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强化23速率常数与平衡常数的关系-2025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配套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逆=k 逆·c(N2O4),其中 k 正、k 逆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则如图
lg
k表示速率常数的对数;T1表示温度的倒数所示①、②、③、④四条
斜线中,能表示 lg k 正随T1变化关系的是斜线___③_____(填序号,下同),
能表示 lg k 逆随T1变化关系的是斜线___④_____。
题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 v 正=k 正·p(N2O4),逆反应速率 v 逆=k 逆·p2(NO2), 平衡时 v 正=v 逆,k 正·p(N2O4)=k 逆·p2(NO2),Kp=p2(NO2)/p(N2O4)=kk正 逆。 若将一定量的 N2O4 投入真空容器中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分解(温度 298 K、压强 100 kPa),该条件下 k 正=4.8×104 s-1,当 N2O4 分解 10% 时,v 正=4.8×104 s-1×100 kPa×01..91≈3.9×106 kPa·s-1。
2.无色气体N2O4是一种强氧化剂,为重要的火箭推进剂之一。N2O4与 NO2转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O4(g)⥫⥬2NO2(g) ΔH=+24.4 kJ·mol-1。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正=k正·p(N2O4),逆反应速率v逆=
k正 k逆·p2(NO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p为 k逆 (以k正、k逆表 示)。若将一定量的N2O4投入真空容器中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分解(温 度298 K、压强100 kPa),已知该条件下k正=4.8×104 s-1,当N2O4分解 10%时,v正= 3.9×106 kPa·s-1。
5.06
5.06
121.2×1-61.0061.12
(kPa)2≈43.9 (kPa)2。
5.06
反思归纳:压强平衡常数 Kp 的计算
计算 Kp 的两套模板,以 N2(g)+3H2(g)⥫⥬2NH3(g)为例。
模板 1:平衡时总压强为 p0
N2(g) + 3H2(g) ⥫⥬ 2NH3(g)
n(始) 1 mol 3 mol
②设初始投入CH3OH(g)为1 mol,平衡时消耗CH3OH(g)的物质的量为 x mol,列三段式:
开始/mol
CH3OH(g)⥫⥬CO(g)+2H2(g)
1
0
0
转化/mol
x
x
2x
平衡/mol
1-x
x
2x
根据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353 K 时,初始平衡体系总压强为
101.2 kPa,平衡时体系总压强为 121.2 kPa,则1-x+12x+x=110211..22,解得 x=101.12
(2) 在 一 定 温 度 下 , CO 和 H2 的 混 合 气 体 发 生 反 应 : CO(g) + 2H2(g)⥫⥬CH3OH(g),反应速率 v=v 正-v 逆=k 正 c(CO)·c2(H2)-k 逆 c(CH3OH),k 正、k 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达到平衡后,若加入 高效催化剂,v正将 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v逆 若升高温度,k正将 减小 。
k逆
(2)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 v 正=v 逆,则vv逆正=1,反应速率 v=
v 正-v 逆=k 正 c(CO)·c2(H2)-k 逆 c(CH3OH)=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cC(COH)·3cO2(HH)2)=kk正 逆,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正、
(1)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加深,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 H<0;化学反应速率和温度成正比,随着温度降低,T1增大,正、逆反 应速率减小,则 lg k 正和 lg k 逆均减小,由于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v 正>v 逆,则降低相同温度时 lg k 逆减小更快,则斜线③表示 lg k 正随T1变 化关系,斜线④表示 lg k 逆随T1变化关系。
3. 升 高 温 度 , 绝 大 多 数 的 化 学 反 应 速 率 都 增 大 , 但 是 2NO(g) + O2(g)⥫⥬2NO2(g)的反应速率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查阅资料知, 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Ⅰ.2NO(g)⥫⥬N2O2(g) ΔH1<0(快), v1正=k1正c2(NO),v1逆=k1逆c(N2O2); Ⅱ.N2O2(g)+O2(g)⥫⥬2NO2(g) ΔH2<0(慢), v2正=k2正c(N2O2)·c(O2),v2逆=k2逆c2(NO2)。
0
Δn 0.5 mol n(平) 0.5 mol
0.5 p(X) 3 p0
1.5 mol 1.5 mol 1.5
3 p0
1 mol 1 mol 1 3p0
Kp=03.5p130p103.25p03。 模板 2:刚性反应器中
N2(g) + 3H2(g) ⥫⥬ 2NH3(g)
p(始) p03p00 NhomakorabeaΔp p′
(1)反应:CH3OH(g)⥫⥬CO(g)+2H2(g)的ΔH= +97.9 kJ·mol-1;该历 程中最大活化能E正= 179.6 kJ·mol-1,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__C_O__*+__4_H__*=_=_=__C_O_*_+__2_H_2_(_g_)[_或__4_H__*=_=_=_2_H__2_(g_)_]___________。
t/min 0
5 10 15 20 ∞
p/kPa 101.2 107.4 112.6 116.4 118.6 121.2
①若升高温度至373 K,则CH3OH(g)分解后体系压强p∞(373 K)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1.2 kPa,原因是
_C__H_3_O_H__(g_)_⥫__⥬_C__O_(_g_)+__2_H__2(_g_)_的__正__反__应__为__气__体__体__积__增__大__的__吸__热__反__应__,____ _温__度__升__高__,__平__衡__正__向__移__动__,__气__体__物__质__的__量__增__加__,__容__器__体__积__不__变__,__总_____ _压__强__变__大_____。
大单元四 化学反应原理 第十一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热点强化23
速率常数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技法指导 已知反应:aA(g)+bB(g)⥫⥬cC(g),反应速率 v 正=k 正 ca(A)·cb(B),v 逆 =k 逆 cc(C),当 v 正=v 逆时,反应达到平衡,即 k 正 ca(A)·cb(B)=k 逆 cc(C), 故ca(Acc)(·Ccb)(B)=kk逆正=K。 结论:K=kk正 逆。
(1) 由 题 图 中 信 息 可 得 甲 醇 的 相 对 能 量 为 0 , 生 成 物 的 相 对 能 量 为 97.9 kJ·mol-1 , 根 据 ΔH = 生 成 物 总 能 量 - 反 应 物 总 能 量 , 则 CH3OH(g)⥫⥬CO(g)+2H2(g)的ΔH=+97.9 kJ·mol-1;根据题图可以看 出,CO*+4H*===CO*+2H2(g)或4H*===2H2(g)反应中活化能E正最大, E正=113.9 kJ·mol-1-(-65.7 kJ·mol-1)=179.6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k1正
k2正
(1)Ⅰ、Ⅱ反应的平衡常数KⅠ= k1逆 ,KⅡ= k2逆 (用k1正、
k1逆、k2正、k2逆表示)。
v1逆
(1)KⅠ=cc(2N(N2OO2))=
k1逆 v1正
,平衡时 v1 逆=v1 正,故 KⅠ=kk11逆正;同理 KⅡ
k1正
=k2正。 k2逆
(2)反应2NO(g)+O2(g)⥫⥬2NO2(g)的ΔH= ΔH1+ΔH2 (用含ΔH1和 ΔH2的式子表示)。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 平衡状态,请写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k1正·k2正 = k1逆·k2逆 ,升高温度,K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2)反应Ⅰ+反应Ⅱ=目标反应,故 ΔH=ΔH1+ΔH2,K=KⅠ·KⅡ= kk11正 逆··kk22正 逆,该反应的ΔH<0,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逆向移动,K 减小。
4.在钯基催化剂表面上,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钯 催化剂表面上的物质用*标注。
(3)①反应CH3OH(g)⥫⥬CO(g)+2H2(g)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 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刚性容器,容 器体积不变,总压强变大,则升高温度至373 K,CH3OH(g)分解后体系 压强p∞(373 K)大于121.2 kPa。
②353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 43.9 (kPa)2(Kp为以分压表示的 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逆反应速率仍相等,则vv逆正不变;根据(1)中分析 CH3OH(g)⥫⥬CO(g)+
2H2(g)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 CO(g)+2H2(g)⥫⥬CH3OH(g)的正反应
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逆向进行,平衡常数
K
减小,则k正将减小。 k逆
(3)353 K 时 , 在 刚 性 容 器 中 充 入 CH3OH(g) , 发 生 反 应 : CH3OH(g)⥫⥬CO(g)+2H2(g)。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示。
(2)图中A、B、C、D点的纵坐标分别为a+1.5、a+0.5、a-0.5、a-
1.5,则温度T1时化学平衡常数K= 10 。已知温度T1时,某时刻恒 容密闭容器中NO2、N2O4的浓度均为0.2 mol·L-1,此时v正 > (填 “>”或“<”)v逆。
(2)化学平衡常数 K=cc(2(NN2OO42))=kk逆 正··cc(2(NN2OO42))×kk正 逆=vv正逆×kk正 逆=1100aa--01..55=10; NO2、N2O4 的浓度均为 0.2 mol·L-1,则浓度商 Q=(00..22)2=5<K,则平 衡正向移动,v 正>v 逆。
mol,则平衡时,H2 的物质的量为5.106 mol,CH3OH 的物质的量为1-101.12mol,
CO 的物质的量为101.12 mol,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65..0066 mo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1
1
121.2× Kp=p2p((HC2H)·3pO(CHO) )=
5.06 6.06
2×121.2×160..0162
3p′
2p′
p(平) p0-p′ 3p0-3p′
2p′
Kp=(p0-p′()2(3pp′)02-3p′)3。
热点训练
1.(1)NO2 可发生二聚反应生成 N2O4,化学方程式为 2NO2(g)⥫=kk逆正=⥬ N2O4(g),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则该反 应的 ΔH___<_____(填“>”或“<”)0。
已知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方程为 v 正=k 正·c2(NO2),逆反应速率方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