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2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 培养学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
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实质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产生背景。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引导学生思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产生背景。
2. 新课导入: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与拓展:总结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要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研究。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遗传学基础知识。
2. 课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3. 案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的实际案例。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通过动画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让学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问题。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2.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遗传定律的核心要点,明确学习目标。
3.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拓展到其他领域,如医学、农业等,提高学生的学科认同感。
4.反馈评价: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逐步理解遗传定律的本质。
3.加强对遗传概率计算和基因图谱分析的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4.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遗传学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科认同感。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遗传现象,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如遗传病传递规律、农作物杂交育种等,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提出解决方案。
3.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b.对于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分析,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5.拓展学科视野,提高应用能力:
a.介绍遗传学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让学生认识到遗传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b.结合实际案例,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遗传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对于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6.评价与反馈:
a.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我将在课堂上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如生物多样性的实例、遗传变异现象等,将抽象的基因组合定律具体化、形象化。同时,结合生活实例,如“为什么我们会有不同的眼睛颜色?”等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高中生物学科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章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基因在生物体中的组合规律,为深入探究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激发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兴趣,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一遗传学基本原理。本案例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实用性为导向,让学生在探究中感悟科学的力量,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因在生物体中的组合规律。
2.学会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释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现象。
3.掌握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基因分离和组合规律进行遗传推断。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熟练使用生物学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生命科学的热情。
高中生物_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首先以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复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内容、分离定律以及孟德尔豌豆实验的探究思路:假说—演绎法。
接着提出问题: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两对相对性状共同遗传时有何规律?从而引入新课: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学习。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本节内容是在前一节知识基础上的深入,复习前面的知识要点,降低了这节课的知识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再次学习孟德尔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新课展开(1)观察实验现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3-10和“积极思维——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相关内容后,请学生尝试叙述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在阅读和观看的同时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提出问题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我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回答:①为什么F1全是黄色圆粒?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到黄色和圆粒这两个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②在上述遗传分析图解中,写出F2中各种类型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F1自交,为什么F2会出现9:3:3:1的性状比例比?若单独考虑每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那么,在F2中性状分离比是多少?每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也遵循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黄色圆粒性状,子二代却增加了不同于亲本的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新性状?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将两对性状分别进行分析,并借助多媒体展示每一性状的分离结果。
使学生在性状水平上认识到自由组合现象。
同时训练学生处理、运用数据信息的能力,更加深刻地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的解释和验证鼓励学生根据已知的性状分离的原因,猜测并得出自由组合现象原因的假设“性状的组合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了自由组合”。
接着请学生自由阅读课本第39页“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边阅读边思考以下问题:①孟德尔是怎样解释自由组合现象的?②雌雄配子的类型有哪些,数量有什么特点?③配子的组合形式有哪些,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有多少,数量上有什么特点?阅读思考完成后,我在多媒体上展示结果并讲解。
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
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的重要原理。
2.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3.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回顾前期所学的基础遗传学知识,引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和重要性。
2.理论讲解(30分钟)首先,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解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重组的机制,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对其联合遗传的影响。
进一步,介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和证据。
3.经典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经典案例进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分析。
选取经典的果蝇实验,利用显性遗传基因的特点,进行交配实验,观察后代基因型的组合情况,进一步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选择适合的模式生物,设计实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利用近交和自交等育种方法,观察并记录后代基因型组合情况。
收集数据后,学生进行数据处理,统计不同基因型的出现频率,并绘制柱状图或表格,通过对比不同基因型的比例,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5.总结和展示(10分钟)学生汇总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展示实验进展和结果,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工具1.讲台和黑板。
2.PPT演示。
3.经典案例材料。
4.实验器材和模式生物。
五、教学评价1.学生实验报告和数据处理的完成情况。
2.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学生在讨论和总结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其他的遗传学原理和定律。
2.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遗传学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和竞赛,拓宽遗传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学会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遗传现象;(3)能够设计遗传实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遗传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3)学会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遗传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人类健康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3)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2. 教学难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推理过程;(2)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1. 教材:《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相关章节;2. 实验材料:豌豆、果蝇等遗传实验材料;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孟德尔的遗传定律;(2)引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学生分析实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3. 课堂讲解:(1)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推理过程;(2)通过实例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2)各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5. 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2)学生设计遗传实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课堂问答;(2)课后作业;(3)遗传实验设计及分析。
2. 评价内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与应用;(2)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能力;(3)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反馈与改进:根据教学评价结果,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1)通过分析具体遗传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培养学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教案【篇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纳雍四中李能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识记:(1)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理解:(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情感目标1.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所揭示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教育。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解决方法(1)强调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四种配子的原因。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2)通过染色体上标有有关基因的减数分裂图解,强调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画有关基因的细胞图。
(4)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习题。
教学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解决方法(1)运用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重组而自由组合的情况。
(2)画有关基因的细胞图。
(3)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习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教师用直观教学、与学生讨论探究、归纳推理相结合。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我们伟大的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通过苦苦8年的碗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遗传两个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两大定律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优生优育,现在培养出了高产的水稻、玉米等,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福音。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认识自由组合现象,理解性状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过程和实质。
(2)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孟德尔解释遗传规律的过程,是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通过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了解孟德尔对科学孜孜不倦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探究过程。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和实质。
(3)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相关教学工具,挂图,剪贴画,示例事物,有条件的可考虑PPT、视频短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延伸:孟德尔的思考,扩展到两对相对性状的试验2.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板书:展示孟德尔试验的过程及结果。
提问:(1)如何判断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黄色、圆粒为显性(2)两对形状的遗传是否还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符合(3)新的形状是如何出现的?性状发生了重组→(4).重组是如何发生的?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从实验表面结果发现关键问题的能力。
解释实验结果得出的推断及问题,带着问题4进入下一部分。
3. 对实验结果的假设和分析讲解+板书:孟德尔的假设,以及运用该假设对实验结果的解释P、F1的结果。
提示:提醒学生注意基因型的正确写法,等位基因成对写在一起。
提问:假设如何解释F2代?板书+设疑:F2代4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模版。
引导学生进入F2代基因分离和组合的过程分析。
讨论+学生活动:(1)F1代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数量?(2).这些配子有多少个组合?(3).这些组合有多少种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每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又是多少?要求学生动手填写棋盘和计算,掌握综合处理数据的方法。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案
第一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案学习目标: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 2.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教材梳理]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过程与结果 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F1黄色圆粒↓⊗ F2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比例:9 ∶ 3 ∶ 3 ∶1 2.分析 (1)两对相对性状粒色:黄色与绿色粒形:圆粒与皱粒 (2)显性性状粒色:黄色粒形:圆粒隐性性状粒色:绿色粒形:皱粒 (3)F2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粒色:黄色∶绿色=3∶1粒形:圆粒∶皱粒=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填写对应个体基因型的组成 , 1.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黄色圆粒→YR,绿色皱粒→yr。
2.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类型:YR∶Yr∶yR∶yr 比例:1 ∶ 1 ∶ 1∶ 1 3.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1)配子结合方式:16种。
(2)基因结合类型:9种。
(3)F2的表现型:4种。
4.F2中各种性状表现对应的基因组成类型 (1)双显型:黄色圆粒:YYRR、YYRr、YyRR、YyRr。
(2)一显一隐型:黄色皱粒:YYrr、Yyrr。
绿色圆粒:yyRR、yyRr。
(3)双隐型:绿色皱粒:yyrr。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遗传图解3.由测交后代的基因组成及比例可推知 (1)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1∶1∶1∶1。
(2)杂种子一代的基因组成:YyRr。
4.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 (1)F1产生4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2)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了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一个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第二节基因的自组合定律【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基因的自组合定律》是孟德尔再次用此研究思路研究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
《基因的自组合定律》的第1课时,学生学习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以及对自组合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而基因的自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在第二课时学习。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的分离定律,知道孟德尔是通过对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的研究,揭示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解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基因的自组合现象理解对自组合现象的验证 2、能力目标:运用“棋盘法”进行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分析通过自组合规律在实践上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组合规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3、情感目标:关注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教学重点】对自组合现象的解释及验证体会孟德尔的研究思路【教学难点】分析F1代形成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分析F2代的表现型、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回顾,引出核心问题:生:观看课件,回忆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的研究思路师:提出核心问题:分析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现象解决问题——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活动1、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现象师:课件介绍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 2、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师:课件介绍孟德尔对遗传试验现象的解释重点讲解:①、F1代形成的4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课件:F1代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几率均等,F2代有16种结合方式在棋盘格中归纳:F2代的表现型、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
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遗传学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通过这些练习,希望能够提高你们对遗传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期待你们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将会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提供反馈,帮助你们不断提升。
4.能够运用遗传图谱分析基因组合关系,培养学生对遗传学实验数据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设计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遗传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基因组合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作用。
采用讲解、举例、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内涵和计算方法。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3.案例分析,突破难点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遗传学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遗传图谱分析基因组合与连锁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突破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设计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教学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提问学生:如果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2、讲授新课(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展示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
让学生观察实验数据,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① F2 中出现了几种表现型?它们的比例是多少?②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相比,有什么不同?(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引导学生根据分离定律,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讲解孟德尔提出的假说: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 F1 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③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4 种,且数量相等。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介绍测交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理解测交实验是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学业记录
课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姓名
一、探究一:应用性状组合培育新品种
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培育出豌豆的新品种
理论依据相对性状分离,非相对性状自由组合
材料介绍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
实验设计
可以参考:
1能否采用亲本自交方法?为什么?
2子一代是显性性状,是否具有两个亲本的基因?
3让隐性基因表现出来,完成受精作用的两个配子的基因条件是
什么?
设计方案的表示方法供选如下(可另用其它方法)
1用文字叙述
2用图解:如
P
F1×等符号
在下面完成你的设计方案
黄绿
二、探究二如何解释自由组合现象及比例
F1配子
根据上表统计分析完成下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1课时》教案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对遗传现象的分析和训练,掌握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假说——实验验证——理论。
(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遗传现象,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推理精神。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遗传学中的概率计算、遗传育种、家族遗传病分析等遗传学问题。
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3)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遗传学问题。
三、教学方法1.化繁为简:通过染色体上标有有关基因的减数分裂图解,强调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能用分离定律解答的尽量用分离定律解答;2.定点突破:要抓住隐性性状实施突破;3.掌握规律:熟悉各种比例关系,并整理归类,能进行比例的变换,如某个体占3/8,可直接变换为3∶3∶1∶1的比例关系。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1)复习回忆所学内容,如减数分裂、生殖、发育、基因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
(2)注意联系前面学过的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和解释,来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3)加强对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前面学过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相关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图、豌豆花示意图、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纳雍四中能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识记:(1)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理解:(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情感目标1.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所揭示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教育。
2.养成实事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解决方法(1)强调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四种配子的原因。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2)通过染色体上标有有关基因的减数分裂图解,强调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画有关基因的细胞图。
(4)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习题。
教学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解决方法(1)运用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重组而自由组合的情况。
(2)画有关基因的细胞图。
(3)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习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教师用直观教学、与学生讨论探究、归纳推理相结合。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导语:我们伟大的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通过苦苦8年的碗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遗传两个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两大定律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优生优育,现在培养出了高产的水稻、玉米等,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福音。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以下几个问题:提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回答:基因分离定律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于遗传给后代。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孟德尔的另外两个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①豌豆粒色试验②豌豆粒形试验P黄色X绿色P圆形X皱形↓↓F1黄色F1圆形F2F2(回答:①F1黄色豌豆自交产生两种表现型:黄色和绿色,比例为:3:1。
②F1圆形豌豆自交产生F2有两种类型:圆粒和皱粒,比例为3:1。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展示课件)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是在完成了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后得出的。
那么,豌豆的相对性状很多,如果同一植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纯合亲本性状,如:豌豆的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我们将同时具有黄色、圆粒两种性状的纯亲本植株和具有绿色、皱粒两种性状的纯亲本植株放到一起来研究它们杂交后的情况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它是否还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呢?于是,孟德尔就又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试验的过程是这样的:孟德尔选用了豌豆的粒色和粒形这样两个性状来进行杂交,即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都是黄色圆粒的。
以后,孟德尔又让F1植株进行自交,产生F2中,不仅出现了亲代原有的性状——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产生了新组合的性状——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在所结的556粒种子中,有黄色圆粒的315粒、绿色圆粒的108粒、黄色皱粒的101粒、绿色皱粒32粒。
这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3: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样的结果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组织学习小组讨论,并分析问题,指定小组长回答问题。
)提问:这一试验结果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方法:从一对性状(粒色、粒形)入手,看实验结果是否符合分离规律:粒色:黄色:315+101=416绿色:108 +32=140 黄色:绿色接近于3:1粒形:圆粒:315+108=423 皱粒:101 +32=133 圆粒:皱粒接近于3:1(回答:由此可见,从一对性状的角度去衡量这一试验是符合分离定律的。
)提问:新组合的性状是如何产生的呢?(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对上述遗传实验的分析,在F2不仅出现了与亲本性状相同的后代,而且出现了两个新组合的形状: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并且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接近3:1。
这说明什么问题?(回答:这表明在F1形成配子后,配子在组合上发生了自由配对的现象。
)讲述:对,这表明两对性状在共同的遗传过程中性状分离和等位基因的分离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的。
由于一对性状的分离是随机的、独立的,那么,两对性状在遗传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随机组合。
从实验结果来看,在F2中:粒色:黄色:3/4 粒形:圆形:3/4绿色:1/4 皱形:1/4也就是说,在3/4的黄色种子中,其中应该有3/4是圆粒的,1/4是皱粒的;在1/4的绿色种子中,应该有3/4是圆粒的,1/4是皱粒的。
反过来也一样,即在3/4的圆粒种子中,应该有3/4是黄色的;有1/4是绿色的。
在1/4的皱粒种子中,应该有3/4是黄色;1/4是绿色。
两对性状结合起来应该是556粒种子应出现的性状黄色圆粒:3/4x3/4=9/16 556x9/16=313黄色皱粒:3/4xl/4=3/16 556x3/16=104绿色圆粒:1/4x3/4=3/16 556x3/16=104绿色皱粒:1/4xl/4=1/16 556xl/16=34杂交实验的结果也正是如此,在556粒种子中,黄色圆粒315粒,黄色皱粒101粒,绿色圆粒108粒,绿色皱粒32粒,正好接近:9/16:3/16:3/16:1/16,即:9:3:3:1。
根据以上分析,请同学们看书:P30以上数据表明……至P31第二自然段结束。
讲述:孟德尔假设豌豆的粒色和粒形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即黄色和绿色分别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和r控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提问:根据子一代的表现型,能否说明亲本的显隐性关系?(回答:由于子一代表现为黄色圆粒,说明亲本中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
)提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如何表示?(回答:纯种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YYRR;纯种绿色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提问:两个亲本产生配子的情况如何?F1的基因型是什么?(回答:根据减数分裂的原理,YYRR产生的配子为YR,yyrr产生的配子为yr。
F1的基因型为YyRr。
)提问:F1形成配子时,各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随机结合。
请同学们思考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几种?比例如何?(回答: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四种,即YR、Yr、yR、yr,比例为:1:l:l:1。
)讲述:关于杂种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是发生自由组合的根本原因,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F1产生配子的过程。
杂种F1(YyRr)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Y和y、R 和r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而不同对的等位基因之间随机组合在同一配子中,F1基因型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YR Yr yR yr1:1:1:1由于Y与R和r组合的几率相同,R与Y和y组合的几率也相同,所以四种配子的数量相同。
提问:杂种F1形成配子后,受精时雌雄配子是如何随机组合的?请同学们思考F1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多少种?(回答:结合方式有16种。
)提问:以上结合方式中;共有几种基因型、几种表现型?(回答:有九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表现型数量比接近于9:3:3:1。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问:什么是测交?这里应是谁和谁杂交?学生回答:让F1代和双隐性亲本回交,也就是F1代和绿色皱缩豌豆杂交。
教师强调:这是理论上推导的预期测交,即是按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能产生4种配子,它们的数目相等,而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故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请一位同学将上述情况用基因遗传图解表示。
(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五)解题思路1、先确定显性、隐性2、根据表现型初步确定基因组成3、根据上下代关系进一步确定基因型4、再据比例确定基因型5、多对等位基因一对一对考虑(六)经典题型1、鸡的腿有毛腿、光腿,冠有豌豆冠、单冠,两对性状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一只公鸡甲与两只母鸡乙和丙,这三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用甲与乙、丙分别进行杂交,它们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腿基因用F、f表示,冠用E、e表示,性状没有出现的表示不能出现)(1)甲×乙→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2)甲×丙→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公鸡甲的基因型是,公鸡乙的基因型是,公鸡丙的基因型是。
A.FFEE B.FFEe C.FfEe D.FfEE2、父本为YYRr,母本为YyRr,则F1中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yyrrB、YYRrC、YyRrD、YYrr3、将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黄色盘状南瓜,两对性状自由组合,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有30株白色盘状南瓜,预计F2中基因型为杂合体的株数为()A、120B、60C、30D、1804、豌豆黄圆(YyRr) ×某“X”杂交,后代表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比例为:3:3:1:1,某“X”基因型为:()5.有一种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两个有这种病的人(其他性状正常)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得白化病且软骨发育不全,第二个孩子全部性状正常。
假设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预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几率是()A.1/16 B.1/8 C.3/16 D.3/8盂德尔在完成了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以后,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进一步探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揭示出了遗传的第二个规律——自由组合定律。
(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