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练习:自然灾害与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练习:自然灾害与
防治
1.下图示意2021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下题。
“帕姆”()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
2.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可不能()
A.带来沿海风暴潮
B.诱发地质灾难
C.缓解高温酷暑
D.引发沙尘暴
3.矿山地质灾难是人类在采矿过程中发生的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和倒塌等灾难。
矿产开采方式、矿区地质地貌、降水特点、地表植被覆盖率等因素与矿山地质灾难发生直截了当关联。
下图我国两省矿山地质灾难分布图,其中甲省盛产煤炭,乙省盛产有色金属,两省露天开采比例不高。
完成(1)--(3)题。
(1)甲省西部①区、乙省西部④区均由分布的矿山地质灾难是(单选)
A.倒塌、泥石流 B.滑坡、地面塌陷 C.倒塌、滑坡 D.地裂缝、地面塌陷
(2)甲、乙两省矿山地质灾难以地面塌陷、地裂缝居多的共同缘故是(单选)
A.耕地占比大,地表植被稀疏 B.位于我国二、三级地势阶梯之间C.降水量集中,土壤腐蚀强 D.矿产开发以地下采掘为主
(3)比较两省矿山泥石流灾难的差异,并分析要紧缘故。
4.(2021·新课标全国Ⅰ,43)
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 0多米的堆积物。
中游河谷狭窄。
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
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庞大的缘故。
5.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专门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戒备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超戒备风暴潮发生的要紧季节,并分析其缘故。
(2)简述该省防备风暴潮灾难应采取的要紧措施。
6.近年来,沿海地区都市遭受严峻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图,分析M市易显现重度涝灾的自然缘故。
7.图a示意某地区地势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202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
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峻的经济缺失。
分析M城水患严峻的自然缘故。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8月26日以来,受强降雨阻碍,安徽省沿淮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难,给淮南、蚌埠、宿州等地造成严峻缺失。
材料二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
材料三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
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
干流全长约1 000千米。
南岸要紧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
北岸要紧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
下图为淮河要紧水系图。
(1)试从自然角度分析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缘故。
(2)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的建议?
9.涝渍灾难是我国要紧自然灾难之一。
下图是“我国涝渍灾难要紧分布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难空间分布形成的缘故。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难?
10.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阻碍。
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图,图2为图1中甲都市的气候资料。
完成(1)~(3)题。
(1)下列四地中农作物生长最缺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图中东部地区农田水分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最接近的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B.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C.水稻种植最北界线
D.1月0℃等温线
(3)分析甲都市所在区域显现农田水分亏损的要紧缘故,并提出解决方法。
11.缺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缺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阻碍缺失率的因素要紧有灾难的强度、地区经济进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
读“中国局部地区自然灾难缺失率(‰)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图中华北平原自然灾难缺失率的分布规律及其要紧阻碍因素。
(2)列举三种华北地区春季多发、危害较大的气象灾难,任选其一说明其要紧形成缘故。
(3)说明图中地区为防范暴雨、洪水灾难应采取的措施。
12.2021年,非洲东部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乌干达及厄立特里亚等国面临60年来最严峻的旱灾,这些国家的部分地区显现了粮食危机,估量有1 200万人饱受饥饿之苦。
阅读非洲东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分析本次非洲东部这些国家大旱的自然缘故。
(2)面对洪涝,这些国家在以后的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3.下图是某种气象灾难年发生数占全球总数百分比区域分布图(虚线为海平面26.5℃等温线,括号内数值表示阻碍次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强对该灾难的________是减轻灾难的要紧措施。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上述灾难的监测中起了哪些作用?
(2)我国在上述自然灾难防备中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有哪些?
14.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大气层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
图a和图b分别是1986—2021年四川省乐山和峨眉山雾日的月际变化图。
依照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乐山与峨眉山雾日的差异。
(2)雾是一种自然现象,又被称为“雾害”,谈谈你对雾被称为“雾害”的明白得。
15.2021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突击。
下图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山区易引发泥石流灾难,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
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显现哪些征兆?
16.阻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
图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
图2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A.5—6月 B.6—8月 C.8—10月 D.10—11月
(2)图2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那个台风可能显现的时段是()。
A.5—6月 B.6—7月 C.9—10月 D.10—11月
(3)图2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要紧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
17.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简图
材料二 2021年8月27日天气预报报道:超强台风“布拉万”将阻碍辽宁省东部、东南部,届时普降大到暴雨,沈阳会显现中到大雨,“布拉万”现中心风力达16级。
(1)描述L等值线的走向。
()
(2)分别说出图中甲、乙可能的封冻数值,并说明乙数值形成的自然缘故。
()
(3)受超强台风“布拉万”强降水的阻碍,图中丙、丁两地分别可能引发的灾难是什么?()
18.阿卜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部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
2021年5月2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残了山下的村庄。
1小时后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
此次灾难共造成2 70 0多人死亡。
下图为灾难发生后的实景照片。
分析阿卜巴利克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缘故。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
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
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要紧缘故。
20.2021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
在我国《地质灾难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难”,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难的都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峻,累计缺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下图为“山东省西南部某都市邻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要紧成因。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2021年8月7日22时,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
(1)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缘故有哪些?
(2)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显现的可能性较小;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缘故。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舟曲县泥石流形成的要紧缘故。
(4)我们能够采取哪些措施降低泥石流的危害?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要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灾难自救的几种方式。
(1)在材料一中a、b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A.冲锋舟 B.食品 C.矿泉水 D.棉衣
(2)材料二六种遇到灾难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缘故分别是什么?
23.依照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我国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6次,同时其分布相对集中,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发生于2009年12月19日21:02的台湾花莲海域的6.8级地震。
材料二2009年我国5级以上地震一览图
(1)我国地震要紧集中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自治区)。
(2)台湾多地震的缘故是什么?
(3)阻碍地震灾情的要紧因素有哪些?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2月22日12时51分(当地时刻),新西兰第二大都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至少有上百人死亡,还有数百人被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
这是近5个月来,克赖斯特彻奇发生的第二起强烈地震。
据统计,1900年以来,新西兰平均每两三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次。
1980年以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约有35次。
克赖斯特彻奇最近两次地震情形表
(1)新西兰是个多地震的国家,缘故是什么?
(2)22日里氏6.3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建筑物受损,都市遭受重创。
新西兰总理在惠灵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地震造成的经济缺失为60亿新西兰元(约合45亿美元)。
受此次地震阻碍,缺失最大的经济部门是 ()
A.建筑业 B.旅行业
C.牧业和渔业 D.保险业
(3)比较表中该市两次地震资料,分析说明22日里氏6.3级地震导致严峻人员伤亡和财产缺失的缘故。
25.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Ⅰ地区最严峻的自然灾难是__________;与其他地区相比,Ⅳ地区各种自然灾难的发生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右图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难是__________。
(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难多发的缘故。
(4)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难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大的人为缘故。
答案解析
1.B
【解析】图示“帕姆”生成于南太平洋的热带洋面上;南半球的气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合,B项正确;西风漂流纬度较高,可不能阻碍气旋移动路径;气旋进展过程为热带气旋、强热带气旋、温带气旋,从图中能够看出,该气旋是自西向东穿过日界线。
2.D
【解析】台风是发生在夏秋季节的天气系统,要紧阻碍我国东南沿海,发生时会相伴大风、暴雨(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及风暴潮,同时可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酷暑。
沙尘暴是发生在冬春季节的天气现象。
台风不能引发沙尘暴。
3.(1)C
(2)D (3)乙省矿山泥石流灾难较甲省多发。
乙省较甲省降水量大,连续时刻长;乙省西部为山地,地势起伏大。
【解析】甲为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降水少矿山多倒塌灾难;乙为湖南省,西部为山区,矿山多滑坡。
两地矿产资源丰富,采矿引发地质灾难。
泥石流的发生应从降水和地势两方面比较。
4.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专门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
现在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庞大的落差,积存了庞大的能量。
【解析】泥石流破坏力的大小与其挟带的物质量大小(要紧该地区的物质来源及地表径流量的大小)、挟带物质类型、运动速度(要紧与地势地势有关)、发生时刻等因素有关。
5.(1)季节:要紧集中夏、秋季节。
缘故: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戒备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戒备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2)加强风暴潮灾难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爱护生物(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备风暴潮灾难的意识。
(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第(1)题,从图示风暴潮时刻分布分析,风暴潮要紧集中分布在夏、秋季节,因风暴潮是由强烈大风扰动引起的,因此从风力分析,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从外因分析,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入海流量大,受其顶托作用,易形成超戒备风暴潮。
第(2)题,从监测分析,加强风暴潮灾难的
监测和预报;从工程措施分析,加固堤防,营造沿海防护林;从非工程措施分析,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备风暴潮灾难的意识。
6.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阻碍;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
【解析】M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年降水量大;地处山地迎风坡,地势抬升加大了降水量;沿海地区容易受到台风阻碍;M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M市的降水、地势特点。
(2)邻近河流集水区域及排水通道分布。
7.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
全流域径流均聚拢到M城邻近入海。
降水量大而且集中。
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解析】M地位于河口地区,地势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右图中看出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而且多暴雨。
河口地区受海潮顶托,阻碍河水下泄。
8.(1)支流多,汇水区域广;洪泽湖周边地势低平,而下游泥沙淤积,导致地势较高,排水不畅;河道弯曲;夏季降水过于集中。
(2)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上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退耕还湖,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解析】第(1)题,自然因素要紧从淮河水系、水文特点、淮河流域地势地势特点及降水特点分析。
第(2)题,针对洪灾发生的缘故采取相应措施。
9.(1)要紧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阻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解析】涝渍灾难是我国要紧的气象灾难之一。
①涝灾是降雨过多形成旱地积水或水田淹水过深而造成作物减产或歉收的灾难;渍灾是因地下水位过高或连续阴雨致使土壤过湿而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难。
②涝渍灾难的分布地区:依照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我国涝渍灾难要紧分布在平原地区,如河套平原、渭河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地势低洼。
③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一旦河流的汛期来临,上游水量大增,就会大量向下游急速泄水;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
⑤涝渍灾难的预防措施有: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10.(1)A(2)D
(3)缘故:降水集中在夏季;岩溶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水田农业为主,需水量大。
方法:加强水利建设;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涵养水源;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
【解析】第(1)题,结合农田水分盈亏量的概念能够判定,盈亏量越小,农作物生长越缺水,图中四地中水分盈亏量,①为-500~-1 000,②为0~500,③为
1 000~1 500,④为500~1 000,故盈亏量最小的是①,农作物生长最缺水。
第
(2)题,图中东部地区农田水分由盈转亏的分界线即图中的数值为0的曲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近,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一致。
第(3)题,甲都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农田水分亏损的缘故要紧从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地势坎坷、喀斯特地貌及农业需水量大等方面分析。
解决措施要紧从蓄水、节水两个角度分析。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明确农田水分盈亏量的概念;
(2)把握等值线分布及数值大小的判定方法;
(3)识记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相关的地理事象;
(4)能够联系水循环环节分析缺水的缘故,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易显现的失误: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觉有的幼儿不用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用心听,用心记。
平常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如此幼儿学得生动爽朗,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经历,又进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不能依照材料中的新概念(水分盈亏量)进行分析,而是联系农业生产误选②地。
(2)没有体会“由盈转亏”的含义,导致位置判定显现错误;或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相关的地理分界线识记不准确,选择错误。
(3)对我国西南地区缺水的缘故分析不全面,导致岩溶地貌及需水量大等要点回答不全面。
11.(1)从京津地区向南、向西,自然灾难缺失率逐步上升。
地区抗灾能力
(2)旱灾寒潮灾难沙尘暴灾难
旱灾: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春季大风天气较多,蒸发旺盛;华北地区为我国要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春季正值冬小麦等作物生长需水量较大的季节;人口、都市密集,经济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等。
寒潮灾难:北方冷空气概力强,爆发南下;华北地区位于冬季风通道;初春正值华北地区农作物生长的初期,寒潮造成的低温、大风对农牧业造成较大危害。
沙尘暴灾难:受较强冷空气阻碍;华北地区临近沙源地、位于冬季风通道;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植被覆盖差,地表
物质疏松,利于沙尘天气的发生进展;华北地区人口、都市密集,受损严峻。
(3)加强灾难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报;修建大堤、疏排水工程、避难所等工程性防备措施;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
【解析】(1)分布规律可从图中可直截了当看出。
缺失率要紧从灾难强度、地区经济进展水平和抗灾能力。
(2)华北地区春季多发旱灾、寒潮灾难、沙尘暴灾难等。
这类题应从自然缘故和社会经济因素考虑。
(3)防范措施应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角度来回答问题。
12.(1)非洲东部地区要紧是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具有季节性,该地区位于赤道北部,夏季受信风阻碍,盛行热带大陆气团,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缺水;近年来气候专门,降水偏少。
(两点即可)
(2)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提高抵御旱涝灾难的能力;爱护生态环境;加强国际合作,和谐好河流上中下游的用水关系;培养良种,采纳抗旱品种;加强粮食储备工作等。
(其他回答合理即可)
【解析】第(1)题,结合阻碍降水的因素分析,洪涝的缘故要紧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阻碍,考生在回答时可结合气温与蒸发量等因素分析。
第(2)题,非洲东部地区要紧是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具有季节差异,区域开发过程中势必要涉及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爱护。
13.(1)监测与预报利用RS技术能够发觉台风的形成过程,及时发觉其中心位置,并将台风的这些信息迅速传送到地面接收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出台风的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及时做出台风预报,以减轻台风带来的危害。
(2)建设沿海防护林工程和防风海堤、海塘。
【解析】第(1)题,台风灾难是人类无法杜绝的,但通过预防措施能够减少灾难带来的缺失。
要紧措施确实是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公布台风警报。
遥感的作用要紧是猎取台风图像信息,并将信息传送到地面接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对遥感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第(2)题,防备台风的工程性措施要紧有建设海防林和加固堤坝等。
14.乐山冬季雾日多(11月—次年1月雾日多),峨眉山各月雾日差别不大;峨眉山年均雾日比乐山多。
(2)雾发生时能见度差,阻碍人们出行,甚至造成交通事故;雾会降低空气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有害雾滴直截了当危害农作物生长;多雾的地区,日光照耀时刻不足,阻碍(或减低)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阻碍农业生产)。
因此雾被称为“雾害”。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11月—次年1月乐山雾日多;峨眉山各月雾日差别不大;峨眉山年均雾日比乐山多。
“雾害”要紧对人们的躯体健康、人们出行、作物生长阻碍比较大。
15.溪流水量突然变化;轰鸣巨响;溪水专门混浊;泉水停止等。
【解析】泥石流形成的本质要素是“水”与“泥沙”,泥石流显现的征兆也应从这两个角度分析。
16.(1)C(2)B(3)狂风;暴雨;风暴潮。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8月台风转向点不断向东北移动,8—1 0月则向东南移动,10月后则向西南移动。
第(2)题,由图2可知,台风中心转向的位置大于20°N,小于130°E。
由图1可知6月份转向点位置大于20°N,小于130°E,7月份转向点的位置大于25°N,小于130°E,因此那个台风显现的可能时刻是6—7月份。
第(3)题,台风是强烈进展的热带气旋,中心邻近空气强烈旋转上升,形成狂风和特大暴雨,在沿海形成巨浪,埋住低地。
17.(1)西段东北—西南走向,中段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东北—西南走向。
(2)甲大于180天(或大于180、小于200天),乙小于140天(或小于14 0、大于120天)。
地势较低,又有山地阻挡,受冬季风阻碍较小,气温较高。
(3)丙: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丁:洪涝、都市内涝等气象灾难。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中L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段描述。
第(2)题,结合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并结合阻碍封冻数值高低的因素分析其缘故。
第(3)题,结合丙、丁两地地势,社会经济分布特点,自然灾难发生的条件等确定灾难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