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灵活运用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3.品味语言,体会“冰川原则”。

4.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旨。

教学重点: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冰川原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把握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在本文中的体现。

积累词语:蹒跚轮辐撇下岔路疲惫踯躅

二、导入新课:提到战争,同学们会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它的残酷?

硝烟弥漫生灵涂炭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残垣断

壁狼烟四起哀鸿遍野刀光剑影……

战争是人类永远的阴霾,而把战争浓缩在文字里,战争往往意味着炮火弥漫、刀光剑影。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却给了我们关于战争的另一种解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海明威,走进《桥边的老人》。

三、走近作者:复习关于海明威的文学常识,必修三学过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硬汉性格”)

海明威传奇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历险:他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在和平年代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他年少的时候就因为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理论”。

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四、背景介绍: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

是英雄、正义,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五、体验氛围:朗读第一段,体会大战来临前,是一种什么场面?这样开篇有何作用?(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和开头的作用)明确:开篇通过“戴钢丝边眼睛”、“尘土”、“浮桥”以及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作,以简单的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极富写实效果的画面。

作用:营造了战争氛围,为后文主要人物出场及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六、聆听故事:(考查学生对情节的把握)

讲述故事,梳理情节:“桥边的老人”,这个老人经历了什么?请以第一人称“我”为角度,叙述故事。

七、再读思考:文中的“我”是谁?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探究叙事人称、叙事角度问题)

明确:课文有关介绍:“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从而推测“我”也许是名抗击法西斯的战士。

讨论:从“我”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有什么好处呢?

①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

②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③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他的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补充介绍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课文中“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叙述角度、叙述视角的问题。

全知视角——上帝俯瞰: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凡人目光: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八、理解“冰山原则”及应用:

1932年,海明威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他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认为作品中用文字直接表现出来的部分只是看得见的“露在水面的八分之一”,而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则是“八分之七”。也就是说,作家应将自己主观的态度和感情隐藏起来,以简洁凝重的笔法,客观精确地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实感的生活画面。正是这种含而不露的手法,令小说充满了弦外之音。

1、品味语言:参照“冰山原则”,分角色朗读小说的主体部分(“你从哪儿来——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2.解读小说的弦外之音:深挖小说语言的丰富的内容和情感,读出作者隐藏的言外之意。

示例: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提示:从老人的“微笑”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老人暂时忘却了身处战争的艰难凶险之中,他之所以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而他是热爱故乡的,故乡的一切唤起了他温暖的回忆等。“最后一个离开”,省略的是: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最后一个才离开是因为实在不舍,要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那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哀啊等等。

学生自选段落细加咀嚼,加以解读,并做好批注。

九、归纳形象:(自主梳理、小组讨论形成要点)

“桥边的老人”,这个老人是个什么样的老人?

⑴老人身上有些怎样的关键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