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应用浅谈 琚巧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应用浅谈琚巧娥
摘要:所谓变电运维专业,具体来说,其包括了四大方面的工作,有关于电力
设备的巡视、电力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电力事故的处理以及关于设备倒闸的具体
操作等。
这些都是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工作的核心工作,为了保证变电运维专
业生产技术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要在变电运维生产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规范管理
制度,并尽可能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进行变革,从而实现变电运维生产技术的合
理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应用
导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变电站的发展和建设也开始逐步进入到
智能化发展的进程中,现今社会,各种新型的保护措施的投入和使用都为电力行
业中众多信息的保管和处理提供了便利有效的条件,完整的信息和生产安全管理
系统都为变电运维专业的技术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与此同时,它们也正
在推动着我国的各个城镇的变电站继续想智能化继续前进和发展。
在变电运维生
产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希望更多的电力问题能够被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也希
望变电运维生产技术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变电运维工序化管理
1、探究关于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的先进生产
现今社会,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始在进一步地开展专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
并且在逐步开展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国家电网已经在进一步地实现“工序化”的管
理程序。
通常来说,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最害怕的现象就是停电,因为停电往往会导致工作现场秩序极为混乱、现场工作人员的混乱无序和职责不
明等,如此一来,便常会导致供电公司的整个工作程序出现异常,整个工作系统
混乱而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居民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因此说,对于供电公司,要想能够正常地进行运作,能够保证居民生活井然有序地进行,就需要有一套相
对完善、科学、合理、有序的生产管理制度,以保证供电公司的日常工作可以有
序进行,以实现供电公司的工序化管理进程。
2、加快工序化管理进程,构建专业化管理模式
通过科学有序的专业运维管理,结合产品实际生产领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序
化管理方式。
工序化管理有利于变电产品在生产领域运作流程的工序化和科学化
管理,不断优化变电机械化运作流程,采用先进的变电运维改良技术,在电力安
全生产中,不断加强电力生产场所现场安全管理,保证停电后做好电力生产现场
管理。
因此,要针对电力生产现场管理工作,对变电运维工作实施科学安排,不
断缩短设备维护检修的时间,缩短停电时间,减少停电损失。
只有通过科学化、
工序化管理才能保证现场秩序有条不紊,保证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情况的准确掌握,进一步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变电生产
的可控制、在控制和能控制。
二、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现象
1、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故障之一
为使工作人员对变电运维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以某变电站正常运作为例,使
用最新的红外线测温技术对设备进行实时的运行状态检测。
进行测温设备检测后
发现,当设备处于周围温度在26℃的环境中,变电设备中隔离开关的静触头高温点的温度可以达到120℃,但是借助其他检测工具显示出的温度只为32.7℃,可
见常规的检测工具作用远不及红外线测温技术。
而在变电运行过程中,事实上当
热点温度到达115℃时就属于超负荷运作,有非常大的危险,这些都是肉眼难以
观察到的。
然而如果借助数码照相机与红外测温技术就能够通过获取照片的方式,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尽早发现热点温度过高的原因,及时处理,避免问
题进一步扩大。
2、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故障之二
如果某变电站主要以夹焦线作为电源供应的主体,正常的电力负荷为250A,
在使用红外测温技术进行检测时,发现主体运行状态良好,且周围的运行温度与
常温无异。
然而其中的各项电流互感器的稳定是不同的,比如其中A相电流互感
器机箱的表面温度为32℃,B相电流互感器机箱的表面温度为15℃,而C相电流互感器的温度最低,为12℃。
利用其它的检测方式得出的检测出的问题高达90%,如果检测的精度不高,必然会影响维修的决策,温差的不准造成设备的严重故障,将设备正常运行认为是非正常运作。
因此,无论是从安全还是准确性方面,红外
线温度检测技术更为适用。
三、着中培养运维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检修技术
1、提高运维人员的专业素养,减少人员操作失误情况
变电运维人员由于个人专业知识的缺失以及工作中疏忽的问题,经常会造成
变电运维设备故障,这对变电的正常进行以及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将提高运维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知识技能
目标摆在首位,不定期的组织运维人员进行培训与经验交流工作。
在具体的培训上,可以重点讲解各种规范的操作,对各种不规范操作的威胁重点强调,并教导
运维人员掌握基本的防范措施。
在日常的运维工作上,现场管理人员也应重点强
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要求每名运维人员做好防范措施,监测运维人员的操作,
一旦发现不合理情况,应及时要求其修正,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
另外,在
日常的检修中,要求运维人员对操作重点进行仔细的检查,并依据设备的运行情况,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安全检修策略,即便操作人员提出的检修还不能达到五防
运行的程度,但是通过不断的完善,也能逐渐提高设备的安全程度。
随着我国科
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管理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比如在电力系统中比
较常用的微机闭锁装置就得到很大的推广与普及,该装置能够明显降低因人为操
作而造成的设备故障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安全。
而随着各项关
于与电力生产安全技术的出现,以往电力操作中的各种不足将逐渐被弥补,使得
变电运维设备能够安全正常运行。
2、不断提高变电运维专业生产中的检修技术
结合以往的变电运行事故,能够发现很多电力故障都与人力原因有很大的联系,尤其是当电力运维人员个人能力不足使电力故障不能得到及时维修时,容易
导致故障影响扩大,因此,提高人员操作准确性与技术变革至关重要。
在实际的
电力事故解决中,对于一些操作人员不能处理的,可以采取视频联动解决的方式,将故障情况以视频的方式传达给总部,由资质较老的运维人员通过视频指挥现场
维修人员进行操作,实现对整个运维工作的远程遥控管理。
同时,在一二次变电
设备的状态监控上,应做好相关资料与数据的交换工作,对一二次变电安全措施
与状态信息进行监护,实现变电运行过程中运行操作的零负担,以确保变电运行
的安全性、高效性及稳定性。
结语
为了不断提升我国变电站的运行水平,加快变电站的发展建设,实现我国变
电站的智能化,完善变电站的信息管理设备,创建良好的变电站运维平台。
身为
新时期优秀的变电运维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生产技术水平,实施严格的变
电站质量监控,保证故障问题的尽早发现、尽早解决,不断改进变电站生产技术,推动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刘金刚.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应用浅谈[J].科技资讯,2013,10:144.
[2]杨磊.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与智能辅助设施应用技术分析[D].山东大学,2012.
[3]晏岸.关于充实县供电企业变电运维技术力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0:16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