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死”与“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死”与“活”
万震球
【期刊名称】《教学与管理》
【年(卷),期】1992(000)001
【摘要】《庄子·知北游》中有这么一句话:“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意思是说,生和死是相对的,有生必有死。
于语文教学,我要仿造一句:死也活之根本,活也死之目的。
旨在表明:必须坚持语文教学中“死”和“活”的辩证统一。
所谓“死”,就是教师教要落脚,力保学生学得踏实,学得扎实,系统而牢固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所谓“活”,就是教师要“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
使学生将知识化为能力,学以致用,开发智力。
若将二者统一起来,那就是“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万震球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改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新课标为理念探索与实施语文教学高中历史新课改之我见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讲授中如何渗透物理方法教育关于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改
变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学案教学的实践总结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励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J], 郭仁娟
2.互联网时代的语文学习新尝试——寒假“死磕自己”语文兴趣小组活动纪实 [J], 袁海锋
3.以生活涵养语文,用语文化育生活——谈“生活化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生成[J], 杨幼萍
4.备课要“死”,讲课要“活”——谈语文教学中的辨证法 [J], 王慰芳
5.以生活涵养语文,用语文化育生活——谈“生活化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生成[J], 杨幼萍[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