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现象及其成因
初中地理潮汐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潮汐知识点总结一、潮汐的概念潮是指海洋中周期性的涨落运动,表现为周期性的海平面的上升和下降,是由引潮力引起的,是一种规律的周期性运动。
潮汐是全球范围内海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是由引潮力引起的。
二、潮汐的形成原因潮汐是由引潮力引起的。
引潮力是地球引力和月球、太阳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海洋中产生潮汐现象。
地球和月球、太阳构成一个引力系统,通过引力相互作用引起海洋中周期性的涨落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月球、太阳的引力互相作用,使得海洋中产生规律的涨落运动,形成潮汐现象。
三、潮汐的分类根据潮汐的周期性和规律性,潮汐可以分为大潮和小潮。
大潮是指潮汐幅度较大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每月两次的新月时和满月时,这种情况下月球与太阳两者的引力是相互增强的,潮汐幅度也会随之增大。
而小潮是指潮汐幅度较小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每月的第一季和第三季,这种情况下月球与太阳的引力是相互抵消的,潮汐幅度也会减小。
根据潮汐的周期性,潮汐还可以分为日潮和半日潮。
日潮是指潮汐周期为每天发生一次的潮汐现象,通常发生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半日潮是指潮汐周期为每半天发生一次的潮汐现象,通常发生在月球引力作用下。
四、潮汐的影响潮汐对海洋生态、海岸线、海域生态环境和海洋交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从海洋生态环境角度来看,潮汐对海底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潮汐的周期性涨落运动,海底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在潮汐的影响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从海岸线和海域环境角度来看,潮汐对海岸线的侵蚀和沉积有一定的影响,潮汐引起的海浪和海潮会对海岸线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海洋交通角度来看,潮汐对海洋交通有一定的影响,潮汐会影响船只的安全航行和停靠。
五、潮汐的调查和利用由于潮汐是全球范围内海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潮汐的调查和利用对海洋和海岸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对潮汐现象的调查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和海岸环境的变化和规律,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潮汐现象的形成机制

潮汐现象的形成机制
潮汐现象是海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
潮汐现象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引力作用、离心力和惯性力三个方面。
首先,引力作用是潮汐现象形成的基础。
地球上的海洋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产生了潮汐力。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是主要的潮汐力来源,太阳的引力也对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
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会使地球上的海水产生周期性的涨落,形成潮汐现象。
其次,离心力也是潮汐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
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会使海水向赤道方向移动,形成赤道两侧的高潮。
这种离心力的作用会加强潮汐现象,使得潮汐现象更加显著。
最后,惯性力也对潮汐现象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自转会产生离心力,而海水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会产生惯性力,使得海水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产生周期性的涨落。
这种惯性力的作用也是潮汐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潮汐现象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引力作用、离心力和惯性力三个方面。
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海水产生周期性的涨落,形成了潮汐现象。
潮汐现象的形成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系统,深刻影响着海洋的运动和生态环境。
对于人类来说,了解潮汐现象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科学的发展。
潮汐形成的原因_潮汐是怎么形成的

潮汐形成的原因_潮汐是怎么形成的推荐文章银河系是怎么形成的热度:黄果树瀑布是怎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热度:幻听是怎么形成的热度: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怎么形成的热度:雨后彩虹形成的原因热度:海水的涨落发生在白天叫潮,发生在夜间叫汐,所以也叫潮汐。
人们对于潮汐的形成原因都感到好奇。
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潮汐的相关知识。
形成潮汐的原因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对地球的引力要强大得多,但太阳的引潮力却不到月球的1/2。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或称起潮力)虽然起因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但却又不是太阳和月球的绝对引力,而是被吸引物体所受到的引力和地心所受到的引力之差。
引潮力和引潮天体的质量成正比,和该天体到地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为太阳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27023369倍,而日地间的平均距离是月地间平均距离的389倍,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从力学上证明潮汐确实主要由月球引起。
打个比喻,如果某地潮水最高时有10米高,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太阳的贡献只有3米,其他行星不足0.6毫米。
太阳的引潮力虽然不算太大,但能影响潮汐的大小。
有时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有时是斥力,相互牵制抵消。
在新月或满月时,太阳和月球在同一方向或正相反方向施加引力,产生高潮;但在上弦或下弦时,月球的引力作用对抗太阳的引力作用,产主低潮。
其周期约半月。
从一年看来,也同样有高低潮两次。
春分和秋分时,如果地球、月球和太阳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这时引潮力比其他各月都大,造成一年中春、秋两次高潮。
潮汐形成的原因此外,潮汐与月球和太阳离地球的远近也有关系。
月球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大约每27.55天靠近地球和远离地球一次,近地潮要比远地潮大39%,当近地潮与高潮重合时,潮差特别大,若远地潮与低潮重合时,潮差就特别小。
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也是椭圆,在近日点太阳引力大,潮汐强,远日点,引力小,潮汐弱。
第五章 潮 汐

• 平均小潮高潮高=小潮升 • 平均小潮低潮高=2X平均海面—小潮升 • 所求日的潮高可以根据大潮日至小潮日约7.5 日和所求日期与大(小)潮日期的关系内插 求取 • 所求日高潮潮高=大潮升—(大潮升-小潮升) X(所求日与大潮日相隔天数) ÷7.5 所求日低潮潮高=2X平均海面—所求日高潮潮高 • 中国沿海的潮龄往往取3日。(初三、十八) • 例5-5:
• 2.求附港的高、低潮潮时和潮高 • 1)名词解释 • 高(低)潮时差:主港与附港高(低)潮时之差。正 号(十)表示附港高(低)潮时比主港高 (低)潮时发 生得晚;负号(—)表示附港高(低)潮时比主港高 (低)潮时发生得早。 • 潮差比:对半日潮港来说,是指附港的平均潮 差与主港的平均潮差之比;对日潮港来说,是指 附港的回归潮大的潮差与主港的回归潮大的潮差 之比。 • 改正值:使用潮差比由主港潮高计算附港潮高 时,若附港基准面不是用主港基准面确定的,需 要对附港潮高加以订正,使之变为从附港基准面
• • • • •
4.求任意时的潮高和任意时的潮时 Δh=1/2潮差—X=1/2潮差X(1—COSθ) COSθ=(1-2X改正数)/潮差 θ =t/T x1800 (t= θT/1800) 任意时潮高=低潮潮高+潮高改正数=低潮潮高+ 1/2潮差X(1—COS t/T x1800 ) • 任意时潮高=高潮潮高-潮高改正数=高潮潮高1/2潮差X(1—COS t/T x1800 ) • 例5-6:求铜沙2000年2月1日1100的潮高和其后 潮高小于2m的最早时刻。 • 解:由例5-2知铜沙该日潮汐:0130 118cm, 0818 333cm,1509 121 cm,2037 281 cm。显然,
• 分点潮(Equinoctial Tide):当月球赤纬最小时的 潮汐称为分点潮。此时日潮不等现象最小。 • 高高潮(Higher High Water, HHW):在1个太阳 日中发生的2次高潮中潮高较高的高潮。 • 低高潮(Lower High Water, LHW):在1个太阳 日中发生的2次高潮中潮高较低的高潮。 • 高低潮(Higher LowWater, HLW):在1个太阳 日中发生的2次低潮中潮高较高的低潮。 • 低低潮(LowerLowWater,LLW):在1个太阳 日中发生的2次低潮中潮高较低的低潮。 • · 潮龄(Tidal Age):由朔望至实际大潮发生的时 间间隔称为潮龄。潮龄一般为1—3天。
潮汐的成因

第三节潮汐一、潮汐及其类型詹傅钧、张翔、王景清、郑瑜海水为什么会涨落?记忆中,大海广阔无边。
海水涨落,周而复始。
去过海边的孩纸们都会注意到,下午时分去看海,海水离海岸还有点远,到了落日时分,海水离海岸越来越近。
潮汐现象在海边,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水的涨退。
这种涨退具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有的地方一天涨退一次,有的地方一天涨退两次。
潮汐的定义海水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涨退现象,白天称潮,夜晚称汐,总称“潮汐”。
它包括海面周期性垂直涨退和海水周期性水平流动,习惯上前者称潮汐,后者称潮流。
⏹潮汐要素:描述潮汐运动的术语。
⏹高潮:在潮汐涨落的每一周期内,当水位上涨到最高位置时,叫做高潮或满潮。
⏹低潮:在潮汐涨落的每一周期内,当水位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叫做低潮或干潮。
⏹平潮和停潮:当潮汐达到高潮或低潮时,海面在一段时间内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高潮时:平潮的中间时刻。
⏹低潮时:停潮的中间时刻。
⏹潮差:相邻的高潮与低潮的水位差。
⏹月潮间隙:由月球的上中天时刻到其后的第一个高潮时和低潮时,分别叫高潮间隙和低潮间隙,合称月潮间隙。
潮汐的涨退现象是因时因地而异的,但从涨退周期来说,可以分为4种类型:1、半日潮:在一个太阳日内,两次潮汐,且相邻的高潮或低潮的潮高几乎相等,涨落潮时也几乎相等。
2、全日潮:半个月内有连续7天以上在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潮汐。
3、不正规半日潮:在一个太阳日内,有两次潮汐,但潮差不等,涨落潮时也不等。
4、不正规全日潮:在半个月内,较多天数为不规则半日潮,有时一天发生一次潮汐,但不超过7天。
二、潮汐的成因问题: 1、问:对同一个地点而言,每天涨潮、退潮之间的潮差皆相同嗎?为什麼?答:(1)不同。
(2)因月球绕地公转。
(3)而且有『大潮』与『小潮』之分。
2、你是否觉得奇怪,既然都受到月球引力,为何C处的海水沒有往地表靠近,反而远离地表?答:①A所受的月球引力比B(地球中心)大,潮水自然吸引向月球,形成涨潮;②C所受的月球引力比B小,水位也会涨起。
潮汐的总结知识点

潮汐的总结知识点一、潮汐的形成1. 地球引力:地球和月球、太阳之间的引力产生潮汐现象。
地球引力会拉近海洋表面,形成海水的高潮;相反,地球的引力对地球本身有引力作用,因此在地球远离海洋时,海水形成低潮。
2. 离心力作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也对潮汐产生影响。
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会使得海水向赤道一侧积聚,导致赤道两侧的潮汐现象。
二、潮汐的周期性1. 海洋中的潮汐一般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每天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分别为涨潮和落潮。
2. 月潮和日潮:潮汐的周期性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影响。
月球引力对潮汐的影响最大,因此形成月潮;而太阳对潮汐的影响次之,形成日潮。
三、潮汐的影响1. 渔业:潮汐的周期性对于渔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涨潮时,海水中的营养物质会随着水流向内陆,而在落潮时,许多海洋动物会跟随着潮汐退回到海洋中。
2. 航运:潮汐对于航运有着重要的安全影响。
在潮汐涨潮时,水深增加,可以容纳更多的货船;而在落潮时,水深减少,可能会导致船只搁浅。
3. 海岸线:潮汐对海岸线的侵蚀和沉积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的周期性会使得海水不断冲击海岸线,导致海水消磨掉部分海岸线,同时也会通过潮汐的沉积作用修复海岸线。
四、潮汐的预测1. 潮汐表:通过对潮汐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制作潮汐表,用来预测未来某一地点的潮汐情况,为渔民、船舶航行等提供便利。
2. 数学模型预测:采用数学模型来对未来潮汐进行预测,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潮汐的情况。
五、潮汐的保护1. 环境保护:潮汐的周期性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环境的变化也对潮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对潮汐的周期性具有积极作用。
2. 海洋管理:加强对海洋的管理,保护海洋资源,是对潮汐保护的一种重要措施。
3. 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适当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对于海洋潮汐的影响,是对潮汐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
潮汐现象的形成原因为月球引力作用、太阳引力作用。
1、月球引力作用
月球对地球具有引力作用,特别是对地球表面的水体。
月球的引力会导致地球上的海洋水体受到拉扯,形成潮汐。
由于月球的引力不同部分的作用力会略有差异,因此在不同地方产生了潮汐现象。
2、太阳引力作用
太阳也对地球的水体具有引力作用,尽管太阳的引力相对较小,但它仍然对潮汐现象有一定的影响。
当太阳、地球和月球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太阳的引力与月球的引力相互叠加,形成春潮。
当太阳、地球和月球呈90度角排列时,太阳的引力与月球的引力相互抵消,形成大潮和小潮。
潮汐的原理:
月球的引力和地球的引力形成差值,称为干扰力,干扰力迫使海水移向月球,就产生了潮汐现象,潮汐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是沿海地区一种比较多见的自然现象。
潮汐现象的影响:
1、海洋生态系统
潮汐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和物种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潮间带是潮汐带来的水位变化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生活着丰富的海洋生物,潮汐提供了营养和氧气供应,也带来了水体的混合和循环。
2、航海和港口运输
潮汐现象对航海和港口运输至关重要。
在进出港口和航行时,船只需要根据潮汐的涨落来调整航线和时间,以避免浅滩和航道不通。
3、能源利用
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形式,通过利用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来产生电能。
潮汐发电可以提供清洁、可靠的能源,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积极意义。
4、水文和沉积物运动
潮汐现象对水文和沉积物运动有直接影响。
潮汐涨落的水体流动会改变河口和海湾的沉积物分布,对海岸线形态和河口地貌产生影响。
地球上的天文潮汐

地球上的天文潮汐一、潮汐现象居住在海滨的人都知道,海水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当海水上涨时,大片海滩被海水吞没,此时谓之涨潮;当海水退落时,海水又远离岸边,此时谓之落潮。
海水这种大规模的涨落,大约每天有两次。
我国古代曾把白天的上涨叫做“潮”,晚上的上涨叫做“汐”,合称“潮汐”。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潮汐的产生与日月有关。
但对潮汐成因真正做出科学的解释,则是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才开始的。
根据牛顿的理论分析,潮汐现象是由于太阳、月球的引力在地球上分布的差异产生的。
这个引力的差异叫做引潮力。
我们设想整个地球都由海水所包围,引潮力可以把地球拉成长球体(右图)。
对着日月的一点叫正垂点,海水隆起,背着日月的一点叫反垂点,海水也隆起。
正、反垂点的联线恰是这个长球体的长轴。
二、引潮力太阳和月球何以会对地球产生引潮力?地球何以会被拉成长球体?以太阳为例。
我们知道,地球之所以不断绕日公转,是由于地球受到太阳吸引(实际是两者互相吸引),使地球获得一个指向太阳中心的向心加速度,从而不断地改变地球的运动方向才作曲线运动的。
在一般情况下,讨论地球绕日公转运动时,由于日地距离比地球半径大的太多,所以把地球看作一个质点。
但当我们分析太阳引力在地球上的分布与其有关的潮汐现象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则是必须考虑的。
在图2中,设O为地球中心,太阳对地心单位质量物质的引力为OF,(即太阳对地球的平均引力)。
设P和P′为地面上任意两点,太阳对其单位质量的引力分别为PQ和P′Q′,其方向都指向太阳中心。
由于P距太阳较地心近些,P′较地心远些,所以PQ较OF长些,P′Q′较OF短些。
按照力学平行四边形分解法则,它们各有两个分力。
一个分力PN和P′N′必须与OF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球上的每一个质点都随同地球中心同步绕日公转。
否则,地球将会被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引力所分裂而不能成为一个整体。
另一个分力PL和P′L′,即平行四边形的短边,两矢量之差。
《地球概论》第二节 海洋天文潮汐

第二节 海洋天文潮汐由于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上产生潮汐现象。
地球上的潮汐包括存在于海洋中的海洋潮汐、大气中的大气潮和岩石中的固体潮。
其中海洋潮汐是显而易见的。
一.潮汐现象及其成因(一)有关潮汐的基本概念1.潮汐:全球性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涨落:潮汐是海水的运动。
海水运动包括多方面,如洋流——水平运动;波浪——水分子的振动;潮汐——垂直运动(涨落)。
全球性:就一地来讲,潮汐是海水的垂直运动;但从广义上讲,全球潮汐现象还表现为海水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潮流。
因一地的海水水位上涨必然是别地海水流来补充。
故从全球范围看,潮汐现象既有海面的垂直升降,也有水平的流动。
周期:主要为太阴日。
2.涨潮和落潮在海水升降过程中,海面持续上升的过程为涨潮;海面持续下降的过程为落潮。
3.高潮、低潮和潮差高潮:海水由涨潮转为落潮时,水位最高,为高潮。
低潮:海水由落潮转为涨潮时,水位最低,为低潮。
潮差:高潮水位与低潮水位之差。
一般来说,在1太阴日中,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高低潮也各有两次。
但每一次涨落并非前一次的简单重复,高潮不是同样高,低潮也不是同样低。
故潮差也有大有小。
4.大潮和小潮大潮:潮差最大时的潮汐为大潮;小潮:潮差最小时的潮汐为小潮。
(二)潮汐成因分布自转引潮力 潮汐 变形潮汐1.引潮力(1)概念实际引力F:日月对地球各质点的引力。
自然界两物体间存在万有引力。
对地球来说,影响最大的是日月两个天体的引力。
地球可看作由许多质点组成,日月对各个质点均由引力存在,我们把日月对每个质点实际存在的引力称为实际引力。
方向:指向引力天体(日、月)。
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F=平均引力F0:日月对地心的引力。
由于各质点位置的差异,日月对地球各质点的实际引力大小、方向均不相同。
地心的受力情况(大小、方向)无疑是全球的平均状况。
故称之为平均引力。
引潮力f:各地受到的实际引力与平均引力的差值。
即 f=F-F0可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得f的大小和方向。
潮水的形成原理

潮水的形成原理一、什么是潮汐?潮汐是海水受到月球和太阳引力影响而形成的周期性升降运动现象。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吸引了大量的海水,形成了潮汐现象。
而太阳也会对海水产生引力影响,尽管不如月球引力明显,但仍然对潮汐产生一定影响。
二、潮汐的成因是什么?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 引力作用:月球和太阳通过引力作用,对地球表面的海洋产生吸引和拉扯的力,使得海水发生相应的升降。
2. 惯性作用:地球自转速度较快,当月球和太阳强烈引力作用时,海水受到创造它们的力的一种阻力,进而产生了潮汐。
3. 地理形状:海洋的地理形状、深度和水流速度都会影响潮汐的形成和变化。
三、潮汐的周期潮汐有两种周期性,分别是昼夜周期和月相周期。
1. 昼夜周期:一天内会发生大约两次涨潮和两次退潮。
具体时间受到太阳对月球引力的影响,而每日涨潮的时间并不固定。
2. 月相周期:由于月球相对地球的位置会不断改变,所以潮汐的周期也是变化的。
当月亮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潮汐较为明显,称为大潮;而当月亮与太阳在同一边时,潮汐较弱,称为小潮。
四、潮汐的应用1. 海洋运输:潮汐对于船只行驶大有裨益。
潮汐的周期性可以帮助船只在退潮时航行,而在涨潮时可以停靠,并减少撞船风险。
2. 能源利用:潮汐能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潮汐发电站进行能源收集。
巧妙地利用潮汐的能量,既可以提供可持续的电力,又可以保护环境。
五、总结在大自然的交响乐中,涨潮是天体之间引力舞蹈和支配我们星球的各种力量的动态相互作用的永恒证明。
从天上的起源到地球上的表现,涨潮的原理邀请我们思考海洋的深奥奥秘,以及我们与宇宙节奏的相互联系。
当我们凝视着千变万化的潮汐时,让我们从生命的永恒潮起潮落中寻找灵感,提醒我们在海浪表面下等待探索的无限奇观。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一、潮汐的成因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海水都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从而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这一现象的形成与天体之间的距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身的形状以及地球内部的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有关。
月球引潮力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相互抵消,但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月球的引力对地球的一部分产生潮汐作用。
太阳引潮力是由于太阳和月球一样对地球有引力作用,但太阳距离地球远,所以太阳的引潮力远小于月球的引潮力。
二、潮汐的规律潮汐的涨落主要受到天体运动的影响,每天都会出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
在一个完整的潮汐周期中,海面上升至最高点称为高潮,下降至最低点称为低潮。
而介于高潮和低潮之间的短暂时间,海面相对平稳,称为平潮。
潮汐的规律性变化与月亮的盈亏周期相一致,因此人们常常将月相变化与潮汐联系在一起。
在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内,地球上不同地点的潮汐会有规律地提前或延迟。
例如,在满月和新月期间,由于月球和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一侧,会产生合力,从而形成朔望大潮;而在上弦和下弦期间,由于月球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两侧,合力较小,形成朔望小潮。
三、潮汐的地理差异由于地球上的海洋是一个广阔的连续体,不同地区的潮汐规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然而,由于地球上的海洋受到地形、海岸线形状、海底地形、海水深度、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的潮汐规律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浅水区域,潮汐的涨落幅度可能会比较大;而在深水区域,潮汐的涨落幅度可能会较小。
此外,在某些狭窄的海峡或河口地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潮汐的涨落幅度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四、潮汐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对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潮汐的涨落不仅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活习性,还参与了营养物质的搬运和循环。
其次,潮汐对人类的航海、渔业、港口运输等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潮汐现象及其成因课件

潮汐现象的分类
01
02
03
半日潮
一个太阴日(约24小时50 分钟)发生两次高潮和两 次低潮。
全日潮
一个太阴日只发生一次高 潮和一次低潮。
混合潮
一个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 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有些 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 次低潮。
潮汐现象的地理分布
受地球自转、地月距离、地球赤道半径、地球表面地形等因素影响,潮汐现象在地 球上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特征。
潮汐观测的意义与作用
潮汐观测对于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经 济发展、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 要意义。
通过潮汐观测可以预测潮汐变化,为 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避 免因潮汐影响而造成损失。
通过潮汐观测可以深入了解潮汐规律 和成因,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数 据支持。
通过潮汐观测可以监测海洋环境变化 ,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及 时发现和应对环境问题。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如温度、降水等 也会影响海水的流动和分 布,从而影响潮汐现象。
地震潮汐成因
地震波传播
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会引发 地壳的振动和变形,进而影响海
水的涨落。
海底地质构造
海底地质构造如海沟、岛弧等对潮 汐现象产生影响,因为它们会影响 地壳的应力和变形。
地震活动周期
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也会对潮汐 现象产生影响。
航海和渔业
潮汐对航海和渔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合理利用潮 汐规律可以提高航行安全和捕鱼效率。
港口建设
在港口选址和建设中,需要考虑潮汐对港口水位 的影响,以确保港口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海岸防护
潮汐带来的水动力作用对海岸线有侵蚀和搬运作 用,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海岸防护和治理。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海水潮汐现象成因

海水潮汐现象成因
海水潮汐现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地球的自转和外部天体的引力干扰(主要是月球和太阳的潮汐力)。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是海水一天涨落两次的基本条件。
地球自转一周要24小时,这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点会依次面对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从而产生周期性的潮汐变化。
二、外部天体的引力干扰
1.月球的引力:
月球是引起潮汐现象的主要因素。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海水上,使得海水在月球面向地球的一侧形成高潮(涨潮),而在背对月球的一侧,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大于月球的引力,也形成高潮(涨潮)。
这两个高潮区域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使得地球上的沿海地区在一天内会经历两次涨潮。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27天,但其对海水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却是周期性的,每天都能观察到涨潮和落潮的现象。
2.太阳的引力:
虽然太阳的质量远大于月球,但由于其距离地球更远,所以其对海水的引力作用相对较小。
然而,太阳引力仍然对潮汐现象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满月和新月时,太阳、月球和地球处于一条直线上,此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叠加,使得潮汐现象更加明显,称为“朔望大潮”。
总之,海水潮汐现象主要是地球的自转和外部天体的引力干扰造成的。
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地球上独特的潮汐现象。
潮汐是由于什么引起的

潮汐是由于什么引起的潮汐是指海洋或湖泊中水面的周期性上升和下降。
这种现象是由引力和地球自转的共同效果引起的。
地球上存在多个引力源,包括太阳、月亮和其他天体。
然而,在潮汐形成中,最主要的引力源是太阳和月亮。
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对地球上的水产生了引力。
太阳的引力比月亮强得多,因为它离地球的距离更近。
然而,由于月亮离地球的距离更近并且足够大,它只产生了比太阳更小但仍然重要的引力。
这两个引力源对地球的水体产生的引力被称为潮汐力。
潮汐力的大小与水和引力源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当太阳和月亮都在地球的同一侧时,它们的引力相互叠加,引起了潮汐力的最大作用。
这种情况下,我们经历了所谓的大潮,也就是高潮。
相反,当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时,它们的引力相互抵消,使潮汐力最小化。
这种情况下,我们经历了小潮,也就是低潮。
这种周期性的上升和下降形成了潮汐。
除了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地球自转也对潮汐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地球自转造成了一个惯性效应,使得潮汐稍微滞后于引力源的位置。
这意味着未来的潮汐受到过去的引力作用,并且当前的潮汐受到当前引力作用。
这种滞后现象导致了潮汐的周期性,并且也解释了为什么潮汐每天都会发生两次。
值得一提的是,地球上的陆地和地形也会对潮汐产生影响。
当潮汐靠近陆地时,水面的变化受到地形的限制。
狭窄的水道和河流可以增加潮汐的幅度,并产生更大的潮汐行进。
这些地形的变化导致了潮汐在不同地区和港口之间的差异。
潮汐不仅对海洋生物和海岸线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航海、渔业和能源利用产生影响。
许多地区都依赖潮汐能作为可再生的能源来源。
潮汐能发电是通过利用潮汐的周期性和水流来产生电力的一种方式。
总而言之,潮汐是由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以及地球自转共同作用引起的。
这种周期性的上升和下降现象对地球上的水体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
了解潮汐的形成机制对于我们理解地球和海洋的运行和动态至关重要。
潮汐现象产生的原因

潮汐现象产生的原因潮汐是指海平面上每隔12小时会出现一次的涨落现象。
古时候人们就发现了潮汐的存在,不同的海浪模式也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变化,这就是潮汐。
推断出潮汐的原因,其实是各处的大气、地质和海洋受到太阳、月球和地球自转等因素影响而引起的重力作用。
潮汐发生的原因1.太阳的引力太阳对海洋的重力作用是潮汐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海洋的面积比地球的面积要大得多,当太阳的光照在海洋上时,海洋就会受到太阳的引力影响,进而引起潮汐的变化。
2.地质活动地质活动也是影响潮汐的因素之一,当地质运动时,海床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会对海洋的热能和海岸的海水量产生影响,从而引起潮汐的变化。
3.月球引力月球是地球运动最重要的机构之一,月球的引力会影响海洋水位,月球与太阳的重力作用叠加,会形成潮汐的变化。
4.海风和海洋洋流海风和海洋洋流也会影响潮汐,海风可能会在海洋上形成一定的流动,这样就引起海水的涨落。
此外,海洋洋流也会影响潮汐,热带地区的海洋洋流特别强,会引起大型的涨潮,即所谓的“热带潮汐”。
潮汐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太阳的引力;二是地质活动;三是月球引力。
以上三大类因素各自又可以分割出更多的因素,如海风和海洋洋流等。
总之,潮汐的原因是复杂的,是由太阳、月球、地球自转、地质活动、海洋热能和海洋洋流等大量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
潮汐不仅影响着海洋,还对陆地上的各种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海洋生物每隔12小时就会出现涨落的潮汐,这也是潮汐受到的重力作用的反应。
每次涨潮时,大量的海水会涌上陆地,带来大量的营养,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环境,使海洋生物有更好的生存环境,也使人类能够从海洋获取大量的营养物资,受益匪浅。
潮汐受日月合拢的影响规律性很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潮汐也会发生变化,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比如火山爆发,可以影响海底地形,也会影响海洋洋流,从而影响潮汐的变化。
总之,潮汐的发生是太阳、月球、地界自转、地质活动、海洋热能、海洋洋流和其他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形成了海洋的涨落现象。
潮汐ppt

白道与天赤道 的交角变化于 23°27’ ±5º9 ´之间
白道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结果使得月球 在天球上也有一个视运动的轨道, 这个轨道称为白道。此视运动轨道 并非指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真正轨道 (椭圆形),而是指月球公转过程中 在天球上的投影点(从地球上看)连 成的圆形轨道。白道面与黄道面的
全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 头、渤海秦皇岛等。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 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我国南海多数地点属 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现全日潮,其余日子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不论那种潮 汐类型,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后两三天内,各要发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时潮水涨得最 高,落得最低。在农历每月初八、二十三以后两三天内, 各有一次潮差最小的小潮,届时潮水涨 得不太高,落得也不太低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无限次复制特权 内容特权 文档格式转换
阅读页去广告 多端互通 抽奖特权 福利特权 其他特权 VIP专享精彩活动 VIP专效期内可使用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任意下载券标价的文档(不含付费文档和VIP专享文档),每下载一篇共享文档消耗一个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VIP用户可在搜索时使用专有高级功能:一键搜索0下载券文档,下载券不够用不再有压力!
潮汐现象的科学原理

潮汐现象的科学原理潮汐现象是海洋中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也是地球上许多海岸线地区的重要特征之一。
潮汐的起因是由于地球上的引力作用,尤其是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影响,导致海洋水位周期性地上升和下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潮汐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引力的作用潮汐现象的科学原理与引力息息相关。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成正比。
在地球上,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力是导致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
尽管地球对太阳和月亮也有引力作用,但由于海洋的质量远大于陆地,因此潮汐现象在海洋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太阳对潮汐的影响太阳对潮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日潮中。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得地球表面产生一个向太阳方向的引力差,这导致了海水向太阳方向移动,形成了日潮。
日潮的周期大约为12小时。
月亮对潮汐的影响月亮对潮汐的影响则更为显著,主要体现在月潮中。
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得地球表面产生一个向月亮方向的引力差,导致海水向月亮方向移动,形成了月潮。
月潮的周期大约为12小时25分钟。
太阳和月亮共同作用当太阳和月亮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它们的引力效应会相互增强,形成春潮。
春潮时海水的涨落幅度较大,潮汐现象更加显著。
而当太阳和月亮呈直角排列时,它们的引力效应会相互抵消,形成了露潮。
露潮时海水的涨落幅度较小。
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自转也对潮汐现象产生影响。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上的海水产生惯性离心力,这会导致海水向赤道方向移动,形成赤道潮。
赤道潮使得赤道地区的潮汐现象相对较弱。
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潮汐现象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
一般来说,潮汐的周期为大约12小时,但实际情况会受到地形、海洋深度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在一天中会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分别对应日潮和月潮。
应用价值潮汐现象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潮汐能源利用就是其中之一。
利用潮汐能源可以实现清洁能源的生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对环境友好。
此外,潮汐现象也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潮汐现象的科学原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和开展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潮汐现象是什么引起的

潮汐现象是什么引起的
潮汐是在⽉球和太阳引⼒作⽤下形成的海⽔周期性涨落现象。
由于⽇、⽉引潮⼒的作⽤,地球的岩⽯圈、⽔圈和⼤⽓圈中分别产⽣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总称潮汐。
在⽩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
称“潮汐”。
⼀般每⽇涨落两次,也有涨落⼀次的。
扩展资料
什么是引潮⼒:
海洋潮汐现象与⽉亮的盈亏圆缺有密切的关系。
潮汐是海⽔受太阳、⽉亮的引⼒作⽤⽽形成的。
因为地球绕太阳⼀周的时间是⼀年,⽉亮绕地球⼀周为⼀个⽉。
以地球-⽉亮为例,它们之间,彼此都有吸引⼒,如果它们都静⽌不动,就会使它们之间碰撞;但是因为它们处于不停的转动中,⼜会产⽣与引⼒⽅向相反的离⼼⼒,⽽且两个⼒的⼤⼩相等,因此处于平衡状态。
可是,地球表⾯每个指点受⽉亮的引⼒,⼤⼩并不⼀样,有的地⽅,引⼒⼤于离⼼⼒;有的地⽅⼩于离⼼⼒,它们的两个⼒之间的.差值,就是产⽣潮汐现象的引潮⼒。
潮汐根据周期分为以下三类:
1、半⽇潮型:⼀个太阴⽇内出现两次⾼潮和两次低潮,前⼀次⾼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次⾼潮和低潮的潮差⼤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乎相等。
2、全⽇潮型:⼀个太阴⽇内只有⼀次⾼潮和⼀次低潮。
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
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潮海区。
3、混合潮型:⼀⽉内有些⽇⼦出现两次⾼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另⼀些⽇⼦则出现⼀次⾼潮和⼀次低潮。
高一地理潮汐变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潮汐变化知识点潮汐是海洋中因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导致的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潮汐变化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理解海洋运动、沿海地貌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高一地理中关于潮汐变化的知识点。
一、潮汐的形成原因潮汐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受到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地球上的海洋表面会发生波浪的起伏。
月亮的引力对地球的海洋波动影响最大,而太阳的引力对地球影响次之。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月亮围绕地球公转,并且月亮自转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等,所以引力作用会导致海水周期性地涨落。
二、潮汐的分类1. 大潮和小潮:大潮是指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叠加时,潮汐达到最大幅度的现象;小潮则相反,是指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相互抵消,潮汐幅度最小的现象。
2. 高潮和低潮:高潮是指海水涨至最高水位的时刻;低潮是指海水退至最低水位的时刻。
3. 半日潮和日潮:半日潮是指海水涨落周期为12小时42分钟的潮汐;日潮是指海水涨落周期为24小时50分钟的潮汐。
三、潮汐的影响因素1. 地球自转周期和月亮公转周期: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月亮的公转周期约为27.3天,这两个周期的差异导致了潮汐形成的不同。
2. 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太阳和月亮的相对位置也会影响潮汐变化。
当太阳、地球和月亮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形成春潮,潮汐幅度较大;当太阳、地球和月亮呈90°角时,形成大潮、小潮。
3. 地形和海洋地理位置:海洋的地理位置、海洋盆地和海底地形等因素也会影响潮汐的变化。
对于狭窄、深长的海湾或入海河流,潮差通常较大;而对于宽广的海岸线,潮差较小。
四、潮汐的应用价值1. 渔业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潮汐的周期性变化对于渔民捕鱼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重要作用。
合理利用潮汐,可以提高捕鱼的效率,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航海和船舶运输:潮汐的变化对于航海和船舶运输的安全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潮汐的涨落情况,船舶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出港口,避免潮汐的阻力和风浪对航行造成的困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分点、秋分点、 (三)春分点、秋分点、升交点及降交点
太阳从南向北穿过天赤道的点称为春分点(一般用γ表示),从北向南穿过 太阳从南向北穿过天赤道的点称为春分点(一般用γ表示),从北向南穿过 ), 秋分点。 升交点( 天赤道的点称为秋分点 同样,月球由南向北和黄道相交的点称为升交点 天赤道的点称为秋分点。同样,月球由南向北和黄道相交的点称为升交点(一般 用Ω表示),由北向南和黄道相交的点称为降交点。 表示),由北向南和黄道相交的点称为降交点。 ),由北向南和黄道相交的点称为降交点 升交点平均以每小时0.002 沿黄道西退,即每年沿黄道向西移动约19 21’。 升交点平均以每小时0.002o沿黄道西退,即每年沿黄道向西移动约19o21 。 约经过18.61年 升交点可在黄道上移动一周。由于升交点的西退, 约经过18.61年,升交点可在黄道上移动一周。由于升交点的西退,使得白道面 18.61 与天赤道面的交角发生变化。当升交点位于春分点时,此交角达最大(23o27’+ 与天赤道面的交角发生变化。当升交点位于春分点时,此交角达最大( 27 + 09’=28 36’);而当升交点位于秋分点时,为最小( );而当升交点位于秋分点时 09’=18 18’) 5o09 =28o36 );而当升交点位于秋分点时,为最小(23o 27 ’ -5o09 =18o18 ) (四)赤纬、时角和天顶距 赤纬、 从天赤道沿着天体的时圈至天体所张的角度称为该天体的赤纬 赤纬, 1.赤纬 从天赤道沿着天体的时圈至天体所张的角度称为该天体的赤纬, 常用δ表示。以天赤道为赤纬0 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分别从0 常用δ表示。以天赤道为赤纬0o,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分别从0o到90o。 2.时角 观测者所在的天子午圈与天体时圈在天赤道上所张的角度称为 时角。时角是沿着天赤道由观测者的天子午圈向西量至天体时圈,可从0 时角。时角是沿着天赤道由观测者的天子午圈向西量至天体时圈,可从0o到 当天体上中天时,时角为0 当天体下中天时,时角为180 360o。当天体上中天时,时角为0o ;当天体下中天时,时角为180o。 在天体方位圈上,天体与天顶之间所张的角度称为天顶距 天顶距。 3.天顶距 在天体方位圈上,天体与天顶之间所张的角度称为天顶距。它 由天顶起算, 量到180 由天顶起算,由0o量到180o。
潮 汐
第一节 潮汐现象及其成因 主要内容
• 一、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 • 二、潮汐现象 • 三、引潮力及潮汐成因
一、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
• • (一)天球 如图所示,天球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以无限长为半径, 如图所示,天球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以无限长为半径,内表面分布着 各种各样天体的球面。这是一个假想的圆球。因为天体离地球都很遥远,人 各种各样天体的球面。这是一个假想的圆球。因为天体离地球都很遥远, 的眼睛无法区别它们的远近,只能根据它们的方向来定位,于是, 的眼睛无法区别它们的远近,只能根据它们的方向来定位,于是,所有天体 在天球上的位置就是它们沿视线方向在天球内表面的投影。 在天球上的位置就是它们沿视线方向在天球内表面的投影。 天球上的天轴指的是将地轴无限延长所得到的一根假想的轴。 天球上的天轴指的是将地轴无限延长所得到的一根假想的轴。天轴与天 球的交点叫天极 和地球上北极所对应的那一点叫北天极 或天球北极; 天极, 北天极, 球的交点叫天极,和地球上北极所对应的那一点叫北天极,或天球北极;和 地球上南极对应的那一点叫南天极 或天球南极。 南天极, 地球上南极对应的那一点叫南天极,或天球南极。若将观测点的铅垂直线无 限延伸后也可与天球交于两点,向上与天球的交点称为天顶 天顶, 限延伸后也可与天球交于两点,向上与天球的交点称为天顶,而向下延伸与 天球的交点,称为天底 天底。 天球的交点,称为天底。 在天球上,以地心为圆心,通过天极和天顶所作的大圆圈叫做天子午圈; 在天球上,以地心为圆心,通过天极和天顶所作的大圆圈叫做天子午圈; 天子午圈 通过天极和天体所作的大圆圈叫做天体时圈 通过天顶、 天体时圈; 通过天极和天体所作的大圆圈叫做天体时圈;通过天顶、天底和天体的大圆 天体方位圈。 圈称为天体方位圈 圈称为天体方位圈。 天体通过天子午圈叫中天 由于地球作周日旋转, 中天。 天体通过天子午圈叫中天。由于地球作周日旋转,每个天体一昼夜内有 两次中天,即天体的时圈在一昼夜内有两次与天子午圈重叠。 两次中天,即天体的时圈在一昼夜内有两次与天子午圈重叠。天体靠近天顶 上中天, 下中天。 时叫上中天 靠近天底时称下中天 时叫上中天,靠近天底时称下中天。
•
•
一个平太阴日≈ 一个平太阴日≈24h50min
二、潮汐现象
1、潮汐过程线
高潮、平潮、低潮、停潮、涨潮历时、落潮 平潮、低潮、停潮、涨潮历时、 平潮 历时、潮差、落潮潮差、 历时、潮差、落潮潮差、涨潮潮差
2、潮汐类型
潮汐现象中的一些术语和示意图
海港或海滩地带由于涨潮而使水位不断升高,达到一定高度后, 海港或海滩地带由于涨潮而使水位不断升高, 达到一定高度后, 水位短时 间内不涨也不退,这种现象称为平潮 平潮的中间时,就是高潮时 参见图) 平潮, 高潮时( 间内不涨也不退,这种现象称为平潮, 平潮的中间时,就是高潮时(参见图)。平 潮时间一般很短,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 潮时间一般很短,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 平潮时过后水位开始下降,这时,退潮开始了, 平潮时过后水位开始下降,这时, 退潮开始了 ,水位退到最低的时候和平 潮情况相似,也发生水位不退不涨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停潮 停潮。 潮情况相似,也发生水位不退不涨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停潮。停潮的中间时就 低潮时,停潮过后,水位又开始上涨了。如此周而复始地运动着。 是低潮时,停潮过后,水位又开始上涨了。如此周而复始地运动着。 从低潮时到高潮时这一段时间间隔叫做涨潮时 涨潮时, 从低潮时到高潮时这一段时间间隔叫做涨潮时 ,从高潮时到低潮时的时间 间隔则称为落潮时 涨潮时和落潮时在许多地方并不一样长。 落潮时, 间隔则称为落潮时,涨潮时和落潮时在许多地方并不一样长。 高潮高。 海面上涨到最高位置时的高度称高潮高 下到最低位置时的高度叫做低潮 海面上涨到最高位置时的高度称高潮高。 下到最低位置时的高度叫做 低潮 相邻的高潮高与低潮高之差叫做潮差 潮差各地不同, 潮差, 高,相邻的高潮高与低潮高之差叫做潮差,潮差各地不同,就是同一地方的潮差 每天也不相同,并有着周期性的变化。总之,潮汐现象不论在潮时、 每天也不相同,并有着周期性的变化。总之,潮汐现象不论在潮时、潮高与潮差 都有周期性的变化。 都有周期性的变化。 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是沿着某一面作上下振动,这个面就叫平均海面 平均海面, 海面周期性的升降 ,是沿着某一面作上下振动 ,这个面就叫平均海面 ,它 是由长期观测记录算出来的。海图深度基准面或陆上高度计算, 是由长期观测记录算出来的。海图深度基准面或陆上高度计算,都根据平均海面 来确定。 来确定。 潮高,是从潮高基准面算起的。潮高基准面一般与海图深度基准面相同, 潮高基准面算起的 海图深度基准面相同 潮高 ,是从 潮高基准面 算起的 。潮高基准面一般与海图深度基准面相同, 某时某地潮高加上当地海图水深便得某地某时实际水深,但是, 某时某地潮高加上当地海图水深便得某地某时实际水深,但是,目前有些港口的 海图深度基准面与潮高基准面不尽一致,还有些港口当地习惯基准面( 海图深度基准面与潮高基准面不尽一致,还有些港口当地习惯基准面(如水尺零 与潮高基准面也不尽一致,因此,在计算水深或使用潮汐表时应注意订正。 点)与潮高基准面也不尽一致,因此,在计算水深或使用潮汐表时应注意订正。 潮汐的周期变化大体有三种类型(参见图) 潮汐的周期变化大体有三种类型(参见图)
→A),此视运动轨道即为黄道。 (相应为A→B →C →D →E →A),此视运动轨道即为黄道。黄道面 相应为A→B 与天赤道面的交角为23 27’。 与天赤道面的交角为23o27 。 3.白道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结果使得月球在天球上也有一
个视运动的轨道,这个轨道称为白道。 个视运动的轨道,这个轨道称为白道。此视运动轨道并非指月球绕 地球公转的真正轨道(椭圆形) 地球公转的真正轨道(椭圆形),而是指月球公转过程中在天球上的 投影点(从地球上看)连成的圆形轨道。 投影点(从地球上看)连成的圆形轨道。白道面与黄道面的平均交角 09’。 为5o09 。
全日潮 如图中之(a) 在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a), 如图中之(a),在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南海有许多地点 的潮汐属全日潮类型,其中北部湾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全日潮海区之一。 的潮汐属全日潮类型,其中北部湾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全日潮海区之一。 半日潮 如图中之(b) 在一个太阴日内(24小时50 (b)。 (24小时50分 有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 如图中之(b)。在一个太阴日内(24小时50分)有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前一 个高潮时到下一个高潮时时间间隔, 个高潮时到下一个高潮时时间间隔,以及前一个低潮时到下一个低潮时的时间间 都是十二小时二十五分, 隔,都是十二小时二十五分,同时从高潮到低潮和从低潮到高潮的时间间隔几乎 相等。 相等。 混合潮 混合潮可分为不正规半日湖和不正规全日期两种。图中的(c) (c)为不正规半日 混合潮可分为不正规半日湖和不正规全日期两种。图中的(c)为不正规半日 潮过程线,这种潮汐一般说来在一个月中,大多数日子里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 潮过程线,这种潮汐一般说来在一个月中,大多数日子里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 但在一日内相邻的两个高潮或低潮的潮高相差很大,涨潮时和落潮对也不等。 但在一日内相邻的两个高潮或低潮的潮高相差很大,涨潮时和落潮对也不等。我 省的不少地方,比如核电站所处的大亚湾,就属于不正规半日潮。 省的不少地方,比如核电站所处的大亚湾,就属于不正规半日潮。 潮汐变化除一日和半日周期外,还有半月的周期变化, 潮汐变化除一日和半日周期外,还有半月的周期变化,在半个月中有一次大 涨潮涨得很高,退潮也退得很低,这是因为日、 潮,涨潮涨得很高,退潮也退得很低,这是因为日、地、月的相对位置具有半月 周期的缘故。经过长期的观测,就还会发现,潮汐还有一年周期及18.6 18.6年的长周 周期的缘故。经过长期的观测,就还会发现,潮汐还有一年周期及18.6年的长周 期变化。 期变化。 潮差每日不同,从潮汐过程线可以看出,在半日潮的地方, ”“望 潮差每日不同,从潮汐过程线可以看出,在半日潮的地方,“朔”“望”后 的两三天潮差最大,这个时候的潮差叫大潮差,反之在上、下弦附近, 的两三天潮差最大,这个时候的潮差叫大潮差,反之在上、下弦附近,就有小潮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