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摘要:和谐社会的提出拥有极其深厚的哲学基础,这要求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和谐社会进行深刻的理解,以便使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章在对和谐社会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理论创新一、和谐社会的概述(一)和谐社会的含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内部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以及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关系着我国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和文化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即在于对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等和谐社会理想的弘扬。
(二)和谐社会的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要对和谐社会的特征进行准确的理解。
具体而言,和谐社会的特征具有以下几点:首先,民主法治。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将民主法治加以充分发扬,在此基础上,促使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得以确切落实,从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其次,公平正义。
所谓公平正义,即指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准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促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以确切维护及实现。
再者,诚信友爱。
即和谐社会要求整个社会能够相互帮助、诚实守信,实现全体人民之间的平等友爱与和谐相处。
二、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一)辩证唯物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质上世界应当是物质的。
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进而为实践服务。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这构成了人们准确认识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过程。
基于该认识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当唯物的,而且也应当是辨证的。
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浅论构建和谐社会及其哲学基础
到正确处理 ,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最近 ,两会” “ 召开 以来 , 几乎 全国人 民群众 的 目光 B 关注 社会 公平 , 注 贫富 在 关
差距 , 注三 农 问题 , 注农 民工待 遇 , 注 困难 群体 , 注 物 价上 关 关 关 关 涨, 人人 都说 这些 问题 非常 严 重 , 说 这 些 问题 必须 解 决 。这 一切 都 都 向我 们提 出了一 个 非常重 要也 非常 迫切的 问题 , 就是怎 样尽 快 那 地把构 建和 谐社 会 的 口号 , 成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行动 。 但这 些 问 变 题, 到底 具体 地存 在和 分布 于 哪 些地 万 、 哪些 部 门 和单 位 呢? 只有 把这 些问题 一件 一件地 摆到 桌 面上 , 才能 一件 一 件 地分 析 , 件一 一 件地解 决 。 诚 信 友 爱 , 是 全社 会 互 帮 互助 、 实 守 信 , 就 诚 全体 人 民 平 等友 爱、 融洽相处 。它 是道德 领域 的 内容 , 是调 节个 人和他 人 、 人 和社 个
会的 行为规 范 。在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条 件 下诚 信 尤 为 重要 。 有 了
诚信 友爱 自主 。
充满活力 , 能够使 一切 有利 于社 会进 步 的创 造愿望 得 到 尊 就是
重, 创造活动 得到支持 , 造才能得 到发挥 , 创 创造 成果得 到肯 定 ; 定 安
有序, 就是社 会组织机 制健全 , 管理完 善 , 会秩序 良好 , 社会 社 人民群 众 安居乐业 , 会保 持 安定 团 结。人 与 自然 和 谐 相处 , 是 生 产发 社 就 展, 生活富 裕 , 良好 。 民丰则 定 , 生态 民顺则 安 ,仓 廪实 而知 礼 节 ” “ 。 定 有序 、 与 自然和 谐相处 的社 会 。这 就是 当前 我国 社会建 设 的主 人 安定有序 、 与自然协 调发展 , 以上各 自实行 的自然 结果 。这样 的 人 是 要 内容 和任务 。 社会必然是 充满活 力的社会 。是 一个 民享 安康与欢乐 的社会 。 社会 主 义和 谐 社会 的基 本 特征 应该 是 民主 法治 、 平正 义 、 公 诚 二、 构建 社会 主义 和谐社 会 的哲学 基础 信 友爱 、 充满 活力 、 定有 序 、 与 自然 和谐相 处 的社会 。这 六个 方 安 人 1 构建 社会 主义和 谐社 会的唯 物论 基础 、 面 偏重 于社会 的上层 建筑 和思 想意识 。 民主法治 , 就是 社会 主义 民 物质与意识 的辩证关 系原理是构 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 会的 唯物论 主 得到充 分发 扬 , 法治 国基 本 方 咯得 到切 实 落 实 , 两 条 特别 重 依 这 基础。世界 是物质 的 , 第一 性 、 识 第二 性 , 意识 对 物质 又 具 物质 意 而 要, 因为只 有法 制健 全 、 会民 主得到 发扬 , 民当 家作 主的 权利 才 社 人 有 能动 的反 作用 。这 一 原理 要 求我 们 做一 切 事 情首 先 要从 实 际 出 有 保障 , 民才能 心和气 顺 , 人 社会 才 有和 谐 。社 会 民 主是 社会 和 谐 发。而构建 社会主义 和谐 社会任 务 的提 出 , 是从 我 国当 前 的实 际 就 的根本 要求 , 制健 全是社 会和 谐 的根 本 条件 。构 建 社会主 义 和谐 法 国情出发 而得出 的结论 。自改 革开放 以来 , 国 已具备 了较 为坚 实 我 社 会必须 加强 社会 民主和 法制 建设 , 建 社会主 义和 谐社会 不但 需 构 的物质基础 , 我国的社 会生产力水 平明显 提高 , 民生 活水平 也实现 人 要 完善 的法律 , 而且 法律 的制 定必须坚 持 以人为本 、 循客观 规 律 、 遵 了从温饱 向小康的 飞跃 , 缩小 贫 富差 距 , 进社 会公 平 , 善 社会 为 促 完 符 合理 性精神 。理 性是和 谐社会 的精 神支 柱 , 律应 当成 为理 性 保障 , 人与 自然 、 与社会 的和谐发展 奠 定坚 实 的物质 基础 。同 而法 推动 人 的权威 的载体 。同时 , 建 社会 主义 和 谐 社 会 不但 需要 完 善 的法 构 时这一原 理还要求在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的构 建过 程中积 极发 挥意识 律, 而且 必须增 强 全社会 的守 法 意识 与 法制 观 念 , 实做 到有 法 必 切 能动作 用。我国现在 以马 列主 义、 毛泽 东思 想 、 邓小 平理 论和 “ 三个 依、 执法 必严 、 违法 必究 。尤其重 要 的是 , 建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不 构 代表 ” 重要思 想和科学 发展 观等 为指 导 , 足实 践 , 力推 进社 会 主 立 大 但 需要 完善的 法律 , 而且法 律 必须 建 立 在 民主 的 基础 之 上 , 社会 义精神 文明建设 , 进社会 和谐仓造 了良好环境和 氛围 。 与 为促 0 主 义民 主政治 紧密相 联 , 因为社 会主义 民 主不但 是社 会主义 和谐 社 2 构建 社会 主义和 谐社会 的辩 证 法基 础 、 会 的基本 特征 , 是社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的重 要 前提 和 政治 保 障 。 而且 唯物辩 证法认 为 , 界 是 处在 普遍 联 系 和 永 恒 发 展 的过 程 中 世 因此 , 建社 会主义 和谐 社 会 的宏 伟 事业 中 , 当 通过 制 定与 完 的 , 上的 一切事 物和 现 象都 不 能彼 此 孤立 地 存在 , 是 处 于一 在构 应 世界 而 善法 律法 规推 进社会 主义 民主 的制度 化 、 范化 、 规 程序 化 , 证人 民 个相 互联 系的系 统之 中。普 遍联 系观 点是 唯 物辩 证 法 的一 个 基本 保 当 家作 主 ; 通过 制定 与完善 法 律 法规 进 一步 健 全 民主 制 度 , 丰富 民 特征和 基本 原则 。正如 恩格斯 指 出 的 : 当我 们深 思 熟 虑地 考 察 自 “ 主形 式 , 大公 民有序 的政 治参与 , 证人 民依法 实行 民主选 举 、 扩 保 民 然界 或人类 历史 或我 们 的 精 神 活动 的 时 候 , 先 呈 现 在 我I N 前 首 ' I ] 主决 策 、 民主管 理 、 民主监 督 ; 通过 制定 与完善 法律 法规切 实 做到 尊 的 , 幅 由种种 联 系和 相 互 作 用无 穷 无 尽 地 交 织 起来 的画 面 。 是一 重和 保 障人权 , 人民依 法享 有广泛 的权 利和 自由 。建设 的重 点 构 建 和谐社 会要 求用联 系的 、 保证 全面 的而 不 是孤 立 的 、 面的 观 点看 片 是 农村 和农 民。在 中国 , 农 村 的 民主政 治 建 设 的发 展和 完 善 , 问题 。因此 , 主义�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理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指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而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一原理就要求我们做一切事情首先从实际出发。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
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的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我们了解到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是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
同时,和谐社会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对人类社会的把握。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而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决定力量,就必然承认了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哲学认为,事物是处在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之中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这就反映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为什么必须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
在事物的永恒发展中提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方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生活集中过多、民主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一些地方,压制民主和侵犯党员和公民权利、践踏民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还不够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3)在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腐败现象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
(4)政治生活中出现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民主参与中的不平等、权利参与中的不平等、妇女自身因素导致的不平等和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等方面。
10、()认为,城邦一定要使每个公民具有善德,成为“善民”。
A、马格斯B、亚里士多德C、恩格斯D、高尔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一定要使每个公民具有善德,成为“善民”。
人的善德有三个来源:一是天赋,二是习惯,三是理性。
在他看来,人虽然没有天赋的美德,但是有一种潜在的倾向善的能力,因为人作为理性的、社会的动物,具有接纳美德的特性和功能,具有追求美德的能力。
二、多选题1、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
A、实践意义B、理论意义C、战略意义D、以上均对【正确答案】ABCD【您的答案】【答案解析】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实践意义:解决和应对当前我们面对的各种社会矛盾。
第二,理论意义:一方面,从全面建设小康的理论到全面发展的理论,最后演化到和谐社会理论,这是理论的不断深化过程;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理论突破了单纯重视经济指标,逐步重视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最后扩展到重视文化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和谐社会包括了社会责任、社会信任和社会诚信等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三,战略意义:中央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政策提出来,不仅对提升国内的经济硬实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国内的软实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适应了全球化趋势下提升国家综合。
谈谈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谈谈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摘要和谐社会是我们建设的目标,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社会建设的理想态势,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从哲学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一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以不同的哲学理论为基础而生成,了解其中的哲学内涵,对于我们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有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及其基本结构为哲学基础的理论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特点规律,有自己的本质和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本质就是实践,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社会制度就是随着人们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实质上就是人们关系的规范化和制度换。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就是基于这一点而产生的。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指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在这里马克思认为社会的本质就是实践,这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联系就是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基于这一构想发展的,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之间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这就是对人际交流,促进社会关系的最好诠释。
第二,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包含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是政治发展,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和谐社会的内容中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含义,就是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产良好的美好诠释。
第三,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生产时间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因为矛盾的存在所以才能推动事物的前进发展,因此,生产实践中的矛盾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导言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交汇,对我们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
而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基石来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呢?什么是和谐?在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和谐”的含义。
和谐是指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相融相合的状态。
和谐是一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自然关系的有机统一。
具体来说,和谐社会是指和睦、谐和、无争的社会状态,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形态。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需要有什么样的哲学基石来支撑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积极进取与和平共处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和平共处的理念为基石。
积极进取的精神是指人们应该勇于担当责任、不断进取,推动社会的发展。
和平共处是指国家之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二、公平正义与法治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中没有任何人因为个人的因素而受到不公平待遇。
法治社会是指在法律的框架下保障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三、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绿色生态是指在尊重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文化自信与价值观塑造文化自信和价值观塑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
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豪和继承创新。
价值观塑造是指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优秀文化传统,培育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公民道德,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结语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哲学基石来支撑。
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渐进过程,也需要一种信仰和担当精神。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谐社会被视为一个具有哲学性质的概念,它代表了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和目标。
作为一种理想,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从一系列思想和理念中得到支持。
本文将探讨和分析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并论述它对社会的重要性。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第一个方面是人类尊严和平等。
哲学家们提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在人类尊严和平等的基础上。
人类尊严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被认可、被关心,并且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人类平等是指人们在法律、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享有平等的待遇和权利。
这些基本的人权和价值观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它们促进了社会的平衡和共融。
第二个方面是公正和正义。
哲学家认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在公正和正义的基础上。
公正是指在社会资源分配、权力运行、决策制定等方面平等地对待每个人。
正义是指给予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也要求每个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公正和正义的实现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个方面是互惠和合作。
和谐社会需要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互惠和合作关系。
互惠是指人们应该共享资源、知识和技能,相互帮助和支持。
合作是指人们应该在共同的利益下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
互惠和合作有助于促进社会的互信和团结,使人们能够共同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第四个方面是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强调了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点、信仰和文化。
和而不同的思想意味着人们应该能够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接受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并通过对话和交流共同寻求共识。
这种思想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避免了冲突和排斥。
最后,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哲学家们认为,和谐社会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人们应该通过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并为后代提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在总结上述内容后,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可以概括为人类尊严和平等、公正和正义、互惠和合作、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它是关于人类的发展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一个整体概括,既反映了中国的现实,也是一个理想。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起源于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道、法三家思想和中华传统道德观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和文化特色。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既包括价值观念也包括社会思维方式和方法。
首先,儒家思想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之一。
儒家强调家庭、社区和国家,以及个体与全体、人与自然之间的谐和关系。
为了实现和谐社会,儒家思想认为人们应该遵循仁、义、礼、智和信等五种基本人伦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儒家思想指导人们尊重自然、尊重他人,追求协调统一,创造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
其次,道家思想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之一。
道家思想中对道的追求就是追求自然界和平、平衡和和谐。
道家认为,只有顺应宇宙的规律,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道家思想提倡“无为而治”,即自然引导社会发展。
通过消除敌对的对立,强调平衡、态势和灵活性,以实现社会和谐。
再次,法家思想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之一。
法家思想认为,只有依靠法律规范,才能实现社会公正、稳定和和谐。
法家思想认为统治者应该执行“法制思维”,以法律为准绳,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保障全体人民的合法权益,创造公正、有序、稳定和谐的社会。
最后,中华传统道德观念也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之一。
传统道德观念主张道德自觉、良心与责任感,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道义,讲究互助互爱、仁义礼智、公正廉洁、忍辱含垢、自强不息等美德。
这些传统道德美德使人们更加关爱社区、关爱家庭、关爱他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之,和谐社会是一个相对完善、健康、统一、稳定、持续发展的社会系统。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和道德传统,体现了先进文化的进步性和发展性。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认真学习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积极探索适应新的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式、新途径。
浅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浅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内容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谈了三个方面: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对立统一观;和谐社会的理论的提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基关键词:和谐矛盾物质利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面对新的社会矛盾问题而适时提出来的,它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一、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对立统一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视矛盾的斗争性,更要重视矛盾的同一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但这种矛盾已经不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与体制不断的改革完善而得到解决。
围绕它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和平、渐进、非对抗的方法去协调。
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对立的的矛盾,需要通过斗争的方式解决,但这已经不再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的前提,更多关注矛盾双方的依存、融合,倡导“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局面,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在一定意义上,效率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公平则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范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效率优先,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在社会迅速发展,群众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提升的情况下,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反过来影响了效率,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导致社会的冲突。
唯物史观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唯物史观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唯物史观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物质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基础,
意识和精神都是物质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不断变革和发展的结果。
唯物史观强调社会阶级斗争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以无数次阶级斗争为基础的。
因此,和谐社会不仅是唯
物史观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和谐社会是指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内,能够实现全面协调、持续稳定
发展的社会状态。
这种状态需要建立在公正、公平、和谐、稳定的社会基
础之上,实现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唯物史观认为,只有通
过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逐步完善,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之间的和谐平衡,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唯物史
观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对于实现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面对新的社会面貌,权衡各种社会矛盾而适时提出来的。
它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是在不断地解决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中前进的,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新矛盾,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综合把握各种因素,权衡各种存在的矛盾,才能促进和谐因素的产生。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辨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辨证关系。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基础。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性质社会,其基本矛盾就有根本性的区别。
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同时要依靠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这样,才能积极化解存在的矛盾,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各种矛盾不会消失。
因此,不能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简单地理解为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
从哲学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为没有矛盾则无和谐可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其实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对其内涵的科学把握也同样需要建立在矛盾基础上。
从矛盾视角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的双方乃至多方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双赢或多赢的动态的和谐状态。
第四,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论文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论文和谐哲学的核心是系统辩证法,着眼点是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落脚点是人的解放和幸福,因而和谐哲学是一种系统哲学、建设哲学、人本哲学。
有关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论文怎么写?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论文篇1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哲学基础摘要: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人协调发展的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追求。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出发,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以及中国传统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哲学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追求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
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建设具体实践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理论成果。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和谐社会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大同”理想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包括人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发展状态。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我们知道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如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根据社会形态的发展规律知道,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是在不断地解决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中前进的,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新矛盾,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综合把握各种因素,权衡各种存在的矛盾,才能促进和谐因素的产生。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本时期,对立统一规律的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键确实发生新的重大变化,提出不少新问题、新观点。
第一,社会主义新型社会矛盾是以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体的新型社会矛盾,这是对社会主义新矛盾观以及和谐社会矛盾的总的概括。
把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及其新矛盾观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使对和谐社会的认识提高到理性的与哲理的平台上来,更加自觉地去完成历史使命。
第二,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本质的非对抗性,这就决定和谐社会的斗争也是非对抗性的,要用和平的、民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以及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解决,不能用暴力的、外部冲突的、敌对的方法来处理。
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就要犯根本性的错误。
只有对属于对抗性矛盾或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时,才能采取对抗性的方法来解决。
社会和谐哲学理论依据
社会和谐哲学理论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矛盾的同一性原理,从唯物论角度上看:物质决定意识,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大理想要从社会客观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方针是正确意识,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从辨证法角度上看: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处理好社会中各种问题,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部分组成整体,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得到最大发挥。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正确处理大局和部分,团体和个人的关系。
树立全局观,办事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世界是客观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要求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的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一步一步达到和谐社会。
这要求我们注重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同时又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不失时机地促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在进步,前进的。
这要求我们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上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哲学依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哲学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工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依据有以下几点:人的自由和平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建立在人的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
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能因为种族、宗教、性别、财富、地位等因素而受到歧视。
社会公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社会公正的基础上。
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被公平对待。
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规范下,各方面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
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各阶层、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各党派、各思想流派之间应该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满足人的物质、精神、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保证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社会进步的基础上。
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安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社会安全的基础上。
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社会安全,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秩序。
社会责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社会文明的基础上。
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倡导文明社会观念,促进文明文化传承和创新,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1990年11月2日) 李泽厚、陈来到医院看望, 冯友兰对他们说:“中国哲学将 来一定会大放异彩!”“要注意 《周易》哲学。”这是哲学家一 生中关于哲学的最后言论。
同道著:《国学大师之死》,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版,第24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 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 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 了不懈努力。
发展是硬道理。 稳定压倒一切。
邓小平
右可以葬送 社会主义,“左” 也可以葬送社会 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 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 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 一百年,动摇不得。
邓小平,199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 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 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2、20
和谐哲学与传统文化
1、不同时期,遭遇不同命运; 2、适逢其时,符合今天需要;
3、哲学高度,具有普遍意义;
4、封建内容,不能照抄照搬; 5、否定革命,不要肯定缺欠。
和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
1、包含在其中 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 唯物史观:“适应”、“两个决不会” 2、重点需转移; 3、指导民族文化的提升; 4、吸取营养,丰富自己。
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 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 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 顾。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1957、2、27)
阶级斗争为纲、“一个吃掉一个”
打倒走资派!
反右派!反右倾! 批判反动学术权威! 割资本主义尾巴!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打倒帝修反!
杨献珍同志在这时候大肆 宣扬“合二而一”论,正是有 意识地适应现代修正主义的需 要,帮助现代修正主义宣传阶 级调和和阶级合作,宣扬矛盾 调和论,……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检视社会的发展理念,我们不难发现,追求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和谐”首先是一个哲学范畴。
“和”即差异的统一,“谐”即协调平衡。
“和谐”是事物作为系统所表现出的协调融洽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反映了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共同汇合点。
将哲学范畴的“和谐”引入社会发展领域,就产生了和谐社会的理想,进而成为人们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既顺应了民意,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一在价值论视野中,价值主体是人,一切价值关系的构成都是由人而引起。
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要是对主体特别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
只有从客体对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体发展、对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效应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价值。
从人的主体地位而延伸出的价值关系来看,和谐社会有三个向度,即:价值主体之间的和谐、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和谐、价值客体之间的和谐。
由于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所以和谐社会的三个价值向度,又集中体现在价值主体与三个价值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思维客体)之间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精神的和谐三个方面。
(参见路日亮,2005年)而无论是从理想目标来说还是从实践过程来说,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因素。
从其本质上说,和谐社会就是一种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春秋时期的管仲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孟子也曾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在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客体转向人本身。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谐社会是人们追求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对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的认识有以下几点: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观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始终在意识形态领域达到思想认识的和谐一致,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
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在思想文化方面展示的显著特点。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先进理论,它为人们辩证地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引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但是必须看到,在新形势下继续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必然出现多样化。
这种变化趋势总体上是积极的,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噪音、杂音,致使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有所滋长,甚至出现了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
在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没有改变。
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工作,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创新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当前,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通过深化研究和谐思想、积极宣传和谐思想,使和谐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信念,并使之转化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序论1、论题主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2、写作动机和理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这就需要我们从哲学角度全面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本论一、马克思主义主体观:明确了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与发展归宿。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指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
三、马克思主义矛盾管:实现了和谐社会的思维创新和发展转型四、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解决了和谐社会的实现连接和发展动力绪论马克思主义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认识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继承、运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谐的统一体。
在其中,经济和谐是基础,政治和谐是保障,文化和谐是灵魂,马克思主义就是其中的哲学基础。
关键字: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主体观、系统观、矛盾观、利益观。
正文:“和谐”首先是一个哲学范畴。
“和”即差异的统一,“谐”即协调平衡。
“和谐”是事物作为系统所表现出的协调融洽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反映了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共同汇合点。
将哲学范畴的“和谐”引入社会发展领域,就产生了和谐社会的理想,进而成为人们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集合体,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并相互协调,整个社会才能保持有序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既顺应了民意,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
从哲学的视域与维度出发理解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内蕴着的价值目标,对这一价值目标的“意义”表达是“社会理想”的实质所在。
其次,“和谐社会”是评价“现实”、导引“现实”的标准,一方面它是对现存状况的“否定和批判”,另一方面它又是对“未来”状况的“揭示和确立”。
和谐的本质是发展中的平衡,和谐社会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动态过程。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是如何解决好矛盾,使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之间的冲突得到恰当的处理,从而保持和谐。
和谐社会不等于人与人之间没有矛盾,恰恰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和谐。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
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
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等,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
系。
这一思想,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而提出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它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物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而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做一切事情首先要从实际出发。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 就是从我国当前国情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近六十年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也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飞跃, 我们已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完善社会保障, 发展社会事业, 加强社会建设, 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这一原理还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积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我国现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氛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彼此孤立地存在, 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之中。
这就决定了我国现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大的系统, 必须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
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文明, 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 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 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
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