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标准

合集下载

db51t 1397-2011 水稻品种描述规范.doc

db51t 1397-2011 水稻品种描述规范.doc

ICS65.020.20B04备案号:32741-2012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DB 51/ T1397—2011水稻品种描述规范2011-12-28发布2012-03-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1)4 应描述的品种信息 (1)5 主要特征特性 (2)6 产量表现 (5)7 抗性 (5)8 品质 (5)9 主要栽培措施 (5)10 适宜种植范围 (6)附录A(规范性附录)性状的测试方法 (7)附录B(资料性附录)水稻品种描述示例 (20)前言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四川省种子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秀、毛双林、马晖、韩本达、高宏、秦洁、周会。

水稻品种描述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描述的内容和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境内选育(引种)水稻品种公告以及水稻商品种子的品种说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3 总则3.1 品种描述的所有内容应真实,不以虚假、欺骗性、或者使种子使用者误解的文字方式介绍品种。

3.2 品种描述的所有内容应通俗易懂、准确、有公认的科学依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所开展的试验结果或其他试验为依据。

3.3 品种描述应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规范汉字。

4 应描述的品种信息4.1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采用品种审定机构或品种权授权机构批准的名称。

4.2 品种选育(引种)者和选育(引种)时间标明品种选育(引种)单位或个人名称,选育(引种)时间以完整的年号表示。

4.3 品种类型4.3.1 植物学类型根据水稻的植物学分类为籼稻和粳稻类型。

水稻杂交育种程序参观

水稻杂交育种程序参观

实验一水稻杂交育种程序参观一目的要求了解水稻育种的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

二材料和用具本院水稻育种科研试验田全部材料,笔记本,铅笔。

三内容说明水稻育种方法很多,主要参观杂交育种程序。

(一)原始材料圃种植水稻育种原始材料的地段叫原始材料圃,主要是种植国内外搜集来的原始材料。

每年不断地引入新种持,丰富基因库。

通过系统观察、细致研究,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具有单一的或综合的优良性状的亲本。

种植的方法按类型(高杆矮杆、粳稻、灿稻)种植。

每份种20-30株,重点材料应每年种植,严防机械混杂,严格保纯,一般材料一室内贮藏能保持其发芽力的情况下,每年分批轮流种植。

每年从原始材料圃选出若干材料作亲本的种于新本圃。

亲本圃应根据需要分期播种调节花期,加大行距,便于操作。

(二)选种圃种植杂种后代的地段为选种辅圃1.杂交一代(F1)(1)F1的播种:由于杂交所得种子数量少,加之又是米粒,故杂交种子发芽不好,易腐烂。

所以杂交种子最好播在塘瓷盘中育苗,然后载于试验田。

每一组合栽成一区,一般F1种10-20株左右,复合杂交则F1应有100株以上。

在每一个杂交种附近应种亲本和对照品种,均有单本植。

(2)观察记载:记载各重要性状,特殊性状以及有无及杂种优势。

(3)去假杂种:在生长期中,着重去假杂种,去杂假种根据父本的指示性状进行。

(4)收获脱粒:一般按组合分虽收获脱粒,但如假杂种的真伪尚不能准确鉴定时,要分株收获脱粒。

2.杂交二代(F2)(1)F2的种植规模:由于F2是变异范围最大的一代,一般每个组合种植2000-10000株,以组合为单位种植。

行长5尺,行距8-10寸。

种植行数依组合要求总株数而定。

每20或50行加入两个亲本或对照品种。

种扦一行作为比较的标淮,一律采用单本植。

(2)观察记载:F2的分离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如某一组合没有出现分离现象则可能是假杂种应淘汰。

对株型,生育期,穗部性状,抗病性等重要性状的分离进行描述和评价,作为组合取舍和个体选择的依据。

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

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

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因为气候和土地的多样性,中国水稻品种也非常丰富。

为了确保水稻生产的高效和质量,中国对水稻品种进行了严格的试验与审定。

本文将从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的背景、流程、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背景水稻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水稻生产的质量和数量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流程1.策划阶段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的流程首先是策划阶段,主要包括确定审定的目标、范围、时间表和预算等。

这一阶段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分配、试验的设计和实施方案等因素,以确保审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2.申报阶段水稻品种的审定需要经过申报流程,申报者需要提交相关的资料和样品,包括水稻种子的来源、生长环境、品种特征、种质资源的利用情况等。

这些信息将被用于评估水稻品种的潜力和价值。

3.试验阶段一旦通过申报,水稻品种将进入试验阶段。

在这一阶段,对水稻品种进行的试验主要包括对其生长特性、产量、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评估。

这些试验需要在不同的地区和生态环境下进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4.审定阶段试验结果将被用于最终的审定决定。

一般来说,审定决定需要考虑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试验结果、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市场需求等。

审定结果将被用于制定水稻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政策。

三、标准1.品种特征水稻品种的审定首先需要考虑其品种特征,包括生长周期、植株形态、籽粒大小等。

这些特征将被用于对品种进行分类和鉴定,以确保水稻品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生长特性水稻品种的生长特性是其重要的品种特征之一。

审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品种的生长习性、适应性和适宜种植区域等因素,以确定其推广和应用的范围。

3.产量和品质水稻品种的审定还需要考虑到其产量和品质,包括单位面积产量、米质指标、加工适应性等。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水稻品种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规范

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规范

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规范摘要介绍了水稻田间试验技术规范,包括试验要求与内容、小区设计、田间管理、试验资料分析等内容,以期为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规范田间试验是农业科学实验的主要形式,开展田间试验主要是为了在大田自然环境条件下研究新的品种和新的生产技术,以便能客观地评定具有各种优良特性的高产品种及其适应区域,能正确地鉴定最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及其适用范围,使科研成果能合理地应用与推广,及时充分地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增产增效作用[1-4]。

为了规范奉新县水稻品种田间试验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全县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结合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形成了自成一套的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操作程序,现简要介绍如下。

1试验要求与内容田间试验的环境条件最接近大田生产实际情形,由于环境条件难以控制,增加了试验的复杂性。

为了有效地开展田间试验,必须遵循试验的基本要求:一是试验的结果要可靠。

为了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在试验进行中,所有的农事操作、田间测定及观察记载等,都应严格按规程进行,读数准确,记录及时,避免错误。

二是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

试验条件应该能代表将来准备推广试验结果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如土壤种类、地势、肥力、气象条件等)与农业条件(如轮作制度、施肥水平等)。

如果一个试验没有充分的代表性,试验结果就不能为大田生产服务。

三是试验结果要能够重复。

在相同条件下,要多次重复进行试验或实践,应能重复获得与原试验相类似的结果。

田间试验的内容主要包括:试验题目、试验目的、方案设计、技术措施、考察项目、试验总结。

2小区设计所谓田间试验的小区设计,就是根据田间试验环境设计的重复、随机及局部控制这3条基本原则对试验小区进行科学地设计和布置。

其主要内容包括小区面积、小区形状、重复次数、区组设置、处理排列和保护行的设置等几个方面。

一是小区面积。

小区面积对减少土壤差异的影响及提高试验精确度有重要作用。

土壤肥力差异较大时小区面积应较大,反之小区面积宜适当小。

杂交水稻新品种区域性试验小结

杂交水稻新品种区域性试验小结

杂交水稻新品种区域性试验小结摘要:对长泰县 2012 年几个早稻新品种区域性试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参试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和经济性状等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特优 106 和特优 269 两个品种为表现最佳,可做为优良后备品种进一步试验推广。

水稻是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筛选出适应长泰县栽培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提高粮食单产,2012 年早季,长泰县农业局在岩溪镇硅后村进行了 9 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区域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参试品种与面积早稻供试品种 9 个:⑴特优 106;⑵天丰优 316;⑶特优 816;⑷天优 25;⑸丰两优 1 号;⑹特优269;⑺华两优 819;⑻丰优华 9;⑼华优桂 99(CK)。

以华优桂 99 为对照品种,试验面积为 0.19 hm2。

1.2试验设计(TMJ-I区域面积测量仪)试验设三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 20 m2,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小区排列如下图:(小区坐向[南→])1.3试验条件(TJSD-750-IV土壤紧实度仪)试验田前作为冬种蔬菜,土壤类型为灰泥田,肥力条件中等,排灌方便。

试验期间水稻按常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试验品种除丰两优为 3 月 4 日外,其它的统一播种期为 2 月 28 日,试验拷种 7 月 15 日,收割时间在 7 月 23 日。

1.4试验记载项目试验期间做好田间各主要生长时期的观察记载及产量验收,记载项目为:播种期、萌芽期、分孽期、孕穗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收割期,全生育期、施肥、施药的时间和种类以及用量、小区产量及折 666.67 m2 产量。

2 试验结果与品种评价2.1产量(托普云农测产考种箱)根据实收产量(表 1、表 2),以特优 269 为最高,每 666.67 m2 产量为 581.2 kg,比对照品种华优桂99 每 666.67 m2 产量519.5 kg,每 666.67 m2 增产 61.7 kg,增产 11.88%;特优 106 次之,每 666.67 m2产量为 578.3 kg,比对照品种华优桂 99 每666.67 m2 增产 58.8 kg,增产 11.31%,其余各个品种均比对照品种产量略高但不明显,在 0.13%~2.58%之间。

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规范

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规范

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规范篇一: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技术规范4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主要包括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蔬菜和果树作物田间试验。

4.1 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4.1.1试验目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4.1.2试验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取决于试验目的。

对于一般大田作物施肥量研究,本规范推荐采用“3414”方案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选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部分实施方案或其他试验方案。

4.1.2.1 “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表1)。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指施肥不足)=2水平×0.5,13水平(指过量施肥)=2水平×1.5。

如果需要研究有机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处理。

表1 “3414”试验方案处理(推荐方案)试验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处理 N0P0K0 N0P2K2 N1P2K2 N2P0K2 N2P1K2 N2P2K2 N2P3K2 N2P2K0 N2P2K1 N2P2K3 N3P2K2 N1P1K2 N1P2K1 N2P1K1N 0 0 1 2 2 2 2 2 2 2 3 1 1 2P 0 2 2 0 1 2 3 2 2 2 2 1 2 1K 0 2 2 2 2 2 2 0 1 3 2 2 1 1该方案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拟合。

水稻区域试验技术要点

水稻区域试验技术要点

水稻区域试验技术要点作者:于永梅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01期具备一定业务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做好水稻区域试验工作的关键因素。

进行水稻区域试验时应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使其熟练地掌握操作过程,尽量减少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从而保证真实可靠性及科学严谨性。

试验地块应选择水源、光照充足、河流自然排灌、地势平坦、地力均匀、肥力良好、能代表当地气候资源及土壤肥力的代表性地块,要求池子长23~24米、宽27米、面积1亩左右。

3.1 理解试验方案仔细阅读,理解试验实施方案,明确试验目的、试验设置、种子提供与接收、试验设计及要求,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落实,以保证试验质量。

3.2 核查参试品种北方地区3月初陆续收到参试品种,收齐后立即同实施方案逐一核对,如发现参试品种缺失、数量不足或是名称有误,第一时间向主持单位报告。

收齐品种后按试验组别及品种名称分别标注好编号,核查无误后在按组别分类放到大网袋中备用。

3.3 设计田间种植图设计合理的田间种植图是整个区域试验的关键。

种植图应标明试验保护行、组别、走道及各重复中品种间随机排列的顺序,水稻区域试验一组固定14个品种,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品种不少于6行区,小区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保护行不少于4行。

3.4 整地施肥旱整地,旋耕或是犁翻,深度20厘米左右,均匀一致。

耙地前均匀铺入基肥。

施肥后水耙整平,最好2遍,平整一致。

施肥的原则是农家肥、化肥结合,氮、磷、钾微肥结合,中早熟组标氮40~60公斤/亩。

北方地区一般采用旱育苗,计算好每个品种的盘数,按试验组别设计好苗床上品种排列,品种之间严禁混杂。

采用人工插秧方法,用插秧绳划好精确的株距及行距,一般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

先按小区顺序分发秧苗,摆放在序号牌区域内,反复检查两次,确认无误后开始插秧,每个人负责一个小区,始终保持株、行距一致。

插完一个小区后,秧苗放到原序号牌区域内,同一试验插秧必须在同一天完成。

水稻审定标准及新品种简介

水稻审定标准及新品种简介

水稻审定标准及新品种简介2009年01月13日星期二下午 03:36注:本文仅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望广大朋友充分结合本地区气候、栽培等条件,适当引种一、水稻审定标准抗病(稻瘟病)、耐冷标准稻瘟病叶、穗瘟:自然感病<5级接种鉴定<7级ϖϖ耐冷:空壳率<35%省审品种品质分析标准国家1级优质米:ϖ出糙率≥81%,整精米率≥66%,垩白粒率≤10%,垩白度≤1%,直链淀粉(干基)15—18%,胶稠度≥80mm食味品质≥90分。

ϖ国家2级优质米:出糙率≥79%,整精米率≥64%,垩白粒率≤20%,垩白度≤3%,直链淀粉(干基)15—19%,胶稠度≥70mm食味品质≥80分。

ϖ国家3级优质米:出糙率≥77%,整精米率≥62%,垩白粒率≤30%,垩白度≤5%,直链淀粉(干基)15—20%,胶稠度≥60mm食味品质≥70分二、新品种(系)简介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水稻品种综合各育种院所材料总体上看:从抗稻瘟角度和商品外观米质、出米率及丰产性能分析,各品种各有优劣。

需配套相应的良种良法进行栽培种植。

现结合各品种特征特性逐一说明其优缺点。

1.空育131生育日数127天左右,主茎11叶,需活动积温2320℃。

株高80cm,穗长14cm,每穗粒数80粒,千粒重26.5g,出苗较早,分蘖力强,抗倒性强,成穗率高,抗稻瘟病性中等,在生育中、后期要及时、合理喷施农药,预防稻瘟病。

对延迟性和不育性冷害耐性强,出米率高,米粒透明,垩白小,外观米质优,食味好。

产量一般为7500-8500kg/hm2,适于我省第二、三积温带旱育稀植栽培,综合性状优良,该品种喜肥。

2006年全黑龙江省种植1050.4万亩,预计近几年该品种种植面积将仍居主导地位。

(一)龙粳系列1、龙粳12号ϖ特征特性:粳稻,生育日数128天,从出苗到成熟需活动积温2350℃左右。

幼苗生长势强,比较喜肥。

主茎11片叶,株高90厘米,株型收敛,剑叶开张角度小,剑叶短,叶色略深,颖及颖尖秆黄色,无芒,分蘖力中上等。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研究作者:陈晓波饶鸣钿雷伏贵乐开富来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年第05期摘要:为鉴定评价福建省三明市水稻联合体成员新选育的中籼迟熟品种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米质及其它重要性状表现,2019年三明市水稻联合体开展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3个,其中续试并生产试验品种2个,续试品种2个,新参试品种9个。

试验结果表明,遂两优164可以申报审定,两优8699、创优9708生产试验,鸿两优6363、两优1899、智两优6522续试并生产试验,禾两优6868、广两优366续试。

关键词: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抗逆性;米质引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食用人口最多的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1-4]。

良种是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良种的选育为粮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5-10]。

区域试验是水稻品种从选育到推广应用阶段的重要环节,通过区域试验,可以评价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米质及其它重要性状表现,明确品种的应用价值和适宜的推广区域,对品种的布局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11-14]。

随着现代种业的发展,品种审定的评价指标、试验容量、技术条件等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015年11月原农业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完善品种试验审定工作的通知(农办种〔2015〕41号)》(农办种[2015]41號)[15],允许“具备试验能力的企业联合体、科企联合体和科研单位联合体等组织开展品种试验,特用专用品种申请者可自行开展品种试验,试验方案报国家或省级品种试验组织单位,符合条件的纳入统一管理”。

2016年1月全国农技中心发布了《关于受理国家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联合体试验申请的通知》(农技种函〔2016〕20号)[16]。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1、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汇总总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其他品种比较试验、引种试验可参照执行。

2、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17891 优质稻谷3、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5TS-150A稻麦单株脱粒机)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适当名称的水稻群体。

本标准中的试验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

3.2 对照品种 contral variety符合试验品种定义,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种比较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 variety test(托普云农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

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4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试验设置4.1 试验组4.1.1 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误差来源与控制分析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误差来源与控制分析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误差来源与控制分析摘要:区域试验作为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渠道,通过科学准确的试验结果,可以让更好的水稻品种尽快投产,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并且通过区域试验可以防止水稻品种盲目推广,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误差分析控制。

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误差类型与误差来源,并探讨具体的误差控制措施。

关键词: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误差来源;控制农产品新品种的推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必须经过试验、审定以及示范等多个环节,因此在水稻新品种推广过程中继续进行严格科学的品种区域试验,为了确保试验结果可以为水稻品种的客观评价提供参考,科学鉴定水稻品种的应用价值与栽培条件,所以在区域试验过程中必须将误差减少,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性,为品种评定提供可靠参考,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1、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误差种类水稻品种在区域试验过程中,根据试验误差的性质和来源,大致可以将其分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两类。

由于在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过程中,都会存在大量无法有效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最终区域试验观察结果存在不准确问题,并且受到其他非处理因素的影响,无法将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真实结果反映出来,在存在大量外界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导致不受控制的因素影响无法在区域试验中准确有效的反映出来,这也就导致最终产生误差。

人为因素作为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做好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出现误差都是由于人工食物所导致的。

比如包括记录错误、播种错误以及称量,这些都是可以人为干扰所避免,所以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1.1随机误差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的随机误差也被称为偶然误差,是指在严格控制的非试验条件相对统一的情况下,仍然无法去除的偶发性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难以控制的因素或者偶然因素所引起的,缺乏规律性与方向性。

比如在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存在田间肥力不均匀分布,病虫害随机影响等,这些都是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的随机误差,由于这种误差是随机发生的,无法通过人为干扰所避免。

农作物品种试验办法

农作物品种试验办法

农作物品种试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农作物品种试验是品种审定、推广和结构调整的最主要依据。

为了提高品种试验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使试验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广东省农业厅农作物品种审定与登记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农作物品种试验,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对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光温敏感性和品质等农艺性状进行鉴定。

每一个品种的区域试验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

生产试验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等进一步验证,同时总结栽培技术要点。

每一个品种的生产试验时间为一个生产周期。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省级品种试验由省种子管理机构组织。

省种子管理机构根据需要,可指定相关科研、教学、推广或管理等单位具体主持经省种子管理机构指定的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

第五条品种试验由有区域代表性、具备试验条件、技术力量较强的单位承担。

品种试验承担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主要职责:(一)严格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试验,并采取措施改善试验条件,提高试验质量;(二)指定具有农学或相近专业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上文化水平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试验工作,并保持试验人员相对稳定;(三)对参试品种作出公正、准确、科学的评价,按时完成试验总结报告,并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负责。

第六条市、县种子管理机构应当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省级品种试验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试验设置第七条品种试验点应根据农业生态条件、生产条件、耕作制度等因素设置。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试验点根据不同作物设定。

试验点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第八条试验田应当选择地势平坦,地力中上、均匀,前茬作物一致,排灌方便,无畜禽干扰,交通便利的田块。

第九条区域试验田间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小区长方形,长边与肥力变化最大的方向平行,统一小区面积和种植规格。

同组试验须安排在同一田块进行,具体按附录1执行。

水稻区域试验测试方法

水稻区域试验测试方法

水稻区域试验测试方法我一开始接触水稻区域试验测试方法也是一头雾水,完全是瞎摸索。

就说这选试验田吧,那可讲究了。

我最开始随便选了一块地,觉得看着挺平整就行。

结果呢,大错特错。

因为这块地土壤肥力不均匀,靠近河边的那边肥沃些,另一边就差很多,搞得水稻生长参差不齐。

后来我才明白,要选那种土壤肥力尽可能均匀的田块。

你得事先检测土壤肥力,就像给土地做个体检,看看氮磷钾这些养分含量是不是均衡。

比如说,多挖几个不同位置的土样,然后送去专门检测的地儿,按照检测结果找比较接近平均值的地块。

再就是水稻品种的选择和播种。

我刚开始图省事,没有严格按照标准的播种数量来。

这一错可不得了,有些地方种得太密,水稻之间争营养,长得又瘦又小;有些地方种得太稀,浪费土地资源还影响最后产量的准确评估。

所以呢,播种的时候,一定要拿着精确的量具,像那种小勺子或者有刻度的小盒子,确保每个坑或者每行的种子数量固定且符合要求。

在种植过程中的管理也很复杂。

浇水就跟我们人喝水一样,要合适。

有次夏天我以为水越多越好,一直灌。

结果呢,有些水稻就烂根了。

所以,你得根据天气、水稻生长的阶段来判断浇水量。

就好比小孩在不同成长阶段食量不同,水稻不同生长期需水量也不同。

要是分蘖期,大概多少天浇一次,快到成熟期又要怎么控制水量,这些都得仔细记录观察。

施肥这块也是充满了教训。

我曾经施错了肥,以为氮肥越多越好,结果水稻光长叶子不结穗,白瞎了一季。

施肥要按照比例,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要根据水稻品种和土壤肥力状况来配好。

就像做菜要放对调料才能色香味俱全,肥料也是给水稻提供均衡营养的关键。

至于病虫害防控,要提前预防。

不能等到病虫害泛滥才想办法。

像我之前没重视早期的预防,等发现有虫子了才打药。

但有些害虫繁殖太快,一下子把好多水稻都祸害了。

所以要定期检查水稻叶间有没有虫子卵或者被虫子咬的痕迹,还要注意天气湿度啥的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总之,水稻区域试验测试方法全是细节,一步错可能步步错啊,要特别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个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标准
(试行)
一、试验概况
1、试验田基本情况
(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2、秧田
(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3、本田
(1)前作: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 寸表示。

(9)每穴苗数: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

(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
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中籼、晚籼、晚粳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统一编号顺序、早籼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电脑汇总分析。

1、生育特性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5)齐穗期:8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6)成熟期:籼稻85%以上、粳稻95%以上实粒黄熟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7)全生育期:自播种次日至成熟之日的天数。

2、主要农艺性状
(1)基本苗:移栽返青后在第Ⅰ、Ⅲ重复小区相同方位的第3纵行第3穴起连续调查10穴(定点),包括主苗与分蘖苗,取2个重复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基本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生产试验、筛选试验不查苗,要求记载项目见记载表。

(2)最高苗:分蘖盛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每隔3天调查一次苗数,直至苗数不再增加为止,取2个重复(单元)最大值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最高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3)分蘖率:(最高苗-基本苗)/ 基本苗⨯ 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4)有效穗:成熟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调查有效穗,抽穗结实少于5粒的穗不算有效穗,但白穗应算有效穗。

取2个重复(单元)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有效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5)成穗率:有效穗/最高苗⨯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6)株高:在成熟期选有代表性的植株10穴(生产试验20穴),测量每穴之最高穗,从茎基部至穗顶(不连芒),取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7)耐寒性:早稻苗期在遇寒后根据叶色、叶形变化记载苗期耐寒性,中、晚稻孕穗抽穗期及后期遇寒后根据叶色、叶形、谷色及结实情况记载中后期耐寒性,分强、中、弱3级。

(8)群体整齐度:根据长势、长相、抽穗情况目测,分整齐、一般、不齐3级。

(9)杂株率:在抽穗前后适当阶段调查明显不同于正常群体植株的比例,以百分率(%)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10)株型:分蘖盛期目测,分紧束、适中、松散3级。

(11)叶色:分蘖盛期目测,分浓绿、绿、淡绿3级。

(12)叶姿:分蘖盛期目测,分挺直、一般、披垂3级。

(13)长势:分蘖盛期目测,分繁茂、一般、差3级。

(14)熟期转色:成熟期目测,根据叶片、茎秆、谷粒色泽,分好、中、差3级。

(15)倒伏性:记载发生日期、面积(%)和程度。

倒伏程度分直、斜、倒、伏4级。

直:茎秆直立或基本直立;斜:茎秆倾斜角度小于45︒;倒:茎秆倾斜角度大于45︒;伏:茎穗完全伏贴于地。

(16)落粒性:成熟期用手轻搓稻穗,视脱粒难易程度分难、中、易3级。

难:不掉粒或极少掉粒;中:部分掉粒;易:掉粒多或有一定的田间落粒。

3、主要经济性状
收获前1-2天,在同一重复的保护行非边行中每品种取有代表性的植株3穴(中籼和单季晚粳2穴),作为室内考种样本。

生产试验、筛选试验不考种。

(1)穗长:穗节至穗顶(不连芒)的长度,取3(或2)穴全部稻穗的平均数,以厘米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2)每穗总粒数:3(或2)穴总粒数/3(或2)穴总穗数,保留小数点后1位。

(3)每穗实粒数:3(或2)穴充实度在三分之一以上的谷粒数及落粒数之和/3(或2)穴总穗数,保留小数点后1位。

(4)结实率: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 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5)千粒重:在考种后完全晒干的实粒中,每品种各随机取两个1000粒分别称重,其差值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取两个重复的平均值,以克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4、产量测定
按品种成熟先后及时收获,分小区(大区)单收、单晒、称产,稻谷完全晒干(含
水量籼稻<13.5%,粳稻<14.5%)扬净后称重,以公斤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5、对主要病害的田间抗性
(1)叶瘟: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2)穗颈瘟: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3)白叶枯病: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4)纹枯病: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6、品种综合评价
根据品种在本试点产量、抗性、熟期、米质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表现对品种作“好(A)、较好(B)、中等(C)、一般(D)”4级评定,并简要说明其主要优、缺点。

附表1、田间抗病性记载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