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2019年整理】历史中考复习知识梳理方法及策略
历史中考复习知识梳理方法及策略对于一年一度的中考复习,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这是我们老师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
从现在得到的信息看,今年中考历史涉及范围仍然很广,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重庆历史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一共涉及48课的内容,识记量大。
尤其是面对开卷考试这样的形势,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已不现实,但如果不记忆又无法适应考试,毕竟“记忆是理解的基础”。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避免学生手“懒”的弊病,尽可能让学生多记忆,力求复习收到实效。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学校都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复习方式、方法和策略。
历史中考复习一般分三轮,即基础知识梳理、专题复习、综合复习及练习。
第一轮基础知识梳理,安排八周时间,大概20课时。
每节课复习2-3课内容为宜,内容的选择,建议以主题或是相关联知识为依据。
专题复习大概安排三周时间,综合复习及练习安排两周时间。
今天,我在这里与大家交流的是如何进行三轮复习中的第一轮复习,即基础知识的梳理。
这个环节我们从本周开始,大概需要八周时间。
做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转变观念,纠正误区提及开卷考试,不少老师和学生都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开卷考就是翻书抄,答案在教材或资料中都能找到,因此就没必要记忆,抄得多就考得好。
所以,历史中考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其实我们都清楚,开卷考试并不是意味着要降低中考的要求和水平,更不是要弱化历史学科考试的功能。
与闭卷考试相比,它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正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要求。
但靠说教改变学生的观念,效果不会太好。
因此,在正式复习前,我们以开卷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一套中考试题,让学生对开卷考试有了直观的感受,认识到开卷考试绝不等于抄书比赛。
也会体会到,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考试时,头脑空空,思考空空,连抄书都无从下手,导致试题答案不准确,在规定时间无法完成试卷,更谈不上取得好成绩了。
2019中考历史学科初三复习计划
2019中考共同体历史学科初三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大纲为导向,以训练为主线,精心组织,夯实基础,面向全体,重点突破。
二、时间安排复习采取分阶段、分课时进行,为了使新旧知识能相互沟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而形成知识网络,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我们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复习的方法,复习分三轮进行:[第一轮复习](授完新课至第二次模拟考试约8周时间)以教材为主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复习形式为系统复习,重点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复习,做到章节过关、单元过关、打实基础、循序渐进、不留死角,并进行适当的模拟训练,保证复习效果。
[第二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至五月底约5周时间)为专题复习,重点加强综合知识的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渗透中招模拟练习。
重点解决第一阶段中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和综合应用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总揽教材、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整理消化,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抓住重点,加深理解,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
[第三轮复习](六月初至中考前约3周时间)以综合练习为主,考前指导与适应性训练相结合,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
三、复习方略第一,解读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新课标和中考考试评价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复习指导思想。
在复习教学中,我们按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进行复习。
复习课继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意识。
"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每堂课真正体现"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活起来,让历史人物站起来"这一教学理念。
做到"教学设计问题化,设计问题生活化,解决问题民主化,学习过程情感化、构建知识网络化。
2019年历史中考一轮复习计划
2019年历史学科一轮复习计划为了迎接2019年中考,让学生在中考中考取佳绩,再创辉煌。
我们历史组老师团结协作,研究课标与考纲,分析近年来中考的趋势及试题,制定应考策略,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一、指导思想服从学校统一安排,树立全局意识,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历史课程标准和河北省中考考纲为指针,立足教材,全面梳理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主干体系,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
结合学情, 精讲多练,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二、学情分析目前我们在校生有1100多人,与2018届学生相比,学生人数增加,但学生总体水平不太好。
通过上课发现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踏实,做题不够规范,不能按照老师要求的去做,不能做到序号化和对应作答。
今后在复习中,对历史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时刻关注,不放松、勤观察,高要求;对于弱科生,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特别是在年级前200名里面,但历史成绩没有达到有效分,今后应给予更多的帮助与辅导。
针对学困生,还要关心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爱,从而督促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复习原则1、进一步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和河北省中考考纲,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近几年来中考题布局基本稳定,但2018年中考题体型与以往相比稍微有变化。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应准确地把握中考历史考试的范围和内容,二要把握各个中考试题的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从而减少复习的盲目性。
2、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我们历史组定于每周二下午第三节为历史组教研活动时间,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和初三历史组微信群这个平台(谁有问题随时在微信群进行发布,我们随时进行交流),做好同科教师之间定时与不定时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备考策略1、系统复习,夯实基础我们的第一轮复习是在课本复习为主的前提下,配合《三年模拟两年中考》试题,有针对性的复习。
课本内容包括历史八上、八下、九上(从13课开始)、九下全部内容。
谈谈2019年深圳中考历史的备考策略
谈谈2019年深圳中考历史的备考策略一、构建思维导图,理清历史线索中考历史共包含六本教材的内容,所囊括的重要知识点非常之多,以中国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主。
每一本教材可以提炼出一条或两条线索,按照时序分设单元,在单元的框架下设课,在每课中设子目。
二、关注社会热点,联系历史知识历史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读史知人论世,即通过对过去史实的认知,分析现实的形势,可以预料未来的趋势。
因此,贴近生活,贴近热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实现古为今用,知今鉴古的重要途径。
三、结合古今中外,探知整体历史历史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历史的联系往往是多方面的和深远的。
探究历史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能建构起系统的知识体系。
因此,我们在历史学习中要尽量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探究,也要认识到世界某一时期产生的重大变化会深刻影响到中国。
四、收集珍贵史料,解读真实寓意在中考试题中,选择题和材料题多为“提供材料、设置情境、考察能力”,这样比较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其中的材料就常有图像、图表、新闻图片、数据等。
五、研读考试大纲,提高解题能力历史考纲力图准确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明确规定了历史考试的基本目标、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考试的形式和试卷结构、试题的命题原则以及解题答题的思路规范等等。
六、揣摩真题含意,提高复习效率根据以往经验,结合考试大纲,认真揣摩前两年的试卷,找出试题的大致类型,更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从中研究出解答技巧和方法,积累答题的技能。
在今后的复习中,我们应该本着“以本为本”的宗旨,结合考试大纲,紧扣教材内容,合理安排复习进度,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圆满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9年中考历史备考提分方案
2019年中考历史备考提分方案中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是一锤定音的考试。
为了积极备战2017年中考,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学生中考成绩稳中有升,使历史复习做到有章可循,根据上级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要求,我制定如下复习计划:一、复习方略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历史中考的方向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的范围要求、内容要求,对照教科书,逐个板块、逐个单元、逐个知识点落实知识点。
2、仔细研究教材,落实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分析问题的依据,是理解、思考问题的依托,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为了更有效地记忆、掌握基础和主干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继续采用构建知识网络和线索的方法,教会学生全面系统地阅读教科书,熟练使用教科书中提供的目录和大事年表,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与对比等。
3、融会贯通,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在复习时应对教科书融会贯通,要重视整合专题知识,突出重点,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适当打破单元、课之间的界限,做到将基础知识“联线串珠”。
如八上第一、二单元可合二为一,把三条历史线索用一个知识网络图来进行讲解,学生理解的会更深刻。
另外,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史与世界史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复习时应尽可能地将中外历史知识相结合,相互呼应联系,做到复习中国历史时,把历史现象、事件置于整个世界背景之下;复习世界历史时,把教科书中的中外历史知识有机地整合,这样在解题时就能触类旁通。
复习时应该注意加强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逐步形成较为整体的历史观来观察历史现象,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如2018年河北中考第30题等。
4、分析历年试卷,把握复习方向结合中考试题复习。
对照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仔细推敲中考试题是如何贯彻中考意图的,考试说明中提出的不同层次的要求,是如何把握、操作的?通过研究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中考考查重点、难点。
细谈2019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细谈2019中考历史复习策略细谈2019 复习策略解读新政”死知识”将逐渐淡出纵观近3年的重庆中考历史试题,都体现了对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
考查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重庆命制的根本导向和历史教学评价的根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围绕这四项关键能力,中考试题进行了精心设计。
直白、单纯考查历史识记性题目将逐渐从中考中淡出,试题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重庆中考历史试题,力图全面地落实新课程理念,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
历史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课标中有明确要求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重要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
试题多是围绕主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发现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得出结论这些基本能力,考查对知识的整合、迁移、概括、归纳能力的运用。
重庆中考试题充分运用新颖的历史材料为依托考查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即先有材料和依据,再有事实,最后才有结论。
另外,中考历史一方面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试题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另一方面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列入评价标准中,在答案中预设价值观的内容,在理性爱国、民族团结、民主法治、和平发展、深化改革、制度创新方面,发掘价值观方面进行考查。
反映时代和生活是中考命题的源泉,历史试题不是单一地考查学科知识点,而是常将时政热点与历史知识相结合考查,或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引入基础知识。
复习策略梳理线索提高思维水平实现班级成绩整体提升、高分突破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复习效率。
● 梳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
具体来说,一是要以历史的发展为线索,串联知识。
可以依据重要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串联知识;二是抓住主干知识,举一反三;三是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俯瞰知识。
2019中考历史复习策略中考历史得高分的技巧
2019 中考历史复习策略中考历史得高分的技巧今日距离 2019 年中考还有不到50 天,中考考生都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复习冲刺,毕竟一分之差就落下几百,甚至几千的排名,竞争是很残忍的,不可以不以为然。
下边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采集对于中考历史得高分的技巧,欢迎借鉴参照。
1、立足基础中考历史主要观察的是基本知识和骨干知识,所以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大大减少翻书的时间,提升做题效率。
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历史基础知识点归入完好的知识系统中,建立一个条理清楚的知识网络。
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建立历史知识网络系统,在复习历史知识这方面是很有必需的。
这样既能够稳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又能够加深对整体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答题的规范性。
2、关注热门、联系历史知识不是只有政治需要关注时势,历史也要关注热门事件。
由于中考开卷试卷题型灵活,切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特别是现在的时政热门,所以要求考生能够将历史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达到实质联系状况,要做到学致使用。
在复习的时候能够关注社会热门,利用热门联合教材的知识内容,进一步理解历史问题和现实意义的联系,为中考做题的时候供给一份保障。
3、加强解题技巧历史的复习任务重时间紧,并且课时又少,对于考生来说是不行能进行大批地刷题。
这要求我们联合基础,精心精选习题,并依据中考题型进行专项复习。
资料题是历史试卷里比较难做的题型,好多考生都会在这里失分。
针对这类状况,我们要仔细阅读完资料,理解判断问题所观察的知识点,并联系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环绕问题要求去规范答题。
中考历史是慢工出细活的大工程,需要仔细和耐心,要学会掌握大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只有所有联系在一同看,才会真的理解那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有关文章:1.2019 年中考冲刺 :历史复习方法2.2019 中考倒计时 :历史复习的小技巧3.2019 中考政治复习策略中考政治得高分的技巧4.2019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中考语文得高分的技巧5.2019 中考考生怎样有效率复习,提升中考成绩的三个复习方法。
2019中考历史复习:浅谈历史备考复习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2019中考浅谈历史备考复习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考迫在眉睫,到了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复习得法,就是育活一片林, 要想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备考复习就必须给力、給势,还要给策。
那么如何给策,给什么策?这是每位毕业班老师共同面临的大课题。
下面就我们在备考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各位专家、老师分享,并恳请大家斧正。
问题一:历史知识点零碎、内容多、掌握起来容易混淆而又容易遗忘。
对策1. 知识梳理依据课程标准,以教材为本,力求突出重点。
中考试题着重关注的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复习时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是第一要务,基础知识的梳理必须依据课标,以标定考,以教材为根本,紧紧围绕课标抓住历史主干知识点。
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梳理时必须突出重点、考点。
要求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要点(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影响等)识记一定要熟练。
平时重理解,考前重记忆,只有准确识记,答题时才能信手拈来。
有道是:“高楼万丈因平地而起!”,只要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的基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对策2.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构建历史年代尺、历史思维导图等方式,讲清历史脉络。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时,总是觉得知识点过零过散容易混,因此我们就着手对主干知识进行分解重组,打破教材中国界的局限,把古今中外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进行比较、综合、画出轮廓、拉出线条。
以免同学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点而不知线、面、体。
因此在复习中我们要力求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专题,用多样的比较视角,理清知识脉络,将同一专题的知识网格化,让学生将历史知识前后上下,东西南北贯通起来,从而了解人类历史全貌,只有这样学生复习的历史知识才不易遗忘。
例如:复习美国历史时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将美国的历史梳理成以下一条线索: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美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一战中的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中的美国→二战后的美国。
又如:复习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可用历史年代尺表示。
2019中考历史三轮复习策略指导篇
2019中考历史三轮复习策略指导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中考历史三轮复习策略指导篇考查的内容,既有中国史、世界史、乡土史,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复习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同时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首先教师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认真研讨,了解近三年的考试状况,明确中考的内容、动向及考试类型的变化。
一轮复习:系统复习。
复习的第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课本是复习备考的依据,但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
明确复习的要点、难点、疑点,以读、议、练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及时思考自查,找出自身的弱点和肓点,为系统理顺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基本线索提供了依据。
如中国近代西方侵略的重点事件可归类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引导学生分别从每次战争爆发的背景、条约的内容、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及其结果等方面进行纵横分析比较,归纳出战争及条约不同、相同之处,延伸世界的发展与中国的关系;而中国近代化探索务必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针对中国近代化探索问题的理解,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可根据相关的图片或史料分析出中国近代探索相关的事件名称、背景、内容、影响、特点及其它们之间联系与不同之处等等。
通过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近代化的探索全过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引起了中国人民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人民开始了抗争与探索”,说明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因果关系。
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挖掘出事件之间的规律,对学生理解、归纳、概括问题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二轮复习:专题归类。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还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
第二阶段,老师把第一轮复习的知识分类以专题形式进行归纳总结,纵横串联,分析比较对照,突出事件的相同点、突破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形成网络。
2019年历史中考复习策略
3.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历史思维,创造性地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的历史时序、历史解释、历 史理解、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首先答项目和解答对象。行文力求语句简炼, 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书写规范。
最后,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实现历史与现实,理论 和现实结合。
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1、单选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 仔细审题,看清题干和选项,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去伪 存真。首先读懂明白题目问什么,其次,分析选项直选或排除错 误选项,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2、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及利用有关历史知识分 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首先读材料或图表(包括出处),要 弄清该阅读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和材料的中心思想。然 后要注意审题,抓住关键,弄清限制条件。再根据提问结合材料 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分析题常见的考查方法有:①回 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②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或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③归纳材料的主题或论点; ④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 ⑤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⑥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维护了专制中央集 权国家的统治,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多民族国家统一。
(3)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人 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阶段:(6月上旬)综合复习
这一阶段首先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要弄清是什么,理解为什么,明白预示着什 么,然后联系实际进行运用。 其次,要强化训练,提高应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解题技巧,有目的地分类地典型的精选训练,注 重基础知识,又要注重能力的提高与情感的渗透,特别是要 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019年中招历史复习计划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回顾以往中考历史的复习工作,有得有失,在强调新课程理念,注重考察学生能力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呢?下面我结合今年的历史复习工作,和大家谈谈我的复习计划。
一、系统复习,夯实基础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复习进度、教学案的编写、周练的安排,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
时间大约在2月26-5月13日左右,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此阶段约占了整个复习阶段的一大半时间,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时间是在5月14日-5月27日,将六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题目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形成能力。
第三阶段是查漏补缺。
模拟测试,时间大约在5月27日——中考,根据列次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历史复习内容较多,一共考六本书,但课时少,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
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和习题两部分,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
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抓住重点,加强训练六本书的内容很多,在复习时教师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侧重点,重点是什么呢?就是《历史考试说明》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时这部分内容要强化。
此外,我们认为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
2019中考历史该如何学习呢?
2019中考历史该如何学习呢?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怎样考试:经过紧张而又艰苦的几个月的复习准备后,同学们将要走进考场,实现自己的愿望。
但是能否将自己的实际水平如实地在考卷上全面正确地反映出来,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外,学生还应掌握应考的一些策略和技巧。
一、浏览全卷,把握全貌充分利用好考前10多分钟,通读全卷,了解共有几页、试题类型、难易程度,对完成整卷自己所需的时间作一下估计,如果估计比较乐观,答题时更要谨慎,因为有些题目看上很简单,其实是命题人设置了陷阱。
如果估计不太乐观,那要沉着对待,因为短时间一瞥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如果由此失去信心,就等于给自己设置障碍,减少成功的机会。
二、仔细审题,先易后难审题是答题的必要条件,既要看清题目的显性条件,又要注意字里行间的隐性条件,对每一个符号、数据、图表都要准确把握,然后联想已有的知识,识别题型,选择适当方法。
解题时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切忌长时间去思考一道难题,而使容易得分的题目没有时间去做,顾此失彼。
三、排除干扰,沉着冷静考试时的干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情绪干扰,由于过分紧张,焦虑而干扰对知识的回忆,本来熟悉的知识难于再现,出现思维障碍,甚至头脑中“一片空白”的现象,这时一定要平静下来,自我减压,使心态恢复正常。
二是思维定势干扰,如果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容易套用过去解答该类题型的方法,而忽略了题目间的差异。
有时最先想到的解法,尽管不适用,却总不愿抛开,妨碍他法的选择应用。
遇到这种情况时,应暂抛开此题,先做其他题目或换个角度思考,另作尝试,以求顺解。
四、仔细复查,按时交卷不要提前交卷,因为考试是在规定时间内的竞争,争着交卷,会降低思考的成熟程度,降低准确率。
复查要从多角度、多思路考虑,如觉得某些题解答不妥时,需要改动,必须反复推敲,确实有了正确方案,才可划去原答案。
若尚未成熟时,千万不要把原答案划掉,以免失去得分机会。
2019中考历史三轮复习技巧策略_中考历史
2019中考历史三轮复习技巧策略_中考历史2019三轮复习
一、要会看书。
中考历史内容广泛,涉及世界和中国的古、近、现代历史,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干巴巴的历史知识,不如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则事半功倍,这里要求的学生会看书,是融会贯通地看,而不是走马观花似地瞧:1.看标题,目的是为了寻找线索,了解每一课的结构;2.看标题的提示,寻找课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3.看课内和课后思考题,寻找答案或者从课内得到一些启示,同时还应该做到边看、边划、边问、边写,看内容,划知识点,找疑问,写出疑问来,这是对学生复习时的基本要求。
二、要善于归纳。
归纳是指将众多的或零散的历史知识,按其同类进行梳理,可长可短,并不一定非依赖老师。
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善于上面,归纳的好,条理清晰,弃繁就简,效果自然就不寻常。
这样全新的组合,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知识。
三、理清线索
要求学生在看书时,通过对课本的归类,理出课本内容的纵横线索,形成知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是整个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分阶段地整理知识网络。
如世界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美国霸权政策,关联很多国家和地区,跨时半个世纪,是重点内容,又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按大事线索,制作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的图示,就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要巧答题目
答题时审清题目很重要,避免粗心大意,过于紧张而顾此失彼,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同时注意规范化、时序化。
2019中考历史学习复习方法三轮思路
2019中考历史学习复习方法三轮思路2019中考历史学习复习方法三轮思路第一轮:巩固知识,夯实基础,系统复习。
1、紧扣课程标准、深研中考说明:进入备考阶段,学习内容和要求、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所要达到的能力,都与以往有所不同。
历史事件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教材的编撰也是有其经纬逻辑的。
要紧扣课程标准,把握历史复习导向;深研中考说明。
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历史事件脉络,通过对书本中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的学习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节编撰的用意。
2、重视标题,按章逐节。
历史学科讲究系统性和连贯性,要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纵向排列、横向比较、甚至逆向推导。
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找准该历史事件的位置作用、影响大小,从而有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
3、认真阅读,留心细节。
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
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
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
第二轮:整合知识,提升能力,专题复习。
这一阶段的复习要注意结合不能仅停留在基本问题上兜圈子,应深刻理解习题的实质,挖掘可变的因素,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并对其赋予新意的探索,通过变式提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增强解题能力。
复习中,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比较不同时期的或同一时期知识点的方法。
第三轮:综合知识,联系现实,考前模拟。
复习时,强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搞好热点专题复习。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人类自身发展并形成综合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做近几年的中考历史真题,同时配以模拟试题进行考前演练。
考前模拟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要限时、限量务必有效果出成绩。
2019中考初三历史备考方案的学习方法
2019中考初三历史备考方案的学习方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复习,取得理想的成绩,是我们本学期工作的核心。
下面是结合学生情况及历史复习工作,我们制定的复习计划。
一、分析学情,研究考情,把握方向:1、本届初共4个教学班,学生整体情况良好,但学习主动性不高,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3、阅读历年题,明确考试方向。
二、复习拟定分为三轮:第一轮:梳理教材,掌握基础知识。
要求:以课本为纲,辅以复习材料,按照“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的顺序,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措施:做好思想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强调本次考试的重要性,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营造学习的氛围。
解答学生提出的学习上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加强落实,在检测和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留知识疑点,对知识的把握达到“准、全、牢、熟”。
表扬先进,对学习懒惰和落后者常抓不懈。
第二轮:抓重点、难点,搞专题,提能力。
要求: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
本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打破教材体系,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培养能力,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由点到线、到面,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
在专题复习时还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措施: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通过列表、编写提纲等多种形式再次巩固。
注重扶优补差,设法缩小差距。
对“学困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层、个别补漏。
充分利用手边资料加以练习。
每月进行全级统一的“月考”,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公榜表扬,重视宣传工作。
第三轮: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做好考前辅导。
练习各种题型,加强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选典型题练习。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指导课件精选全文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走完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后一 步组织答案了。在组织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问什么答什么 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 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 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 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 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 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 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和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 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 设问离不开材料。
作用: 较侧重于直观的、短期内的影响效果,目的达成后的效果。 作用同影响意 思基本相近,不过多指积极影响。如西安事变的作用。
经验、教训、启示
经验一般指正面的成功的方面;教训一般指反面的失败的方面;启示则二者兼而有之。
期末考试指导 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 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 名词、历史概念。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 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
2019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复习策略(沂水县):集智聚力,优化备考策略
集智聚力,优化备考策略沂水县实验中学刘昊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非常感谢市教研室张主任给我们沂水实验中学这次和大家交流的机会,近年来沂水县实验中学历史教研组在各级领导的引领和帮助下,钻研教材,大胆创新,在历史教学方面取得了些许成绩,但也存在很多困惑,现在把我们中考前的一些困惑和做法向大家汇报,希望大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一、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明代刘基说过“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中考任务重,备考时间紧,单靠个人力量很难取得好成绩,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团队的力量,重视集体研讨活动,群策群力,取得的成绩也正是团队力量的结晶。
1、重视集体备课本学期是考试学期,有月考、第一第二轮统考、有体育、实验、信息中考,有三年教学的终极最后一考,无论放到整个考学背景下,还是历史面临的繁重复习任务,必须集结整个九年级历史组的群体智慧,制定科学合理的总复习计划。
本学期伊始,我们连开两次组内研讨,主要任务就是讨论制定初三总复习教学计划,从时间安排、复习流程、重点突破、复习策略等方面进行商讨,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让每位老师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安排。
平时,每周二进行一次常规集体备课研讨,集思广益,制定下一周教学任务,形成共案共享。
在教学进程中进行即时性研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对阶段教学进行反思调整。
2、重视研究课标以《2011历史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针,以教材为依托,以达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切入角度。
今年的中考恰好是部编新教材第一次使用并用之命题的第一年,怎么用,如何用,超出既往的经验和积累,困惑随之而来。
例如中国古代史主题“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增加了“清朝前期的兴盛”“明长城和北京城”;中国近现代史增加主题“理论体系建设和新成就”,其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等,都是按照2011课标新增加的知识点。
但是从2016级使用新编课本以来,每年都有改动,或增或删或变,有些知识点改过后再改回来,比如司南,2016级是汉代发明,2017级重新改回战国,再比如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2016级是1643年,2017重新改回1644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策略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09年中考历史复习策略-------赴省城培训后向全县初中历史老师所作的汇报--------3月6日—8日,我受县教研室和学校派遣,去太原参加了为期三天的xxxx年中考历史科的培训。
说是三天,去时用了一天,回来用了半天,实际培训时间只有天半。
7日上午,省教科院副院长李金碧作了开班讲话,省教科院副院长贺斌针对今年的中考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科目的说明、今年的中考方向、复习策略、今后的课改等方面,宏观上作了一个专题讲座;7日下午,省教科院历史教研员蒲丽萍老师作了《xxxx年历史考试科目说明解读》;8日上午观摩了太原师范学院附中李虹桥老师关于中国现代史第一课时的复习课,太阳市教研室田向洲老师作了评课;8日下午坐车返回。
时间虽短,但是收获很大,尤其是蒲丽萍老师的解读和李虹桥老师的示范课。
现就我的记忆和理解,从解读和示范课两方面,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一、蒲丽萍老师关于《xxxx年历史考试科目说明解读》、考试依据、性质、题型、各部分的比例中考历史科目命题,以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学生历史课程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中考是毕业、升学并用,既要命题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要满足高一级学校招生的需要。
因此考题难度要降低,保证大多数学生及格,但要有少量难题,来适应招生竞争的现实需要。
考题要有梯度和坡度,整体的难度系数控制在。
历史卷75分,六大部分的比例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山西历史。
题型上讲,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
在非选择题型中,去年的探究题是去年的一个新发明要继续保留,材料题继续有。
阅读判断题虽说是山西的传统题目,出题的立意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但是对近几年的教学和课改带来了负面影响,今年是否采用有待进一步商榷。
想用一下改错题,又违背了我省试题正面引导学生的命题宗旨。
2、中考历史命题的原则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应体现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三维目标要求;应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系数降到。
三维课标的要求,我们可以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前言部分:“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的思维能力,作解读的蒲丽萍老师有明确的解释。
“何为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是已发生的了的事,是过去式,所有的分析都要从当时的具体情境中,从当时的背景、条件、过程和结果中来分析,这就叫“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能力之于当前初中教学,应该是:第一,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对人和事件历史意义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命题应反映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历史事实的自然结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认识水平。
历史事实怎样与社会热点自然结合?呈现史实——得出结论——与热点联系,是一种归纳。
这一命题原则体现在08年的材料题18中:呈现史实的史实有三个,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文化大革命践踏法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法制建设;得出的结论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与热点联系,法制建设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3、2008年山西中考历史试题的回放蒲丽萍老师所作的《xxxx年历史考试科目说明解读》,绝大部分内容和重点是2008年山西中考历史试题的回放。
她从1题到20题,选择题、简答题、分析材料题、阅读判断题、探究题五大类型,一题不拉从出题的立意、考查的知识点、难易程度、命题的坡度等方面,一一作了详细地解读。
根据她的解读,2008年山西中考历史试题有这四大亮点:①试题有韵味。
一份好的试卷像一篇有开头有结尾,1题开明宗旨,开篇点题,给学生一个概念;历史讲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的人类社会是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
那么人类历史的信息从哪里来?史书中来。
紧接着2题,考查学生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3题中国古代史的全貌七大阶段。
考题一气呵成,很有韵味。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标得到落实。
分析材料18题⑷小题“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认识到了什么?”,探究题20题⑶小题“谈谈你对历史上的征服和反侵略斗争的认识”。
前者的答案,大家可以看新课标第5页倒二段“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治意识。
”后者的答案,大家可以看新课标第24页第二段“……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③重视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5个非选择题,选出五个知识点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认识水平。
16题多元化的世界;17题改革与发展;18题是民主法制与和谐社会;19题是国际交流;20题是和平与发展。
④周年纪念的情结。
这是人类共有的历史情结,去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今年是建国60周年,党和国家有重大的纪念活动。
咱们的历史考试更是这样,xxxx 年历史中考,我省的考题有4处: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1927年的南昌起义;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读图题的香港岛。
2008年历史中考,我省的考题有三处:1898年的维新变法;1868年的明治维新;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再如,去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就有重庆、临沂、河南、辽宁、芜湖等数个省市出有关周恩来的历史题目。
大家在复习时要格外注意。
二、观摩李虹桥老师示范课的感想李虹桥是太原市师范附中初中历史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在全国赛讲获过一等奖。
示范课是关于中国现代史第一课时的复习课,他首先是将中国现代史的全部内容作板块化的介绍,而后再按新中国建立、巩固、过渡、探索的思路,进行复习。
有略有详。
略,大板块复习,提纲式板书,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详,抓住重点知识,复习、深化、升华、提升为学生的能力。
比如他讲到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先讲巩固的三大措施:追歼国民党残余势力,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再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的三座大山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分析三大事件和三座大山的一一对应关系,最后归纳总结,新中国政权巩固实质就是推翻三座大山斗争的继续和深入。
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我很赞同李虹桥老师的这种宏观把握的教学思路,在历史教学的六大板块复习中,我非常重视强调单元题与课题的关系,注重单元导言的复习教学,来构筑学生宏观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
现举3个例子,共大家参考借鉴。
、利用导言进行复习咱们使用的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上第六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导言,“…这一惊天巨变使社会生产突飞猛进,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新的矛盾随之产生,在工业国家内部,劳资对抗日益突出,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在世界范围内,西方列强挟着商船利炮向全球扩张,文明冲突迭起,西强东弱的格局基本奠定。
”学习这段导言,可以当一个材料题来做。
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⑴“惊天巨变”指什么?⑵“新的矛盾也随之产生”,新的矛盾是什么?⑶列举这些新矛盾产生的具体历史事件?2、宏观把握,大板块复习复习中国古代史,我把它分成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大板块。
原始社会复习两个问题,一是远古人类的四个代表:最早的是170万年的元谋人,会使用天然火的北京人,会种植粟的半坡居民,会种植水稻的河姆渡居民。
二是向奴隶社会过渡的五个人物;黄帝、炎帝、尧、舜、禹,黄帝是“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尧舜禹之间传递首领位置的方法是“禅让制”,破坏禅让制的是禹,他将“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
奴隶社会包括四个时期,夏、商、西周、春秋,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这符合一般事物形成、发展、鼎盛、衰落的规律。
西周为什么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因为西周推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分”是周天子“授民授疆土”,封是周天子封诸侯,诸侯向周天子应尽四项义务:镇守疆土,出兵勤王,交纳贡赋,觐见述职。
春秋时期,周天子实力衰落威望扫地,诸侯各自为政,进行争霸,分封制受到破坏,奴隶社会开始走向瓦解。
封建社会,在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我根据课标和教材将它分成六个阶段: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其规律基本上是分合、分合、分合的三个轮回,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形成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和稳定的国土疆域。
各个时期的特点是,战国,分,特点是国家分裂,封建社会形成。
怎样形成?各诸侯国经过变法,最典型的是商鞅变法。
进一步扩展,日本封建社会形成是大化改新,西欧封建社会形成是查利马特改革,由此总结出,世界各国的封建社会都是通过变法形成的。
更进一步联系,资本主义产生的方式有两种。
秦汉时期,合,统一国家的建立时期,是第一次统一时期。
最大特点是统一,为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是“秦皇汉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这一时期两大特点,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政权分立,“在长达370年的历史时段内,只有西晋短暂统一过37年,其余的时间都处于多个政权分立,南北对峙的复杂局面之中。
”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隋唐时期,合,其特点是繁荣与开放,繁荣的表现,有隋文帝的“开皇之治”、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等。
开放的典型例子,有13次派遣唐使来华的日本,东渡日本的鉴真,西游天竺的玄奘。
辽宋夏金元时期,分,特点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经济重心南移。
辽、北宋和西夏并存,金和西夏、南宋并存,元朝完成中国的最后一次统一。
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南宋最后完成。
明清时期,合,特点是统一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统一国家巩固的有效措施,政治方面有明朝的厂卫特务机构和清朝的军机处,思想方面有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军事方面有抗倭斗争,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平定叛乱。
社会危机,外有沙俄、荷兰、日本倭寇的侵扰,内有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的落伍。
只有有了这个大线索,学生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将零碎的知识附缀在上面,为以后知识量的储存找一个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