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
2024年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ab3e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5.png)
2024年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有趣的昆虫》。
详细内容包括: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识别、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昆虫和其他动物。
2. 认识常见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激发对昆虫的兴趣。
3. 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的分类及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识别以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标本、图片、视频、投影仪。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昆虫标本、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特点,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翅膀、触角等。
(2)介绍常见昆虫的名称、生活习性及分布。
3. 实践(10分钟)(1)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2)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尝试给昆虫分类,并分享分类依据。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蝴蝶(2)蜘蛛(3)蜈蚣(4)蚊子5. 随堂练习(10分钟)练习题:(1)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昆虫。
(2)请描述昆虫的基本特征。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识别以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昆虫》2. 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2)常见昆虫的识别(3)昆虫的生活习性(4)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彩笔画出你最喜欢的昆虫。
(2)请简述昆虫的基本特征。
2. 答案:(1)略。
(2)昆虫的基本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一般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体表有外骨骼。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bb3053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a.png)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以《有趣的昆虫》为主题,教材章节为“认识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基本特征,如昆虫的身体构造、昆虫的触角、昆虫的翅膀和腿等,以及常见的昆虫种类,如蝴蝶、蜜蜂、蚂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认识常见的昆虫种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认识常见的昆虫种类。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昆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实物昆虫模型等。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见过的昆虫,让学生谈谈对这些昆虫的观察和了解。
2. 观察昆虫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昆虫的身体构造,如头、胸、腹三部分,以及昆虫的触角、翅膀和腿等。
3. 观看昆虫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昆虫,观察并描述该昆虫的特点,如外形、颜色、触角形状等。
5. 学生展示: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观察的昆虫特点,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6. 教学拓展:让学生用彩笔和画纸绘制自己喜欢的昆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种类。
板书形式:列表形式,突出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常见昆虫种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下至少三种昆虫的特点,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2. 作业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和绘画作品,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昆虫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团队合作方面仍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昆虫,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关于中班有趣的昆虫教案5篇
![关于中班有趣的昆虫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1eabc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d.png)
关于中班有趣的昆虫教案5篇中班有趣的昆虫教案【篇1】活动目的:1、学习如何观察昆虫。
2、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1、提供放大镜、图画纸、蜡笔。
2、在区域设置饲养角指导要点:1、幼儿可在区域活动、自由活动、游戏时间,进入“饲养角”,继续观察昆虫。
2、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它们长得怎样?有几只脚?翅膀是什么颜色的?眼睛长得如何?它们在做什么?鼓励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
3、鼓励幼儿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图画纸上。
4、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并比较每个人观察的相同点及相异点。
5、将幼儿的记录结果粘贴在饲养角的墙面上。
昆虫拼图活动目标:1、巩固加深对蜜蜂、蚱蜢、蝗虫、蝴蝶、蜻蜓等常见昆虫外形特征的认识。
2、学习拼贴技巧,锻炼手指小肌肉。
活动准备:提供昆虫拼图卡、画有草地、花园的背景图指导要点:1、提供自制昆虫拼图于区域中,幼儿自由选择图片,根据昆虫的外形,将散乱的图片拼贴成一幅昆虫画,要求幼儿拼贴工整。
2、引导幼儿多拼出几只昆虫,并摆放在画有草地、花园的背景图中,比比谁拼的昆虫多。
3、活动延伸经;继续将拼图卡投放入益智区中,也可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剪成若干块,使拼图卡片不断更新。
中班有趣的昆虫教案【篇2】活动目标1、借助昆虫运动会的故事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仔细倾听科学童话,了解内容,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以作出判断。
激发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4、模仿昆虫的动作姿态,在活动中锻炼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借助昆虫运动会的故事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难点: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以作出判断。
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昆虫图片及头饰、昆虫课件活动过程一、律动。
《去郊游》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那我们赶紧准备好一起去郊游吧。
二、说一说:1、在大自然里你都看到了什么虫虫?2、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虫虫,我们看一看他们都有些什么特征,哪些地方是一样的?三、总结虫虫一样的地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嘴,一对触角,眼睛,具有三对足,一般还有两对翅膀)像有这样特征的小虫虫就叫昆虫。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f1221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4.png)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二节《有趣的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常见昆虫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昆虫的生活习性。
2. 能够认识并正确命名一些常见的昆虫。
3.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生物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的特征及其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教学重点:昆虫的定义、常见昆虫的认识、观察和描述昆虫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昆虫标本、图片、PPT、观察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捕捉昆虫,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捕捉到的昆虫。
2. 讲解昆虫的定义和特征(10分钟)3. 认识常见昆虫(10分钟)a. 教师展示昆虫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昆虫的名称。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认识的昆虫。
4.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15分钟)a. 教师播放昆虫生活习性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学生记录昆虫的特征和习性。
b.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b.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昆虫》2. 内容:a. 昆虫的定义和特征b. 常见昆虫的认识c. 昆虫的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和习性,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作业答案:例:我观察到了一只蝴蝶,它的翅膀很漂亮,有花纹。
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舞,吸食花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昆虫观察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昆虫的喜爱,如绘画、写作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昆虫的定义和特征的讲解3. 常见昆虫的认识4.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5. 随堂练习的设置6.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062651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b.png)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探究》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昆虫”。
本章节主要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昆虫特征,如蝴蝶、蚂蚁、蜜蜂等,并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式,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昆虫特征,提高观察和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昆虫的特征。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昆虫的特征,并能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昆虫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标本、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昆虫标本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如翅膀、触角、腿等。
让幼儿说说自己对昆虫的认识和感受。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讲解昆虫的特征,如蝴蝶的变态发育、蚂蚁的团队合作等。
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昆虫的基本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并尝试用彩泥捏出昆虫的形象。
4.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昆虫绘画作品,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画出昆虫的外形、颜色等。
让幼儿学习并掌握绘画昆虫的方法。
5.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昆虫卡片或昆虫手工作品。
六、板书设计昆虫的特征:1. 翅膀2. 触角3. 腿4. 生活习性5. 生态环境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自己喜欢的昆虫,并写上昆虫的名字和特征。
答案:如蝴蝶,特征:翅膀美丽,触角细长,腿细长。
2. 观察身边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去户外观察昆虫,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昆虫的世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3f532b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c.png)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世界》第三节《有趣的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认识以及昆虫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掌握常见的昆虫名称。
2. 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形特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昆虫的生活习性的了解。
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模型、图片、视频。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寻找昆虫,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昆虫。
2. 教学活动(15分钟)a. 教师展示昆虫模型,引导学生说出昆虫的基本特征(如翅膀、触角、六条腿等)。
b. 教师展示昆虫图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等)。
c. 学生分组观察昆虫,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享。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昆虫生活习性的例题,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用彩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小昆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昆虫》2. 内容:a. 昆虫的基本特征:翅膀、触角、六条腿等。
b. 常见昆虫:蝴蝶、蜜蜂、蚂蚁等。
c. 昆虫的生活习性:各自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它们。
2.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如:“我观察到了一只蝴蝶,它有翅膀、触角,六条腿,生活在花丛中,喜欢吸食花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昆虫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昆虫的资料,了解昆虫的更多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38dd81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e.png)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我们的自然界》中的第四章第二节《有趣的昆虫》。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基本概念:介绍昆虫的基本特点,如昆虫的身体结构、翅膀、触角等。
3.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昆虫的图片,讨论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昆虫的模型,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昆虫的特点:1. 身体结构2. 翅膀3. 触角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并写上昆虫的名字和特点。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很高,通过实践环节,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过于活跃,影响了课堂秩序,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昆虫,亲身体验昆虫的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关注和引导孩子的科学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昆虫模型来加深对昆虫结构的理解。
3. 板书设计:板书是课堂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知识点。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9e397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2.png)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健康教案、科学教案、语言教案、安全教案、美术教案、音乐教案、数学教案、语文教案、节日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health lesson plans, science lesson plans, language lesson plans, safety lesson plans, art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math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holiday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观察比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有趣的昆虫》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优秀优质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优秀优质教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f3c147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d.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昆虫》优秀优质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材第四章《奇妙生命》第二节中,深入探讨《有趣昆虫》。
我们将详细学习昆虫主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蝴蝶、蚂蚁、蜜蜂等昆虫身体结构、生命周期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昆虫主要特征,能够识别常见昆虫。
2. 培养幼儿对昆虫生活习性认识,提高他们对自然科学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昆虫生命周期和生态作用。
重点:掌握昆虫主要特征,认识常见昆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课堂上展示一个昆虫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小动物?它有什特别地方?”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昆虫主要特征,如身体结构、生命周期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话描述昆虫特征,并在黑板上展示。
4. 观察活动(10分钟)分发观察盒和放大镜,让幼儿观察实际昆虫,加深对昆虫特征理解。
5. 互动游戏(10分钟)组织一个“昆虫猜猜看”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描述,猜出昆虫名字。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昆虫》2. 板书内容:昆虫主要特征常见昆虫昆虫生命周期昆虫生态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昆虫,记录它们特点和生命周期。
2. 答案:要求幼儿用自己话描述观察到昆虫,鼓励他们画出昆虫形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解昆虫特征和生态作用。
课后,我将对幼儿表现进行反思,针对他们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寻找昆虫,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实践中,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生态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我特别关注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选择,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系统地掌握昆虫知识。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c70c1b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4.png)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教案:《有趣的昆虫》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科学探索》系列,第三章“身边的生物”,细致介绍了昆虫的基本特征以及常见昆虫的习性。
具体内容包括:昆虫的身体构造、昆虫的触角与感官、昆虫的翅膀与飞行、昆虫的繁殖方式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昆虫的触角、翅膀等构造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对昆虫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昆虫的触角与感官、翅膀与飞行的生物学原理。
2. 教学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昆虫标本、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观察日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昆虫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昆虫标本,详细讲解昆虫的身体构造、触角与感官、翅膀与飞行等特点,让学生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3. 实践探究(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通过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膀等部位,深入了解昆虫的特点和功能。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举例说明昆虫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害虫的防治、蜜蜂的传粉等,让学生认识到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关于昆虫的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昆虫的基本特征:1. 身体构造:头、胸、腹三部分2. 触角与感官:触角敏感,用于感知周围环境3. 翅膀与飞行:翅膀发达,利于飞行和逃避敌害4. 繁殖方式:卵生,繁殖能力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昆虫的身体构造有哪些特点?(2)昆虫的触角有哪些功能?(3)举例说明昆虫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昆虫的身体构造特点: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壳坚硬,防止水分蒸发。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78108f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5.png)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三节《有趣的昆虫》。
详细内容包括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常见的昆虫种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昆虫的定义和主要特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增进对自然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常见昆虫的认识。
难点:理解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模型、PPT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孩子们到户外捕捉昆虫,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
(2)让孩子们分享捕捉到的昆虫,引导他们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
2. 例题讲解(1)通过PPT展示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等内容。
(2)讲解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孩子们分组观察昆虫标本,描述昆虫的特征。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昆虫》2. 内容:昆虫的定义昆虫的特征昆虫的生活习性常见昆虫的认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认识的昆虫,并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
(2)简述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2. 答案:(1)示例:蝴蝶,有翅膀、触角、六条腿等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孩子们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捕捉昆虫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伤害到昆虫。
2. 拓展延伸:(1)组织孩子们参观昆虫博物馆,了解更多昆虫知识。
(2)开展“昆虫创意画”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3)开展“保护昆虫”主题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捕捉昆虫的安全问题。
2. 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讲解。
3. 作业设计中关于昆虫特征的描述和发育过程的简述。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d8de45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0.png)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认识大自然》中的第三节《有趣的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常见的昆虫种类。
详细内容如下:1. 昆虫的定义: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生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
2. 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触角、复眼、三对足和一对翅膀。
3. 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的生活环境多样,有的生活在土壤中,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植物上。
4. 常见昆虫种类:蝴蝶、蜜蜂、蚂蚁、蚊子、苍蝇、蜘蛛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认识常见的昆虫种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昆虫的特征、生活习性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学重点:昆虫的定义、常见昆虫种类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视频、教学PPT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蝴蝶、蜜蜂等昆虫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习兴趣。
a. 学生观察昆虫标本,说出昆虫的特点。
2. 新课讲解:a. 讲解昆虫的定义、特征、生活习性。
b. 通过PPT和实物展示,介绍常见昆虫种类。
3.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用观察盒、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
b. 学生用画纸、彩笔绘制昆虫。
4. 例题讲解:a. 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b.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a. 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批改练习,进行反馈。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昆虫》2. 内容:昆虫的定义、特征昆虫的生活习性常见昆虫种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昆虫,并写出它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05aa8d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4.png)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第三节《有趣的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识别以及昆虫的生活习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昆虫的身体结构和分类。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昆虫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昆虫的分类和身体结构。
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识别和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昆虫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分类等。
(2)教师展示常见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识别并说出昆虫的名称。
(3)教师讲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如食物、生活环境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昆虫标本,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2)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昆虫的心得,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昆虫2. 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2)常见昆虫的识别(3)昆虫的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2. 答案:例:我观察到的昆虫是蝴蝶。
它的翅膀有美丽的花纹,生活在花园里,喜欢吸食花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标本、图片、PPT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认识昆虫,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观察力。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昆虫,亲近自然。
(2)开展“我喜欢的昆虫”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昆虫的喜爱。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8f9767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5.png)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有趣昆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有趣昆虫》这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详细介绍昆虫主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昆虫身体结构、昆虫分类、昆虫发育过程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昆虫主要特征,知道常见昆虫,理解昆虫与人类生活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昆虫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探究欲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昆虫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昆虫分类和发育过程。
2. 教学重点:昆虫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昆虫图片、放大镜、教学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孩子们到户外草地,观察草地上昆虫,引导幼儿发现昆虫生活环境。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展示昆虫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特征,讲解昆虫分类、发育过程等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描述自己认识昆虫,分享观察到昆虫特征。
4. 课堂互动(10分钟)结合教学PPT,进行昆虫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强调昆虫主要特征,引导幼儿关注昆虫与人类生活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昆虫》2. 内容:昆虫主要特征昆虫分类昆虫发育过程昆虫与人类生活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你最喜欢昆虫,并描述它特征。
(2)观察家附近昆虫,记录它们生活环境。
2. 答案:(1)示例:蝴蝶,特征:翅膀有花纹,会飞,有触角。
(2)示例:蜻蜓,生活环境:水域附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孩子们对昆虫有更深入解,达到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我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对幼儿引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昆虫观察日记”活动,鼓励幼儿长期关注昆虫生活。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精选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c1d56d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d.png)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三节《有趣的昆虫》。
详细内容包括昆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常见的昆虫种类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身体结构,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
2. 通过观察、探索,掌握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常见昆虫种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昆虫的主要特征、生活习性和常见昆虫种类。
难点:理解昆虫的身体结构,区分昆虫与其他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标本、图片、PPT、实物投影仪。
学具:放大镜、画纸、彩笔、昆虫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昆虫标本、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a. 请学生观察昆虫标本,了解昆虫的身体结构。
b. 教师讲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如三对足、两对翅膀、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 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观察昆虫模型,加深对昆虫结构的认识。
3.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校园内的昆虫,记录观察结果。
4. 例题讲解:a. 教师出示例题:“请找出下列昆虫中的甲虫、蝴蝶、蚊子。
”b.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答案。
c.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强调昆虫的辨别方法。
5. 随堂练习:a.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昆虫识别题目。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a.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对大自然的探索欲。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昆虫2. 板书内容:a. 昆虫的主要特征b. 昆虫的生活习性c. 常见昆虫种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身边的昆虫,画一幅昆虫画。
b. 写一篇关于昆虫的观察日记。
2. 答案:a. 学生作品,以真实观察为基础进行创作。
b.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昆虫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幼儿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昆虫》设计教案
![幼儿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昆虫》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5ef88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7.png)
幼儿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昆虫》设计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识常见的昆虫特征,如蝴蝶、蜜蜂、蚂蚁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二、活动准备:1. 实物昆虫标本或图片。
2. 观察记录表。
3. 画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4. 故事书《昆虫世界》。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故事《昆虫世界》,引导幼儿关注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观察:展示实物昆虫标本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如翅膀、触角、腿等。
3. 比较:让幼儿比较不同昆虫的特征,引导幼儿发现昆虫之间的异同。
4. 交流: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昆虫特点,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5. 绘画: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昆虫,了解昆虫的生活环境。
2. 环境创设:在班级自然角摆放昆虫标本或图片,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
3. 科学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昆虫分类游戏,巩固对昆虫特征的认识。
五、活动反思:1.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引导幼儿积极观察、交流和绘画。
2. 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针对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适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对昆虫的认识和喜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记录表,评价幼儿对昆虫特征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绘画作品:评价幼儿对昆虫的绘画表现,观察其对昆虫特征的把握。
3. 小组讨论:评价幼儿在小组交流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七、安全注意:1. 在活动中,确保幼儿远离昆虫标本,避免昆虫叮咬或引发其他不适。
2. 教育幼儿不要随意触摸昆虫,以免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3. 活动前,检查绘画材料是否安全无毒,确保幼儿的使用安全。
八、活动时间:1. 活动准备时间:10分钟2. 活动进行时间:30分钟3. 活动延伸时间:家庭教育环节可根据家长和幼儿的情况自行安排。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教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cae7ee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a.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优秀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
具体内容为第三章“动物世界”中的第二节“有趣的昆虫”。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蝴蝶、蚂蚁、蜜蜂等常见昆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区分昆虫和其他动物。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掌握蝴蝶、蚂蚁、蜜蜂等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昆虫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常见昆虫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1)通过展示蝴蝶、蚂蚁、蜜蜂等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和昆虫有关的趣事,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通过PPT展示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翅膀等。
(2)引导幼儿观察昆虫模型,加深对昆虫特征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1)以蝴蝶为例,讲解其生长发育过程,如卵、幼虫、蛹、成虫等。
(2)介绍蝴蝶的生活习性,如喜欢在花丛中飞舞,吸取花蜜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请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昆虫进行观察,记录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2)邀请各组代表分享观察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5. 实践活动(10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捕捉昆虫,观察其生活环境和行为。
(2)提醒幼儿在捕捉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昆虫,不要伤害它们。
(2)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昆虫2. 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2)常见昆虫的认识(3)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2. 答案:见幼儿作业完成情况。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dfc61b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d.png)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及教学反思教案:《有趣的昆虫》教学对象:中班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与内容1. 认识昆虫的主要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膀。
2. 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如草地、树木、花丛等,它们有不同的觅食、繁殖和防御行为。
3. 掌握昆虫的分类: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蚂蚁、蜜蜂、蚊子、苍蝇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昆虫的分类和识别。
2. 教学重点:昆虫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实物标本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分类卡片等。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昆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昆虫的名字,引出本课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多样性。
3. 分类游戏(10分钟)教师发放分类卡片,让学生将昆虫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昆虫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昆虫的主要特征:1.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 有一对触角3. 三对足4. 一般有两对翅膀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并画出它们的生活环境。
2. 家长协助孩子收集不同种类的昆虫,进行分类,并拍摄照片。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有趣的昆虫》含精品课件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有趣的昆虫》含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86064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4.png)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有趣的昆虫》含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第三节《有趣的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介绍以及昆虫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常见的昆虫。
2. 掌握昆虫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3.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物特点。
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昆虫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模型、昆虫图片、课件、挂图等。
学具:放大镜、画纸、彩笔、昆虫观察盒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蝴蝶、蜜蜂、蚂蚁等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10分钟)(1)教师展示昆虫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
(2)通过课件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膀等。
3. 认识常见昆虫(10分钟)(1)教师展示常见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和区分。
(2)邀请幼儿上台,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模型,分享观察到的特点。
4. 探究昆虫的生活习性(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讲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如蝴蝶采蜜、蚂蚁搬家等。
(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关爱昆虫,保护生态环境?5.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2)组织幼儿分享作品,介绍自己所画的昆虫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昆虫》2. 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2)常见昆虫的认识(3)昆虫的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和活动。
2. 答案示例:昆虫名称:蜻蜓特点:蜻蜓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两对翅膀,翅膀透明,有六条腿。
活动:蜻蜓在水面上飞行,捕食蚊子、苍蝇等小昆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观察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
XX课件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活动目标观察比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捕捉蟋蟀螳螂各-只,分别放于-个透明玻璃瓶内,用纱布封住瓶口。
记录表记录笔-套。
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教师分别说出蟋蟀螳螂的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对后出示装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请幼儿自由观察蟋蟀螳螂,满足好奇心。
分组观察记录,比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教师交代观察要求:-名幼儿分为一组,一起观察蟋蟀和螳螂。
看一看它们身上都长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请一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在记录表里圈记出来。
幼儿分组进行自由观察和交流。
教师加入幼儿的观察,一起交流发现,解答幼儿的疑问,重点指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两只昆虫的异同。
展示观察记录,分享观察收获。
请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说一说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发现。
教师对幼儿的介绍进行提升总结,提出昆虫的概念和特征。
提问: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小结: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
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拓展幼儿关于昆虫的经验活动延伸将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带领幼儿饲养并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带领幼儿进行放生活动。
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或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蟋蟀等昆虫,观察它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XX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