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和文言文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

(3)增强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

(2)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理解和句子翻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元素和深层含义。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知识拓展:(1)介绍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2)对比分析,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巩固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反馈评价: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了解学生的收获和成长。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桥边的老人》文本2. 作者及相关创作背景资料3.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清单4. 参考译文5. 教学课件及辅助材料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课文2. 第2周:合作探究,分析作品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3. 第3周:知识拓展,对比分析相关文学作品4. 第4周: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5. 第5周:课后作业反馈与评价八、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作品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4. 对比分析法:介绍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5. 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2.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人性关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空间5. 及时反馈与评价,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十、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2. 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4. 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和经验5.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青年十一、教学评估1. 课堂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掌握相关文学术语和鉴赏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桥边的老人》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一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期间,讲述了一位法国老人在桥边等待已经离去的儿子。

通过老人的孤独和坚守,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生命的脆弱。

2.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战争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3 讨论与分析:分组讨论,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展示给全班。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析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作品主题的思考。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作、讨论或研究任务。

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桥边的老人》的文本,包括原文和翻译版本。

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2 教学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讨论问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提供作品分析和解读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分析老人的形象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提高对道德伦理的认识。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感受语言魅力。

2. 课文解析:分析老人的形象特点,探讨故事背后的道德伦理问题。

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文章,让学生进一步探讨人性的复杂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老人形象。

2. 难点: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性,提高道德伦理认识。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老人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人性问题。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3. 课文解析:分析老人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人性问题。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思考和感悟。

6.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文章,鼓励学生课后阅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

2. 读后感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桥边的老人》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人性、道德伦理的相关文章和论文。

3. 教学多媒体:如有需要,准备相关视频或图片等多媒体资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次课:介绍课文背景,朗读课文,初步分析老人形象。

2. 第二次课:深入解析老人形象,讨论人性的复杂性。

4. 第四次课:推荐拓展阅读,布置作业。

九、教学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读后感,分析学生的理解程度。

2.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3. 思考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十、课后作业2.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文章,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加深对人性问题的理解。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3)通过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语文》课本。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评论、背景资料。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和背景。

(2)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作品中的不同观点和解读。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课堂交流。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提交作文,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桥边的老人》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掌握。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老人群体的关注和尊重。

培养学生对人生价值和困境的思考。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桥边的老人》是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桥边等待儿子的事件。

故事情节简单,但富有深刻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难点:掌握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有效的口语和书面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桥边的老人图片,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老人在桥边等待的原因和心情。

3.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3 口语表达: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口语表达和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合作和表达能力培养。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总结,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考。

学生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录制视频或者进行表演,展示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4.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自我提升。

第五章:教学总结5.1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

学生对本次学习进行总结,分享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5.2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扩展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桥边的老人教案4篇

桥边的老人教案4篇

桥边的老人教案4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一、品析鉴赏(一)老人形象作品开篇通过“戴钢丝边眼睛”、“尘土”、“浮桥”已经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作以简单的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极富写实效果的画面,又佐以后文对于“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边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等动作的描写,剔透地写出生活现实,烘托出了在人们竞相逃命之际,一个朴实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

通过其好似不断在重复着同样内容的质朴语言,表现出一个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战争,一个简简单单的饲养员,一个最普通的人在战争是的心态,这与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人面对战争的那种一心想着撤离的恐慌,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时的老人就好像一名即将坐化的老僧,表现不出一丝对死亡的畏惧,然而并非他不恐惧死亡,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来临,死亡的即将到来,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

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通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二)我的形象“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

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动了”,以及“我”与老人的对话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测而已。

尽管如此,我们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场面描写和与老人的谈话以及催促老人离开这些细节,还是可以看出,“我”是对老人同情的,对战争厌恶的。

(三)叙述视角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

教学设计与反思——桥边的老人

教学设计与反思——桥边的老人

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桥边的老人——由人物对话窥海下“冰山”提交者梁华梅单位固始永和高中课时人教版选修外国文学作品选读授课对象高二教学对象分析经过高中阶段学习高二学生具备了鉴赏小说能力,通过探讨交流,形成系统知识体系,指导高考小说阅读做题。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2.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3.探讨叙述的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对内容和题旨呈现的作用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讲授启发法、讨论探究法教学重难点1.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2. 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3.通过对话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重点语句的内涵、思想主旨。

教学准备1.学生自行查阅资料,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硬汉”、“冰山理论”“迷惘的一代”)2.阅读小说,能通过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在你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标记。

3.不看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

4.试着思考:你的阅读感受和小说的写作手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使你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教学过程与教学步骤桥边的老人——由人物对话窥海下“冰山”固始县永和高级中学梁华梅【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我们每天都在对话,我们一般都能在语境中判断出对方言语的真实用意。

现代西方语言家认为,对话是有原则的,即有问有答,答和问构成对应关系,但有时候对话不遵循对话的原则,但这种破坏往往是任务内心真实感情的表现。

这在文学作品中也是经常运用的,通过破坏对话原则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的目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二、作家作品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迷惘的一代”(指由于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青年一代,他们面对战争流露出“彷徨、苦闷、失望”的情绪)的代表作家。

有长篇小说《太法”,其实依然是“减法”。

因为在这简单的疑问背后深深的隐藏着老人对动物的同情、担忧,老人“没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亲人,那些动物是与他相依相伴的。

语文教案《桥边的老人》

语文教案《桥边的老人》

语文教案《桥边的老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描写、对话等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尊重生命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对话技巧。

(2)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尊重生命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桥边的老人。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老人的关爱和尊重的经历。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桥边的老人》,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写作技巧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对话技巧。

(2)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小练笔。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桥边的老人》,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老人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桥边的老人》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加强辅导?3. 学生在写作中是否能运用所学的描写手法和对话技巧?4. 学生对关爱老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是否有所体会?如何进一步引导?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课文中的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老人在故事中的形象和作用。

3. 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的分析。

3. 课文中的表达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的解读。

2. 课文中的表达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桥边的老人》的文本。

2. 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对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学习,引出本课的主题《桥边的老人》。

(2)通过展示课文插图或相关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桥边的老人》。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思考。

(3)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写作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思考和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比较《桥边的老人》的特点和寓意。

2.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福利机构或老年人社区,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精选桥边的老人教案三篇

精选桥边的老人教案三篇

精选桥边的老人教案三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学情分析学生对外国经典小说的了解十分有限。

对小说的构成也不熟悉。

重点难点叙述的简洁和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小说家。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塑造圣地亚哥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硬汉性格”的《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

2、文学常识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

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

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

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尊重生命,关爱他人,提高道德素养。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性探讨和道德观念。

(2)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其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布置的思考题: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和表现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后反馈:(1)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桥边的老人》,编写一个故事梗概。

2. 分析课文中的形象刻画,选取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人物,写一段评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中所表现的人性探讨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热情。

(2)领悟作品所传达的人性光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桥边的老人》中的象征意义和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手法。

(2)如何把握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与现实社会的关联。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氛围。

2.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为例,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桥边的老人》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个老人会出现在桥边?他代表了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析老人形象及其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老人与周围人物的关系,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

(2)探讨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

(2)联系现实生活,讨论如何将作品中的道德情操融入日常行为。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桥边的老人》的艺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的理解。

(2)对课文主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文《桥边的老人》。

2. 辅助材料:相关背景资料、参考译文、练习题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引发对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信息。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课后作业1. 翻译并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

2. 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举例说明。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关注点。

4. 选择一篇相关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光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会关爱他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增强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实践活动: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其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实践活动: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桥边的老人》,总结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谈谈你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3. 推荐一篇类似的文学作品,并简要介绍其内容、特点及对你的启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

(3)学会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让学生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情节,做好批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2)深入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关爱与责任。

四、课后作业2. 推荐一本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简要介绍作品内容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了解教学效果。

2. 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3. 针对学生的反馈,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策略。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心得体会和推荐的文学作品,了解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说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学会鉴赏现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文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尊重生命,关注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鉴赏现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1. 深入解读文本,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 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1.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题目的含义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情节,感知人物形象2.2 学生结合课后习题,梳理课文内容,概括小说主题3. 合作探讨3.1 小组讨论:分析老人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3.2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4. 课堂讲解4.1 讲解小说的情节,揭示老人形象背后的社会现象4.2 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5. 练习与拓展5.1 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小说的感悟6. 总结与反思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6.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疑问和收获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合作探讨的能力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题检测学生对小说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品,增强情感体验。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课文中老人的形象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3)能够理解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信息。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老人形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通过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老人的形象分析和象征意义。

2. 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老人形象的多重解读和象征意义的挖掘。

2. 对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信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桥边的老人形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老人形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老人形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写作练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关于《桥边的老人》的短文。

(2)展示优秀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老人形象和课文主题进行深入思考。

2. 请学生阅读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请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结合课文所学,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关爱行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老人形象及其象征意义的分析和讨论。

3. 学生对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4. 学生的写作练习质量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效果的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3)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想象力,体验作品中的情感,提升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增强语文素养。

(2)感受作品中所传递的人文关怀,提升同理心。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智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2)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3)掌握作品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理解作品中所传递的人文关怀。

(2)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中的情感。

2. 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桥边的老人》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课堂讨论分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其背景。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桥边的老人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3. 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讲解课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3)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光辉,提升道德素养。

(2)学会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2)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道德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概况和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点。

(2)强调作品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结合个人思考,写一篇关于《桥边的老人》的读后感。

2. 选取一部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与《桥边的老人》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质量和所选文学作品阅读的深度。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拓展1. 对比分析:(1)将《桥边的老人》与其他相关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如《老人与海》、《悲惨世界》等。

(2)探讨不同作品中所表现的老人形象及其价值观。

2. 文化背景:(1)介绍一些关于桥的文化背景,如桥在世界各地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灵活运用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3.品味语言,体会“冰川原则”。

4.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旨。

教学重点: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冰川原则”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把握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在本文中的体现。

积累词语:蹒跚轮辐撇下岔路疲惫踯躅二、导入新课:提到战争,同学们会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它的残酷?硝烟弥漫生灵涂炭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残垣断壁狼烟四起哀鸿遍野刀光剑影……战争是人类永远的阴霾,而把战争浓缩在文字里,战争往往意味着炮火弥漫、刀光剑影。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却给了我们关于战争的另一种解读。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海明威,走进《桥边的老人》。

三、走近作者:复习关于海明威的文学常识,必修三学过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

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硬汉性格”)海明威传奇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历险:他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在和平年代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

他年少的时候就因为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理论”。

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四、背景介绍: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

海明威不但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

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

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五、体验氛围:朗读第一段,体会大战来临前,是一种什么场面?这样开篇有何作用?(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和开头的作用)明确:开篇通过“戴钢丝边眼睛”、“尘土”、“浮桥”以及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作,以简单的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极富写实效果的画面。

作用:营造了战争氛围,为后文主要人物出场及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六、聆听故事:(考查学生对情节的把握)讲述故事,梳理情节:“桥边的老人”,这个老人经历了什么?请以第一人称“我”为角度,叙述故事。

七、再读思考:文中的“我”是谁?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探究叙事人称、叙事角度问题)明确:课文有关介绍:“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从而推测“我”也许是名抗击法西斯的战士。

讨论:从“我”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有什么好处呢?①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

②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③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他的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补充介绍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课文中“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叙述角度、叙述视角的问题。

全知视角——上帝俯瞰: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凡人目光: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八、理解“冰山原则”及应用:1932年,海明威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

他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认为作品中用文字直接表现出来的部分只是看得见的“露在水面的八分之一”,而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则是“八分之七”。

也就是说,作家应将自己主观的态度和感情隐藏起来,以简洁凝重的笔法,客观精确地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实感的生活画面。

正是这种含而不露的手法,令小说充满了弦外之音。

1、品味语言:参照“冰山原则”,分角色朗读小说的主体部分(“你从哪儿来——我只是在照看动物”):2.解读小说的弦外之音:深挖小说语言的丰富的内容和情感,读出作者隐藏的言外之意。

示例:“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提示:从老人的“微笑”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老人暂时忘却了身处战争的艰难凶险之中,他之所以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而他是热爱故乡的,故乡的一切唤起了他温暖的回忆等。

“最后一个离开”,省略的是: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最后一个才离开是因为实在不舍,要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那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哀啊等等。

学生自选段落细加咀嚼,加以解读,并做好批注。

九、归纳形象:(自主梳理、小组讨论形成要点)“桥边的老人”,这个老人是个什么样的老人?⑴老人身上有些怎样的关键词?戴钢丝边眼镜、黑衣服、满是灰尘、动物、笑容、茫然、木然。

⑵通过这些关键词你想到些什么?温和、文雅,疲惫不堪,被迫舍弃相依为命的动物、孤独无依,眷恋着故乡、对动物有着亲人般的牵挂和爱,对政治和未来茫然无知,善良简单、平静无求的无辜普通百姓的缩影。

⑶士兵“我”问了老人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透过几个问题的对话,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请从以下几个层次,分析老人的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主要方法。

第1段:一个在战争即将来临时逃难的疲惫的老人。

透过外貌描写“身上尽是尘土”和动作描写“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可以看出老人从家乡逃难出来,为了躲避战争而走了很长的路,他身疲力竭、孤苦无力。

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环境的渲染、人物的对比。

第3-11段:一个在战争中热爱家乡的朴实憨厚的老人。

说到故乡,老人也许想到了曾经生活的美好与平凡,而现在只能背井离乡,透过问及家乡时“露出笑容”“微笑”的神态描写,可以看出他不舍离家、憨厚朴实。

描写方法:语言、对话、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

第12-17段:一个在战争中无奈逃难的真挚善良的老人。

他没有关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只关心被自己无奈之下抛弃的几只小生命,这种人性的善良和情感的真挚令人感动,可是即使如此,也被战争剥夺了最基本的生活权利。

描写方法:语言对话描写。

第18-35段:一个无关政治厌恶战争的平凡无助的老人。

透过对话的语言描写,我们看到老人最舍不得离开的就是自己视为“家人”和“依靠”的小动物们,他身上更多的是普通人的人性光辉,是对生命(不止人类)的尊重和悲悯。

描写方法:语言、对话、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

形象归纳:文中刻画了一个年老孤苦、热爱家乡、心地善良、充满爱心、厌恶战争的西班牙老人形象。

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一谈到自己的家乡,老人就高兴地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他心地善良,充满爱心。

敌人入侵,他不得不逃离家乡,但一直牵挂他养的那几只动物,对这几只动物能否避过战火,一直放心不下。

他不关心政治,他不理解敌人为什么会入侵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十、课堂总结:《桥边的老人》实在是一篇小品: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但《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十一、拓展讨论:(鼓励学生在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见解,自由发言)读了本文后,你对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有了怎样的认识?参考:在人类的历史上,发生了战争,我们书写它,是为了让后人看到战争的罪恶,从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所以,书写战争,不能总是歌颂战争的雄壮和最后的胜利者,不能流于战争表面生死搏杀的历史记录,更不能总是渲染战斗英雄的无畏而忘记了平民百姓的伤痛。

也许,人类更应该做的是,还原战争的惨痛无情以及人性的复杂,来烛照人性的美好与温暖。

像海明威一样写《桥边的老人》,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战争即将来临的场景,让我们看到战争的残暴和人性的温情;像海明威一样写《桥边的老人》,通过简单的人物对话,没有宏大的场面,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普通人的心理需求;像海明威一样写《桥边的老人》,运用第一人称“我”叙事,更突出了真实性,似乎让我们回到了当时,见证了这一切。

十二、布置作业:(学以致用)学习了本文语言特点,请以“那天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为开头写一段文字,叙述力求简洁且有丰富的内蕴。

《桥边的老人》学情分析小说,学生是喜欢读的一种文体,而且在高考语文中,小说阅读考查的可能性很高,学生在学习必修时,已经掌握了一些小说阅读的技巧。

《桥边的老人》属于选修课本范畴,外国小说,是海明威非常典型的一部短篇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内容朴实但不乏深意,非常符合海明威在文学创作中提出的“冰山理论”。

我依照这一理论,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探究老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小说的主题。

而如何探究这些内容,应该是本课的重点。

在问题的设计上不能太琐碎。

一琐碎就容易让学生牵着老师走,增加了驾驭课堂的难度。

老师上得辛苦,学生听着痛苦。

本课重点是老人的形象,需要结合高考关于人物形象的题目。

还有关于小说主旨的概括,注意答题模式。

以上两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不难解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这一点在以前的小说学习中涉及的比较少,应该重点总结一下。

所以结合学情,要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这是一篇意识流小说,比较难理解,所以要让学生充分预习,多读。

以免整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2、对文本的探究要深入;3、意识流小说的性质决定了学生课堂生成的疑问比较多,可能会有些难以掌控。

这些问题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这就要求我在课前还需要做好三个准备:更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注意对学生的适时引导;要有针对性的布置预习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