布。

(2)该地区营养物质和水等非生命物质的质量和分布。

(3)各种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光、土壤等)对生物的影响。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5)环境对生物的调节(如光周期现象)和生物对环境的调节(如固氮作用)三、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理论上:概念上的提出—→论著的出版—→学科的形成。

●时间上:萌芽时期—→近代发展:4大学派的形成—→现代发展: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

●实验技术上:描述—→定性—→定量—→模拟。

1、生态学发展简史(1)生态学萌发阶段(时期)●公元16 世纪以前:在我国:公元前1200 年《尔雅》一书,草、木;公元前200 年《管子》“地员篇”;公元前100 年前后,农历确立了24 节气,同时《禽经》一书(鸟类生态)问世;《本草纲目》。

普通生态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楚雄师范学院《普通生态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14年3月20日楚雄师范学院化生学院《普通生态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031106008课程中文名称:《普通生态学》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Ecology课程性质:限选课使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葡萄酒专业开课学期:第3学期总学时:36学时总学分:2学分预修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等课程简介:《普通生态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生态学研究方法;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上了解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人类面临的若干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热爱自然和环境保护意识;应用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分析思考解决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现在生态学这个术语已经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名词,作为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是在很广泛的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上进行研究的,并分别在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景观等层次上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野外、实验和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在当代,生态学已经不仅仅只停留在一门学科的层次上了,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思想,变成了人们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渗透到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教材建议: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基础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一)推荐教材:1、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编,普通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李博主编,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基础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二)推荐学生学习用书:1. 麦肯齐等著,孙儒泳等译,2000. 生态学(中译本,第二版)。

普通生态学

普通生态学

普通生态学
普通生态学是认识和分析自然界生态系统的一门学科。

它涵盖了研究生物世界的多种类型,如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结构定义和行为,以及生态学系统的动态变化和稳定性。

普通生态学旨在理解基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学概念,如种类多样性、生态多样性、食物网、生态环境等。

它探究了生态系统及其环境的物种多样性、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复杂性、物种互动及结果如何影响和管理个体的行为、生境的复原。

普通生态学的研究建立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关注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复杂性及控制机制,以及它们怎样影响和管理动植物的行为和发展模式。

它介绍了自然系统的关键概念、术语和理论,进而解释和推论,并运用数学、计算、实验和其他方法,以改善人类和环境间的关系。

普通生态学告诉我们,人类可以通过保护和管理自然系统,来调节环境和能量循环,改善生活质量。

正因为如此,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在减少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多样性、改善生态系统效率、防止生态系统破坏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普通生态学》是本科生态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为学习应用生态学核心课程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个体、种群、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概念,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论,掌握探究生物与环境复杂关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论。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态学的定义第二节生态学的分支发展第三节生态学发展历史第四节生态学研究的途径与方法论第五节生态学研究举例第六节生态学展望第七节课程简介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在于第五节“生态学研究举例”,通过介绍代表性研究案例使学生感知生态学家做什么、如何做。

难点在于如何激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历史脉络。

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

掌握研究生态学问题采取的主要途径及其相互关系。

习题要点:介绍一个生态学网站。

第一章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第一节大气候与局部景观相互作用产生小气候第二节大多数生物在一个狭窄的温度范围内表现最适第三节大多数生物演化出通过调节体温来弥补环境温度的变化第四节大多数生物通过进入休眠期来躲避极端恶劣温度本章重点、难点:本章重点为生物对温度的各种适应方式;本章难点为解释清楚生物对极端温度的生理滞育原理。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小气候概念、生物气候图组成、适温区概念、动植物体温平衡公式等;理解生物对温度适应的基本原理;掌握生物对极端温度的主要适应方式。

习题要点:1)比较温度对恒温和变温动物的影响。

2)生物气候图的组成。

3)变温动物调整体温的方式。

第二章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掌握要点: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分类、陆生和水生生物调节体内水分的适应特征。

第一节水分沿浓度梯度渗透决定着生物获得水分的状况第二节陆地动、植物通过平衡水分得失来调节体内水分第三节海洋和淡水生物利用补偿机制来调节体内水分和盐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第一节“水分沿浓度梯度渗透决定着生物获得水分的状况”;难点是水生生物调节体内水分和盐分平衡的各种机制。

《普通生态学》课程标准

《普通生态学》课程标准

《普通生态学》课程标准一、《普通生态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生态学方法;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上了解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人类面临的若干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热爱自然和环境保护意识;应用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分析思考解决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二、教材林玉真主编《生态学》,2004 科学出版社三主要参考书1. 李博《生态学》 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2.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200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尚玉昌编著《普通生态学》(第二版) 2002,北京大学出版社4. Odum E.P. (孙儒泳等译)《生态学基础》,1981人民教育出版社5.孙儒泳《基础生态学》 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6 Manuel C. Molles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1999McGraw-Hill Companies, Inc.四、教学安排总学时:讲授48学时。

讲授学时安排如下:绪论 2学时第1章生物与环境 10学时第2章种群生态学 10学时第3章群落生态学 8学时第4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12学时第5章应用生态学 6学时五,教学组织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方式分为课堂授课和野外考察等形式。

1、课堂授课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通过课堂授课方式进行组织。

授课过程中主要由教师重点讲解课程各部分的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前沿领域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教科书中有关部分的背景知识,进行课堂讨论和提问,提出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通过课堂授课,使学生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课程要点。

2、野外考察生态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普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让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动态,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本课程属于生物科学领域,对于生物学、环境科学、生态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动态;
3、掌握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4、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态学后果。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以下章节: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生物种群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5、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6、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7、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估方式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方面:
1、平时作业:包括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
2、期中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考查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知识掌握情况;
4、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操作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六、教学大纲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本教学大纲进行适当调整。

调整将在征求各方意见后进行,以确保教学质量不受影响。

生态学主要内容概括(整理)

生态学主要内容概括(整理)

生态学主要内容概括(整理)生态学基础主要内容概括1.生态学的定义、发展简史以及研究对象与内容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发展简史:理论上(概念上的提出→论著的出版→学科的形成。

);时间上(萌芽时期→近代发展:4大学派的形成→现代发展: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

);实验技术上(描述→定性→定量→模拟。

)研究对象: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圈2.现代生态学阶段的特点1)生态学在研究社会问题中的重新定位2)生态学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不断拓展3)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向过程和预测发展4)生态学新分支在学科交融中不断产生5)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手段在集成中创新3.生态学分支学科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4.生态学研究方法野外与现场调查、实验室分析、模拟实验、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型、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5.生态学任务人类生态问题五大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1.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特点定义: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特点: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4)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量和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巨大损失,因此,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超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系列发育阶段。

2.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组成:六大组成成分(四大基本成分):①非生物成分(无机物、有机化合物、气候因素)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还原者) 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意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能流和物流间的关系)3.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分类以及其生态学意义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2D03A 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1 开课学期:2.1开课学院:海洋学院英文名称:General Ecology适用专业:水产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课课程修读条件:大学生物学;水产养殖专业导论网络课程地址: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海洋资源与环境二、课程简介普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现代生物学向宏观综合领域发展的具有重要代表性的一门学科。

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影响日趋严重,并威胁到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的思想和发展经济必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同步的观点已成人们的共识。

因此,生态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类学生的重要必修课之一。

在水产专业课程体系中,普通生态学既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又是一门重要的前沿学科。

同时,普通生态学课程也是学生学习一系列后续课程(污染生态学、水域生态学等)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水产专业的本科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生态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要求学生了解生态学在水域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的一般知识以及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认识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应体现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基本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等内容)1.绪论部分教学目标及基本内容:掌握(1)生态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阅读参考书中相关的内容,课外学习1h以上。

2. 有机体与环境教学目标及基本内容:了解和掌握(1)生物与(海洋)环境关系的一些基本概念;(2)能量环境的概念及其对生物的影响;(3)物质环境的概念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学时分配:6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阅读参考书中相关的内容,课外学习4h以上。

普通生态学知识点

普通生态学知识点

1、生态学概念: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相互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变化中,比较严峻的,最引人关注的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酸雨、荒漠化及生态安全等生态问题。

3、可持续性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久持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4、系统分析的概念:是在明确研究目的和系统边界的基础上,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层次结构及各组分间相互影响的定量关系,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对系统结构优化,使系统具有功能整合作用的研究过程。

5、系统分析的途径:黑箱法:完全忽略系统的内部结构,只通过输入或输出的信息来研究系统的转化特征和反应特征的研究途径。

白箱法:建立在对系统的组分、构成及其相互联系,有透彻了解的基础上的系统研究方法。

灰箱法: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功能只了解一部分,来研究其整体功能。

6、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内、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存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功能整体。

7、生态系统按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程度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3)、防尘固沙,保护农田;(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5)、降低噪音,美化环境;(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9、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①、为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而加入大量非自然资源;②、人的管理使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大为降低,从而使生态系统中特定的食物产量达到最大;③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植物和动物并非完全是自然选择下形成的,而是在人工选择下形成的④、农业生态系统收到来自外部有目的地调控,并非向自然生态系统那样,通过内部亚系统的反馈来实现对系统的调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的发展。 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是其发展的趋
势。
三、生态学的方法论
(一)树立生态学的基本观念 • 层次观 • 整体观 • 系统观 • 协同进化观
(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 原地观测 • 受控实验 • 生态学的综合方法
(三)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 首先要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认真阅读教材,深入理解,归纳 总结。
森林生态学(Forest Ecology) 草地生态学(Grassland Ecology) 荒漠生态学(Desert Ecology) 冻原生态学(Tundra ecology)。
4.按交叉学科划分
数学生态学(mathematical ecology) 化学生态学(chemical ecology) 物理生态学(physical ecology) 地理生态学(geographic ecology) 生理生态学physiological ecology) 进化生态学(evolutionary ecology) 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 遗传生态学(genetic ecology) 经济生态学(economic ecology)等。
• 特点是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 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 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 顶极的概念(Climax) 。
(4)前苏联学派:
• 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 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 被生态与植被地理工作。
(四)现代生态学的时期
1.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更明显。 2.研究手段的更新。 3.生态学在理论、应用方面获得了全
二、生命的起源
维生环境的形成与组成
• 化学进化阶段:地球上约30亿年前 有简单的生物。缺少氧气、紫外线、 毒气、溫度变化极大的环境中。
• 生物学进化:约在20亿年前,蓝绿 藻(Cyanophyta)的出現,光合作用 而产生氧气,而逐渐的改变大气环 境。
生物对地球大气形成的影响
• 空气中的氧含量在20%左右;若 高于25%,湿的木材也会燃火; 若是低于15%,则燃火就很困难。
• 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 生态学属宏观生物学范畴,但现 代生态学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 发展。
1.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
按现代生物学组织层次划分:
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 进化生态学(Evolutionary Ecology) 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Physiological Ecology)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Synecology) 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
• 最早的光合作用可能是 H2S + CO2→ CH2O + S2
从运用H2S 转变到运用H2O
• 逐渐演化为: H2O + CO2 → CH2O + O2
• 约有10亿年,光合作用产生的 氧气都转变成氧化铁沉积海底。
光合作用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氧气
• 15亿年至20亿年前,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气才开始在大气中累计。
• 生物圈的核心部分,即地表面以 上100米至水面下200米之间,集 中了绝大部分生物。
生物圈产生的“泵”的作用:
• 以生物过程推动能量、水、物质、 动量的输送。
• 一般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和无机环境四部分。
生物圈的两个重要部分:
1、植被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同各圈存在紧密联系。进行物 质和能量的交换。
• 形成了几个中心或学派。
(1)北欧学派:
• 他们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 pH 值关系,1935年以后,与法-瑞学 派合流,合称西欧学派,或叫大陆学 派。
(2)法-瑞学派:
• 这学派的特点是重视群落研究的方 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 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 系统。
(3)英美学派:
(1)雨林、(2)疏林/海洋/沼澤、(3)沙漠、(4)密集 的農耕地、(5)人類棲地、(6和7) 人造肺部、(8) 能源中心、(9)冷却塔
第二节 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
一、生态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二、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生态学的方法论
近代生态学定义
•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 系的科学。即:生物及其群体与环 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相互规律的 科学。
• 目前,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 续发展。
• 大量化石燃料燃烧,森林面积的急 剧减小,大气CO2浓度的升高 。
三、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 目前地球上的生物至少有1000万种。 • 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功能单元-生物
圈(Biosphere)
四、生物圈(Biosphere)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动物、植 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有机体及其活 动空间的总称。
普通生态学 General Ecology
课程的主要内容 • 第1-2章:绪论及生物与环境 • 第3-5章:种群生态学 • 第6-7章、生物群落 • 第9-12章:生态系统 • 第15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命
一、什么是生命
• 生命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具负载遗 传信息功能的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高度组织化的物质结构;通过生 物膜实现内外的分隔,形成细胞, 构成组织与生物体,并实现内外 物质交换。
• 水汽:随时空及温度变化,占0-3%。 • 液固态微粒:水滴、尘埃、花粉等。
Gaia假说认为:
• 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化学组成是受地 球表面的生命总体(生物圈)主动 调节的。
• 地球大气受干扰而发生变化,生物 通过改变其生长和代谢,如光合作 用和呼吸作用等,缓和地球表面的 这些变化。
Gaia假说的现实生态学意义
5.按应用领域划分:
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 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污染生态学(Pollution Ecology) 渔业生态学(Fishery Ecology) 放射生态学(Radio Ecology) 资源生态学(Resource Ecology)。
二、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 真核(eukaryotic)生物约在13亿年前出現。 当时大气的氧气量只有現在的1%。
• 现在地球有58%的氧形成Fe2O3,38%与 岩石(SO42-)结合成大陆红床(red beds), 只有4%进入大气。形成的臭氧层吸收紫 外线。
现在大气成分及含量
• 3种主要气体:氮70.08%、氧20.95%、 氩0.93%,共占99.96%。
• 脚踏实地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独 立科研能力。
(一)生态学萌芽时期
• 在公元前2000-1000年间,朦胧的 生态学思想已见诸于希腊和中国的 古歌谣和著作中。
• Aristotle按栖息地划分了动物类 群。
• 在植物群落生态学方面, 先后提出 了诸如顶极群落、演替动态、生 物群落类型(biome)、植被连续 性和排序等重要的概念,对生态 学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植被的分布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平 衡和动量传递。
物 理 气 候 系 统 中 的 植 被
2、海洋浮游生物
• 特别是海洋浮游植物,是生物圈 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碳循环的重 要组成部分。
人类能否生活在其它星球上?
• 人们居住的地球被称为“生物圈1 号”; “生物圈3号”和“生物圈4 号”将建在南北极,“生物圈5号” 准备2020年发射到月球上。
2.研究对象的分类学类群划分
植物生态学(Plant Ecology) 动物生态学(Animal Ecology) 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 昆虫生态学(Insectecology) 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等。
3. 研究对象的生境类别划分
淡水生态学(Fresh-water Ecology) 海洋生态学(Marine Ecology) 河口生态学(Estuary Ecology) 湿地生态学(Wetland Ecology) 热带生态学(Tropical Ecology) 陆地生态学(Terrestrial Ecology) 陆地生态学又可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