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药效用奇观——之麦门冬与天门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药效用奇观——之麦门冬与天门冬
麦门冬生脉保神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

功能润肺情心,益胃生津。

一般多用治劳热嗽血,燥咳痰粘,心烦口渴,肠燥便秘,肺痿,肺痈等。

《珍珠囊》言麦冬“生脉保神”,此语切中肯要,当以深思。

肺朝百脉,敷布四脏,洒陈六腑,脉自有神。

倘肺燥津绝,津血枯涩,脉道不利,结、代、欲绝。

麦冬润肺,生津益血,脉道通复。

心主血脉,心火极而似水,热深者厥亦深,况壮火食气,脉必促或微细。

麦冬味苦入心,性寒胜热,热去脉自复。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若虚劳阴阳俱损,脉道泣涩,或伤中伤饱,胃络脉绝,麦冬当用,“盖麦冬之功,在提曳胃家阴精,润泽心肺,以通脉道。

”(《本经疏证》)麦冬实为生脉之要药,故生脉散、复脉汤皆用之。

心藏神,心热盛则伤神而见躁扰甚至神昏。

发冬清心,则能保神,如消宫汤治神肾请语用之。

血气者,人之神、麦冬生津益气,补肺益元,故能保补,如生脉散治神疲脉虚以至脱证用之。

“……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灵枢·平人绝谷》)麦冬甘寒益胃,充谷气,而神自旺。

脉舍神,麦冬生脉,故能保神。

麦冬确是生脉保神之要药,安能等闲视之。

临证用方举隅:
1.手太阴暑温……汗多脉散大,喘喝欲脱者,生脉散主之。

人参三钱麦冬二钱五味子一钱
水三杯,煮取八分二杯,分二次服,流再煎服,脉不敛,再作服,以脉敛为度。

(《温病条辨》)
2.复脉汤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心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二十一日死,方。

生地黄一斤(细切),生姜三两(切),麦门冬(去心)、麻子仁各三两,阿胶三两(炙),大枣三十枚(劈)人参、桂心各二两,甘草四两(炙)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分六服,日三夜三,若脉未复,隔日又服一剂,力弱者三日一剂,乃至五剂十剂,以脉复为度,宜取汗。

(《千金翼方》)
3.二丹丸(出《济生拔萃方》)
治健忘,养神定志,和血安神,外华腠理。

麦门冬一两(去心)熟地黄、天门冬、丹参各一两半,茯苓、甘草名一两,远志半两(去心)人参半两、朱砂半两(研为末)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空心煎愈风汤,常服安神定志。

(《普济方》)
4.心肾丸治水火不济,心下怔忡,夜多盗汗,便赤梦遗。

菟丝子(淘酒蒸)二两麦门冬(去心)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盐汤下。

(《普济方》)
此外,《备急千金要方》治心气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烦热,或独语不觉,咽喉痛,舌本强,冷涎出,善忘恐,走不定等症而用茯苓补心汤方;治脉虚惊跳不定,乍来乍去之防风丸方;治中风心气不足,惊悸,言语谬误,恍惚愤愤,心烦闷耳鸣方。

《伤寒论》治脉结代心动悸之炙甘草汤等,各方皆有麦冬,用其生脉、保神。

验案举例:
陆养愚治吴少参,年五十新得美宠,荣归祭祖,跪拜间就倒仆,汗注如雨,浑身壮热,人事不省,或欲灌以牛黄,脉之关尺浮数而空,两寸透入鱼际,此阴虚甚而阳亢极也。

若灌以牛黄则死矣,急用生地自然汁一升,人参一两,麦冬五钱,五味子百粒,浓煎灌之,二三服神气稍定汗止,似睡非睡,至五更时作恐惧状,如人将捕之。

至清晨又作盛怒状,骂詈不止,至午间又大笑一二时,至薄暮又悲泣,自夜静日作,病家以为鬼祟,此即《内经》所谓五精相併也。

併于肾则恐,
併于肝则怒,併于心则喜,併子肺则悲……仍用前方减人参之半,旬日间或但悲笑,或但骂含、恐惧,人事时省时不省,与之饮食尽食方止,不与不思索,大小便亦通,至半月始宁静,乃调养气血,百剂始愈。

(《续名医类案》)
按:此五精相并,恐、怒、喜、悲俱病神乱。

然凡所併者因于有虚,故以补法治之。

方中生地补肾、人参补益心脾,麦冬生脉保神,五味子补肝敛急,故收功。

天门冬主中风治偏枯不遂
天门冬,性味甘、苦,大寒。

功能清肺降火,滋阴润燥。

临床多用于阴虚发热,劳热喘咳,咯血痰粘,肺痿,喉痹,消渴,便秘等症。

实为肺肾阴虚之要药。

唯《千金方》云本品“治偏枯不遂”,此后,多不究其理,研斯用,余试阐数言。

偏枯不遂,有因肾热髓枯,肺燥津竭,筋稿不荣,肉萎不用。

天门冬肥厚多脂,润泽寒凉,清金化水,水天一气,以养筋肉,则偏枯不隧渐愈。

半身不遂多见中风之人,每因真阴大亏,水不涵木,金不抑木,亢而为害,肝风大作,后遗不遂,此病积于微而发则暴,本虚标实。

天门冬补肾益阴,滋水涵木,润肺保金,金能抑木,则风阳自息,半身不遂自可挽治。

况天门冬,津浓液滑之性,能通利二便,流通血脉,畅达经络,血行风自灭也。

临证用方举隅:
1.防风散(出《圣惠方》)治卒中瘫痪,手足不遂,身体拘急,神思昏沉。

防风三分(去芦头)、当归三分(剉微炒)、麻黄(去根节)、泽泻、黄芩、天门冬(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脐)生干地黄、白术、山茱萸、桂心各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剉)
上为散,每服四钱。

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忌生冷毒滑鱼肉。

(《普济方》)
2.牛膝浸酒治妇人中风偏枯,一边手足不收,顽麻不仁,筋脉拘
急,不能运动。

牛膝一两,秦艽一两,天门冬一两半(去心),薏苡仁一两,独活一两,细辛半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五加皮一两,桂心一两,丹参一两,杜仲一两(去粗皮),酸枣仁一两,仙灵脾一两,晚蚕砂二两(炒)。

上细剉,以生绢袋盛,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日不计时候温饮一小盏,常令有酒气为佳。

(《普济方》)
此外,《千金方》秦艽散治风无久新,卒不知人,四肢不仁,一身尽痛,偏枯不遂,不能屈伸,头目眩晕等。

《医学衷中参西录》镇肝熄风汤治眩晕、面赤、肢麻及半身不遂等,也都使用了天门冬,可见天门冬能治中风,用于半身不遂等症。

验案举例:
又操持经营神耗精损,遂令阴不上朝。

内风动跃,为痱中之象。

治痰攻劫温补,阴愈损伤,枯槁日甚,幸以育阴熄风小安。

今夏热益加发泄,真气更虚,日饵生津益气勿怠,大暑不加复动,再商调理,固本丸去熟地加五味。

天冬、生地、人参、麦冬、五味。

(《临证指南医案》)
按:此用固本丸生津益气,填补真气,实乃治本之法。

有风可治,未作可防,用药甚当。

用天冬者,滋水洒术,益金制木,则风可熄。

天门冬不仅清肺降火,滋阴润燥,而且性甚滑利,流通血脉,畅达经络,滋水涵木,补金抑木,是治中风偏枯不遂之佳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