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剧激发高中历史课堂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情景剧让高中历史课堂焕发生机
内容摘要:“历史情景剧”指的是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以一系列方法、技能和技巧及实验,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教学手段或方式。本文围绕历史情景剧运用的具体过程,从情景剧的分类选题,剧本编写的指导,探究情景设计情景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三个环节阐述运用的实施策略。关键词:新课程情景剧探究学习
2006年自新课程的春潮进入高中课堂以来,传统的教学目标已被代替,随之而来的是教学中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如何去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人文精神。因此个人认为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趣起来,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完成以上目标的关键所在。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之者”;近代中国史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则说:“我是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的一种叫…趣味‟的元素抽出来,只怕所剩的仅有个零了。”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是多么的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也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试想如果我们能把活生生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历史事件情境在课堂内再现,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一定能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校教研室和本组同事的支持与帮组下,让历史情景剧走进课堂并使之常态化。
一、立足教材,分门别类,精心选题
新课程的内容打破传统采用专题化设计,给予我们设计情景剧足够的空间与材料。教材的编写本身立足于一个“新”字,那么选材定题时也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必修史和选修史的内容处理以后,把选材于其中的情景剧分为人物篇、政治社会篇、经济生活篇、论学讲思篇和战争篇五大类。如必修史一专题一与选修四内容涉及很多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其中有像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奠基人——秦始皇、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先驱伟大国父——孙中山、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科学社会主义的发明者——马克思等等。教材中个个历史人物个人色彩鲜明,人物与时代相互辉映,都是人物篇中选材的不二之选。而必修史二中为我们展现了如:古代中国来百姓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近代西方航海家远涉重洋,探索新大陆,开辟东西文明交往新航线。这些则是经济生活
篇中精华所在。再来看看论学讲思篇: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百家争鸣,诸子百家为实现施政理想,著书讲学开馆论战。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理性思想萌发,英法两国大兴启蒙运动,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美大地。情景剧取材丰富,但立意各有不同,所以加以分门别类以后有助于梳理教材框架,明确教学要点。
情景剧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要求是:有一定对话或动作构成的情节,有一个鲜活历史背景活动场面,有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思想。所以在选择编演情景剧内容时要选择故事性较强的片断,关键结合教学当中的三维目标。同时应注意并非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用来在课堂中创设情景剧,因为教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那些说明和分析为主的内容、以概述和介绍为主的内容、没有重大冲突或转折性事件的内容及没有典型人物形象可以塑造的内容,一般就不适合利用历史情景剧和角色表演进行情景再现和课堂教学。
二、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编写剧本。
在选题以后,就剧中的内容,由教师带领确定基本的参演人员一起研究教材内容确定主题。教材中历史背景的描述包括社会风貌、时代特征、风土人情等,人物或事件特点,以及历史影响,其中也包括教材中文言文的评述或者语录和插图等都是需要经过加工处理,对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让学生可以表演。在“人物篇:选修Ⅳ中的《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课中,要求参演孔子同学根据书中所画孔子像去尝试捕捉孔子的神态,并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了解孔子的个人行为,包括孔子的出身、穿着、官职、特长爱好等。而参演孔子学生的同学们则先熟读教材中孔子的名言名句和思想主张仁、礼、中庸。同时查阅典籍分析语句大意。在表演剧的编演过程中,学生根据所扮演的剧中角色,通过学生的表演和对白,使故事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因学生为其赋予了情感和生命而得以复活,故事中隐含的思想也会因与学生的经历和感悟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这种以演促读、以读促演的方法,把教材中的“思想教育”融入自由、轻松、愉快的表演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教育。而要了解一个时代的风土人情除了查阅书籍以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观赏与当时有关的影像资料,因此请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孔子》这部影片。对于教材与所查资料有出入的地方,教师从旁纠正与修改。最后组织学生交流编写剧本旁白。主题、人物、背景、台词一应俱全,剧本自然就完成了。
教师在指导学生编写历史情景剧的过程中,要防止学生编写的剧本过于拖沓,应以务实的精神在所选的教学内容中精选一个
或几个更为典型的片段,确保整个教学过程有足够时间来实现自身的历史课堂教学计划与目标。所以教师的从旁指导必不可少,如在编写“经济生活篇:必修Ⅱ中的《罗斯福新政》剧本”时,未经指导学生编写的第一稿语言繁琐,情节拖沓。后来我给他们提出建议,让他们注意二个问题,一是新政前美国经济危机下社会基本特征有哪些;二是罗斯福施政的基本方针分为那几类。最后几番修改才算最终定稿。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虽然在幕后,但和学生的有效交流却很多,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着“师生对话”。
当然情景剧如要在课堂中长期的运行下去,那就得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景剧来自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它必须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起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作用,才能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去激发学生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呢?
三,探究情景,启发思考,激发学习趣味。
情景剧的创设如果只是简单的人物对话或者小品相声,那就像一部乏味的电影一样。如此缺乏内涵的东西往往最终会被淘汰,学生也会索然无味。为什么现今舞台剧如此受人欢迎,关键就在趣味与可视性上。那么我们也是否可以从这两点入手在情景剧中加以实现呢。如“论学讲思篇:必修Ⅲ中的《启蒙运动》”中引入我最喜欢的思想家颁奖晚会的模式。设计如最有个人魅力思想家、最具施政理念思想家、最具人本主义思想家等等奖项由同学颁给扮演启蒙运动代表人的扮演者。并由这些扮演思想家的同学在台上做简单的个人获奖感言,畅谈个人的思想主张。课堂上,“伏尔泰”的18世纪的异国风情的打扮和睿智的回答,那种捍卫人民民主权利的神情,赢得了同学们一轮又一轮的掌声,台下同学对思想家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课堂气氛活跃至极。
又如必修Ⅲ中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引入电视中访谈类节目的模式”。由学生甲扮演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学生乙扮演主持人,另有五名学生做群众演员。群众演员提出5个问题:1.毕昇您是从事那一行业的?2.您怎么想到对原有的雕版印刷技术作出改进的?3.活字印刷技术是基于什么原理?4.这项技术在当时的影响大吗?5.请谈谈今天您看了激光排版印刷技术后有何感想?
同样我们也可以把现今在国际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引入情境剧,锻炼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使学习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如“政治社会篇:必修Ⅱ中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采用会议模式,引入2009年7月8日在意大利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由同学分组代表国家领导人和代表发言,设计一些主题问题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