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生态河道设计要点
生态河道设计要求
![生态河道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8ba1b5c69eae009581becd7.png)
生态河道设计要求生态河道设计要求是什么,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1.生态河道治理从适宜生物栖息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工程对水文水深、流速、底质、泥沙,河道形态、断面形式及材料等多方面生境因子的影响,构建适宜生物栖息及繁殖的生境条件。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得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可称为生态设计。
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在河道的设计中,生态设计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维护自然界本身的缓冲和调节功能。
生态设计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把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
因为自然界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自我调节系统,维持生态平衡。
其中水分循环、植被、土壤、小气候、地形等在这个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在生态河道的规划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利用原有地形及植被,避免大规模的土方改造工程,尽量减少因施工对原有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2)为动植物创造丰富多样的生存空间。
在最大限度保护好原有生境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创造出不同的小生境,丰富植物群落景观,尽最大可能为动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栖息空间。
2.生态河道治理宜尽量保留河道天然的形态及断面,控制截弯取直,河道断面宽度及形式避免均一化、单一化,更不可取的是截弯取直后渠道化蓄水。
3.生态河道的护岸宜根据河道功能需要刚柔结合,因地制宜,护岸材料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选取具有较好透水性、有利于水体交换、适宜动植物生长的生态亲和性较佳材料,优先选取当地天然材料。
4.河道生态绿化在满足河道生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宜尽量保留、利用河道两侧现有植被,合理配置不同习性的植物,营造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景观多样的植物带;植物宜选择土著种。
烟台市河道生态基流分析及保障措施
![烟台市河道生态基流分析及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c62623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a.png)
烟台市河道生态基流分析及保障措施烟台市河道生态基流分析及保障措施王燕毕彩霞王增凯山东省烟台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城市。
近几年来,受持续干旱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烟台市域产流条件和地下水补给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河道断面实际来水量(包括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显著减少,河流断流、水库塘坝干涸,生态需水严重不足。
污染严重,水质恶化,河段水体功能无法满足,污染和生态基流保障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一、烟台河流水系概况烟台市域内河网较发育,中小河流众多,主要河流以横亘东西的昆嵛山、牙山、艾山、罗山、大泽山为主体的“胶东屋脊”为分水岭,南北分流入海。
向南流入黄海的有东五龙河、留格河及流经青岛入海的大沽河向东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夹河、辛安河;向西北流入渤海的有黄水河、界河、王河。
其特点是: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属季风雨源型河流。
长度在5km以上河流121条,其中流域面积300km2以上的有大沽夹河、东五龙河、黄水河、辛安河、留格河、界河、王河及大沽河等15条;流域面积200km2以上的有沁水河、黄垒河、外夹河、广汉河、辛安河、蚬河、黄水河等共23条,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有46条河,大于50km2的有96条。
烟台市人均、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人均、亩均水平的1/5左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0左右。
属水资源缺乏地区。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87.9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47800万m3。
二、河道生态基流分析1.河道生态基流的概念河道生态基流是指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基本生态功能,保证水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正常运转的最小流量。
对于一条常年性河流,具有流动的足够的水量是维持河道生态环境功能的最基本条件,如果发生河流断流,原有的水生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即使再次复水,河道系统也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水生生态系统,甚至一些本地特有的物种将从此灭绝。
因此,为了防止河道萎缩或断流,维持河道基本的生态环境功能,河道中常年都应该保持一定比例的基本流量。
山东省质监局关于批准发布《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等10项山东省地方标准的公告 2017年第18号
![山东省质监局关于批准发布《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等10项山东省地方标准的公告 2017年第18号](https://img.taocdn.com/s3/m/901f3e00ed630b1c58eeb524.png)
山东省质监局关于批准发布《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等10项山东省地方标准的公告2017年第18号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等10项山东省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等10项山东省地方标准(不随文件发送)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年12月29日序号地方标准编号地方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1DB37/T3081-2017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2017-12-292018-01-292DB37/T3082-2017精准扶贫扶贫车间2017-12-292018-01-293DB37/T3083-2017军用饮食供应站建设与运行规范2017-12-292018-01-294DB37/T3084.1-2017政务服务工作规范第1部分:行政许可2017-12-292018-01-295DB37/T3085-2017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株和经典毒株的RT-PCR鉴别检测技术2017-12-292018-01-296DB37/T3086-2017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技术2017-12-292018-01-297DB37/T3087-2017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PCR检测技术2017-12-292018-01-298DB37/T3088-2017蓝莓贮藏保鲜技术规程2018-01-299DB37/T3089-2017标准化蜂场建设技术规范2017-12-292018-01-2910DB37/T3090-2017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2017-12-29。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fa60e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b.png)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08•【字号】鲁政发〔2023〕9号•【施行日期】2023.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鲁政发〔2023〕9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3年10月8日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主要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空间布局第五节任务目标第二章贯通近岸绿带第一节河滩生态涵养带第二节河堤生态景观带第三节堤外生态防护带第三章扮靓沿线绿点第一节高标准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第二节高水平提升东平湖生态功能第三节高质量建设自然保护区第四节高品质建设自然公园第四章优化全域绿网第一节水系绿网第二节交通绿网第三节城乡绿网第五章深化污染治理第一节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第二节加大工业污染协同治理力度第三节统筹推进城乡生活污染治理第四节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第六章打造美丽城乡第一节建设城河互融中心城市第二节建设城河相嵌滨河城镇第三节建设黄河特色和美乡村第四节建设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第七章强化安全保障第一节守住保护管控红线第二节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第三节完善水安全支撑体系第八章组织实施第一节完善推进机制第二节强化要素保障第三节强化法治保障第四节强化督导落实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第一章总体要求黄河山东段长6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1.5%,从东明县入境,流经菏泽、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淄博、滨州、东营9市,在垦利区注入渤海。
有金堤河、大汶河、浪溪河、龙柳河、玉带河、锦水河、安栾河、幸福河、清水沟、南大沙河、北大沙河、玉符河12条一级支流。
烟台市河道生态基流分析及保障措施
![烟台市河道生态基流分析及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72a0e7df5335a8102d22025.png)
流众多 ,主要河流 以横亘东西 的昆嵛 止河道萎缩或断流 ,维持河道基本 的 正 , 减少 为负 ;
w I 水 一 跨流域( 或跨 区 间) 引 w分 洪 一河 道分 洪决 口水 量 , 分 出为正 , 分人为负 ; “ 胶东屋脊” 为分水岭 , 南北分流人海。 持 一 定 比例 的 基 本 流 量 。 河 道 生态 基 水 量 , 引出为正 , 引入为负 ;
W 天= W 实 测+ W 农 耗+ W 工 业+ W 生 活±
W 蓄 ± W 引水 ± W 分洪 ±W 其他
径流和地表径流 )显著减少 ,河流断
对于一条常年性 河流 ,具有流动
流 、水库塘坝干涸 ,生态需水严重不 的足够的水量是维持河道 生态环境功 足 。污染严重 , 水质恶化 , 河段水体功 能的最基本条件 , 如果发生河流断流 ,
使再次复水 ,河道系统也很难恢 复到 原来的水生生态系统 ,甚 至一些本地
、
烟 台 河 流 水 系 概 况
烟 台市域 内河 网较发育 ,中小河 特有的物种将从 此灭 绝。 因此 , 为了防
山、 牙山 、 艾 山、 罗山 、 大 泽 山为 主体 的 生态环境功能 ,河道 中常年都 应该保
烟 台市人均、 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 文控 制站 实 测径 流资 料 进行 了逐 月 6 8 7 . 9 m m) 偏少 1 6 . 7 %、 1 9 . 3 %、 1 8 . 9 %。连续 国人均 、 亩均水平 的 1 / 5 左右 , 仅为世界 还原计算 , 0 %左 提出历年 逐月 的天 然径 流 三年 降水量 为多年平均 降水 量的 8 平均水平的 1 / 2 0左右。 属水资源缺乏地 量 系 列 ,再 累 加 逐 月 得 出 年 径 流 量 。 右 ,致使烟 台市 2 0 1 6年小型蓄水工程基
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新思路
![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41f23f4ad02de80d4d840ff.png)
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新思路————————————————————————————————作者: ————————————————————————————————日期:ﻩ临沂市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新思路发表日期:2006-06-06 浏览人数: 474 作者:孟繁义林明王忠诚来源:评论0条摘要:临沂市在河道治理中,以梯级拦河坝、滨河大道、生态型护岸和沿河生态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水清、流畅、岸固、滩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型河道为目标,形成了一整套河道建设新思路。
经过一系列河道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恢复、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提升了沿河岸带市区的综合功能和品位,获的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关键词:河道治理拦河坝滨河大道生态型护岸生态景观1.前言在河道治理工程中,通过筑堤、固岸、清淤、建坝等手段,实现河道行洪除涝、取水利用、交通航运之目的,是河道治理的一般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工程的推进,人们对河道的整治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通过整治,不仅要实现河道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改善河道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亲切怡人的休闲空间和绿化生态空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要考虑河道生物的多样性,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保证水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近年来,临沂市在城市河段的河道治理中,以梯级拦河坝、滨河大道、生态型护岸和沿河生态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水清、流畅、岸固、滩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型河道为目标,形成了一整套河道建设新思路。
经过一系列河道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恢复、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大大提升了沿河岸带市区的综合功能和品位,获的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整治前的河道环境状况临沂市位于鲁东南地区,市区依河而建,沂河从北向南穿过市区,其最大支流祊河则从西向东穿过市区西北部,至市区中部汇入沂河。
生态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原则及技术措施
![生态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原则及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86cfa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f.png)
生态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原则及技术措施一、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原则1.增加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的原则如果一个地区充斥着单一的小生物的环境,那么这个地区的生物量就会很少。
反之,如果这个地区的生物环境内的空间异质性越高,那么就会创造出更多的小生物的环境,生物的多样性自然而然就会增加,生物的密度也会提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更加完善。
21世纪是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的时期,因此许多大规模、持续时间长的治理河流的工程就产生了。
但是这些频繁的人类活动对河流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河流生境的多样性减少,变得单一枯燥。
许多自然的河流出现渠道化的现象以及非持续化的现象加重。
这些问题使得河流的生态系统遇到不同程度的退化问题。
而生态水利工程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提高河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恢复周围的环境。
一般人们会对生态水利工程产生一定的误区,比如认为生态水利工程就是在河流的周围种植一些花花草草,将周围进行一定程度的绿化。
或者是简单的认为引进一些鱼类和鸟类到河流的生态区。
其实,生态水利工程并非只是提高生物的多样性,而是重点放在河流异质性的提高上。
只有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才会更加符合自然河流的地理学原理,才能为生物的多样性创造更好的条件。
2.景观的尺度和整体规划原则对于生态水利工程,不论是规划还是管理都应该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大景观的尺度,长期的保持可持续性。
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一定不要在小范围、小尺度以及时期短的基础上进行,同时也应该避免零星的规划和布局。
高效率是在进行大景观规划时应该注意的原则。
对于一些小范围的生态修复,它的工作效率是很低下的,同时成功的概率也很小。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很重要,整体性一般比较注重结构和功能,这样才能有效的掌控整个系统的各个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修复河流整体的综合办法。
关于河道生态系统的治理要从整体出发,要将河道水文的修复问题考虑在内,不要盲目的认为河流生态的治理就是保护单一的动物或者是将河流的植被进行修复。
生态河道主河槽形态与结构设计内容及要点
![生态河道主河槽形态与结构设计内容及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3ced3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f.png)
生态河道主河槽形态与结构设计内容及要点生态河道主河槽形态与结构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任务,旨在保护和恢复自然河道的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下面是关于生态河道主河槽形态与结构设计的详细内容及要点:一、背景介绍1. 生态河道的定义和意义2. 生态河道建设的背景和发展趋势3. 生态河道主河槽形态与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二、生态河道主河槽形态设计原则1. 自然性原则:模拟自然水体环境,恢复自然流动过程2. 多样性原则:创造多样化的水域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3. 可持续性原则:考虑长期维护和管理需求,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三、生态河道主河槽形态设计要点1. 水流速度控制:通过合理设置槽底坡度、宽度和深度等参数,控制水流速度,减少侵蚀和淤积现象。
2. 沉积物管理:采用适当的结构设计,使泥沙能够顺利沉积,并保证河道的通畅。
3. 水质改善:通过增加湿地、人工湖泊等水体处理设施,提高水质,并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4. 鱼类通行设计:设置鱼类通道、人工瀑布等结构,帮助鱼类迁徙和繁殖。
5. 岸线生态修复:恢复和保护岸线植被,增加生物栖息地,并防止岸线侵蚀。
四、生态河道主河槽结构设计要点1. 岩石结构:使用天然或人工岩石,营造自然的河道环境,并提供生物栖息地。
2. 植被结构:合理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被种类,增加植被覆盖率,稳定土壤,减少侵蚀。
3. 基础设施设计:设置过桥、步行道等基础设施,方便人们游览和休闲,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五、生态河道主河槽形态与结构设计实施步骤1. 调查与评估:对原有水体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了解其生态状况和问题。
2. 目标设定:根据调查结果,明确生态河道主河槽形态与结构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3. 设计方案制定:制定符合设计目标的生态河道主河槽形态与结构设计方案。
4. 施工实施: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包括土地开挖、岩石布置、植被种植等环节。
5. 监测与评估:对生态河道建设后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设计措施。
河道生态水利规划设计的要点
![河道生态水利规划设计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f1acd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67.png)
河道生态水利规划设计的要点摘要:工业、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特别是河水污染以及洪涝灾害问题,因此,水利工程事业的建设以及发展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基于此,本文对河道生态水利规划设计工作要点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应用1当前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1河道形态单一,功能降低在我国,大多数的河道治理工程一味追寻发展的利益,过度重视河道的防洪防涝功能,忽视生态水利建设理念及河道自身具备的功能,导致河道呈现形态单一化。
在河道治理中过度改造,使得河流失去生态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逐步下降。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进而造成河道水质污染及防洪能力低下。
因此,河道治理工作应按照合理设计、科学施工的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河道充分发挥其功能。
1.2河道生态治理理念落后在传统的河道设计过程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自然缺乏明确的认知,导致在设计中出现诸多问题,例如忽视河流自身资源及周边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严重破坏了周边生态环境。
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河道治理工作也需结合前沿技术,统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自然发展规律为依据合理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工作。
1.3河道行洪断面缩小,防洪安全存在隐患目前我国河流里中小河流比重较大,而中小河流的治理受重视程度往往不如大江大河。
据统计,目前中小河流水灾损失约占全国水灾损失的80%,中小河流洪水灾害和山洪灾害伤亡人数占全国水灾伤亡人数的2/3以上。
部分县(区)、乡镇、农村河流往往存在河道侵占严重的问题。
河道管理范围线内违建耸立,周边居民将河道岸坡甚至河道内变为耕地、河岸乱倒垃圾的现象常有发生。
较多的中小河道由于治理资金缺乏,岸坡仅为疏松的土坡,土坡之上并无种植或是其他固土措施,导致雨季水土流失严重,河道逐渐淤积,防洪不达标的情况屡见不鲜。
1.4河道治理方法落后中小河流生态水利治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往往是由当地的水利设计单位进行的,其设计力量参差不齐,传统水利观念根深蒂固,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可复制的治理模式。
山东省南四湖生态工程设计
![山东省南四湖生态工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a64d321eb91a37f0115c47.png)
•
第二级:芦苇挺水植物区 芦苇区是该系统净化污水最主要的区域,系
统利用湿地的自净能力将大部分污染物去除。 湿地中主要去污功能表现在: (1)悬浮颗粒的沉降; (2)溶解营养物质,扩散并进行沉积; (3)有机物矿质化; (4)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和植物吸收。
•
芦苇区的湿地设计采用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相 结合的方针。
山东省南四湖生态工程设计
•
• 设计背景
• 南四湖生态 工程设计
(重点)
•功能区划
•生态工程设 计
•设计原则 •设计工艺
•
•
•
•
一、设计背景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水,利用京杭大 运河及其平行河道逐级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 四湖、东平湖,终点天津。工程过程当中,会给沿线的生 态系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因此,解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沿线水质问题,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 山东省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的重点之一,设计 符合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基本原理的生态工程,使湿地生态 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对于保障南 水北调工程实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二、南四湖生态工程设计
(一)功能区划 • 核心区
将湿地生态系统完整、物种丰富、地方特有种集中分布 的区域作为核心区。其作用是保护区内的栖息地和生物多 样性。核心区面积为53 899. 2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42. 3 %。 • 缓冲区
•
• 夏秋季节河流水量较大,但 是人工湿地所处理的河流 水量有限,大量污水滞留于 人工湿地中会对湿地造成 不良影响,而且也影响处理 污水的效果。与此同时,在 河口旁边的自然湿地由于 没有水流注入,没有起到净 化污水的作用,因此在人工 湿地两侧与自然湿地的边 界部分开设闸口,使过多的 污水通过闸口进入自然湿 地中得到净化。(如图)
生态河道设计方案
![生态河道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26675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9.png)
生态河道设计方案
生态河道设计方案是指通过对河道进行优化改造,使其恢复自然河道的生态功能,提高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河道生态系统的设想和规划。
首先,生态河道设计方案应该注重保护和改善河道生态系统。
在河道的设计和改造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以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设立自然植被带、增加湿地和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等措施,创造有利于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条件。
其次,生态河道设计方案要注重提高水质和水环境。
通过侧支流、水生植物和湿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另外,还可以对河道进行分段管理,合理安排河道的污染源排放,保持河水的持续流动和更新,减少水污染的发生。
再次,生态河道设计方案还需要合理规划河道的水流和防洪能力。
通过科学地分析河道的水文特征和流量情况,可以合理设计河道的形状和剖面,提高河道的排水能力,减少洪水的发生。
同时,还可以采用植被保护措施和岸线堤坝建设等手段,稳定河岸,防止河道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生。
最后,生态河道设计方案还应考虑人类活动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河道设计和改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利用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合理规划。
可以合理安排沿岸道路、建筑物和农田的布局,减少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干
扰。
总之,生态河道设计方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善。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水质,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河道生态系统。
浅谈生态河道设计方案
![浅谈生态河道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cd1f0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a.png)
浅谈生态河道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许多河流也失去了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为了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提高水环境质量,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生态河道设计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生态河道的定义、设计理念以及具体实施方案等多方面进行论述。
一、生态河道的定义生态河道是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综合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和水利工程手段,营建具有自净能力和自我修复功能的自然河流生态系统。
它具有净水、保水、改善水环境、提高生态价值的功能,不但满足人类的需求,同时也保障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河道的设计理念1、生态原则:在设计生态河道时,应重视河流的自然属性、生态属性和景观属性,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原则,合理定位和规划河道结构,使河道的生态功能得以最大化。
2、可持续原则:以生态原则为核心,强调生态工程设计的可持续性,并平衡水资源利用与环境维护。
3、灵活原则:生态河道设计应根据具体地理位置、河流形态、水文特征、流域生态状况和水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灵活的策略性设计。
4、参与原则:生态河道的设计和建设应该充分参考当地社区、政府和学术界的意见,达成共识,建立生态河道保护与管理的社会共识。
三、生态河道的设计要素1、生态系统在生态河道的设计中,生态系统是最为重要的要素。
该要素涉及到河道湿地、栖息地、保护区和景观区的影响。
设计者需要协调这些区域的关系,从而在整体上优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各部分的生态价值。
2、水文特征水文特征是生态河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者需要制定与自然形态、水景及水量、水质等特征相适应的设计方案。
该要素还需考虑不同生态环境下河道底质的变化情况,以及水流动态下与自然景观的交互作用。
3、景观设计景观设计要素是生态河道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元素。
景观设计不仅能够为人们创造出优美的环境,还可以增强其生态性,同时也能够帮助优化生态系统的治理和维护。
4、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生态河道建设和保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
河道的保护和维护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合理用水与水源开发、水环境修复等。
生态河道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法
![生态河道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2071e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f.png)
生态河道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法摘要:提供一种生态河道结构,具有结构整体性好、适应性和透水能力强,防洪防冲效果好,施工简单、快捷,不影响植物生长,可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实现对堤坝表面进行防护的效果。
关键词:生态河道;结构设计;施工方法一、背景技术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中,为了防止边坡或河床受水流冲刷,在河堤斜坡的坡面和坡脚上做的各种铺砌或栽植,来确保河堤的安全,现有的护坡技术可分为格构梁分区栽植护坡、石笼护坡、浆砌石护坡和铺设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等。
随着大量自然灾害、工程建设和山体开采,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坡体,绿色植被的破坏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6,而造成水土流失最主要的是堤岸、边坡、河岸的侵蚀,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水土流失面积大、面积小、面积大、面积中国目前的环境问题,水土保持与护坡已成燃眉之急。
二、技术方案生态河道结构设计:一种生态河道结构,包括在河道上布置若干个用于种植植被的浮床,将若干个所述浮床与若干个浮床之间用绳索连接成若干个浮床单元,沿着河道长度的方向依次布置;在河道上开有若干个与浮床数量一一对应的安装槽,将浮床分别放置在上文提到的安装槽中,将重力锚连接在上文提到的浮床下表面,在上文提到的安装槽中将定位孔打开在槽底,重力锚安装在上文提到的定位孔中;以下安装槽的一面开有铰接槽,其中一端固定有固定的轴连接在浮床上,距离河床较远,以下固定的轴安装在所述铰接槽中,以下为一端固定连接在浮床上的铰接槽。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的生态河道结构建设方法:S1、构建河道:修整河道的斜坡、河床,使其达到设计的斜度和平整度;S2、预留构件:在河道的斜坡上分别预留安装槽、定位孔以及铰接槽;S3、铺设浮床:将多个浮床依次放置于安装槽内,且重力锚放置于定位孔内,固定轴放置于铰接槽内,通过绳索将多个浮床连接形成一组浮床单元,多组浮床单元沿河道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浮床单元远离河床的末端浮床通过伸缩固定于河道上;S4、从河道往河床方向的浮床,在同一组浮床单元内,按根系栽培区、耐淹性草本植物区、水质净化区、填植生土层的根系栽培区浮床内进行小型灌木植物的栽植;在耐淹性草本植物区浮床上填埋活性炭或人工烧结培养土,用于栽植耐淹性多年的草本植物,吸收氮磷元素能力强,根系发达;在水质净化区浮床中种植对氮、磷元素吸收力强的水草。
水利工程规划中生态环境设计的重点赵新1
![水利工程规划中生态环境设计的重点赵新1](https://img.taocdn.com/s3/m/1b8a3c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d.png)
水利工程规划中生态环境设计的重点赵新1发布时间:2021-08-20T08:41:44.616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1期作者:赵新1 朱崇权2 [导读] 如今,在水利工程规划中贯彻生态环境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水利项目建设的必然方向。
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作为项目的设计施工单位,应该对水利项目的设计方案严格把关,不断强化施工质量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赵新1 朱崇权21山东省临沂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临沂 276000;2临沂市水利工程处山东临沂 276000摘要:如今,在水利工程规划中贯彻生态环境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水利项目建设的必然方向。
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作为项目的设计施工单位,应该对水利项目的设计方案严格把关,不断强化施工质量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生态环境设计;重点1 生态水利工程的内容与意义由于我国当前对于水利工程有着能够结合生态环境的要求,所以顺应要求便产生出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生态水利工程主要指的是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于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生态水利工程其中主要包括了水文学、工程力学、生态学这三种学科,其中是以水文学为主,让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生产需求的基础上,还能促进国家水利工程的进步。
由于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本身所具有的复杂程度很高,综合性也很强,因此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就要求专业人员以过强的专业水准和综合能力来确保工程的质量。
生态水利工程不仅仅是指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结合在一起了,更多的时候它能够在符合水利建设的标准上保障生态文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了水利工程建设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如今其标准也愈合发严苛,生态水利工程需要科学的规划以及全面布局,还要满足其经济性与安全性以及可行性,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在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影响下,水利工程规划中加入了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概念,这就要求水利工作者能够做好河流生态和水域生态调查评价,对即将实施的水利工程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做出评估,并提出合理可行且行之有效的保护实施方案。
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的设计分析常猛
![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的设计分析常猛](https://img.taocdn.com/s3/m/1129ab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2.png)
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的设计分析常猛发布时间:2021-07-23T10:54:54.070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中作者:常猛[导读] 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传统理念下,一味地追求工程建设规模,忽视了环保的重要性,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常猛山东齐河 251100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传统理念下,一味地追求工程建设规模,忽视了环保的重要性,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开展河道规划设计时,要将生态性和水利工程结合在一起。
根据水利工程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河道治理工作,改善水源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分析引言现阶段,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探索绿色化、生态环保的发展道路。
水利事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下,生态水利工程成为关键性的建设内容,要求在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要融入生态理念,尤其是在河道规划设计中,要彻底突破传统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思路,从生态角度提高河道的生态效益,使得在水利工程保持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能够尽量减小对区域生态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1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1 保障工程的科学合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下的水利工程重点强调的是水利工程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通过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完善来辅助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难度大,因为要考虑水利与生态的融合,且融合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生态的水利工程规划方案,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1.2 提升河流生物多样性原则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实施中,一系列的施工作业开展给区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区域生物多样性难以保持,而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要尽量保持河流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利用各种生物的作用来改善和调节局部生态。
北方城市生态河道绿化设计原则在青岛新民河的应用
![北方城市生态河道绿化设计原则在青岛新民河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71c3898e9951e79a892704.png)
2018年第3期现代园艺1北方城市生态河道绿化景观的意义1.1生态意义首先,新民河位于青岛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降水季节差异明显,容易导致旱涝灾害,而生态河道植物发达的根须可以牢牢抓住土壤,保持水土。
其次,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构建健康稳定的河道生态系统。
再次,可以改善城市微气候,调节局部小气候。
1.2心态需求新民河河道绿化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而城市绿化对于城市的积极作用人们有目共睹,例如可以净化城市空气等。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城市的绿化用地越来越少,人们可以亲近自然的“净土”也越来越少。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对河道周围的生态建设投予了更多的关注与需求。
2北方城市生态河道绿化设计原则在青岛新民河的应用新民河位于山东省青岛即墨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温度适中,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
新民河整体河道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主,河道内盐碱化程度较高。
新民河下游河段,受风暴潮以及本身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总量影响,可保持常年四季不断水,河道不存在枯水期。
但是由于风暴潮的存在,无法有效保证河水中海水与淡水的相互混合程度,影响周边植被的生长。
3因地制宜原则的应用3.1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河道绿化向河流的过渡,不但能够美化河道环境,而且可以保持河道水土,净化水质,为河道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
水生植物应种植在河道常水位附近,根据新民河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新民河的水生植物种植主要选择芦苇、菖蒲、黄花鸢尾、茭白、水葱、黄花菖蒲、花叶芦竹等。
3.2选择合适的灌木和乔木在选择灌木和乔木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本土性、经济性、固土性和景观性,尽量选本土植物,因为本土植物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成活率高,生态效益好。
如新民河的植物选择主要以柿树、栾树、国槐、木槿、海棠等本土植物为主,因此,美观性是植物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尽量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充分考虑植物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山东省生态河道设计要点
前言
山东省河流均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独流入海水系。
由于山东半岛三面环海,雨水集中,有利于河系发育,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km/km2。
山东境内黄河横亘东西,大运河纵贯南北,其他中小河流密布全省,干流长度在5km 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10km 以上的有1552条,流域面积在200~3000km2的河流有389条。
(试行)。
10总则
1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结合山东省河道实际情况,制定本设计要点。
2、本设计要点适用于我省中小河流(流域面积50~3000km2)治理项目的规划设计,流域面积小于50km2或大于3000km2以上的河流可参照执行。
3、本设计要点主要适用于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阶段,可行性研究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可参照执行。
4、本设计要点主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河道生态建设技术规范》(DB33/1038-2007)、《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
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关于印发<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的通知》(水利部、财政部水规计[2011]277号)等有关规范规程和文件。
在生态河道治理设计中,应按照国家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结合本要点的规定编制。
一、基本资料
1、自然地理状况
简述河道地理位置、所属区域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河流水系、生态环境等基本自然地理状况。
2
3
4
根据的规定,
的有关规定。
二、水文
法。
当工程地址及上、下游实测洪水资料短缺时,可根据经审批的暴雨洪水计算方法,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四)应根据类似地区或相邻河流的设计洪水成果,以及治理河段的历史洪水调查分析成果等资料,对采用的设计洪水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
(五)涉及排涝工程的,应根据相关规划和涝区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情况合理确定排涝原则和标准,划分排涝分区,进行排涝水文计算。
三、工程地质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适用规范
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可以参照《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和《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中的相关要求。
工程区地震动参数及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可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图获取。
(二)工程地质勘察的总体要求
1、堤防工程
生态河道堤防工程应按已建堤防工程和新建堤防工程分段分别进行工程地质评价,明确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新建堤防工程需对比较线路作出相应的工程地质评价。
2
3
施。
4
5
1
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改善其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分析河道、堤防工程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河道存在的生态问题,根据存在问题提出治理目标。
2、治理原则
(1)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
设计要在河流整体治理规划和相关规划指导下,处理好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处理好与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注意与除涝、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治等相衔接。
(2)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原则。
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生态河流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留足洪水出路,严禁缩窄河道,合理确定治导线和堤距。
(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根据河流特点和防洪保护需要,通过方案比选合理确定治理方案和措施,注重生态保护,处理好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4)外型缓坡化、适度透水性、表面粗糙化、材质自然化、成本经济化的原则。
要结合当地条件,优化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尽可能减少对河流生态及当地环境的影响,护坡、护岸尽量采用植物措施和天然材料、生态复合材料,注意与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的协调。
3、治理任务
根据流域规划或专业规划,综合分析河道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生态环境、文化景观、河势控导、岸
4
(
5
1
2
3
4、堤防工程一般可不进行抗震设计;对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的重要防洪墙及穿堤建筑物应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的规定进行抗震设计。
(二)工程总布置
1、根据河道治理任务,合理确定河道治导线和各类建筑物布置
堤线、治导线位置及建筑物总体布置要充分考虑河道的生态要求,以不侵占河道行洪通道为原则,尽量保持河道相对稳定的河道弯曲走向,蜿蜒形态,并保留河道内相对稳定的跌水、深潭及应有的滩地,防止河道渠化设计。
2、河道建设或其他项目建设、开发,应保持原有河道正常功能,保持或适当扩大原有水面面积。
3、禁止为了土地开发而对河道裁弯取直。
当河道由于弯曲太大影响河岸稳定时,经过充分论证,在满足河岸、堤防安全和河床稳定的条件下,适当对河道裁弯,原河道占地仍应作为河道保留,不得挪作他用。
4、河道建设或其他项目建设、开发,不得以任何理由和目的用盖板或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将河道暗渠化。
六、工程设计
(一)河道设计
1、纵断面设计
河道纵断面宜保持原有天然坡降,确需调整河道纵比降时,应进行充分论证,以保障河床冲淤相对平衡。
2
1
2
3
4、对河道内影响防洪、航运、景观的障碍物,应提出清除方案。
5、对不影响河道行洪排涝的滩地应尽量予以保留,有利于不同生物的栖息。
6、应根据淤积的类型和疏浚的规模,合理选择环保型清淤疏浚方式。
妥善处理清淤的淤泥,防止对河道产生二次污染。
(三)堤防与护岸
1、堤防设计
堤防工程设计应符合《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的要求。
堤防应根据地质、地形、水流条件及当地的材料、经济条件、周边的景观特征选定土堤、土石混合堤、干砌石防洪墙、浆砌石(混凝土)防洪墙等结构形式。
在河道断面满足行洪能力要求的情况下,堤防工程原则上以原有堤防除险加固为主,尽量维持原堤线及堤距。
原堤距不满足河道行洪要求的,经分析论证后堤防可适当退建;现有堤防原则上不得向河滩地进建,不得缩窄河道行洪断面。
确需新建(改建)堤防的,堤线选择应按照治导线要求,综合考虑堤线顺直、与上下游协调、与原有堤防平顺衔接等因素,尽量兼顾两岸城乡规划、生产布局和群众利益,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不得将近岸河滩地和低洼地纳
2
3
1、根据河流地形的自然特点,水生生物和动物的习性,维护河道的栖息地,合理布置河道平面和断面形态。
2、为减轻内源污染,除了实施清淤措施外,对河道、湿地、坑塘等可因地制宜地通过放养菌种、水生动物,种植水生植物、人工水草,放置生态浮床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改善河道水质,提高生物多样性。
3、河道内的滩地在不影响行洪的情况下,宜保留现有的低矮植物。
4、将河道治理和景观水文化建设相结合,注重河道自然景观的恢复,体现当地水文化特色,统筹考虑,统一设计。
5、河道绿化应优先选择乡土物种,并优化物种配置。
八、防护设施
对河道两侧亲水台阶、平台,亲水景观等公共设施应设有安全护栏或安全警示标志及汛期、检修期等禁入标志、隔离措施等。
九、工程运行管理
(一)治理河道已有管理机构的,工程建成后原则上应由原河道管理机构管理,不再设置新的管理机构。
(二)确需新设管理机构的,应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落实人员编制,明确管理范围、任务和职责,落实管理运行费用来源。
(三)
(一)(估)。